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學|以核心素養為本的典型案例展示——擺系統能量的轉化

2020-12-19 現代課程網

編者按

新課標、新教學的背景下,什麼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核心素養為本,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的教學?真實的新教學課堂是什麼樣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於豐老師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系列 物理學習指南(必修二)》第二單元《擺系統能量的轉化》中《功和能》這一任務開展的課堂教學解析,由新課程觀察整理,供一線教師實踐新教學借鑑參考。

以核心素養為本的物理新教學展示

——擺系統能量的轉化

今天介紹的這堂課的特色,是以情境、任務、問題、活動、評價來作為一個單元的主線的。之所以選擇項鍊、鞦韆,因為這些都是真實的情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體驗。在具體的運動分析過程中,不僅體現了運動觀、力和相互作用觀,還有本單元特別突出的能量觀和守恆觀,而守恆觀,學生在高中學習中第一次接觸。

下為於豐老師講座PPT

01

教學任務設計特點

本單元的一個任務設計是研究擺動系統的能量轉化情況。要完成這個任務,就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親自動手實踐來探究。這個任務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研究擺動過程中能量的轉化,任務要非常明確。②揭示能量轉化過程中發現的矛盾。在研究能量的轉化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有的實驗現象,顯示出來能量似乎是守恆的,但有的實驗現象,看起來好像又是不守恆的。在變化中蘊含著守恆,這是對學生思維的一個撞擊。③這個任務容易被分解成幾個小任務,便於老師進行操作。④這個任務以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目標。本單元的核心知識,包括功和能之間的互相轉化、機械能守恆定律等這些重點難點,都要在學與教的過程中依次落實。學生建構模型、距離探究等其它學科核心素養,也都能落實。⑤這個任務易於轉化成學生的實踐活動。在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在變化中感受到不變,這就是守恆的魅力。這種實踐思想,會讓學生忘卻所有的物理知識之後,依然具備物理學科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02

教學展示

現在我們來分享一下這堂課。學生們在完成這個任務後,用一堂課(40分鐘)的時間來交流任務完成的情況。大家看這有個關於擺動的視頻。

於豐老師《功與能》示範課片段

第一組的實驗視頻中,大家可以看到學生用手機拍擺球的過程。這是一個鋼球,所以它擺動的時間非常長。學生把這個視頻記錄下來,時長兩分鐘。

這種周而復始的簡單的周期性運動,可以用數學正弦函數、三角函數的圖像關係去描述它。我們用軟體幫學生直接記錄下來小球在哪個位置,由位置可以得到機械能中的勢能。軟體還記錄了小球的速度,由速度就可以知道動能。根據動能和勢能就可以綜合分析出機械能的一個變化。這組學生非常用心。

第二組的實驗中,這一組用的球明顯大了,球是用塑料泡沫做的。可以看到數據馬上就有對比,就有變化,因此學生馬上就可以體會出,導致機械能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完成這個任務,學生要完成物理模型的建構,就是將真實的擺動抽象為一個模型,最後變為一個線加小球的最基本最簡單的物理模型。

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要自己提問自己來回答:有哪些能量?這些能量如何測?測得的結果如何?然後通過這個問題的問和答來設計實驗,評價實驗。

因為時間原因沒有截取這一段,但裡面有一個互相評價的環節。我們組用的是這個方案,你們組用的是那個方案; 你們組有什麼優點,我們組有什麼缺點。學生在互相質疑當中促進了他們的創新。

之後的交流中,他們要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現象,要用已有的知識來解釋測得的數據,這就是科學推理和科學認證。

普通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在實驗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表現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小組只研究了一個擺球運動,比如這是單擺——最簡單的模型,得到了動能與重力勢能互相轉化,總量不變的結論。有的小組研究了幾個不同的擺動,就像我展示的這個組,然後得到了機械能減少與阻力有關的結論。而有的小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通過研究機械能的變化來測量擺動過程中阻力大小的一個方案。這是對學習內容的更進一步的深入。

還有一些小組,他們因為研究擺動發現了阻力的變化會引起機械能的變化,所以他又用同樣的方式測量了落體運動、拋體運動、下滑等其他的運動形式,來探尋不同運動形式當中的一個共同規律——這也是最基本最簡單的物理規律。

以上就是這節課的任務。學生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經歷的是一次探究的過程,完成的是一次深度的學習。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體驗、習得的方法對孩子們的終生發展都是有益的。

通過完成任務,學生們的體驗、知識、思維能力同步得到了提升。他們不僅在理論層面上能夠達到學習的目標,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也提高了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這是綜合能力的提升。

楊向東教授在新課標培訓視頻課程中曾經講過,素養不只是知識與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過利用、調動各種心理的、社會的資源,以滿足複雜需要的一種綜合能力。所以在以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能得以體現,而且不同層次的學生也體現出來了在核心素養方面的差異性,這可以作為大單元學習的一個形成性評價的嘗試。

