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門工作都「送」了什麼?

2020-09-16 mwl特殊教育

記得很多年前有一個電影,大概是由倪萍主演的,片名叫「一個不放棄」。講的是一個山村教師和一些孩子的故事。這個山村代課教師,為了讓大山的孩子能夠走出大山,他本著一種執著不放棄的思想,帶著孩子們進行學習。這個電影大概已經有十幾年啦。現在我們國家的教育力爭均衡發展。對特殊教育更是高看一眼,厚待一分。國家在各層面上積極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送教上門工作,就是針對那些不能夠走入學校課堂的孩子來進行的一種教育補償。國家給每個孩子的費用都在6000左右。而且,國家對待送教的老師給予了一定的補助。那麼基層送教到底做的如何呢?送教都送了些什麼呢?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送的都是愛心,給孩子送了一些生活上的用品以及康復器具,了解到孩子在家裡的一些情況,也給孩子做了一些個案的制定。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送教老師在康復技能教學上的提升,現在送教理念由個別化教學到定製教育的轉化階段。重在解決孩子在生活實際當中的一些問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因為送教的孩子基本上年齡都很大,殘疾程度都很重,家庭負擔的也很重。每個家庭都有專人去撫養這樣的孩子,照顧這樣的孩子。至於他們在學業上能夠學多少知識,不是送教的重點。而是讓孩子有種讀書的意識和興趣。體會和他人交流的快樂,以及讓康復教師教家長一些簡單的康復辦法。至於送教的成果和評估現在還沒有系統的實施方案和措施。現在參與送教工作的都是特殊教育學校年齡很大的老師,參與的熱情度也有待提升,專業性和科學性更是需要坐下來,以課題的形式去研討。目前,還沒有這方面可以推廣的經驗。

