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程真正成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
陽信縣實驗小學孫婷婷
7月8號,我有幸跟隨陽信縣三名團隊來到美麗的杭州參加綜合素質提升班,短短兩日,收穫滿滿。尤其是繆水娟老師做的有關《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精彩報告。
繆老師從核心素養的緣起開講,帶領大家從國際看到國內,了解了中國的核心素養的框架,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應具備的,
能夠適用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繆老師給了我們核心素養的框架:
核心素養的邏輯結構是自主發展一社會參與一文化基礎一個人素養一社會素養一文化素養,而學生的關鍵能力是人之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而現代學生缺的素養是宏觀思維、國際思維、問題思維和跨界思維。
現代的教育現狀有很多問題,也就是繆老師說的教育的悖論。一邊是立德樹人,一邊是高分寵兒壓抑的勝利;一邊是錢學森之問,一邊是學生越來越不會提出真實的問題一邊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推崇,一邊是教學知識化的傾向;一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一邊是學校評價的唯一標準。針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如何落實核心素養呢?具體怎麼做?繆老師又從管理理念和我國的國情出發,用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例子為大家呈現了不同類型學校的不同的優秀的做法。
印象最深刻的是繆老師在做校長期間,在學校開設了天文社興趣社團,這是一個深度拓展課堂,發展興趣的項目;一個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平臺;這是一個自主的時空,釋放自我的契機。繆老師說他們天文社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一顆近地小行星,並且以杭州高中命名。
現在看來,繆老師在做校長的時候就已經和現代最前沿的STEM教育接軌了,利用項目學習發展學生的能力,事實證明,繆老師做的是非常正確的,首先,他們的成績都很優秀,高考成績都是拔尖的;其次,他們中有部分同學因為天文社團選擇了天文專業,去深造報效祖國。也許一個課程對我們學校來說是眾多課程的一個,而紮實深入的課程研究也許會開啟孩子們新的人生。這樣想,我們在進行課程改革時,肩上有了更多的責任,才會深入思考。
我們學校在周四下午開設有拓展課程。課程很多,大部分都是根據老師自身的特長開設的,具有學科性,但是缺乏系統性進行的綜合,缺乏大局觀,顯得零散,聽了繆老師的報告,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我們可以把正在搞得綜合課程改革和拓展課程結合起來,總體設計,針對核心素養,有針對性的確定課程類別,確定課程內容,總體把握課程方向,真正把課程作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讓我們一起努力,努力讓我們的課程豐滿起,真正的落實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