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日報
在西安科技大學驪山校區教職工餐廳餐具回收臺,教師們有序排隊放置餐具。 本報記者 李旭佳攝
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生周翔向記者展示剛兌換來的新鮮葡萄。 本報記者 李旭佳攝
近日,記者走訪了西安多所高校,發現在一些高校存在浪費糧食現象的同時,另一些高校則拿出了節約糧食的新招實招,為高校的「光碟行動」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成為很好的範例。
9月2日11時30分,正值飯點。在西安科技大學驪山校區驪繡苑餐廳,學生們正有序排隊進入餐廳,門口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勤儉節約的宣傳語。
進入餐廳一樓,環視四周,發現在餐廳內的立柱、牆面、檔口玻璃、餐具回收臺等明顯位置,均張貼有節約糧食和「光碟行動」的宣傳海報,提醒師生不要浪費糧食。在餐廳服務臺設有「光碟行動」水果兌換處,不時有學生拿著兌換券來兌換時令水果,這是該校新學季為鼓勵激勵「節約糧食、拒絕浪費」而出臺的一項新機制。
「這樣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引導我們養成節約糧食的行為習慣,點讚!」捧著剛兌換來的新鮮葡萄,機械工程學院大二學生周翔說。
據西安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翟海剛介紹,自8月24日起,學校餐廳每天會提供500份免費水果和300份以上的一元面值代金券,師生用餐後均可憑光碟領取水果兌換券兌換新鮮水果,包括西瓜、葡萄、甜瓜等,每天花樣翻新。
記者在現場看到,500份免費水果不到半小時就被兌換完畢。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必須節約每一粒糧食,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奉獻社會,做好榜樣。」學生高鵬告訴記者,「『光碟行動』我會堅持下去。」
「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每個人從小就要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教師魏小芹說。
拿「成果」換水果,換來了好結果。
在餐具回收臺,52歲的餐廳工作人員李紅衛感受真切:「之前學生剩菜剩飯較多,每次都要收拾好幾大桶廚餘垃圾,工作非常辛苦。現在也就是些湯湯水水,只要一桶就夠了,感覺工作舒心多了。」
「接下來,我們還會根據男女生用餐量的不同,推行半價餐和小份菜,多舉措杜絕糧食浪費。」西安科技大學餐飲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朱永林認為,「節約糧食、杜絕浪費」應該是高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長期抓細抓好。
「驪山校區有2萬多名學生,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立德樹人,讓更多學生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翟海剛說。
9月2日下午,在西安另一所大學,一項為期21天的「打卡」活動引來不少學生圍觀。
原來,這是陝西師範大學通過開展尋找「光碟行動」小衛士,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勤儉節約意識的活動。
據了解,該活動分別設立「光碟行動」7天、14天、21天獎勵機制,通過藉助「21天」心理學效應,用21天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習慣。
「我們每天發放210個小衛士貼紙給沒有剩餘飯菜的同學。活動舉行21天。學生集齊7個貼紙可以兌換學校對口扶貧單位的飲料,累計14天可以兌換充電寶,累計21天可以兌換運動手環。」陝西師範大學學生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王楠介紹。
「今天是我『打卡』第二天。這個活動很像集郵。我飯量比較小,每次吃完就感覺特別有成就感。」數學與信息科學院研二學生劉璐告訴記者,「身邊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了這一活動,我也定了集齊14張貼紙的小目標。」
除此之外,陝西師範大學還通過發一份倡議書,設立校園文明督導員,召開主題教育班會,開展「光碟行動」文明宿舍、班級評比等多種舉措,引導學生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節儉用餐正在成為陝西師範大學校園裡的「新風尚」。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陝西一些高校正在陸續亮出實招,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高校食堂浪費糧食現象,全方位開展糧食安全教育。希望「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和行為習慣深入到每個大學生心中,讓浪費糧食現象不再是高校校園裡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