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

2020-12-13 中原新聞網

「核心素養」一詞相信對我們每個老師來說都不陌生,它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是課程設計的依據,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是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核心素養與我們的語文教學之間就如同是「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就是核心素養,「酒一杯」就是我們一直苦心經營的語文教學。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  那麼,什麼是語文核心素養?怎樣才能在語文課堂充分體現呢?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設計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基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我們在語文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1.自主學習活動。自主學習是「以生為本」的具體體現,是以學生學習為主的具體體現。學生在不同的年級,認知水平不同,自主能力有限,學習活動的設計就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如教授《我和祖父的園子》,就要求學生仿寫祖父園子裡面的「趣事」,課文就是標本,趣事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這種自主就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的。又如《黔之驢》一課,要求學生講述老虎的故事、驢子的故事、好事者的故事,學生要講好這三個故事,就需要自己把課文讀懂了,把相關內容理清楚了,這就是自我內化的過程,能夠激發學生的熱情。

2.合作學習活動。合作學習是一種互助互利的學習方式,早為一線教師所接受。合作學習應該是學生思維碰撞、互助互學的過程。如執教《死海不死》,要求學生四人一組解決「確數與約數」的區別問題,就要求學生先把課文裡面的與數字有關的地方都畫出來,然後區分哪是確數、哪是約數。學習的過程是分工合作、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過程。

3.探究學習活動。探究學習活動是一種發現的過程,這種發現可以是個體完成的,也可是集體完成的。不同的探究就會有不同的收穫。比如有一次在講蘇軾的《定風波》,與學生一起探討蘇軾的坎坷命運,並以此為主題做一個探究性作業,其中一個學生就以《竹杖伴君走天涯》,小作者化身蘇軾的「竹杖」帶領我們感受蘇軾那一段痛苦但堅毅的旅程,極富想像力與創造力。這次探究活動讓我認識到個體的探究是一種獨特的體驗,這種體驗會對個體產生積極的影響。

總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需要通過課程改革、教學實踐和創新性課堂體驗來落實。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修訂,語文教科書的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我相信,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將會在課堂上逐步得到推進和落實。

