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呆得久了,就會對這個城市留戀。或者是一個人,或者是一處風景,或者是一道可口的飯菜……
全南地處贛之南、粵之邊,是贛州、江西乃至中部地區最靠近廣州的地方。客家飲食文化在此兼容並蓄,佳餚美味琳琅薈萃,既融合了粵菜的鮮美,湘菜的辣,又發展出了客家人獨有的釀菜,自成風格。
「舌尖上的全南」美食,承載了當地人味蕾的記憶,到全南就跟著這份清單去打卡吧~
醉美全南宴
說到宴席,在全南有「芳香宴」、「長壽宴」、「客瑤宴」、「田園宴」,而最負盛名的,當數「醉美全南宴」。
這是集全南客家飲食的集大成者,去年客家美食節中更是評上了「江西名宴」。
「醉美全南宴」其以「味型鮮辣醇厚、清淡脆嫩、原料山野氣息濃鬱」而遠近聞名。
共有12道風味獨特的菜式所組成,菜式包括黃精煲土雞、全南燴豬旺、瑤鄉油浸肉、雅溪釀豆腐、多味蝴蝶魚、雙色如意卷、翡翠蔬菜丸、筍絲炒浸菜、金牌蒜包鴨、特色燒牛尾等……
客家燻雞
客家燻雞起源於全南縣農村一種古老的客家民俗手工技藝。相傳明朝末年,民眾食不果腹。某一天,一位餓了幾天的村民打算把家中最後一隻老母雞殺掉,給全家人充飢,但是,家裡只有一口鍋,看著老母雞,村民急中生智,乾脆把米糠放在鍋底,雞放在米糠上一起燒,結果香氣四溢,鄰居們紛至沓來,燻雞的「秘方」就這樣傳開了,大家效仿!
燻雞後來成為當地人逢年過節祭天、祭祖的必備菜品,也代表客家人樂觀向上,生生不息的文化符號。客家燻雞的傳承和發展見證了中國農村民間飲食文化技藝的發展和變革,全南燻雞製作方法更是入選了江西省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
多味蝴蝶魚
客家美食烹調技法精妙考究,多味蝴蝶魚的製作尤為細緻繁瑣,將宰殺乾淨的草魚去頭尾,去大骨把魚肉直刀改成兩片約 0.5 釐米厚的魚片;魚片想要再薄則煮之容碎,厚則不入味難,不顯剔透!
切好後後將魚片粘上薯粉用鐵錘反覆捶打,直至粉末與魚片合為一體,然後再把肉餡放入魚片內,粘上薯粉,再用鐵錘將魚片錘製成蝴蝶形狀。 待水開後,下入魚餃,細火慢煮,水不可大開,熟後起鍋擺盤,再用辣椒、蒜、醬等製作些調料,澆於魚片之上,使魚片更顯光澤,爽滑鮮嫩,食之鮮香俱全,回味無窮!
整個醉美全南宴全席12道風味菜,道道是經典,撩動的是舌尖上的味蕾,回味的是悠悠客家情。
全南豬紅湯
豬紅卻是全南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和清燉、清炒之類的美食不同,在全南吃豬紅湯是非常接地氣。樂玩君到到全南才知道,這裡的人吃豬紅不單可以早餐吃,午飯吃,連晚飯都還有豬紅湯這道美食,可見全南人對豬紅有多麼的熱愛了。
體驗全南人每日經歷的日常,我們的早餐從一道豬紅湯開始,看似簡單的一道客家小食,但用餐環境卻十分很講究,專門安排到一個包廂用空調,排場搞得跟飯局聚餐一樣的。
豬血湯有辣和不辣兩種,裡面除了豬血,還有豬肉、豬腸和豬肝等內臟。豬肝比廣州平時吃的要嫩,汁多無渣;豬血非常新鮮,嫩滑可口,整碗豬紅湯是毫無異味的,超級好吃。
全南豬紅湯,早餐人均價格是28元左右,配套的還有一系列全南知名的小吃,如磨齋、玉米、艾米果、餈巴、豆巴、燙皮油條、自磨豆漿的小吃,每一款都讓人回味悠長。
許多美食的形成,都可以從本地歷史發展中找到脈絡。全南人飲食常吃豬紅湯這個傳統,跟全南山區氣候溼熱,人易上火有關,豬血可以破瘀去塵。且全南人對與豬血搭配的食材也很講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搭配:不同的食材搭配可以得到不同的食療效果。最家常的煮法,則是在煮好的豬紅上加上豆芽、蔥花和香菜。
覓食地:豬紅湯在全南縣大小餐館或街邊小攤都可吃到。
農家柴火飯
全南是客家人聚居區,集客家美食之大成。客家菜的口感偏重,注重「肥、鹹、熟」,用料以肉類,山味為主,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講求酥軟香濃,注重火功,以炒、燉、煲、釀見長,造型古樸,鄉土風貌,家味明顯。
全南的鄉村都採用柴火來蒸、炒菜的,其中味道是煤氣、天然氣所無法替代的。來全南旅遊,農家柴火飯是不可錯過的體驗之一。
磨芋燜鴨
作為到全南必吃的美味,這些農家鴨平時都放養在山澗田間,喝山泉水長大。土法制農家鴨,放入農村自製剁辣椒、蒜、蔥花等佐料烹製,口感極佳。農家鴨很多地方吃過,但唯獨全南的剁椒拌農家鴨讓人一試回味。
全南釀豆腐
全南的釀豆腐美名遠揚,據當地人說,早起的全南人從四點多鐘就開始自己製作豆腐,用山泉水做出的豆腐口感非常好。釀豆腐會在豆腐中間放進肉餡,經燜煮後,口感更香嫩、滑口。全南鄉下最傳統的吃法,會在豆腐表面灑上少許辣椒,這就是贛南客家的特色,跟廣東客家釀豆腐有明顯區別喔。
全南鄉村魚
全南菜是一定要嘗嘗全南鄉村魚的。為了讓魚肉更香,在下鍋之前會先用姜蔥煎香魚肉,再加入豆腐、辣椒一起煮,魚肉入味而不爛,無論是魚肉還是魚,都是送飯的佳品。
旅行就是要品嘗一些新東西,柴火飯在我們的都市生活中已經消失了,來全南仍可以體驗到這種80年代初的煮飯方式,算是帶孩子領略爸爸媽媽小時期生活的一種體驗吧。從營養學上說,因為農家柴火飯是用柴火土灶煮食,大部分食物在慢火中煮熟,營養流失更少,品嘗起來更是原汁原味!
必嘗全南小吃
全南縣美食風味萬千,必嘗的美食小吃還有磨齋、餈巴、豆巴、燙皮等小吃。
在雅溪古村,我們就品嘗到這些讓人回味無窮的特色小吃。
磨齋是雅溪村一種家家會做的美食,圓圓的、外表色澤金黃。
磨齋口感好,韌勁足,爽口彈牙,同時帶著純天然「灰水」特有的濃香,一口咬下,香氣四溢。
客家人慣用米漿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贛南的燙皮就是其中的一種。
燙皮又稱全南臘子,它用大米磨漿入圓形簸箕蒸出的半透明米粉片選米。成品呈片狀,入口脆酥, 香味獨特。
尋覓當地美食,是當今人們旅行途中的重頭戲,下次如果你來全南,記得按這份美食地圖來打卡,並留住味蕾的記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