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課」建設 全面提高初中育人質量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建成《意見》)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強化教師隊伍基礎作用,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意見》的出臺為我們初中學校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新時代的辦學方向,我校將認真學習貫徹文件精神,著力通過強化課題引領、課程建設、課堂增效等舉措,整體提升學校教育質量。

一、創新課題研究——領悟基本要求,完善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的頂層設計

習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就是培養確立崇高的思想品德;樹人,就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立德」是「樹人」的前提,「樹人」是「立德」的目標,立德樹人就是聚焦學生健康成才成長。

我校將進一步引導教師用「師德」去育「生德」,用「師能」去育「生能」,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豐厚的學養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按照文件中的基本要求,我校計劃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推動教師進一步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推動學校進一步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真正提升立德樹人教育質量。在學校已有課題的基礎上,我校還將進一步開展如下課題的研究:立德樹人體系校本化建設研究,學科教學突顯育人功能的研究,「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四有好教師」校本培養途徑研究,基於智慧校園建設教與學方式的變革研究等。

二、加強課程建設——落實「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一是進一步創新教師課程建設。學校育人的主要途徑是課程,教師作為課程的最終執行者,其課程能力直接影響育人的質量。近十年來,我校以課程的實施為導向,以促進師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解決發生在課程實施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創立了「333」教師校本研修課程體系,圍繞提升教師的課程理解力、課程實施力和課程反思力,從教學現象中挖掘了100多個教育教學問題作為研修課程的主題,編寫了30多萬字的研修課程的學習材料,教師研修課程獲得了南京市教科研成果一等獎。針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我校開發了跨學科能力提升的系列「青耕課程」。目前,學校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2018被評為「江蘇省首批教師發展示範基地校」。為了大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我校將進一步拓寬教師研修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重點落在引導教師踐行立德樹人思想、實踐「五育」並舉的素質教育、堅持「四有好教師」的標準等。

二是進一步創優學生課程建設。立足於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學生課程的建設。充分發揮國家課程的育人功能。國家課程是「五育」的主陣地,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途徑。我校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將立德樹人目標更有效地融入國家課程的教學之中,加強並突出各學科課程獨有的育人功能。完善優化「五育」校本課程。學校確立了「讓每一個學生在這裡自由呼吸」的課程理念,在高水平實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通過通識教育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圍繞「五育」,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通過獨立開發、聯合開發的方式開設了數十門選修課程,豐富學生潛能開發和認知發展的經歷,豐富學生藝術修養和體育健身的經歷,豐富學生社會實踐和動手操作的經歷。下一階段,我校還將重點強化兩個方面研究:一是進一步完善德育課程體系。建立「自礪」德育課程體系,包括「篤志」、「篤學」、「篤行」三個篇章、九大主題、四十多門課程,將初中階段學生參加的所有德育活動納入到課程體系中來,使學生在體驗中完成道德的自我修正,體現了生態自主育德理念。二是進一步開發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比如:思維導圖校本課程,教會學生使用基於放射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優化學習方式 ,提高學習效率。STEM創新學習課程群,培養學生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巧思、智學、樂創的素質,提高面向未來的學習及生活能力,包括人工智慧、Python趣味編程、物聯創新、機器人創客、創意點燈、未來工程師、指尖上的生物、水火傳奇等。其中的機器人創客課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科學、數學、計算機、工程等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在基於項目的研究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團隊協作中提高交流、分享、協作的能力。

三、聚焦課堂質量——強化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是進一步做實做精教師校本研修。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教育

質量提升的關鍵。我校已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校本研修體系,在此基礎上校本研修主題將突出「四有好教師」的師德教育,突出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作為「南京市智慧校園」,我校以全國教育信息化課題《基於初中智慧校園建設創設優良學習生態的校本研究》為抓手,繼續在智慧教、智慧學方面開展校本研修,著力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有效進行個性化學習。高質量的備課是從源頭上減負增效的重要舉措。我校將以2019年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學習者中心備課模型的實踐建構」為平臺,開展指向有效備課的系列校本研修,努力打造思辨而不是尋求答案舒適度的備課模型,旨在確保課堂教學的高質量。

二是進一步深化「新三學」課堂教學研究。為了落實「為促進學習而教」的理念,我校持續開展了以「理解學生、支持學習、提升學力」為核心內容的「新三學」課堂教學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校將在探索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以及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等方面開展研究。我校將在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方面尋求新的突破,通過「科英學院」項目,以「通識、精研、創新」為培養理念,發現、遴選和培育未來學科領袖人才;通過「補償課程」項目,提供有針對性的個別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提高學業水平。

