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三部曲」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就小學語文而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彈奏好「三部曲」——趣、讀、寫。

    第一部曲:趣

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簡單說就是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語文課。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呢?可以採用講故事、聽音樂、表演節目、談話、看圖片等各種方式激發興趣。而講故事這種方法非常受孩子們歡迎。教師每節語文課一開始,用5分鐘時間給孩子們講一個短小而有意義的故事,也可以講連續性的小故事,讓孩子們聽了這集就急切盼望聽下一集,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們會因為故事而喜歡上語文課。當然,還可以讓全班每個孩子輪流講故事,並要求孩子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能幹的孩子可以把故事寫下來。在聽故事、講故事、寫故事中,孩子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要善於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遊戲是小學生特別喜歡的活動,教師在寫字教學中融入遊戲,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漢字「人」,中間加上「一」字,就變成了「大」字;左下方加上一點,就是「太」字;把點放到右上方,又變成了「犬」字;把點放到最上邊,又是「夭」字啦!這就是中國漢字,多麼有趣,多麼神奇!這種融遊戲於寫字教學的語文實踐活動,不僅能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讓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第二部曲:讀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針對課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充分體現「以讀為本」的學科特點,留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享受,在讀中提升,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

如何做才能體現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科特點呢?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少講多讀,以讀代講。特別是孩子們一讀就懂的內容,根本不需要教師反覆分析,甚至還要挖深挖透,使原本很美的課文變得支離破碎,一篇簡單的課文被教師煩瑣枯燥的分析所取代,長此下去,學生就會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針對這類簡單的課文,就可以多種形式美美地讀,個別讀、齊讀、分組讀、默讀、配樂讀等,以讀代講。如低段的兒歌、童謠,中高段的說明文等課文。

讀中感悟,讀中享受。教師要敢於放手讓學生多讀書,當然教師也不能一上課就直奔課文的重點段,而忽略對課文整體的感知。第一步是粗讀全文。讓學生對整篇課文有大致的了解,從題目到課文的結尾,逐字逐句逐段地讀,並通過初讀了解課文寫了什麼。第二步是細讀。可根據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文章,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尤其對課文中的重點段落,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細細品味,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享受。方法如下:讀,讓學生仔細閱讀全文;找,找出文中重點段落,關鍵字詞,甚至標點符號;問,設計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悟,理解語言文字的意思,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用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再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準確體會作者的情感,使讀者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並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讀整本書,熱愛閱讀。語文教師不僅僅要教好教材上的課文,而且還要推薦中外的優秀讀物讓孩子們閱讀,讀整本書,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使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當然,核心問題還是教師自己的問題,教師自己應該喜歡讀書,做熱愛讀書的人。

    第三部曲:寫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一二年級是寫話,三至六年級都是習作。顯而易見,只要文通句順,表達清楚,思想健康就應該是好作文。要讓學生感到習作就是用手中的筆,寫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只要表達清楚,就可以得高分。

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在作文的評價上大膽創新,給出超過100的分數,如120分,讓學生感到寫作文就像寫字一樣簡單,只要沒有錯別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可以得滿分。因為學生怕寫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人為地拔高了作文標準,這無形中就讓學生對作文產生了畏懼心理,進而望而卻步。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激發興趣,降低寫作標準。二是加強閱讀,注重積累。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不經過大量寫作素材的積累,不讀書,是寫不出好作文的。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三是教給方法,養成寫作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寫作技巧,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良好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關鍵在教師。只有語文教師熱愛讀書,勤於寫作,善於思考,勇於創新,才能彈奏好語文教學這「三部曲」,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真正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系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橋小學分校)

