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探究,真是長見識了

2020-12-25 愛做夢的妞妞

一、提升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音樂課是小學課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不僅是為了增強小學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鑑賞能力,更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可以增進人格發展,提高人的審美情趣,古今中外的很多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等不乏在音樂上也頗有造詣的。音樂核心素養既包括音樂知識,又包括實際的表演能力。   1、音樂素養教育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的首要功能就是帶給人們審美的享受。然而,對音樂的欣賞品味,多數都不是自然擁有的,而是受到了後天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如今,市場上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比比皆是,其中有很多包含著低俗、媚俗的內容,歌詞、歌名都含有色情、暴力等危害性的內容,很容易以流行文化的形式被小學生所接受。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提升音樂核心素養的教育,進行優質音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自覺遠離這些低俗文化。

  2、音樂素養教育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創造能力。藝術需要人們運用想像力、創造力來理解,欣賞藝術是一個運用知識、經驗、情感的發散性過程。音樂是具有創造性和啟發性的藝術形式,人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往往會進行聯想,思維跟隨音樂中表達的意象來回跳躍,有助於激發人的創造能力。創新思維的產生,大多都是在瞬間得到的靈感,但是靈感的產生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而是注重平時積累的結果。欣賞音樂作品,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想像力,啟發他們進行發散性的思考並增強音樂藝術的積累。

  3、音樂素養教育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音樂教育應當既包括音樂欣賞,也包括音樂表演。表演是一個需要溝通、實踐和合作的過程,演奏者既要能進行良好的團隊合作,又要學會讓觀眾理解自己所表達的內容,因此需要運用到人際交往的技巧和能力。一些小學的音樂教育已經包含了可以提升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內容,例如合唱比賽、樂團訓練等,學生通過集體訓練和競賽,可以學習如何與他人實現溝通和合作。   二、現行的教育體系中阻礙培養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因素   很多年來,我國實行的教育體系都以主要升學科目為核心,音樂、美術這些副科得不到足夠的重視。例如,一些老師對教學安排和課標要求不在意,沒能達到教學要求,學生對音樂課不重視,上課的時候得過且過,家長則只重視期末成績,對音樂課漠不關心。教育體系的失衡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具體有如下幾個表現。

  1、缺乏對培養音樂能力的重視。大部分的小學音樂課教育模式,都是以聽和唱為主,不重視對器樂演奏和樂理知識的教授。大多數是老師唱一句,學生就跟著唱一句。由於現行教育體系重視文化課而忽略音樂課,很多學校並沒有為學生和老師提供足夠的音樂設施來進行課程的學習。一個音樂老師可能教授整個年級,甚至是多個年級的課程,一節課有50多個學生,教室裡只有一架鋼琴,這些因素都使得課程的安排只能以聽為主。而家長和學生則把精力都放在考試科目上,沒有認識到培養音樂能力對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性。   2、缺乏對音樂綜合素養的測評。一直以來,教育界和家長對學校教育質量好壞的評價,主要是依靠學生的考試成績。文化課的成績評定,都有規範的考試流程和試題,而對音樂素養的測評沒有規範的體系,很多都是由老師自行決定考察內容、決定成績。學生在一個學期的學習後得不到應有的反饋,也就不會重視音樂課的成績。因此,缺乏一個合理、完善的測評音樂素養的方法,就成為讓小學生輕視音樂課,阻礙其音樂素養教育提升的原因之一。

  三、圍繞音樂核心素養的小學音樂課程安排   1、情境教學,注重塑造優質的上課氛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受到老師和上課氣氛的影響。音樂是一種包含著豐富意象的藝術形式,不同的樂曲有著不同的音樂表達,描繪的情境也各不相同。音樂課的設置,應該要能恰當地表現出音樂中的情境,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樂曲表達的感情。例如,將演奏、演唱、舞蹈等與音樂相關的內容一同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或者介紹作者創作時的背景,提升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還可以進行角色扮演等遊戲,讓學生親身體驗到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提升認知和審美能力。   2、器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音樂素養考察的是綜合能力,不只包括一般知識的學習,還包括演唱、演奏的實踐能力培養。將器樂教學引入小學課堂,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演奏的過程,聆聽不同樂器的聲音,陶冶情操、提升創造力。很多孩子都對樂器感興趣,卻缺乏親身實踐的機會,也有些孩子在唱歌方面沒興趣,卻唯獨喜歡樂器表演。將樂器演奏增加到小學音樂課中,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發掘出他們在不同方面的特長。

