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創新促核心素養轉化落地研究」入選教育部...

2020-12-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促進核心素養轉化落地,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以及育人方式的變革,探索更加完善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路徑、教育改革方法,2020年1月,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網申報,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朱衛國研究員主持的「以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創新促核心素養轉化落地研究」,在參與申報的課題中脫穎而出,入選重點規劃課題。 

課題以教育改革理論和實證研究作為主攻方向,圍繞中小學育人方式轉變、核心素養發展、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開展應用研究,立足區域多元育人方式的典型案例及行為特徵描述,建構育人方式多元發展的框架、模型、路徑和實施策略,構建科學完備的育人體系。為了更廣泛拓展教育實證研究樣本,延伸課題覆蓋的廣度和深度,課題組經過可行性分析,確認了區域育人方式、區域教學質量提升、學校課程體系架構與實施、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教學研究、「浸潤式」學校育人實證研究、「大數據 智能化」育人方式探索等八個研究方向。

課題組研究力量雄厚,課題組長朱衛國研究員曾任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現任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他將多年來教育行政管理經驗、課程建設理念傾注於課題研究,精心設計課題思路。課題將頂層設計、學科核心素養、學校課程改革和教師培養相結合,在管理育人、機制育人、文化育人、課程育人、實踐育人等維度建構了素養發展的新內涵,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為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核心素養轉化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課程組成員還包括教育行政、省市教研員、一線校長、骨幹教師,他們深耕基礎教育一線,具備深厚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董洪亮主任,浙江省教研室主任任學寶教授,教育部義務教育科學課標修訂組核心成員曹寶龍教授,黑龍江省教師發展學院高中教育研培中心金春蘭教授,為課題引入江蘇、浙江、黑龍江等省的教育理論模型和實踐操作案例,進一步豐富了教育研究樣本,有助於釐清育人模式概念,幫助提煉出育人模式的多元成果。

作為課題組區域成員,鎮江市教育局和教研團隊也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他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進一步推動區域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培養和孵化一批核心素養視閾下育人方式的實踐經驗和成果。課題組成員、金陵中學孫夕禮校長結合金陵中學的辦學理念,積極總結育人模式的實證經驗,為專家型校長育人方式的成果研究貢獻智慧。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擔任課題指導專家,在他的指導下,課題組將按照國家教育政策方針要求,充分挖掘課題價值,紮實推進課題研究,推動核心素養落地,產出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相關焦點

