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核心素養 落實課程標準

2021-02-19 李絢麗名師工作室

2020年3月底,由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承辦的「中等職業學校10門公共基礎課課程標準培訓」在線上對全國各地約16萬中職骨幹教師進行培訓。8月底,教育部職教所、高教社再次聯手舉辦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標準的第二期培訓。英語科的培訓在8月27日下午2:00-5:00, 暨南大學的趙雯老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劉海霞老師和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的劉月月老師分別作了專題講座。她們用實例詳細闡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實新的課程標準。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是今年初才頒布的,教材還沒更新。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使用現有的教材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新的課程標準呢?三位老師用教學案例精彩分享了她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趙雯老師的講座是《基於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她理論聯繫實際,結合認知規律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以The Fountain Square為例,從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等方面指導我們進行課程設計。

劉海霞老師為我們帶來了《基於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語篇分析》。她結合英語2,Unit7 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講解如何進行語篇分析和教學活動設計,她建議開展活動導向教學。我特別贊成她的建議,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運用語言去理解和表達意義。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發展學生的多元思維,逐步形成跨文化理解能力,從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劉月月老師以她的一節教學設計講授怎樣進行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實施。她以英語1,Unit3 How much is it?的第一課時為例,詳細分享了她從課前準備到課堂的實施過程。我喜歡她採用任務型的教學方法,對任務活動和職場語言進行深層的分析和加工,使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職場語言溝通能力,感知中西思維和文化的差異,自然而然培養學生的中國情懷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等。

雖然三個講座的內容各異,但目的相同,都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實新課程標準。三位老師傾囊相授,使我收穫匪淺。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面對英語平均分只有20多分的中職生,我該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三位老師的教法,我能借鑑多少?作為剛任教中職的老教師,我將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精心研究教材和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用心激勵他們靜心學習,盡力培養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幫助他們成長為全面發展的技術人才。

 

相關焦點

  • 從課程入手落實核心素養
    談核心素養,我們首先要知道核心素養是什麼,為什麼提核心素養,還應該知道如何去做。什麼是核心素養?一個宗旨、三個模塊、六個素養和十八個要點。無論有多少個方面,最終落實就是一個目標、一個宗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與我們整個教育教學目標完全一致。
  • 讓課程真正成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
    讓課程真正成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陽信縣實驗小學孫婷婷7月8號,我有幸跟隨陽信縣三名團隊來到美麗的杭州參加綜合素質提升班,短短兩日,收穫滿滿。尤其是繆水娟老師做的有關《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精彩報告。
  • 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科大附中「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研討會的主旨為深化課程改革,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和出發點,重構課程體系,課程的建設和實施直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 湯衛紅:如何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
    2019年4月10日,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湯衛紅老師,在蒲公英大學2019中小學教師核心能力通識課程,進行了以《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為主題的精彩授課。本文節選自本課課程實錄。如何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
  •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為了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學科課程教學建立內在的聯繫,破解教育目的與課程教學的「兩張皮」難題,明晰學科育人、課程育人的具體路徑,此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在經過持續的對話與廣泛的討論之後,每一門學科都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這是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研製的一次重大突破。  核心素養是當今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風向標、主基調。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我國目前也正在逐步推進各學科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著力構建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統領的中小學課程體系,各地教育部門與中小學校也紛紛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實踐研究。在課程目標中融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結合學科特點,選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中應重點關注的內容並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目標中。
  • 華科附小開展科學家課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武漢教育電視臺符攀 通訊員高翔發回報導:昨天,華科附小的20多名同學們走進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開展科學家課程。同學們分別走進超光學實驗室,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實驗室,了解雷射成相等高新技術,近距離觀摩科研人員如何開展實驗。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
    《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成為修訂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研製學業質量標準的重要依據。美國P21 框架的核心技能、與之配套的課程以及支持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彩虹圖呈現。外環主要包括:人生與職業技能、學習創新技能、信息媒體與技術技能三大板塊,底座部分呈現的四個支持系統:標準評量、課程與教學、專業能力培養、學習環境。
  •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解讀 核心素養咋培養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特別強調核心素養的實踐指向。有研究指出,決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於父母學校能否幫其培養一系列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美國和世界其他發達國家,已將類似認識納入學校課程與教學實踐。但我國以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的問題,影響了行動實施。
  •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什麼樣的課程意識
    因而,學校課程建設必須強化學校本位意識,澄清自身的學校教育哲學。學校教育哲學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價值系統,是學校持續發展的理想支撐和精神動力。        面對知識經濟、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世界各國都在探尋如何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未來需求、具有競爭力和勝任力的公民。核心素養、關鍵能力、21世紀素養、橫貫能力等成為教育改革的主題詞。
  • 課程教學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一些專家學者把核心素養培育作為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把基於核心素養的學力模型構建當作尋求國民教育基因改造的關鍵DNA。就學校教育而言,核心素養如何指導和引領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如何有效落實到具體的學科課程教學中去,這顯然是當下迫切需要研究與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獲得哪些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核心素養是什麼?《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第4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為建立核心素養與課程教學的內在聯繫,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教學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各學科基於學科本質凝練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後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了整合。
  • 「六藝課程」培養學生「六大核心素養」
    70多門校本課程讓孩子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 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營養的「主陣地」,而課程則體現的是一所學校教育價值的取向,更彰顯了對學生培養目標、核心素養的理解和實踐。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岐山一校把減負作為課程構建的基本理念,把提質作為實施課程的根本目標,領銜建構了指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禮樂射御書數」六大課程群。
  • 凝練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黨的教育方針從宏觀層面規定了教育的培養目標,對於我國的人才培養具有全局性的指導意義。把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轉化為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更有利於其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二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 紫藤根——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建設
    近年來,各中小學校十分重視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改革,將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出發點和願景,並落實到課程標準中,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現代公民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的綜合品質,存於內而現於外。可以說,一個學生沒有很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後盾不但難以學好語文,也無法順應時代潮流、適應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同時身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國家督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研究核心素養已有數年,這一次,他並沒有給出「學院派」的回答。劉堅表示,不論是已經公布的「3個方面、6大素養、18個基本要點」的中國學生核心素養,還是包括溝通與合作、批判性思維等在內的最受全球關注的七大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都是為了解決當下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
  • 在課堂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老師,您準備好了嗎?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英語學科教研員,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湯青近年來,隨著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頒布,老師們越來越多地聽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個字眼,但在英語課堂中究竟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大家也產生了許多困惑,如: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