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如何轉化為教學目標?

2020-12-25 騰訊網

全文長約 16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 分鐘

精彩導讀

核心素養的提出為學科教學指明了方向,如何將核心素養這一課程觀、教學觀和質量觀落地呢?

課程標準轉化為教學目標

是一個系統工程

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是課程的總目標,它與具體的教學目標之間還有很多小臺階。

這些小臺階是什麼呢?就是這門課程的具體目標、這門課程下不同模塊的具體目標、每個模塊下不同單元的具體目標,以及每個單元下不同課時的具體目標。這些小臺階是從「課程」到「課時」的一系列具體目標。這一系列具體目標構成了落實核心素養的目標系統。

在這個目標系統中,一方面,每一個具體目標都是由核心素養總目標分解來的,每一個具體目標都是與核心素養的總目標有關聯的:或不斷進階,或夯實強化,或持續深入。另一方面,由總目標分解來的各個具體目標,彼此環環相扣,既邊界清晰,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一脈相承,共同指向核心素養的總目標。(見圖1–2)

將核心素養轉化為一系列具體目標後,只要系統中的每個具體目標落實到位了,核心素養的總目標也就達成了。核心素養這個總目標的落實不是隨機、隨意,撞運氣式的落實,而是在每節課、每個單元、每個模塊中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系統化的落實。

課程標準轉化為教學目標

是一個複雜過程

將課程標準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教學目標,是系統工程,自然也就決定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很容易的。它涉及教學最核心的地方,挑戰學科最本質的東西。

要實現這個轉化,教師不僅要對課程標準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還要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研究教學實施過程、質量評估過程等。因此,這對教師的教育觀、課程觀以及專業能力提出了挑戰。

但這一步是繞不過去的。

首先,教師要系統學習、研究課程標準,特別是「課程的性質」「課程的理念」以及「課程的總目標」部分,深入挖掘課程標準的內涵,領悟課程標準的深刻含義,用課程的總目標統領具體目標,將課程理念貫徹到每個具體目標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學科核心素養」。

目前,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有的是四條,有的是五條,不論多少條,都是高度概括、比較宏觀的。教師需要思考每條核心素養都包含了什麼內容,可以從哪些維度理解,可以從哪些方面細化。例如,「科學探究」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科學精神」包含了哪些精神,「科學思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等。

其次,教師要將這些上位的課程理念、課程性質與學業質量標準、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建立聯繫,找到落實素養目標的載體。

例如,新的課程結構包括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三類,根據學業質量標準的不同水平,可以先將核心素養與具體的課程相結合,在不同的課程中找到核心素養落實的載體,進而再將核心素養與具體的課程內容建立聯繫,為落實核心素養找到具體的內容載體。

最後,教師根據學業質量標準的不同水平,結合學情,將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素養向一系列目標轉化。即先轉化為這門課程的具體目標;每門課程有不同的模塊,繼而再轉化為每個模塊的具體目標;每個模塊又有不同的單元或主題,可以再將其轉化為單元目標;每個單元需要若干課時完成,最後落實到每個課時的具體目標上。(見圖1–3)

轉化後每一層級的目標,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高度關聯、高度匹配,而且各級目標之間,環環相扣,一脈相承。此時在不同的學段,核心素養重點落實什麼,落實到什麼程度,都非常清晰。

在實際工作中,目標的分解不一定從上到下逐級進行,可以從任何一個層級開始,然後將其連接起來,形成環環相扣的目標體系。

例如,可以從單元目標開始,向上再匯總成模塊目標,向下分解為課時目標。但不論從哪個層級的目標開始,都要注意這個轉化不是將知識點進行整合,也不是把課程標準與教材內容進行簡單對接,而是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學科大概念的分解和細化。此時的單元也不一定是教材中編寫的單元或章節,而是整體把握學科的關鍵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的重構單元。

文章來源:源創圖書《從教走向學: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王春易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相關焦點

