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程真正成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

2020-08-30 傳說中的白開水

讓課程真正成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

陽信縣實驗小學孫婷婷

7月8號,我有幸跟隨陽信縣三名團隊來到美麗的杭州參加綜合素質提升班,短短兩日,收穫滿滿。尤其是繆水娟老師做的有關《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精彩報告。

繆老師從核心素養的緣起開講,帶領大家從國際看到國內,了解了中國的核心素養的框架,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應具備的,

能夠適用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繆老師給了我們核心素養的框架:

核心素養的邏輯結構是自主發展一社會參與一文化基礎一個人素養一社會素養一文化素養,而學生的關鍵能力是人之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而現代學生缺的素養是宏觀思維、國際思維、問題思維和跨界思維。

現代的教育現狀有很多問題,也就是繆老師說的教育的悖論。一邊是立德樹人,一邊是高分寵兒壓抑的勝利;一邊是錢學森之問,一邊是學生越來越不會提出真實的問題一邊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推崇,一邊是教學知識化的傾向;一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一邊是學校評價的唯一標準。針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如何落實核心素養呢?具體怎麼做?繆老師又從管理理念和我國的國情出發,用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例子為大家呈現了不同類型學校的不同的優秀的做法。

印象最深刻的是繆老師在做校長期間,在學校開設了天文社興趣社團,這是一個深度拓展課堂,發展興趣的項目;一個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平臺;這是一個自主的時空,釋放自我的契機。繆老師說他們天文社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一顆近地小行星,並且以杭州高中命名。

現在看來,繆老師在做校長的時候就已經和現代最前沿的STEM教育接軌了,利用項目學習發展學生的能力,事實證明,繆老師做的是非常正確的,首先,他們的成績都很優秀,高考成績都是拔尖的;其次,他們中有部分同學因為天文社團選擇了天文專業,去深造報效祖國。也許一個課程對我們學校來說是眾多課程的一個,而紮實深入的課程研究也許會開啟孩子們新的人生。這樣想,我們在進行課程改革時,肩上有了更多的責任,才會深入思考。

我們學校在周四下午開設有拓展課程。課程很多,大部分都是根據老師自身的特長開設的,具有學科性,但是缺乏系統性進行的綜合,缺乏大局觀,顯得零散,聽了繆老師的報告,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我們可以把正在搞得綜合課程改革和拓展課程結合起來,總體設計,針對核心素養,有針對性的確定課程類別,確定課程內容,總體把握課程方向,真正把課程作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讓我們一起努力,努力讓我們的課程豐滿起,真正的落實核心素養。





