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為今用,江蘇家訓涵養優良家風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顏氏家訓

作為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出版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文庫江蘇文化專門史》今年已經推出了《江蘇家訓史》《江蘇篆刻史》《江蘇手工藝史》《江蘇絲綢史》等多種,從各個角度呈現江蘇文化的多元與璀璨。

家訓,素有「中國人的家庭教科書」之稱,江蘇是家訓文獻保存大省,江蘇師範大學陳延斌教授領銜編著的《江蘇家訓史》一書,對江蘇歷代家訓進行了全面系統梳理,並通過吸納借鑑,去蕪存菁,使江蘇傳統家訓文化能為今所用,培育優秀家風,推動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諄諄家訓,

江蘇文脈的重要一脈

何為家訓?陳延斌教授說,「家訓」主要是指父祖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在睦親齊家、治家理財、修身處世等方面的教誨訓示,也有一些是夫妻間的囑告、兄弟姊妹間的誡勉、勸喻。「家訓」的基本載體有兩種:一是指規範、準則意義上的家範、族規或家教文獻,由家族或家長撰寫和制訂,有較強的教化意義和約束作用;二是指家庭教化、訓誡活動。前者是文本,後者是實踐,這兩方面又相輔相成,彼此為用。

中國的家訓傳統源遠流長。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中的周文王遺命武王的《保訓》,是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對周武王的教誡,被學界認為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家訓。

從省域範圍來看,江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極其深厚,從漢高祖劉邦(江蘇徐州人)的《手敕太子文》開始,歷朝歷代的江蘇先賢積累了無比豐富的家訓文化,很多家訓名篇被奉為治家教子的「龜鑑」。「毫無疑問,家訓文化是江蘇文脈的重要一脈,撰寫一部江蘇家訓史,批判繼承這筆文化遺產是存續江蘇文脈乃至中華家訓文化的重要任務。」陳延斌說。

江蘇家訓,

歷經五個發展階段

歷時數年編纂的《江蘇家訓史》,對江蘇家訓歷史脈絡做了完整梳理。陳延斌將江蘇家訓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分為萌芽、定型、拓展、繁榮和轉向五個階段。

先秦至魏晉時期,是江蘇家訓的萌芽階段。隨著家庭結構從「同居共財」的宗族大家庭向「別居異財」的小家庭轉變,一些具有家訓性質的文獻資料出現,如劉邦的《手敕太子文》等早期劉氏皇族的家族規訓;南北朝到隋唐時期,是江蘇家訓教化範式的定型時期,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南京生活過的顏之推撰寫了中國家訓史上的經典著作《顏氏家訓》,其提出的「胎教」「身教」「德教」等理念,為古代家庭教育活動樹立了典範;宋元時期是江蘇家訓思想和實踐的拓展階段,範仲淹因開辦「義莊」而創製的慈善家訓和葉夢得談論理財謀生的治生家訓,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於家庭風氣產生的影響;明清兩代是江蘇家訓發展的繁榮時期,各地家訓迎來了創作高潮,顧憲成、高攀龍、周順昌、李應升等仁人志士的家訓,為子孫作出了流芳千古的「身教」典範。以《庭帷雜錄》《了凡四訓》《內訓》《女範捷錄》為代表的勸善家訓、女訓湧現,則體現了明清之際家庭生活內容的豐富和拓展;晚清至民國時期,江蘇家訓的發展迎來了新的轉向。揚州何氏家訓、南通張謇家訓、無錫榮氏家訓,體現了實業報國、毀家紓難的愛國主義情懷。

陳延斌認為,一部江蘇家訓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江蘇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生活史和奮鬥史。

填寫「功過格」,

江蘇家訓的有效傳承

從《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到《治家格言》的作者朱柏廬;從建立中國第一塊義田的範仲淹,到撰寫《了凡四訓》的袁黃;從仕宦家訓傳世的徐三重、徐禎稷、蔣伊、鄭板橋,到碩儒士紳陳繼儒、宋詡、石成金、焦循、王師晉;從勇鬥閹黨的義士高攀龍、周順昌、李應升、何士晉,到抗清英雄顧炎武、盧象升、瞿式耜、夏完淳、閻爾梅……對這些各個時期江蘇傑出人物留下的家訓,40萬字的《江蘇家訓史》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剖析。