邯鄲市第三中學孟麗萍

相關焦點

  • 現代教學 語感是語文素養的核心
    語感作為一種能力,是一個人在語言活動中不斷地體驗、模仿、反覆練習、多次積累中形成的。語感的習得絕不是與生俱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語感是個體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反覆薰陶而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語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離開了它,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便沒有了基礎,因此語感也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語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前提。
  •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越來越成為教學的核心,對於語文來說,其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在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可能會更加容易一些,因為語文不僅要讓學生們學會讀書識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素養的提升,而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並不是一味地去向學生們灌輸思想
  • 從高考變化看核心素養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
    筆者意在通過分析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分析語文核心素養對高考命題的導向作用,進而探尋其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其中,語言建構與應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成為了語文課程的中心母題,在近年來的高考試題中逐步凸顯,從而進一步對高中語文教學產生導向性作用。
  • 培訓手記(六):語文教學與考試的劍,指向核心素養的劍
    如果能夠讓老師們的語文教學發生轉變,最終,形成燎原之勢,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就更好了。教研員具有大局觀。潘麗老師講座的題目是《聚焦核心素養 回歸語文本質——初中語文教學與考試》。通過講座題目,老師們很容易明了了本次講座的主要信息點:初中語文教學與考試,著眼點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與考試的目的,這是語文的本質。為了具體闡述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潘麗老師宏觀上從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微觀上從理論知識的體現上進行了闡述。然後,又重點談論了語文學科的學科屬性。
  • 李凱莉: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核心環節,是實施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應體現課型特點、學段特點和文體特點。教師要站穩學科立場,學會使用恰當的策略,落實語言運用的訓練點,培養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並溝通課內外閱讀,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豐厚學生文化素養,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過程中實現有效教學。
  • 基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閱讀教學訓練
    文/齊澤宏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是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人,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1]閱讀課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有講讀課與自讀課之分。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閱讀鑑賞」部分的課文,是以單元結構編排的,每個單元由3至4篇課文組成,包括講讀、自讀和課外自讀三類課文,兼顧文體和人文內涵,並附有單元知識和課後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等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由於一些教師對教材的編排意圖理解的偏差,導致了不恰當的做法。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括言之就是五個字:聽、說、讀、寫、思。 ——二抓積累:朗讀與背誦是語文素養積澱的基礎環節。 語文課堂教學是在朗讀中完成並得到升華的,我們每一篇課文的講解,都要設計好朗讀環節。 我認為朗讀可以分為這幾個階段:基礎階段是讀正確、讀通順,第二階段是讀熟、讀流利,第三階段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
  • 圍繞語文核心素養展開語文教學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教材為本,學情為根,選擇恰切的教學內容,確定正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落實好基本的聽、說、讀、寫知識,方法和能力,凸顯學段特點和單元教學重點,緊扣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的語文課堂,才是學生、教師喜歡的語文課堂。解讀文本是關鍵。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的綜合品質,存於內而現於外。可以說,一個學生沒有很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後盾不但難以學好語文,也無法順應時代潮流、適應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
  •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如何有效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哪些意義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迎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對於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顯得不甚重視,也不願意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去。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過於的生硬死板,效果不佳。
  • 新課準解讀系列: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核心素養的關係及內在邏輯
    本期內容提要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2017版課標也解釋了關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價值。了解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那麼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核心素養的關係是什麼呢?這四個部分又是如何互相結合在一起的呢?
  • 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三部曲」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就小學語文而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彈奏好「三部曲」——趣、讀、寫。    第一部曲:趣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簡單說就是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語文課。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核心素養和提升閱讀興趣
    本文結合了核心素養的概述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當前問題,並特別闡述了面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核心素養概述:文中的核心素養是將語言能力作為核心要素的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核心漢語素養,滿足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
  • 淺議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八字憲法」
    語文核心素養在當下教育界是研究和探討的重要領域。對於一個小學老師來說,我曾經翻閱了大量專家的文獻和論述。總感覺範圍很寬泛,且令自己在操作層面較為困惑。以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 語文是母語,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語文姓「語」,「語」即說話,就是語言,「文」即文字,識文寫字,閱讀寫作。語文核心素養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落實好語文的「八字憲法」,即「聽、說、讀、寫,字、詞、句、篇」。
  • 「核心素養」理念下,我們如何教語文
    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新一輪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已經拉開了帷幕。一段時間以來,「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成了學術界的熱詞。與此同時,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適時地對此做出了明確的界定。《課標》認為:「語文學科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運用方式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指語文素養的核心要素和關鍵內容,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核心素養的達成在教育教學裡需要四個基本特徵或者關鍵要素。第一是情境;第二是任務;第三是角色;第四是問題。所以這四個方面構成了核心素養達成條件,也是在教育環境或者教育教學布局裡面應該體現的四個基本要素,也為世界各國包括國際組織研製核心素養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基本規則。
  • 陸志平:學習任務群與教學改革——語文核心素養為綱的大單元設計
    方智範老師說,語文任務群標誌著語文課程的轉型基本完成。語文任務群整合了教學的目標、內容、情境、資源、活動、方法和評價,也有機融合了經典範例誦讀和知識傳授、行為訓練合理的元素,突破了素養養成模型的最後一個難點,就是課程內容組織。
  • 向陽青槐語文名師工作室《透過〈語文課程標準〉看語文核心素養》
    前行路上風景無限 ——向陽青槐語文名師工作室《透過〈語文課程標準〉看語文核心素養》專題講座暨校本研修活動簡訊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為了推動定邊縣第一小學名師工作室建設,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9月9日上午,定邊縣第一小學教研中心組織開展了「校本培訓」之《透過〈語文課程標準〉看語文核心素養》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向陽青槐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王丁副校長主講,全校語文教師參加聆聽。
  • 高考閱讀旨在考查語文核心素養
    【高考試題中的光明故事·專家評析】  作者:劉偉(北京十一學校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  高考不僅是一種終結性的評價,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形成性的評估手段。我們必須讓孩子在高考中能夠有機會和最美的漢語相遇。
  • 城南小學:聚焦語文核心素養,提高語文命題能力
    聚焦語文核心素養,提高語文命題能力——記城南小語命題指導專家講座命題是教師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教學評價的準確度,作業布置的有效度以及思維訓練的適切度。每一次命題的過程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為此,5月8日上午,城南小學特地邀請了縣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俞虹老師,為我校青年教師做了《聚焦語文核心素養,提高語文命題能力》的專題講座,春江小學部分語文老師一併與會。俞老師首先提出:教師參加命題大賽是對自身備課情況的有效回顧,有助於深入解讀文本,梳理知識,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