  • 從「素質」到「素養」 如何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因為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為我國持續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不少教育專家坦陳,這是一次國家層面從「重分數」轉向「重素養」的重要信號。核心素養該是什麼樣子?核心素養如何在學科教學中落地?
  • 學科核心素養:基於國情的理論創新
    編者按:2018年1月,在教育部頒布的我國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中,首次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這是此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工作中的一個創新點,對於學校課程改革具有指導意義。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國基礎教育在學習和教學理念層面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學生為中心,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建構知識等理念為廣大教師所熟悉。但是,這些理念遠沒有轉變成為我國中小學學習和教學的常態性實踐。反觀現今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教學模式、評價方式和管理機制,仍留有工業革命時期教育形態的諸多痕跡,如分科授課、知識取向、講授為主等。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中國網10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析、研究課程改革新理念、新趨勢、新舉措,努力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效果,2018年10月20-21日,「尋找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高峰論壇」在濮陽縣隆重召開,來自上海、河北、洛陽、南陽等多省市的600餘位名教育創新項目研究人員、教育教學課程專家、全日制中小學校長等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
  • 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
    眾所周知,研製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所關注、研究的共同話題,而且已成為改革與發展的共同主題,有關的文件及研究成果相繼面世:《素養的界定與遴選:理論與概念的基礎》、《21世紀素養框架》、《核心素養建議案》、《課程編制的基礎研究》等等。這些研究給我們以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啟示。
  • 核心素養時代,直面教學改革——第三屆全國思維型教學大會來襲
    大會亮點一、國家核心課改專家深度解析,直面新課程教學改革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國家各學科課程標準修訂組專家圍繞課程教學改革、學科素養、課程標準制訂等進行權威深度解析,從育人理念、課程設計、課堂教學等多個方面高位引領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提供有力參考
  • 張國卿:尋求學生核心素養落地良方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發布,張國卿細看全文後驚嘆:終於找到答案了!「這份報告將教育的宏觀目標進行了細化和解讀,為我們實現育人目標落地提供了思路框架。」他難掩激動之情。之後一個學期,所有的休息日和假期他都在辦公室,沉浸在對這份報告的學習研究中不能自拔。
  • 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引擎
    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引擎 2018-01-16 來源:教育部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 餘文森  中國基礎教育正在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
  • 陝師大舉行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論壇
    他從核心素養的內涵、意義及內容,談到學生思維品質的內容、意義及培養方式,深度闡釋了思維品質與核心素養的關係以及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思維與核心素養發展之間的關聯。之後,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辛濤就國家基礎教育質量檢測的現狀與趨勢作了主題報告。
  • 學前教育如何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重慶市沙坪垻區實驗幼兒...
    「核心素養」甫一出爐,沙實幼園本轉化就有部分成果顯現,徐文娟園長並不感覺到意外,坦陳,核心素養的園本轉化和培養探索,並非「刻意而為」,而是「水到渠成」。它不是高大上的追求,也不是全盤推翻的片面否定,而是立足於沙實幼近七十年的文化積澱與傳承發揚的與時俱進。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核心素養允許「個性化表達」12月1日,由中國教師報舉辦、鄭州市中原區教體局承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成果博覽會拉開帷幕,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1000餘名代表齊聚鄭州,共話課程改革領域的最新議題——「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在核心素養成為時髦熱詞的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解讀核心素養?
  • 餘文森:「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引擎」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引擎 2018-01-16 來源:教育部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 餘文森  中國基礎教育正在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
  • 南岸區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改革研究領雁計劃
    為深入推進南岸區中小學課堂教學變革,提高區域教師課程的實施力,提升項目群驅動區域性教學改進行動質量,根據《南岸區課程領導力建設3.0行動方案》,近日,南岸區教委、區教師進修學院組織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領雁計劃暨項目群驅動區域性教學改進行動系列研訓活動。
  • 「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舉行,專家研討—— 改革創新 用心打造新...
    原標題:「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舉行,專家研討—— 改革創新 用心打造新時代精品教材「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12月12日在京召開,本屆論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以「人教70年: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歷程與成就」為主題,回顧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取得的歷史成就,探索新時代中小學教材建設的發展路徑,深化我國中小學教材編寫、發行、
  • 核心素養在學校課程轉化的層級分析
    關 鍵 詞:核心素養 課程轉化 學校課程  基金項目: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自主課題資助(2016-03-012-BZK0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0-0186(2016)11-0050-07  基於學生核心素養推動課程改革已成為國際趨勢
  • 開展教改實驗研究 創新區域教研路徑 | 2020年《未來導報》第52期
    為更好地服務教育行政決策、指導教育改革實踐、創新教育科學理論、引導社會輿論輿情,引領全省教科研系統發展,適應新時代甘肅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學科課程的育人價值和功能,推進中小學學校課程體系建設;促進教學方式改革,加強教學方式的研究,強化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強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新課程如何撬動高中育人方式變革
    在新課程實施中,應凸顯「面向人人」(教育公平)、「適合人人」(尊重差異)、「更加靈活」(保證基礎兼顧選擇)、「更有質量」(強調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的特質。高品質實施新課程,首先強調對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求的把握,紮實地貫徹新課程新教材改革的精髓,進行規範化實施,關注對新課程要求、規則的把握(如必修學分88學分,選擇性必修學分≥42,選修學分≥14,是必須強調與達成的)。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從優化教學設計入手,做學科育人的明師 I 頭條
    2018年年初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首次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即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必然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義務教育階段,現有的課程標準正處於修訂中還未推出,因此,在這個時期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的變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下圖是北師大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裡的一篇課文,基於這樣的文本,應該怎麼去設計一個教學思路?
  • 凝練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三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來,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存在課程教材的系統性、適宜性不強,高校、中小學課程目標有機銜接不夠,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等具體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進一步豐富素質教育的內涵,建立以「學生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 以課程品質支撐核心素養發展
    但落實課程育人,還需要學校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促進學校課程整體優化,以課程品質提升支撐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在學校課程建設進入整體優化的新階段,中小學課程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應引起我們的警覺,並不斷改進、完善。第一,課程研發從成人視角轉向學生視角。
  • 名師共話班主任核心素養!一場活動圈粉現場
    首批福州市中小學德育研訓基地學校代表,福州市嚴權綱名師工作室成員及全體研修人員,福州市德育研究工作室成員及部分學校德育幹部參加了活動。》,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