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程入手落實核心素養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談核心素養,我們首先要知道核心素養是什麼,為什麼提核心素養,還應該知道如何去做。

什麼是核心素養?一個宗旨、三個模塊、六個素養和十八個要點。無論有多少個方面,最終落實就是一個目標、一個宗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與我們整個教育教學目標完全一致。

為什麼要提核心素養?作為一線的教師和校長,我們該怎麼看待核心素養?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

我想問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是什麼關係?是詞彙的不同,還是理論的創新?如果實踐的話,是放棄素質教育另起爐灶再做核心素養嗎?二者的關係我們要搞清楚;第二個問題,核心素養與基礎素養是什麼關係?當過分強調核心素養時,那些基礎的東西該怎麼做?作為實踐者的校長和教師必須深刻思考並關注這一點;第三個問題,核心素養與黨的教育方針是什麼關係?兩者如果完全等同的話,那為什麼還要提核心素養?第四個問題,基層學校應該怎樣做?既有素質教育也有核心素養,既有黨的教育方針還有課程標準,它是一種民間的需要還是個別專家的學術概念?如果我們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做的時候就容易出問題;第五個問題,核心素養與課程標準是什麼關係?核心素養所提的內容在課程標準裡有沒有?

實踐需要建設,而不是批判,學校該怎樣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我們的學校教育在關注學生的生命嗎?教育要解決什麼問題?育人的載體和抓手是什麼?我想,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指向學校的課程體系。

學校課程不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而是對國家課程的內化與整合,學校最應該做的是怎麼把國家課程標準落地,而不是脫離國家課程搞校本課程,它不是一個物理的整合,而是一個重要的系統建構。

我們樂陵市實驗小學採用的是直接指向育人的四大課程體系:生命課程體系、文化課程體系、學法課程體系、學科課程體系。

生命課程體系包括習慣、健康、體能、安全、勞動、規劃、成長、理財、禮儀等,這些課程對應的就是核心素養裡面的各項要求,一個課程系統可以涉及各個學科和各項素養,是一個綜合的育人體系,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課程。

文化課程包括感恩、民俗、家史、環保、遊學、團隊、地理、戲曲等,學法課程包括行為標準、組織合作、技術使用等,主要針對的是學的問題——怎麼解決學生的合作問題,怎麼解決學生的學習方法……

當然,主體是學科課程,我們是怎樣做的呢?我們逐字解讀課程標準,然後把課程標準變成學科課程體系,把學科課程體系通過學科的課堂作業系統落地,最後落實到評價系統。

學校從2006年啟動改革,2008年把焦點由課堂轉向了課程。只有課程系統肯定不行,為此學校提出「大課堂」的概念,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與學的全過程,有教與學活動產生的地方就是課堂。

我們利用大數據進行評價。有了大數據,一個學生什麼時間學習,學了多長時間,自己上傳了多少文字資料,這些都能夠成為數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時間都可以用大數據進行判斷。