《中國教師報》2017年06月14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注重小學生語言積累 培養語文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怎樣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指導,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呢?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的綜合品質,存於內而現於外。可以說,一個學生沒有很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後盾不但難以學好語文,也無法順應時代潮流、適應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
  • 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如能力較差的小學生,教師應更多地關注他們,指導他們如何儘快地掌握閱讀的方式方法。此外,教師還應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閱讀的興趣,從而構建高效的智慧課堂閱讀教學。此外,低年級小學生因為識字數量較少,在智慧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如何進行識字教學,對於學生易讀錯或不認識的生字,教師在開展智慧課堂閱讀教學之前,應著重對小學生進行講解,從而為他們的智慧課堂閱讀掃去生字的障礙。
  • 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核心素養的一種培養方法
    結合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目標》的分析,並聯繫自身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核心素養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寫字能力,能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順序和基本表達方法按照這五個領域來分析上文中的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核心素養分別屬於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三個領域。   在這三個領域當中閱讀是核心。
  •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越來越成為教學的核心,對於語文來說,其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在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可能會更加容易一些,因為語文不僅要讓學生們學會讀書識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素養的提升,而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並不是一味地去向學生們灌輸思想
  •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厚實的「基礎素養」打底子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厚實的「基礎素養」打底子李福忠《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指出,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某小學便積極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制定了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案,把六大素養培養工作分配到幾個時間節點當中,每個時間節點集中培養一種素養。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沒有節點,也沒有尾聲,且各要素之間相互融合,不可割裂。
  • 在情感維度中推動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汕頭市教育局舉行「名師大課堂」第九講開講活動5月21日上午,市教育局「名師大課堂」系列活動第九講在汕頭市實驗學校大禮堂舉行,由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汕頭市新鄉小學英語老師陳磊主講,內容包括現場執教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 駐馬店市第二十小學舉辦「聚焦數學文化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景閣 通訊員 李冰)為了促進數學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6月18日下午,駐馬店市第二十小學全體數學教師在校長黨超和教導處主任郭玲的帶領下,在啟智樓二樓會議室舉辦「聚焦數學文化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 專家論文|普通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實踐概論
    為落實「普通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實踐研究」的科研工作,必修要明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明曉語文學習任務群的主要特點、明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原則、明晰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要素。為紮實而順利地開展重慶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課題「普通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實踐研究」的科研工作,為推進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深層次改革,就必須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及其重要載體——語文學習任務群有清晰的認識。為此,我們要明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明曉語文學習任務群的主要特點、明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原則、明晰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要素。
  • 基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閱讀教學訓練
    文/齊澤宏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是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人,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1]閱讀課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有講讀課與自讀課之分。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閱讀鑑賞」部分的課文,是以單元結構編排的,每個單元由3至4篇課文組成,包括講讀、自讀和課外自讀三類課文,兼顧文體和人文內涵,並附有單元知識和課後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等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由於一些教師對教材的編排意圖理解的偏差,導致了不恰當的做法。
  • 語文素養時代來臨 樹立培養語文素養新觀念
    近日,由清北網校主辦的語文教育研討活動舉辦,活動當天邀請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主任、編審,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於國,與教研老師們一起探討關於語文學習和語文素養培養的相關話題。
  • 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
    近年來,「核心素養」成為了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方向標,引領著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 發展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探究,真是長見識了
    一、提升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音樂課是小學課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不僅是為了增強小學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鑑賞能力,更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提升音樂核心素養的教育,進行優質音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自覺遠離這些低俗文化。   2、音樂素養教育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創造能力。藝術需要人們運用想像力、創造力來理解,欣賞藝術是一個運用知識、經驗、情感的發散性過程。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小學生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可以使用更多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根據教科書的內容發展合理的想像力,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一詞相信對我們每個老師來說都不陌生,它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是課程設計的依據,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是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
  • 淺議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八字憲法」
    語文核心素養在當下教育界是研究和探討的重要領域。對於一個小學老師來說,我曾經翻閱了大量專家的文獻和論述。總感覺範圍很寬泛,且令自己在操作層面較為困惑。以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 語文是母語,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語文姓「語」,「語」即說話,就是語言,「文」即文字,識文寫字,閱讀寫作。語文核心素養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落實好語文的「八字憲法」,即「聽、說、讀、寫,字、詞、句、篇」。
  • 李凱莉: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核心環節,是實施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應體現課型特點、學段特點和文體特點。教師要站穩學科立場,學會使用恰當的策略,落實語言運用的訓練點,培養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並溝通課內外閱讀,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豐厚學生文化素養,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過程中實現有效教學。
  • 向陽青槐語文名師工作室《透過〈語文課程標準〉看語文核心素養》
    前行路上風景無限 ——向陽青槐語文名師工作室《透過〈語文課程標準〉看語文核心素養》專題講座暨校本研修活動簡訊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為了推動定邊縣第一小學名師工作室建設,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9月9日上午,定邊縣第一小學教研中心組織開展了「校本培訓」之《透過〈語文課程標準〉看語文核心素養》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向陽青槐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王丁副校長主講,全校語文教師參加聆聽。
  • 現代教學 語感是語文素養的核心
    o 如何訂閱我們?語感作為一種能力,是一個人在語言活動中不斷地體驗、模仿、反覆練習、多次積累中形成的。語感的習得絕不是與生俱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語感是個體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反覆薰陶而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語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離開了它,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便沒有了基礎,因此語感也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語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前提。
  • 基於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自讀課教學
    可見,以「體驗」與「感悟」為主要形式的個性化閱讀,是學生形象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途徑。而體驗與感悟的獲得依賴於教師的必要引導。遵循目標導控、微格操作、小步推進的原則,從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等幾個層面,通過導學、導疑、導練、導結這樣目標導控的方法,可逐步深入地使學生語文素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