在陳延斌看來,江蘇家訓的發展,在內容上貫穿德育為先的主線,在形式上強調有形的家訓傳德和無形的家風養德並重,在結構上緊密契合江蘇道德文化發展的價值邏輯。「江蘇家訓深刻反映了江蘇地區經濟社會的歷史發展變遷,是江蘇家庭結構歷史演化的客觀呈現,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江蘇社會歷史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

具體說來,江蘇家訓有著堅持「孝悌」為本、倡導「仁者愛人」、追求「積善成道」、注重勵志勉學等中華傳統家訓的共同特性,但同時也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

陳延斌舉例說,江蘇古代家訓,極其重視格言警句對家訓傳播的推動作用。江蘇崑山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採用了語言生動、通俗易懂的格言警句體,影響深遠,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等。歷史上,江蘇先賢在對子弟家人進行教育,還形成諸多值得吸取和借鑑的方法,比如,晚年隱居吳江的袁黃,在家訓《訓子言》中就傳授了填寫「功格」和「過格」的做法,他要求兒子每天認真填寫「功過格」,這樣就能「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去蕪存菁,

發掘家訓中的時代價值

務實、誠信、崇文、敬業,古代家訓中體現著江蘇人文精神,蘊藏著豐富的思想資源。而良好的家訓作為整個社會教育的微觀、基礎的形態,其本質作用就在於倫理教育和人格塑造。陳延斌認為,江蘇家訓文化以其獨有的特色和人文精神,對於培育新時代優秀家風具有重要意義。

在江蘇家訓中,發掘立德樹人的時代價值。幾乎每一種江蘇家訓都將「立德」作為主要內容,強調子孫要「孝、悌、信、義」,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擔負社會責任,注重誠信為本。無錫著名實業家榮德生就在家訓中反覆告誡子孫在經商中誠實守信,注重信譽。

在江蘇家訓中,發掘崇文尚學的時代價值。「勤學」是江蘇家訓的重要內容,早在《顏氏家訓》中,顏之推就說:「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千年之後,這段勸學格言依然振聾發聵。

在江蘇家訓中,發掘勤儉務實的時代價值。經世濟民、崇尚實幹,南通實業家張謇是實踐經世致用思想的典範。他在《家誡》中提醒子女要勤勉謙卑,講「善言」做「善行」,踏踏實實做人做事。

在江蘇家訓中,發掘敬業奉獻的時代價值。江蘇先賢告誡子孫要「敬學業」「敬事業」,積極服務於社會。張炳翔纂修《蘇州張氏家譜》中如此論述「擇術業」的專論:「必有其業,然後心思有所歸宿,手足有所寄託,自然不至為非。否則,遊手好閒,漸至下流,而不可復返矣。」

「無論古今,家庭始終是人們安身立命之所,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因此,家風是民風和社會風氣的基礎。希望這本書在記錄江蘇家訓文脈的同時,也能古為今用,涵養優秀家風,為當下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積極的參考借鑑。」陳延斌說。