相關焦點

  • 扶貧扶智,送教上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扶貧路上,殘疾、貧困孩子更是脫貧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高安市充分發揮教育扶貧職能,精準掌握重度殘疾兒童教育需求,實施送「教」上門,用愛譜寫脫貧故事。「在送教上門的工作中,其實最大的困難還是源自於家長,因為有些家長對老師送教上門持有不理解的排斥態度,生怕給孩子貼上『問題』標籤後會帶來心理負擔,所以在開展這項工作的前期,我們需要做更多細緻的溝通工作。」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付敏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 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上門工作(組圖)
    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切實保障我區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對在籍不在校的重度殘疾兒童實施送教上門活動,將康復教育送到學生家中。
  • 民進中央建議規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
    儘管《殘疾人教育條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都明確提出了要為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的要求,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從2019年7月開始,民進中央組織調研組就這一問題在湖南等地開展深入調研,在掌握了大量一手情況後,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一件《關於規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的提案》,深度關注特殊兒童尤其是重度殘障兒童的教育現狀。
  • 送教上門實踐探索與理念思考
    ,對送教上門工作進行了實踐探索,積累了點滴經驗,並引發了和正在進行著一些理念思考。一、我校送教工作基本情況洪洞縣特殊教育學校創辦於2017年,到今年我們已經收了3屆學生:2017年我們共招收36名學生,其中送教上門學生7人;2018年共有學生77名,其中送教上門學生33人;2019年共有學生98名,其中送教上門學生37人
  • 送教上門,關愛到家
    《送教上門,關愛到家》——潁陽鎮新楊莊中心小學節假日送教上門側記 &34;是指對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因身體殘疾障礙過重,無法到學校接受正常教育適齡重度殘疾兒童,採取學校教師走進家門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個性化的個別化教育的教學方式。 身體健全、身心健康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到身體有缺陷的學生的痛苦。
  • 丹鳳縣建立健全送教上門長效機制
    縣殘疾人教育委員會將加強對殘疾兒童就學方式的認定工作,為送教工作提供依據。——建立送教上門過程管理工作長效機制。不斷加強送教上門工作的過程管理,建立健全了送教上門過程檔案資料,送教上門過程資料主要體現學生和送教教師相關情況、送教的方案和記錄等內容。
  • 寬城區教育局召開2020年度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總結會暨2021年度...
    為保障寬城區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全面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切實提升送教上門教學質量和送上門教師業務水平,嚴格規範送教上門資料建設,有效推動區域送教上門工作,近日,寬城區教育局組織召開了2020年度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總結會暨2021年度工作布置會。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出發的前一天開展了培訓會,對送教工作進行了分工,各負其責,一人一檔做好自己的工作!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 ——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
  • 「送教」上門,精準扶貧路上最美的風景
    「送教」上門在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中和營鎮格勒衝村委會中寨小學片區嚕咕教學點,有一名終日與病魔較量的學生梅梅(化名),無法與別的孩子一樣來到學校接受教育。嚕咕教學點的楊自榮、何繼春、徐楠3名教師得知後,組成愛心「送教」隊伍,在完成了教學點的工作後,翻山越嶺迎難而上,把課堂搬到了梅梅家裡,開啟了他們的「送教」之旅,用愛為孩子鋪就了一條通往遠方的路。
  • 康縣:開展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兒童活動
    11月25日,星期一,天空下著雨,這一天對康縣南部山區三河鎮秧田小學的馮國勇、趙曉民、李蓉三位老師來說,又是艱難的一次愛心奉獻的出行,也是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孩子郭瑞琪的一次出行。當天下午,康縣三河鎮秧田小學趙曉民、母兵蘭、李蓉在該校校長馮國勇的帶領下,帶著書本和學習文具,為秧田壩村崔家溝社殘疾孩子郭瑞琪送教上門。
  • 有一種愛 叫「送教上門」記閬中市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教師群體
    為不能到校學習的殘障兒童少年送教上門,一直是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們的重要工作。特別是精準扶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這項工作更是被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因為「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深刻內涵,在殘障孩子們身上更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哪裡有不能進入校園的殘障孩子,我們的課堂就開到哪裡。三年多來,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被分成若干個送教小組,對80多名重度殘障兒童開展了送教上門服務。
  • 老師「送教」上門 給農村殘疾孩子帶來暖心的教育
    陪同我們採訪的水坡小學校長劉富堂,是這個「送教」團隊的領隊。 為了讓一些行動不便無法隨班就讀的農村殘疾孩子得到受教育的機會,這幾年水坡小學率先推出了「送教」上門行動。在確定了施教孩子後,學校每學期開學後都會專門安排,組織骨幹教師,定期「送教」上門,為鄉村殘疾孩子打開接受教育的門扉。
  • 澧縣:送教上門,情暖折翼天使
    澧縣涔南鎮譚家小學教師譚灰軍早早來小雨煙家中進行送教上門,離開的時候,小雨煙第一次主動拉住了譚老師的手,面帶微笑。「看著她的微笑,有種說不出的幸福和滿足感湧上心頭,感覺內心都被融化了。」譚老師知道,這是小雨煙表達高興的方式。
  • 送教上門 殘疾兒童在家就能接受教育
    ■湘橋區教育局送教上門,讓殘疾兒童也能接受教育。如今,148戶貧困戶全部達到「八有」脫貧標準,湘橋區教育局的教育幫扶也亮點頻出,不但全涵蓋各年齡段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2017年開始開展的「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兒童少年工作更有如「神筆」補足教育領域的「短板」。
  • 項城市:送教上門情暖「折翼天使」
    中明患有先天性身體殘缺,到了入學年齡卻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入校就讀,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針對中明的情況,安排專人上門對進行教育 在項城市,還有100多名像中明一樣的「折翼天使」,為全面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切實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立殘疾兒童教育保障制度,完善適齡殘疾兒童「一生一案」,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定期為特殊孩子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用愛去溫暖這些折翼天使。
  • 濉溪縣鐵佛鎮:紮實做好送教上門 持續推進教育扶貧
    濉溪縣鐵佛鎮南張樓村小天成的家裡,嶽集中心學校副校長董仲奎正在一筆一划的教小天成寫字,這正是近年來嶽集中心學校堅持開展智力扶貧送教上門活動的縮影。據悉,小天成患有腦癱,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父母為補貼家用常年在外打工,小天成在家由爺爺奶奶照顧,但是爺爺奶奶年齡偏大,對小天成的教育心有餘而力不足。
  • 送教(康)上門 溧陽為特殊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從9月1日起,該市培智學校派出兩名特教老師,每周驅車40多公裡上門給小鑫做抓球、插蘑菇釘、腕部拉伸、撿豆豆等康復訓練。12月21日,陽光暖暖,培智學校的送教(康)上門又來到小鑫家,兩位老師把提前準備好的棉鞋給他換上,扶著小鑫做起康復訓練。看著小鑫病情漸漸好轉,他母親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現在看到了希望。老師每次來孩子都很開心,孩子以前使不上勁的右手會抓球了。真的太感謝了。」
  • 烈山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為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展校外教育的覆蓋面,充分發揮校外活動中心的服務育人職能,真正體現教育的公益性、科學性和普及性,真正實現資源共享,烈山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科學統籌,精心安排,靈活機動地到全區各學校開展送教活動。
  • 送教上門,情暖人心——樂東縣特殊教育學校2019年6月27日送教下鄉紀實
    為了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切實保障殘疾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努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9年6月27日和28日,樂東縣特殊教育學校迎來本學期第三次送教上門活動。       "送教上門"是指對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因身體殘疾障礙過重,無法到學校接受正常教育適齡重度殘疾兒童,採取學校教師走進家門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個性化的個別化教育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