  3、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多媒體運用在教學當中,早就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音樂課只停留在用設備來放音樂的階段。多媒體技術可以用多種形式來呈現音樂,還可以用來遊戲,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玩中學習。例如,對於較為枯燥的樂理知識,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錄像帶來教學,而對於五線譜的辨識,老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軟體,甚至是鼓勵學生利用簡單的編曲軟體進行創作,激發他們的創造才能。   四、結語   發展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是對小學生進行全面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的審美、創造、社交能力的提升都有積極作用。當下的教育體系缺乏對音樂教育的足夠重視,應當採取一定的措施對音樂課進行改革,實現對音樂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教學,切實地增強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相關焦點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數學抽象 、邏輯推理 、 數學建模 、 直觀想像 、 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
  • 紫藤根——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建設
    近年來,各中小學校十分重視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改革,將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出發點和願景,並落實到課程標準中,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現代公民
  • 聚焦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小學生合情推理能力
    聚焦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小學生合情推理能力——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為例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課程室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錢守旺正式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共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
  • 核心素養「四氣」是音樂教師發展之要
    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核心素養是人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實現中國夢,教育任重道遠,教師使命在肩,教師核心素養決定教育質量,事關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要著力在核心素養「四氣」上下功夫見實效。一是人文素質之「底氣」。當今時代,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各種思潮交互湧動,各種價值觀不斷碰撞,各種意識形態相互交鋒。
  • 資陽:市課題組探究核心素養教學設計與實施
    為題,明確開展&34;的課堂教學,決定這種核心素養形成的根本要素,在於教育思想的進步與教育制度的健全發展。這兩個方面涵蓋的最核心部分是學習素養和關係素養。學習素養包括學習的願望和主動學習的動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其中學習興趣即學習動機素養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學習素養顯然是最重要的任務。
  • 校外培訓要服務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原標題:校外培訓要服務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過去一年,教育部啟動了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取得了良好效果。整改後的校外培訓機構,如何扮演學校教育的補充,擔負為國家培養人才和創造良好教育生態的責任?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言下之意,提倡核心素養就不應該只培養會考試的人。「核心素養是什麼?是經過系統設計的育人目標框架,是中國學生發展的樣態描繪,是國家希望我們的學生長成什麼樣。」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田保華同樣認為,理解和落實核心素養,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表達。如果我們要給學生畫個像,將會畫成什麼樣?
  • 培飛:數學思維能力對孩子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作用
    核心素養是什麼?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當今這樣一個科技發展飛速的年代,家長都希望孩子比自己更成功,更幸福。在國際交流的背景下,我國於2016年9月13日正式公布了核心素養。從核心素養的圖上可以看到其核心是:全面發展的人。其中包含三個領域: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文化基礎。每個領域有兩個維度: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六個維度中,每個都有三個具體的要求。
  • 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
    例:‌‌2019年上半年四川教師招聘考試,多選題第一題下列關於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以培養「發展的人為核心」B.以前瞻性、國際性、時代性為基本原則C.綜合表現為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6大素養D.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方面E.充分反映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答案:ACDE。2019年各省的教師招聘考試都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
  • 關於開展2017年全市小學生核心素養展示活動的通知
    揚教辦發〔2017〕151號  各縣(市、區)教育局,開發區城鄉管理局,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社會事業局,市生態科技新城社會事業局: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高綜合能力,促進義務教育質量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基礎,經研究,決定開展2017年全市小學生核心素養展示活動
  •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引領學校優質發展
    在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這個概念。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京發布。教育界普遍認為,根植中國傳統文化、回應中國現代化召喚、緊跟中國實際和學生需要,又從基礎教育改革中吸取營養的「核心素養」,將為中國新時代教育發展指引方向。
  •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一詞相信對我們每個老師來說都不陌生,它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是課程設計的依據,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是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
  • 嘉祥縣第四中學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嘉祥縣第四中學貫徹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託學校「三名」工程建設,探尋核心素養與學校實踐的對接點,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通過一系列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改革行動,打造區域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 一節核心素養導向下的科學探究活動課應該是什麼樣的?
    而教師專業成長最直接的載體和映射是課堂教學,在全面深化教學改革的當下,課堂是實現立德樹人,落實核心素養的直接載體。那麼,什麼才是好的課堂?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若細究當下國內外對教育的關注點,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共性的要素:師生達到情感共鳴、落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促進主動思考……
  • 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三部曲」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就小學語文而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彈奏好「三部曲」——趣、讀、寫。    第一部曲:趣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簡單說就是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語文課。
  • 中高考評價的「核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
    中高考評價的「核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新發布的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3個基本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及實踐創新等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人文積澱、批判質疑、信息意識、自我管理等18個基本點。相比此前公布的徵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核心素養總體數量上減少了3大素養、7個基本要點。
  • 達安基因與華南師範大學基於多元智能基因分析的兒童核心素養發展...
    >達安基因與華南師範大學基於多元智能基因分析的兒童核心素養發展課題研究揭2016-09-22 15:33:3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9月21日,全國首家基因檢測上市公司達安基因,聯合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在華南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報告廳召開媒體發布會,正式宣布合作開展「基於多元智能基因分析的兒童核心素養發展課題研究」,並舉行揭牌儀式。
  • 基於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對策探究
    一、高中數學教學引入核心素養的作用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目的是培養能夠在各個方面均有所發展的全面化、複合型人才。對於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引入核心素養的概念主要在兩個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其一,以核心素養為目的的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 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
    近年來,「核心素養」成為了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方向標,引領著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 情境教育:核心素養的發展範式
    以上五個方面的情境因子,實際上是李吉林所體現出來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早已存活於李吉林的教育教學之中。李吉林的發展告訴我們,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培育與發展自己的核心素養,必須在教育情境中,將執愛、追求、專業、審美、研究等整合起來,成為一種綜合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