相關焦點

  • 傳承優良家風家訓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福州市中選小學家風家訓系列活動
    家風、家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古往今來,從文人墨客到達官顯貴,再到普通老百姓的持家以及教育子女的理念上總能找到「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佐證。好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為此中選小學安排了一系列家風家訓的活動。
  • 惠州積極推廣優秀家規家訓 以清廉家風涵養黨風政風
    正因為此,惠州市紀委監委十分重視黨員幹部的家風建設,通過挖掘、推廣優秀傳統家規家訓、創新家風教育形式等,在全市黨員幹部中營造出立家規、正家風、嚴家教的良好輿論氛圍,以清廉家風涵養清正黨風政風。惠東縣在大嶺街道萬松村、多祝鎮皇思揚村分別設立廉潔家風教育基地,將當地優良家規家風、鄉規民約精華融入到廉潔文化教育中,營造崇廉尚潔氛圍;惠陽區充分挖掘良井鎮霞角村楊氏族人的家規家風資源,在該村打造主題公園;仲愷高新區在惠環街道、瀝林鎮精心打造了家風家訓教育基地,結合當地濃厚民俗風氣,創作壁畫宣傳家風家訓;龍門縣組織一批畫家志願者深入到縣城大街小巷,在大路邊的圍牆、商鋪側面牆體及其他街巷小牆體上進行「
  • 文明評論:傳承良好家訓,培育優良家風
    而家風是家族子孫體現出來的處事風範,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尚、風格,是一種有形和無形的教育力量,對家庭成員起著耳濡目染的薰陶作用。像孔子的「詩禮庭訓」、諸葛亮的「誡子格言」、司馬光的《家範》、朱熹的《朱子家訓》等,一直規範、鼓舞著後人為人處世、成長成才。其中的諸多精華,值得發揚光大。縱觀古今均重視家訓。
  • 《顏氏家訓》《了凡四訓》……積澱千年的江蘇傳統家訓怎樣「古為...
    家訓,素有「中國人的家庭教科書」之稱,江蘇是家訓文獻保存大省,江蘇師範大學陳延斌教授領銜編著的《江蘇家訓史》一書,對江蘇歷代家訓進行了全面系統梳理,並通過吸納借鑑,去蕪存菁,使傳統家訓文化能為今所用,培育優秀家風,推動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以優良家風促黨風正民風 寧波市積極探索廉潔教育新路徑
    淳美家風滋養著寧波這塊土地,連接古今,古為今用,讓家風家訓成為一道穿越歷史的風景。寧波市紀委按照中央紀委、省紀委關於加強黨員幹部家風家規建設的要求,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構建寧波特色廉政教育體系,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多層面、多形式的家風家訓建設活動,涵養黨員領導幹部良好家風。
  • 富順縣: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弘揚優良家風家訓
    近日(7月19日),富順縣舉行四川富順·中國家風傳承館開館暨家風文化節活動啟動儀式,旨在宣傳好家訓、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促使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優秀家風家教文化。市政協副主席王孝謙,縣委常委、副縣長關義彬,縣政協副主席劉家臻,市、縣相關部門、鎮鄉負責人,各民間協學會團體負責人參加活動。
  • 涪陵區好家風家訓手抄報徵集評選活動圓滿結束
    12月4日,「傳承好家風 弘揚好家訓 共建家風社區 共創文明新風」涪陵區好家風家訓手抄報徵集評選活動頒獎儀式在馬鞍街道太乙門社區舉辦,區婦聯領導、馬鞍街道相關負責人出席了頒獎儀式。本次好家風家訓手抄報徵集活動由涪陵區婦女聯合會、涪陵區馬鞍街道太乙社區、涪陵麥田社工、涪陵城區第十四小學校聯合舉辦,共徵集到好家風家訓手抄報作品200餘幅。手抄報以好家風好家訓為主題,優良家風家訓用手抄,用心記,作品創意多多,內容豐富,國畫卡通等風格各異。經過認真評選,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鼓勵獎20名。
  • 開筆啟蒙傳承優良家風家訓
    祠堂裡,村民同孩子們一齊接受李氏家風家訓的洗禮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在開學之際,孩子們通過開筆禮繼承發揚勤奮學習、尊敬師長等傳統美德,對成長十分有益。」同女兒參與開筆禮,村民黃月明感受頗深。主持儀式的崗美鎮中心小學隆崗分校校長李善武告訴記者,開筆禮是隆崗村一年一度的活動,讓孩子們傳承優良家風家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感恩立志、尊師重禮、愛國明孝,努力學習知識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展開閱讀全文來源:陽江新聞網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傳承好家訓 建設好家風——敦煌市幼兒園好家風家教主題宣講
    傳承好家訓 建設好家風——敦煌市幼兒園好家風家教主題宣講 2020-05-21 0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令營信息】三修國學堂2018「家風家訓」國學冬令營開啟招生!
    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
  • 司馬光家風:以儉為美(家風家訓)
    從周公的《誡伯約書》、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到北宋司馬光的《訓儉示康》、清代朱柏廬的《朱子家訓》,歷代家訓中體現的核心思想之一即「儉」。對節儉的崇尚,首推司馬光家族,其祖孫三代皆以儉為美,並將節儉作為家風世代傳承。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他官至宰相,一生克勤克儉,廉潔奉公。
  • 菏澤市委辦公室開展「好家風好家訓」親子活動
