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卦六三「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嬴虔遭受劓刑,隱忍8年不出

2020-12-18 中孚鑑

睽卦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無初有終,遇剛也。

意思就是:睽卦六三。見到車往前拉,牛卻往後拖。車夫受到斷髮割鼻之刑,起初不好,最後有結果

《象》:看到車往前拉,是位置不當的原因。起初不好,最後有結果,是遇到剛強者的原因

六三沒什麼會陷入進退不得的處境呢?

「見輿曳,其牛掣」的意思就是看見車往前拉,牛卻往後拖。一個車又往前拉、又往後拽,這是進退不得之象。

六三為什麼會處在進退不得的處境中,主要是因為六三陰爻居剛位,是為不正位。同時,其六三的上面九四和下面九二都是陽爻,這就是說陰柔的六三前後有兩個陽爻的擋路。

其想往上,卻被九四攔住去路。其想後退,卻又被九二截斷後路。

如此就讓六三陷入了「進退不得」的局面。

這裡為什麼會出現「見輿曳,其牛掣」呢?

睽卦中的六三、九四、六五形成一個互坎為水、為曳馬、為多眚,這個互坎代表的就是曳馬拉著一輛多難的車。

九二、六三、九四又形成一個互離,在古代,離有做牛解之例,也就是牛往後拖的意思。

此時六三分別在互坎、互離中,就是說明六三不僅被往前拉,而且還被往後拖。也就是進退不得的局面。

合在一起就是「見輿曳,其牛掣」。

為什麼說「其人天且劓」呢?

」是受斷髮之刑。「」是受割鼻之刑。「其人天且劓」就是說這個人受到了斷髮割鼻之刑。

睽卦是由中孚卦六四九五換位後變來的。

中孚卦中,六三、六四、九五形成一個互艮為鼻。同時六三上面的六四、九五、上九又形成一個互巽為寡發人。

中孚卦經過六四和九五換位變成了睽卦後,原來的互艮、互巽都消失了。為鼻,為寡發人,兩者則失,就是割鼻斷髮之人。

故而為「其人天且劓」

這裡為什麼說「無初有終」呢?

無初」的意思是起初不好。

其受到斷髮割鼻之刑,這自然不好,可謂是「無初」。

六三下卦兌的最後一爻,也就是下卦的終位。同時與六三正應的上九,不僅是上卦離的終爻,而且也是整個睽卦的最後一爻,是為「有終」。

合在一起就是「無初有終」。

為什麼《象》中說「遇剛也」?

因為六三上九正應,上九為陽爻,陽爻為剛,所以說「遇剛也」。

六三這一爻所展現的一種情景就是:一個人架著車,馬往前拉,牛卻往後拖。這個人是受到斷髮割鼻之刑的,不過雖然他經歷磨難,歷盡艱辛,但最終卻有好的結局。

六三陰爻居剛位,是位不正位。又有上下兩陽爻前攔後堵,以至於讓他陷入進退不得的處境。幸好他有陽爻上九正應,就是說他有貴人相助,所以他最終得以脫離進退不得的局面。

這一爻就是告訴我們:萬事開頭難,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在開始的時候雖然會有重重的困難,甚至還會讓自己陷入困境。但好在自己柔順謙德,得到了貴人的認可,所以貴人願意出手相助自己,從而能有好的結局。

當然,這裡雖然有貴人相助,但還是要靠自己。主要的兩點是,一,在貴人相助之前,一定要有堅定之心,不可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二,貴人為什麼願意相助,這就需要自己有讓人可以信賴的條件資本

當然,六三的結局雖好,但過程卻是痛苦的。因為他受到了「天劓」之刑。當然這「天劓」並不是說一定要受斷髮割鼻之刑,這只是統述,體現的是他要歷經磨難。

唐僧取經,經歷磨難

在成功的路上,需要歷經磨難,方能修得正果。這就有點像《西遊記》中的唐僧。唐僧想要取得真經,就必須歷經磨難。

為了取經,為了完成唐王李世民之命,他毅然踏上了取經之路。但是取經的路上攔路的妖怪太多了,都是想吃他的肉。

所以唐僧屢屢被妖怪抓住,從而讓他陷入進退不得的地步。好在唐僧取經意志堅定,縱然困難重重、歷盡千辛也不改初心。有這樣的意志力,所以他能成為指定的取經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有很多「貴人」(神仙)相助。

唐僧身邊除了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師兄弟的保護,他本身周圍還有很多神仙在暗中保護著他,再加上天下的神仙還答應孫悟空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的需求,這些神仙都可謂是唐僧的貴人。

唐僧師徒經歷了重重磨難,他們吃得「苦中苦,所以最終修得正果,成為了「人上人」。

六三為什麼會受到天劓之刑呢!就是因為他六三陰爻居剛位,處於不正位的階段,這時他可能是犯了刑法之事,亦或者是被人排壓如此。總之不管如何,他是遭受了天劓大刑,從而讓他經歷了極大的悲痛。而六三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從而有了其他的結局。