這節課的最後,通過一份評價量表,老師對學生的表現,同學對同學的表現進互評和自評,最後由老師進行匯總。這節課同學們的學習效果非常不錯,值得全國推廣。

物理學習指南(必修二)樣張

相關焦點

  • 新教學|聚焦核心素養,改革課堂教學——化學必修課程案例展示
    新課標、新教學的背景下,什麼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核心素養為本,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的教學?真實的化學新教學課堂是什麼樣的?南京外國語學校張玉娟老師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系列 化學教學指南(必修一)》中第五單元《鈉的性質與應用——從鈉電池說起》這一任務展開課堂教學解析,由新課程觀察整理,供一線教師實踐新教學借鑑參考。
  • 教師研修|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課例展示與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活動以「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課例展示與交流」為主題,聚焦「大單元、真情境、新技術」的先進理念,充分展示了「素養為本的單元設計、真實情境的深度學習、線上線下的智能系統」為特色的教學範例,標誌著基於新課標的高中學科「新教學」從以前的理論研究和實驗為主的探索進入到可複製、可遷移落地實踐階段。
  • 核心素養如何轉化為教學目標?
    這一系列具體目標構成了落實核心素養的目標系統。 在這個目標系統中,一方面,每一個具體目標都是由核心素養總目標分解來的,每一個具體目標都是與核心素養的總目標有關聯的:或不斷進階,或夯實強化,或持續深入。另一方面,由總目標分解來的各個具體目標,彼此環環相扣,既邊界清晰,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一脈相承,共同指向核心素養的總目標。
  • 核心素養在學校課程轉化的層級分析
    2014年,我國頒布《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將核心素養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確立對學校辦學方向的把握,對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發展都具有引領價值。核心素養需要透過國家課程,透過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訴求轉化為學校課程,轉化為教師的教學理解,轉化為個性化的學生發展規劃。
  • 「以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創新促核心素養轉化落地研究」入選教育部...
    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促進核心素養轉化落地,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以及育人方式的變革,探索更加完善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 核心素養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新高中優秀教案》帶給你答案!
    自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以來,對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討論和研究成為了學科教學的熱點話題。新頒發的《2017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對各個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做出了明確指示。2020修訂版中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是正確價值觀、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結合。
  • 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能力診斷評價和教學改進系統——九學科協同...
    另一方面實踐界早期比較依賴具體學科知識技能的傳授,後來雖然強調培養能力,但缺少對學科能力的系統深入認識。再者,學科學業水平的考試評價近年來十分重視能力立意,但是始終缺少對學科能力的構成及其表現的系統刻畫。因此,針對學生的學科能力及其表現進行系統研究有助於將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具體課程、教學和考試評價實踐中。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核心素養允許「個性化表達」12月1日,由中國教師報舉辦、鄭州市中原區教體局承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成果博覽會拉開帷幕,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1000餘名代表齊聚鄭州,共話課程改革領域的最新議題——「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在核心素養成為時髦熱詞的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解讀核心素養?
  • 2018核心素養時代的「課堂革命」
    核心素養落地的主戰場在課堂。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餘文森針對核心素養教學轉化提出以下三大路徑、六大策略,非常有借鑑意義。就課程內容而言,基於課程意識、學科本質的教學——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就教學主體而言,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就教學方向而言,基於立德樹人的教學——意義化策略。
  • 聚焦核心素養 展示四季風採
    中國江蘇網訊 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結合揚州市教育局下發的《關於開展2020年全市小學生核心素養展示活動的通知》精神和區教育局相關通知精神,近期,揚州市四季園小學開展了英語核心素養系列活動。
  • 尹後慶: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
    近日,在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暨第十五屆基礎教育學習論壇中,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原上海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巡視員尹後慶發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的主題演講。
  • 濟南市中區教育系統領導幹部會開班,暢談「核心素養落地」
    本次會議以「學生核心素養如何落地」為主題,旨在引導市中區教體系統廣大幹部教師聚焦「核心素養落地」這一核心話題,將視野放在孩子長遠發展上,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市中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個人案例——彭明輝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科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徐匯提升教師關鍵能力
    近年來,徐匯教育以重大項目行動研究為載體,以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為指向,聚焦國家課程區域性轉化與校本化實施,探索課程標準系統轉化的路徑與策略,初步建立起國家課程區域性校本化實施系統,為育人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有關成果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 核心素養5C模型出爐:為全球核心素養教育提供「中國方案」
    「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與傳承(Culture Competency)、審辯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創新(Creativity)、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這5項素養的首字母均為C,故稱該模型為核心素養的5C模型,這些素養簡稱為5C素養。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10月20日上午8點30分,模塊一: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案例觀摩活動設四個分會場,同時在濮陽縣第二中學、濮陽縣第二實驗小學、濮陽縣第四實驗小學、濮陽建業國際學校進行。第一階段  尋找第一模塊: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案例觀摩   時間:8:30-12:00 第一模塊共分課堂觀摩、特色課程展示、教師專業成長展示三個板塊。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個人案例——苗...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福建省內外專家學者熱議「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託課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再次引發專家學者關注熱情。
  • 2016明德論壇嘉賓尹後慶: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
    尹後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主題是《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我今天講核心素養,我的基本想法是這樣,核心素養作為一個理論架構已經提出來了,現在優先的時間不討論核心素養包括哪些內容,我著重講的是落實核心素養,重要的是教學,因此我今天提的是《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應該說我們這次核心素養理論架構的提出,是未來基礎教育課程與人本價值的集中體現,我想這條大家都是統一的。
  •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什麼樣的課程意識
    學校教育哲學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價值系統,是學校持續發展的理想支撐和精神動力。        面對知識經濟、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世界各國都在探尋如何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未來需求、具有競爭力和勝任力的公民。核心素養、關鍵能力、21世紀素養、橫貫能力等成為教育改革的主題詞。在國際核心素養行動的大潮中,我國研製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