這樣的課程體系或許是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一種途徑。

《中國教師報》2017年12月06日第4版 

相關焦點

  • 培養核心素養 落實課程標準
    8月底,教育部職教所、高教社再次聯手舉辦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標準的第二期培訓。英語科的培訓在8月27日下午2:00-5:00, 暨南大學的趙雯老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劉海霞老師和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的劉月月老師分別作了專題講座。她們用實例詳細闡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實新的課程標準。《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是今年初才頒布的,教材還沒更新。
  • 讓課程真正成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
    讓課程真正成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陽信縣實驗小學孫婷婷7月8號,我有幸跟隨陽信縣三名團隊來到美麗的杭州參加綜合素質提升班,短短兩日,收穫滿滿。尤其是繆水娟老師做的有關《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精彩報告。
  • 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科大附中「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研討會的主旨為深化課程改革,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和出發點,重構課程體系,課程的建設和實施直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 湯衛紅:如何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
    2019年4月10日,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湯衛紅老師,在蒲公英大學2019中小學教師核心能力通識課程,進行了以《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為主題的精彩授課。本文節選自本課課程實錄。如何在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
  • 【教學觀】潘景麗:思維品質——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突破口
    目前正在修 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涵蓋「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四個方面。那麼,要具體落實這些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該從何入手呢?思維品質是個體的思維質量,是衡量一個人思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人類的思維是語言思維。思維品質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的最佳途徑,是構建學科能力的重要因素[1]。
  • 以「單元學習」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時代,課程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關於這個問題,我曾請教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崔允漷,他認為是「單元學習」,這裡的「單元」不是內容單位,而是一個學習單位。單元目標是大目標,要與學科核心素養對接。因此,在敘寫單元目標時,要把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放在手邊,使單元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內容能夠精準對接。可以看出,「單元學習」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最小課程單位,課時目標是單元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不一定直接對接學科核心素養,但「單元學習」必須對接學科核心素養。也正因此,學科核心素養才被稱為學科教學的「家」。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英國提出了基於素養的課程(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旨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西班牙則將核心素養落實到教育目標與課程目標中;日本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強調跨學科的統整,形成課程的合力;新加坡則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與學習自主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2018-01-16 來源:教育部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崔允漷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
    《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成為修訂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研製學業質量標準的重要依據。 4 我國的核心素養框架 2018年的1月16日,教育部召開了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把2017年的高中課程方案以及課程標準向全國發布。2020年5月11日又發布了修訂版。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核心素養提出來之後所沿用的標準、落實的流程。
  • 課程教學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一些專家學者把核心素養培育作為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把基於核心素養的學力模型構建當作尋求國民教育基因改造的關鍵DNA。就學校教育而言,核心素養如何指導和引領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如何有效落實到具體的學科課程教學中去,這顯然是當下迫切需要研究與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 核心素養,落地有聲
    幾天來,先後聆聽了繆水娟教授的報告《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王鶯老師的《深度對話,教育教學的新追求》,龔惠香教授的報告《了解情緒,管理情緒》。專家們的報告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廣度,使我受益匪淺。其中就如何落實核心素養給我觸動最大。
  • 立德樹人,從落實心理學科核心素養開始
    ,心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就應該是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積極健康成長。本人做心理諮詢13年,接待來訪者上千,並一直致力於問題學生的挽救與轉化,厭學、上網(玩手機)成癮、抑鬱、焦慮、學校恐怖症、具有自殺傾向者……問題種類繁多,數量巨大,顯然,這和心理學科的教育教學落實不到位有極大的關係。如何落實心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呢?以我的工作實踐來看,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必定有很好的效果。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中國網10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析、研究課程改革新理念、新趨勢、新舉措,努力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效果,2018年10月20-21日,「尋找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高峰論壇」在濮陽縣隆重召開,來自上海、河北、洛陽、南陽等多省市的600餘位名教育創新項目研究人員、教育教學課程專家、全日制中小學校長等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
  • 紫藤根——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建設
    近年來,各中小學校十分重視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改革,將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出發點和願景,並落實到課程標準中,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現代公民
  • 以課程品質支撐核心素養發展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這一原則得到了充分落實,三級課程不再條塊分割,而是有機融合。中小學或基於辦學性質,或基於校史文化,或基於資源特色,建構了適合學生發展的校本課程。在校本課程建設中,「以學生發展為本」「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負責」等成為眾多學校提出的響亮口號。
  • 青島19中研修二:課程變革走向學科深處,撥動核心素養之弦
    青報教育在線訊 高考改革必然繞不開課程改革,如何通過課程改革培養具備核心素養的人才,更高地為高考選拔人才服務?青島19中始終沒有停下探索、創新的腳步。8月25日,學校邀請齊魯師範學院教授、博士,山東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婷,為老師們做《走向學科深處的課程變革》講座,幫助老師們釐清課程變革方向,梳理教學設計思路,從而更有效地落實學生核心素養。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那麼,核心素養在學科教學中究竟如何落實?本期周刊繼續聚焦學科素養話題。制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題,也是我國教育面對未來的必然選擇。建立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育人模式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推進。
  •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
    但從落實核心素養的視角反思,這樣的教學是真正面向學生未來的教育嗎?能改變當前「學科本位」「知識本位」的現象嗎?這篇文言文與其他文言文相比,其教學價值究竟應該體現在哪裡?如何通過升級教學設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呢?我們知道,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 在課堂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老師,您準備好了嗎?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英語學科教研員,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湯青近年來,隨著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頒布,老師們越來越多地聽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個字眼,但在英語課堂中究竟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大家也產生了許多困惑,如: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 核心素養在學校課程轉化的層級分析
    內容提要:在學校層面,核心素養需要在學校辦學理念和學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訴求兩方面發揮作用。依據課程轉化理論對核心素養在學校課程中的作用進行層級分析,可以得到三個層級:意向—計劃的轉化,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結構;文本—經驗的轉化,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理解;共通—個性的轉化,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生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