劓刑就是割鼻之刑,是古代五刑中肉刑的一種。在夏朝和商朝時期,這種刑罰很普遍。到漢文帝時期,他是仁明之君,由於劓刑太過殘忍,所以他將應受劓刑的犯人改為笞刑。

說到劓刑,就想到戰國時期一個受到劓刑之人——嬴虔。

嬴虔

嬴虔是秦獻公之子。在商鞅變法時期,他就遭受了劓刑。由於當時商鞅變法正是得勢之事,所以他遭受大刑後,就八年閉門不出而隱忍不發心中的怨恨。直到秦孝公去世,嬴虔和秦國舊世族一起攻擊告發商鞅,結果讓商鞅落下了悲慘的下場,也算是給嬴虔他自己報仇了。

秦孝公繼位後,由於當時秦國國力並不是很強,所以他決定勵精圖治、招攬賢才,招攬之人中就有商鞅。

商鞅提出的廢井田制、重農桑、獎軍功、建立縣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深得秦孝公的認可。於是秦孝公和商鞅就強強聯合,進行了一場著名的「商鞅變法」。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經濟、國力得到提高,為後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所謂變法就是改革以前的規制,重新制定出一套新的法製法規,任何人都要遵守,若有犯之,則必罰之。

秦孝公之子嬴駟在做太子時,他的首傅是嬴虔,右傅是公孫賈。太子嬴駟在商鞅變法時期,觸犯了法令。商鞅為了推行新法,不得不處罰他。但由於他是太子,是未來的秦國國君,所以又不能處罰他。於是商鞅就處罰了他的老師,公孫賈被處以墨刑,嬴虔被處於劓刑。

嬴虔本來是支持商鞅變法的,他也認為商鞅變法可以使秦國強大,當然他還有一顆對秦國的忠心

但是嬴虔遭受劓刑之後,就性格大變。他放不下對商鞅的痛恨。而他又不願為了自己的私怨而讓商鞅變法中途而止。所以他當時很矛盾,他放不下仇恨,卻又知道變法的好處。於是他就不再理會朝政,一氣之下閉門不出八年。

隨著時間的發展,經過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商鞅變法大成,使得秦國國力強大,而商鞅之法此時也已經根深蒂固,縱有反對之人,也難以動搖了。也就是說,這時就算沒有商鞅,商鞅之法還是可以繼續施行。

當秦孝公去世後,商鞅就失去了靠山。這時秦國舊世族因商鞅變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就開始攻擊商鞅。而嬴虔也堅持為自己報仇。

嬴虔雖然和舊世族都是想致商鞅於死地,但不同的是,舊世族不僅反對新法,而且更加痛恨商鞅。而嬴虔只是恨商鞅對他施以劓刑,卻並不反對新法。

後來商鞅死於非命,嬴虔也算是為自己報仇了。他受刑後,含隱八年閉門不出,在他的內心鬥爭中,也是歷盡千辛的,好在他最後復仇了,也算是「無初有終」。

當然,嬴虔和舊世族們之所以能除商鞅,還是多虧了他們的「貴人」嬴駟相助,嬴駟和嬴虔的心思一樣,他也只是不滿商鞅個人,而卻支持新法。嬴虔有貴人嬴駟相助,自然更加容易成功,如此可謂是「遇剛也」。