  • 核心素養在學校課程轉化的層級分析
    2014年,我國頒布《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將核心素養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確立對學校辦學方向的把握,對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發展都具有引領價值。核心素養需要透過國家課程,透過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訴求轉化為學校課程,轉化為教師的教學理解,轉化為個性化的學生發展規劃。
  • 餘文森: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
    「現有的課程標準雖然在總目標中提及類似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但沒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綱,沒有將學科核心素養一以貫之地落實到課程標準的各個方面……」這就需要由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只有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才能實現教育對人的真正的全面回歸。抓住了核心素養,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核心素養來自三維目標又高於三維目標。
  • 新教學|以核心素養為本的典型案例展示——擺系統能量的轉化
    ,什麼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核心素養為本,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的教學?以核心素養為本的物理新教學展示——擺系統能量的轉化④這個任務以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目標。本單元的核心知識,包括功和能之間的互相轉化、機械能守恆定律等這些重點難點,都要在學與教的過程中依次落實。學生建構模型、距離探究等其它學科核心素養,也都能落實。⑤這個任務易於轉化成學生的實踐活動。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編者按:北京師範大學近日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內涵、表現、落實途徑等進行了詳細的闡釋。面向21世紀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課程改革指明了新方向,為教學研究注入了新內容,為教學評價闡明了新思路,為教學管理提出了新挑戰。
  • 課程教學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一些專家學者把核心素養培育作為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把基於核心素養的學力模型構建當作尋求國民教育基因改造的關鍵DNA。就學校教育而言,核心素養如何指導和引領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如何有效落實到具體的學科課程教學中去,這顯然是當下迫切需要研究與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 以學科核心素養為主線 細化思想政治的學科育人目標
    一、為什麼要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長期以來,宏觀育人目標是明確的,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中觀的學科育人目標比較籠統,造成了在微觀的教學目標中只關注知識學習,容易形成知識學習與學科育人功能的割裂,導致宏觀育人目標、中觀學科育人目標和微觀課堂教學目標有機聯繫不夠。
  • 從「素質」到「素養」 如何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因為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為我國持續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不少教育專家坦陳,這是一次國家層面從「重分數」轉向「重素養」的重要信號。核心素養該是什麼樣子?核心素養如何在學科教學中落地?
  • 2016明德論壇嘉賓尹後慶: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
    我今天講核心素養,我的基本想法是這樣,核心素養作為一個理論架構已經提出來了,現在優先的時間不討論核心素養包括哪些內容,我著重講的是落實核心素養,重要的是教學,因此我今天提的是《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應該說我們這次核心素養理論架構的提出,是未來基礎教育課程與人本價值的集中體現,我想這條大家都是統一的。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那麼,核心素養在學科教學中究竟如何落實?本期周刊繼續聚焦學科素養話題。制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題,也是我國教育面對未來的必然選擇。建立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育人模式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推進。
  • 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引擎
    核心素養是課程標準研製(設計)的DNA,是貫穿課程標準修訂的一根紅線,也是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總綱和方向。伴隨著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一場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變革將全面展開。  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中國基礎教育不斷地從「物」走向「人」,實現教育回歸到落實立德樹人的軌道上。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上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
  • 教學案例|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
    每個人在終生發展中需要多種素養來適應生活中的各種需求。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養可以分為核心素養和由其延伸出來的其它素養。其中,最關鍵、最必備且居於核心地位的素養就是核心素養。它是每人社會個體都必須要獲得的不可或缺的素養。
  • 如何基於核心素養設計教學案例
    :核心素養是育人目標,真實情境是活動載體,領域知識是必要基礎,學習方式變革是實現途徑。學校要設計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案例,需要深入理解核心素養、真實情境和課程內容之間的關係,明確素養導向教學案例的關鍵要素,關注學習方式變革,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按照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界定,核心素養是個體利用和調動已有心理或社會資源,應對複雜現實需求的綜合性品質。
  • 數學新課標:基於核心素養的表述、教學及評價
    其中,數學學科確定了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6個要素: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對於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如何落實在教育教學中?為何是這三項核心素養為了便於理解,新課標從概念內涵、學科價值、學生表現3個層次述說每一個要素。
  • 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落實的五大問題及解答
    1.將「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稱為六大數學核心素養,試問:這裡的「核心」該如何理解?它們之間有何內在邏輯關係?答:核心的漢語意思是:中心、重要部分。數學核心素養的「核心」有以下四層理解:(1)核心即關鍵,核心素養是其他素養的精華所在。核心素養的形成有關鍵時期。(2)核心即中心、源頭,核心素養可以生長出其他素養。(3)核心即重要部分、公共部分,核心素養是人終身發展必備素養。
  • 朝向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 ——山科版小學英語教材「飲食話題」為例
    一、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培養樂於表達的跨文化傳播者
  • 銅川市耀州中學教師付偉:從學科核心素養到核心素養
    我見過很多中學數學教學的有心人,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孜孜以求,把教書與育人結合在一起,把教學和數學結合在一起,把傳承與創新結合在一起,他們的教學研究是樸素的,現實的,但具有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廣闊前景。「吸引我的原因在於一位專家把「作序」這樣一項事務性的工作變成了閱讀學習的機遇,一群平凡的一線教師把「核心素養」這個新鮮的話題作為專業成長之路上的重要契機,並通過持續的學習逐漸從「見習者」成為「引領者」。能夠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並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教師,才能把每一個知識的講授轉變成能力的培養,再把每一份能力的培養轉變為素養的孕育。
  • 王薔:圍繞核心素養,教學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非常高興為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中學課程周主題峰會作發言報告。 2018年年初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首次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即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必然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義務教育階段,現有的課程標準正處於修訂中還未推出,因此,在這個時期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的變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 ​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方式轉變
    摘要: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把核心素養當作簡單機械的記憶性知識來抓的現象。基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理念,英語教學必須做到從零散走向整體,實現文本解讀的轉變;從知識走向素養,實現教學目標的轉變;從識記走向運用,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 圍繞物理核心素養組織教學
    物理新課標在「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學業質量」等方面有明顯變化。明確提出了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形成了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為科學、準確地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確定了參考系。
  • 崔允漷: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 即讓學科教育「回家」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即讓學科教育「回家」,為此,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六個方面,以讓教學「回家」:建立學科素養目標體系,明確「家在何處」;把深度學習設計出來,讓真實學習真正發生;採用大單元備課,提升教學設計的站位;將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化處理,以實現教學內容的有趣、有用、有意義;探索與新目標匹配的學科典型學習方式;實施教學評一致的教學,讓核心素養「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