    8月17日,菏澤市委辦公室舉辦別開生面的「好家風•好家訓」親子活動,小朋友們有的獨自上臺,直抒胸臆,朗讀經典;有的和父母一起,通力協作,共同完成朗誦。朗誦結束後,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用水彩筆、鉛筆,奮筆作畫。畫作圍繞「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充分展現出了小朋友們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優秀的家庭涵養。「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體現著家庭或家族的價值觀。
  • 穿漢服誦家風三字經 南京小學娃娃聽家訓話家風
    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6月15日下午,南京市「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校園、社區體驗活動走進南京市新城小學南校區,為家長與孩子們講述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晚清名臣曾國藩、清代兩廣總督鄧廷楨、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總理治家教子、修身正己的生動故事。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風家訓
    小記者觀摩採訪家風館。 梁書欣文/圖 家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2月6日,銀川晚報小記者團的小記者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體驗家的傳統文化。 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以時間為主線,共分為「古人好家風」、「名人好家風」、「傳承好家風」和「我們身邊的好家風」四個部分。小記者們在專業講解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起來。「老師,他的家風家訓是什麼?」「老師,這幅畫上寫的是什麼字?」
  • 耕田不將書田誤 家風家訓傳千古
    該村在崇文重教中建立起狀元室、公德室、圖書室、關心下一代人文展覽教育館、關愛教育激勵基金聯合會、家長繼續教育學校……(7月28日《潁州晚報》)    繼承傳統文化,敦厚之「家風家訓」,是其中重要部分。而重知崇文,更是國人家風家訓中的深厚內容。在中國人的家庭與家族中,家風家訓,讓國人傳統美德得以上行下效,代代相傳,融入血脈中。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為家人、族群共立於世的堅實根基。
  • 善見家風之美 方能涵養公民道德
    善見家風之美 方能涵養公民道德 發表時間:2016-03-01   來源:福建文明網會議強調,按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的部署,大力弘揚優良家風家訓,推動家庭美德建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裡生根、在親情中升華。(2月26日 《人民日報》)  最美的家庭,必然蘊含了最好家訓,以此來推動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主辦「最美家庭講好家訓」交流會,能夠讓好的家訓、好的家風得到傳承,讓感人的家庭故事得到傳誦,進而讓每個人的心靈受到震動和啟發。
  •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文化:市婦聯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巡展活動在全...
    今年,市婦聯依託陝西瑞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渭南市「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在全市開展家風家訓書畫小品巡展活動。「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共收集渭南市各界人士家風家訓書畫小品100餘幅。展覽還編輯出版了《薪火相傳》讀本2000冊,為渭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傳播傳統優秀文化、傳承弘揚優良家風家訓發揮作用。目前巡展活動已順利開展六期。
  • 「家訓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論文選摘(下)·杭州日報
    《人文孝道依然是新時代家訓家風的根基》 孔偉英(寧波大學) 家訓家風傳承一是「風」要正,如知書達理、善待別人、持衡堅韌、自我控制、好奇心、上進心、責任心、自信心等,這些將影響孩子一生;二是「訓」要貼切新穎具體可行,並嚴格遵行教育規律。家訓不能高大上,不能太抽象或意識形態化。
  • 沉浸式體驗好家風好家訓!番禺區舉辦餘蔭山房家風家訓廉潔文化基地...
    與會領導齊啟動餘蔭山房家風家訓廉潔文化基地與會領導聆聽餘蔭山房講解人員家風家訓廉潔文化的講解在活動中,區委書記何汝誠作了講話;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黃哲明致辭;相關領導一起啟動餘蔭山房家風家訓廉潔文化基地
  • 鄱陽:洪氏家規家訓家風天下傳
    為增強文化自信,弘揚賡續洪氏家規家訓家風今年鄱陽文理科狀元洪巖、洪睿及36名洪門學子參加學習家規家訓家風活動,來自縣內外洪氏家親二百餘人參加共襄盛世。敬以持己,恕以及物」洪氏家規家訓,激揚青春、不忘初心,用歷史寶貴精神涵養內心,牢記家國情懷,爭做時代新人。四洪文化研究分會會長、企業家洪民權等洪氏四位企業家慷慨解囊,為36名莘莘學子發放助學金,表彰優秀、激勵後進,場面熱烈感人,特別是理科狀元洪巖母親致辭說:「衷心希望孩子們,不忘家鄉人民厚愛重託,牢記使命,刻苦學習,報效祖國,感恩時代,把洪氏寶貴的家規家訓家風精神資源化作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