相關焦點

  • 白話講易經,第三十八卦,火澤睽卦,萬物有別,應當求同存異
    睽卦強調的是把分離變為合作,化幹戈為玉帛,因為睽卦六爻雖然都處於睽分之中,但沒有一爻是久分不合的,各爻都通過曲折之途走向和合。但是這種力求相合的精神只利於行小事,而不利於大事。彖曰:天地睽而其事同也,是說天和地一個在上一個在下,才有空間得以讓萬物生長;男女睽而其志通也,男子剛強女子柔弱才能互相配合前進;萬物睽而其事類也,萬物有差異才有了豐富多彩的世界。這些大事是不能一味求相合的。
  • 破解《易經》第38卦之睽卦:怎樣開啟一個脫胎換骨的人生?
    對易的釋義認為易上日下月,象徵陰陽,有簡易、變易、不易三層含義,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就是「不易」。第三十八卦 睽 火澤睽 離上兌下(睽卦 卦象火上澤下 卦畫離上兌下)原文 睽:小事吉。
  • 易經六十四卦詳細圖解(下)
    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象曰: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初六:浚恆,貞兇,無攸利。象曰:浚恆之兇,始求深也。
  • 易經困卦教人身處困境之中,要志向不改,六十四卦解析第四十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困卦傳統陳偉澤水困,兌上坎下,為兌宮之卦,五行屬金。困卦,亨通,守正道,大人物吉祥,沒有災難,說話沒人相信。彖曰:困,剛掩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 睽卦「上火下澤,睽」什麼意思?君子求同存異,應要「和而不同」
    睽。小事吉。意思就是:睽卦,小事吉祥。以「睽」字來看,《說文》中有關「睽」的記述是「睽,目不相視也」。意思就是雙眼不往一處看。不往一處看,就是分別看各處,以此引申為分離、不合之意。睽卦的前一卦為家人卦,人的一生悲歡離合是不可缺少的經歷。家人卦走到盡頭,就會出現分離,畢竟聚散分合本是常情。
  • 約法省刑:從這個時代開始,肉刑被廢除,改為勞役刑,並有了刑期
    如果既不能引導百姓向善,又使用不公正的法令處罰他們,這樣反倒是加害於民而使他們去幹兇暴的事,又怎麼能禁止犯罪呢?這樣的法令,我看不出它有哪些適宜之處,請你們再仔細考慮考慮。」正是在文帝的堅持之下,最終廢除了拘執罪犯家屬、收為奴婢等各種連坐的法令」。(《史記·孝文本紀》)文帝二年(前178 年),又廢除誹謗妖言法。誹謗與妖言罪,皆為秦代之遺法。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46:困卦,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境?
    坤卦的卦辭和卦象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有言不信:是指有好的言論,觀點不被人採納。本卦辭的意思是:雖處困境,只要堅實正道而不失志,同樣可獲亨通;大德大才之人可獲吉祥,沒有災禍;此時許下的諾言很難令人相信。】
  • 睽卦「遇元夫,交孚」,相交貴在真誠,喬峰孤立虛竹、段譽來相助
    因為九四為陽爻,陽爻有動力,代表其動力強,有不安之象。九四是上卦第一爻,位於上卦和下卦交接分界處,就是有分離之象。同時九四上下兩爻六三和六五都是陰爻。就是說他被兩個陰爻擋住了去找同類(陽爻)相比鄰的機會。
  • 華子龍:《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精闢——九維易
    8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乾宮 火天大有陰柔高坐九五尊偉業當如日中天惡遏善揚天意順大吉大利理當然9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艮宮 艮為山柔悅對剛知應對方能猛虎不傷人15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艮宮 風澤中孚心誠祭祀自然靈有肉有魚吉運行冒險功成創大業問求得利喜盈盈
  • 中國言論入刑考(一)
    另外,他又將民眾聚集起來說,「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奸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尚書•盤庚中》) 【評價】這段記載顯示其時或存在處罰「不恭」,即不尊敬君主的刑罰,即「劓殄」[ yì tiǎn]族誅之刑。參見下條「殷官刑」 【殷官刑】「先王肇修人紀,……制官刑,儆於有位。
  • 【課堂二】學習筆記.周易3.六十四卦卦序歌
    六十四卦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六十四卦速記法、上卦: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01.乾為天:雖無情,但純正。 02.坤為地:多包容,以載物。
  • 六爻斷卦
    上爻:天;五爻:雨;四爻:雷;三爻:風;二爻:電;初爻:雲。4、純艮卦者,久雨久晴均止;5、純兌卦者,陰雨;6、火地晉、火天大有、天火同人三卦者,晴;7、風天小畜、雷山小過二卦,密雲不雨;8、水火既濟、火水未濟二卦者,日出雨下,乍晴乍雨;9、澤雷隨、地澤臨二卦者,即雨;10、水雷屯、雷水解二卦者,雷雨;11、地火明夷卦者,天晦;12、地天泰、水天需
  • 這15種酷刑有多殘酷
    「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刑罰是古代統治者維護社會秩序、震懾犯人的工具,越是社會不安定的時代,刑罰的種類越多,殘酷程度越高,《漢書·刑法志》記載:「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闢四百九條」,漢武帝時期的死刑條款多達409條,到了漢成帝死刑條款達到「大闢之刑千有餘條」。
  • 白話講易經第十二卦,天地否卦上乾下坤,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泰卦,「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是說事情的發展、人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一路平坦的,會有坎坷出現,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否卦。否卦上卦為乾卦,乾為天,下卦為坤卦,坤為地,所以否卦的全名叫做天地否卦。
  • 白話講易經,第三十九卦,水山蹇卦,如何度過因乖離而產生的困難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睽卦,「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一個團體中的人們,如果出現人心乖離、睽背的情況,那麼接下來的發展道路就會有困難。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蹇卦,它將會教給我們怎麼樣渡過因乖離而產生的困難。
  • 李佔成老師的易經課堂 第69期-澤天夬卦
    易經微信課堂,2017年10月1日開講每半月1講,一個月有2講今天是2020 年8月1日六月十二庚子 癸未 丙子開講《易經》第43卦「澤天夬卦」主卦的爻辭中有「壯」,「壯於前趾」,「壯於頄」;客卦的爻辭中無「壯」,只有「臀無膚」,顯出在主客雙方的衝突中,如果主方過分施用力量,過「壯」,則可能遭受損失,必須適可而止。夬卦是一個以陽決陰的過程。夬卦所表現出的核心卦意是「決」,代表某種決策、決斷、抉擇、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