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奕洋媽咪
家裡最小的堂妹懷寶寶了,家人們都很高興。我們堂兄妹共五人,這次又要添新生命,大家都很開心,也很關心妹妹和肚子裡的寶寶。經常聽爸爸說:一風一俗,一方水養一方人。在這裡,不管是娶進來的媳婦還是嫁出去的女兒,家裡老一輩的人都會按照這邊的習俗安排孕婦的日常飲食和孕婦產後,月子裡的飲食。我們處在的這個年代應該說是最好的年代,作為現代的女性,在孕產方面都汲取了更為科學的知識。可是也依然會按照世代習俗下的「老例」來做,特別是孕婦和產後在吃的方面。贛南山區做為世代客家人的聚集地,有著很多自己的風俗。今天來說說贛南客家人孕婦必吃的一道菜——肚包雞!
堂妹現在已經18周了,四個多月。昨天和我說嬸嬸開始給她做肚包雞,她覺得很難吃得下。這個我真的深有體會。奕洋媽咪我懷兩次孕,媽媽都在我懷孕四個多月時開始做肚包雞給我吃。四個月吃到六個月,最少要吃四隻。奕洋媽咪懷孕四個多月時正值冬天快過年,市場上的豬肚很緊缺。爸爸媽媽還託人到鄉下買土豬的豬肚還有土雞做給我吃。懷老大時還要上班,媽媽做好,用密封袋全部打包好讓客車帶給我。懷大寶時雖然沒什麼妊娠反應,可是也不太能吃得下全肉的東西。媽媽會念,因為肚包雞一定要在四個月到六個月的時候裡吃,懷孕六個月後再吃就沒有效果。原來媽媽們做的肚包雞是對肚子裡的小寶寶有好處,她們深信,肚包雞的營養會給小寶寶一個好的腸胃,寶寶出生後不容易腹瀉,這樣的寶寶更好帶。雖然孕婦吃肚包雞,寶寶會有好腸胃這個沒有科學依據,可是客家人的媽媽們就是毋庸置疑地深信著。
奕洋媽咪懷了兩個寶寶,對於孕期吃全肉菜是沒有戰鬥力的。懷大寶胖得整個人成了一個圓球,那時候能吃,可吃的米飯多。一盤白菜都能下兩碗飯。肚包雞卻沒有辦法下咽。媽媽和梅先森著急,說我太沒用了,別人家的孕婦一天一隻肚包雞,你三天都吃不完。懷小寶時因為劇烈孕吐,別說肚包雞,就是肉菜都吃不了。媽媽也給我做,時常要我「打蠻」吃,不吃肉可以但是得把肚包雞的湯給喝了。所以懷小寶,梅先森胖了很多,因為肉他全吃了。
身邊很多的同學在孕期還是比較能吃的,用我媽媽的話說「打得蠻」。還有很多媽媽在孕期也確實會很餓,變得很能吃。堂妹和我吃不下肚包雞的原因很可能是這道菜了放了一味調料——胡椒!
肚包雞的作法:
材料:土雞一整隻、豬肚一隻
輔料:生薑、白胡椒一把
作法:殺好的土雞洗淨備用、豬肚用面料裡外揉搓乾淨,最好洗去異味。把生薑切片還有白胡椒塞進土雞肚子裡。把整隻雞塞用豬肚裡,然後把肚包雞放進大碗裡,到鍋裡隔水燉。
在媽媽的孕期、月子食譜裡,很少會放比如枸杞啊、桂圓、荔枝等。就是什麼都不放直接燉。半於肚包雞吃了對寶寶腸胃好,應該就是胡椒的功效。這個肚包雞燉前什麼調味料都沒有放,也不加水。燉好後自然出湯汁,媽媽說原汁原味的肉湯喝了才有營養。和客家另一道菜——白切雞 是一樣的。不加水燉出的湯再撒點點鹽喝下去。孕婦要是把湯、和肉全吃下去,媽媽們才高興。
肚包雞是客家人世代沿用下來的一道對孕婦和產婦適用的一道名菜。對客家女兒和媳婦來說挺有意義。半小時前,我給媽媽打電話,問作法。最後我問胡椒是不是也塞豬肚裡,媽媽回說:誰懷孕了,還要放白胡椒。所以不加胡椒,就是一道客家家常菜!肚包雞絕對是一道高蛋白的菜餚,適合孕婦但也不宜多哦。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