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貴州旅遊吃什麼最能代表,必定要提酸湯魚了。雖然現在隨著飲食的融合,酸湯魚在全國各地幾乎都能吃上,但是正如沙縣小吃離了沙縣就變了味,貴州的酸湯魚脫離了貴州,便失去了靈魂。
黔東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躥(音lào cuān,方言,意為走路不穩,東偏西倒)」。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裡酸湯魚。
當然來了貴州旅遊,不一定到凱裡才能吃上這個味。省會貴陽也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酸湯魚店,比起外省的明顯上檔次。鍋底的酸湯是最核心的靈魂,其實有白酸和紅酸之分,但普遍較多見的是紅酸。酸湯最佳製法是以米湯自然發酵為湯底,配以木姜子、醃製西紅柿醬、糟辣椒等多種作料熬煮而成。
搭配酸湯魚的還有一種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魚醬酸」,其中又以永樂魚醬最為出名。「永樂魚醬」是貴州省雷山縣的名產,創於明末清初,系以永樂鎮永樂河特產魚扇子(又稱長壽魚)為主要配料,繼承祖傳配製方法經現代技術工藝精製而成,具有魚醬酸鮮香味的特殊風味,是烹調佳品。它還擁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吃酸湯魚的時候,將魚醬加點湯攪拌均勻,魚肉蘸著吃味道更好!酸湯澆飯也是特別開胃,連吃三碗。
一般點酸湯魚火鍋都會搭配配菜,適合三四個人吃!
隨著酸湯魚店生意的火爆,酸湯排骨、酸湯牛雜等也應運而生,大大繁榮了餐飲市場。
貴州旅遊必吃的特色美食,以酸出名搭配魚醬更過癮,米飯多吃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