相關焦點

  • 教育教學改革意見發布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提出如下意見。
  • 如何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我國的義務教育已經實現了全面普及,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到99.95%,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0.9%,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的縣(市、區)佔比已達92.7%,我國義務教育正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近年來,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話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未來一段時間,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記者就此採訪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
  • 我市開展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及新優質初中學校建設研討交流
    9月27日下午,鄭州市教育局召開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新優質初中學校建設研討會。 (本網訊 記者 王磊)9月27日下午,鄭州市教育局召開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新優質初中學校建設研討會。市教育局領導王中立、王克傑、王海花出席會議。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校長、上海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陳永平受邀做專家點評與專題報告,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單位)、各縣(市、區)教育局及區屬學校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二、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3.突出德育實效。完善德育工作體系,認真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大力開展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
  • 上海出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
    上海今天發布《關於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突出義務教育「五育並舉」,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多措並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政策協同,支持保障義務教育改革發展。
  • 聚焦|朱永新: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印發,體現了黨和國家不僅關注宏觀的教育發展,而且關心微觀的教育問題,回應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把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作為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基礎工程,作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舉措。
  • 聚焦育人 聚力創新全面推進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落實
    聚焦育人 聚力創新全面推進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落實 2017-09-05 來源:教育部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 朱衛國  教育部出臺的《
  • 全面普及中小學生遊泳教育 並納入中考體育內容…海南發布方案,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日,《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提出10方面22點工作舉措,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內涵質量提升和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素質教育,實施基礎教育提質工程。
  • 高州市沙田第一中學 實施「三全」培育工程 全面提升育人質量
    在此基礎上,該校還不斷加強德育工作創新力度,推進實施「三全」(「全覆蓋」「全時段」「全方位」)培育工程,全校師生全員結對,每位教師按照一定比例負責結對學生的三年培育工作,充當「培育導師」,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導,通過建立起這種更緊密、更全面的師生教育關係,有效形成全校師生發展的共同體,以最大限度發揮德育工作效能,持續提高育人質量。
  • 聚焦課改前沿 評價育人的「鄭州答卷」
    經過幾年探索,鄭州評價育人逐漸建構起兩個體系:一是政府層面(市、縣區)的基礎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主要包括綜合素質評價、學業評價、學生創新成果評價等;二是以校為本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主要包括教師評價、班級和小組評價、學業評價、綜合評價、創新成果評價等。其目標是建構一個針對鄭州學生的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學業質量標準,有效提升育人質量。
  • 聚焦核心素養 提升育人質量:峨眉三小2020六年級質量分析會
    教學質量是學校永恆的主題,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更是學生走向未來的保障。為了增強老師們的質量意識,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六年級的整體教學質量,峨眉三小於9月17日晚上召開了「聚焦核心素養 提升育人質量」為主題的六年級質量分析會,參加會議的有學校六年級各學科的全體老師和分管行政。本次會議由教學管理中心副主任駱秀明主持。
  • 讓中小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海南發布方案,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方案》提出10方面22點工作舉措,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內涵質量提升和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素質教育,實施基礎教育提質工程。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改革,充分運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深入推進大單元、多課型、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改革實驗。定期開展中小學優質課、教學基本功大賽等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題活動,注重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推廣應用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教學成果。
  • 以內涵建設促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
    ,秉承「厚德勤業,尚學致遠」的校訓,堅持貫徹「育人為本,德技並重,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繼續遵循「保障安全、追求質量、細化管理、優化秩序、美化環境、創新發展」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針,學校以國家示範校建設為抓手,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教職工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抓大事布大局,強化質量謀發展,基礎能力顯著增強,辦學質量明顯提高,內涵建設初顯成效,辦學事業長足發展。
  • 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直屬高校工作諮詢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會議召開以來,高等教育戰線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以「奮進之筆」為總抓手,出臺「新時代高教四十條」、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迫切要求持續深化教育教學制度改革,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保障。  三是落實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的系統部署。
  • 強化「四個聚焦」,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要加大「課程思政」建設力度,凸顯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的育人功能,通過「課程思政」平臺,打造思政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哲學社會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繫,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和教師資源,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縱向貫通和橫向聯通,進而形成課內課外、校內校外一體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 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海南要放這些大招了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日,《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提出10方面22點工作舉措,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內涵質量提升和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素質教育,實施基礎教育提質工程。
  • 濱州:聚焦教學創新與高效課堂建設 推動教育內涵品質提升
    2008年,制定實施了《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行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統籌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管理機制、課堂教學行為、校本研訓制度、城鄉互動發展5大建設,讓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2012年起,在全市實施「教學創新行動」,以「基於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支點,撬動課程建設、教學管理、課堂教學三大創新。
  • 「三·三·三」育人工程驅動跨越式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宏大時代背景下,如何對標世界一流科學城的高標準定位,打造光明教育品牌,做到先行示範?樓村小學作出生動實踐:以建設「教學質量示範校、藝術特色示範校、校園文化示範校」為辦學目標,創新實施「三·三·三」育人工程,引領學校管理、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全方位轉型升級,樹立一流辦學形象,日益成為社會認可、家長滿意的學校。
  • 高等教育普及化,專家: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有三個關鍵環節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育人質量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普及化如何推進?12月10日,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舉辦,在論壇的「高等教育專場」,與會專家為高等教育未來高質量發展出謀獻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介紹,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有三個關鍵環節: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大力推進一流專業建設,加快推進教育教學的方法創新。徐青森表示,課程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向課程建設,特別是思政課建設要質量。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高校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對接點,專業強了,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就建起來了。
  • 如何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海南將採取這些行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黃婷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日,《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提出10方面22點工作舉措,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內涵質量提升和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素質教育,實施基礎教育提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