相關焦點

  • 從課程入手落實核心素養
    談核心素養,我們首先要知道核心素養是什麼,為什麼提核心素養,還應該知道如何去做。什麼是核心素養?一個宗旨、三個模塊、六個素養和十八個要點。無論有多少個方面,最終落實就是一個目標、一個宗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與我們整個教育教學目標完全一致。
  • 湯衛紅:如何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
    2019年4月10日,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湯衛紅老師,在蒲公英大學2019中小學教師核心能力通識課程,進行了以《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為主題的精彩授課。本文節選自本課課程實錄。如何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
  • 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科大附中「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研討會的主旨為深化課程改革,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和出發點,重構課程體系,課程的建設和實施直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 培養核心素養 落實課程標準
    8月底,教育部職教所、高教社再次聯手舉辦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標準的第二期培訓。英語科的培訓在8月27日下午2:00-5:00, 暨南大學的趙雯老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劉海霞老師和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的劉月月老師分別作了專題講座。她們用實例詳細闡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實新的課程標準。《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是今年初才頒布的,教材還沒更新。
  • 以「單元學習」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時代,課程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關於這個問題,我曾請教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崔允漷,他認為是「單元學習」,這裡的「單元」不是內容單位,而是一個學習單位。單元目標是大目標,要與學科核心素養對接。因此,在敘寫單元目標時,要把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放在手邊,使單元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內容能夠精準對接。可以看出,「單元學習」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最小課程單位,課時目標是單元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不一定直接對接學科核心素養,但「單元學習」必須對接學科核心素養。也正因此,學科核心素養才被稱為學科教學的「家」。
  • 課程教學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一些專家學者把核心素養培育作為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把基於核心素養的學力模型構建當作尋求國民教育基因改造的關鍵DNA。就學校教育而言,核心素養如何指導和引領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如何有效落實到具體的學科課程教學中去,這顯然是當下迫切需要研究與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引導教師由單純關注學科知識教學、考試教學轉向全面關注學科能力教學、學生發展素養教學,要鼓勵教師改革教學方式,特別要探索跨學科學習、情境學習,從而真正實現課程從學科本位發展為育人本位,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如葉瀾所說:「每個學科對學生的發展價值,除了一個領域的知識以外,應該能夠提供一種唯有在這個學科的學習中才可能獲得的經歷和體驗;提供獨特的學科美的發現、欣賞和表達能力。」
  • 紫藤根——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建設
    近年來,各中小學校十分重視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改革,將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出發點和願景,並落實到課程標準中,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現代公民
  •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 進階校長課程領導力
    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一個突出變化就是課程目標從「三維目標」升級為「學科核心素養」,這標誌著學科教學終於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家」。新目標對新時期的學科教學提出了挑戰,倒逼一線教師從學科育人的專業使命出發,找到「回家」之路,讓學科核心素養真正落地。單元教學能夠有效整合學科知識,聯結真實情境,促進深度學習,因而成為實現學科教學「回家」的有效路徑。
  •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2018-01-16 來源:教育部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崔允漷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核心素養允許「個性化表達」12月1日,由中國教師報舉辦、鄭州市中原區教體局承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成果博覽會拉開帷幕,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1000餘名代表齊聚鄭州,共話課程改革領域的最新議題——「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在核心素養成為時髦熱詞的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解讀核心素養?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
    《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成為修訂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研製學業質量標準的重要依據。 4 我國的核心素養框架 2018年的1月16日,教育部召開了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把2017年的高中課程方案以及課程標準向全國發布。2020年5月11日又發布了修訂版。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核心素養提出來之後所沿用的標準、落實的流程。
  • 「六藝課程」培養學生「六大核心素養」
    「我們從此就是一家人,不要形式上的合併,要真正的融合。」谷威在全體教師大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上任沒多久,谷威便在保留、傳承本校文化的基礎上,用全新的理念提出以「博榮一心、雅量高遠」為精神內涵的博雅文化,構建以「博雅文化為學校發展塑魂、博雅文化為教師成長助推、博雅文化為學生發展奠基」為目的的博雅教育辦學特色。
  • 核心素養的核心
    當下,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深刻理解,更準確地把握核心素養的根本要義、主要精神和基本要求等,端正課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方向,從存在的問題出發,研究和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載體、途徑、方式等,以核心素養引領課程改革、教學改革的深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需要討論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或意見,使之日臻完善。這應是我們對待核心素養的積極態度。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中國網10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析、研究課程改革新理念、新趨勢、新舉措,努力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效果,2018年10月20-21日,「尋找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高峰論壇」在濮陽縣隆重召開,來自上海、河北、洛陽、南陽等多省市的600餘位名教育創新項目研究人員、教育教學課程專家、全日制中小學校長等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
  • 面向核心素養的農事課程
    近30年來,上城區中小學生農事課程開發相關活動課程80餘個,組建基地4家,共計參與學生6萬餘人次。農事課程成為上城區教育堅持「走班、走校、走社會」的重要成果,成為上城區「行走德育」的特色品牌,而學農也成為六年級學生最期盼的課程,畢業生最美好的回憶。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
    但從落實核心素養的視角反思,這樣的教學是真正面向學生未來的教育嗎?能改變當前「學科本位」「知識本位」的現象嗎?這篇文言文與其他文言文相比,其教學價值究竟應該體現在哪裡?如何通過升級教學設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呢?我們知道,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 教研推動核心素養「接地氣」
    在基層教育教學中,教研員扮演了亦師亦友的重要角色,教研員只有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更深入,對承載核心素養的途徑挖掘得更豐富,對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評價」一體化研究更專業,他才能和教師一起更快地接受並實踐核心素養,從而將核心素養深入貫徹到每次教學活動之中。第三,探索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新路徑是支持系統的核心抓手。
  • 核心素養如何轉化為教學目標?
    就是這門課程的具體目標、這門課程下不同模塊的具體目標、每個模塊下不同單元的具體目標,以及每個單元下不同課時的具體目標。這些小臺階是從「課程」到「課時」的一系列具體目標。這一系列具體目標構成了落實核心素養的目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