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畫畫,最有用的3個原則

2022-01-11 浪花朵朵童書

文/吃月亮的柯柯

從事藝術教育,與幼齡段孩子接觸這幾年,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原則。用來指導自己面對孩子的畫,以及與孩子溝通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言行和決策的標準。

當孩子畫的「不好」的時候,當孩子繪畫熱情不高的時候,當我們忍不住想「指導」孩子畫畫的時候,基於這些原則,讓我能夠從容應對,不焦慮、不著急、不急功近利。這裡,將這3個原則分享給大家。🎨

原則一:尊重孩子的視知覺發展規律

看幼齡段孩子畫畫,特別期望他們能多畫一些,畫面能完整一點,不要看起來那麼亂。

令人失望的是,似乎不管怎麼說,他們表達都是有限的,而且很快就塗完了,有的畫能講出故事,有的乾脆就是亂塗,沒有意義。

這個時候在一旁的大人肯定會不太滿意(作為老師,我剛遇到這種情況內心也慌啊,怎麼給家長交代呢?),於是不自覺就想引導孩子畫出個什麼,好像這樣才算是學會畫畫。

但是,如果我們知道了孩子畫畫是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時,我們就會諒解孩子的表現,讓他/她享受亂塗亂畫,我們的態度也會從「不認可或擔心」轉化為「傾聽和讚賞」。

👶2-4歲 塗鴉期

繪畫內容從亂塗亂畫慢慢轉變為一些可識別的簡單圖形,說得多畫得少,畫的人比火柴人還簡單;

👦👧4-7歲 象徵表達期

4歲多的時候能畫一些簡單的東西,在成人看來很不真實,但能辨別一些特徵。到了5歲,繪畫逐漸加入很多細節,也有了主題,通常與「我」、「身體」以及「情感」有關

👬7-9歲 圖式期

這時候基本有能力表達一切有形狀的事物,但仍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孩子的興趣從「自我」,逐漸過渡到「自我與社會」的關係,對「我們」、「動作」、「地點」類的主題非常感興趣

▲ 兒童繪畫人物發展規律。

圖@鳥居昭美《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

所以,在順應塗鴉期以及開放鼓勵的狀態下,孩子一般會在4.5歲以後變得「超能畫畫」,繪畫主題和細節也會如我們期望的那樣日益豐盛。

時刻謹記這一原則,當孩子很開心地給你看他的「塗鴉傑作」時,你將不會擔心他是否畫得太簡單了,並且有底氣對其大聲表揚,佛系育娃。

原則二:給孩子的創造力留下足夠的空間

一次藝術活動上,一位6歲多的小姑娘出手不凡,創作的獨角獸線條流暢、造型獨特、沒有簡筆畫痕跡,從作品成果來看,孩子的思維開放度和繪畫表達能力都很優秀。

於是好奇她家的教育方法,上前跟她的媽媽交流一會兒。這位媽媽大概透露了幾個信息:

第一,在家非常愛畫畫; 

第二,沒有專門報過繪畫班; 

第三,家長「往後站」,讓她自己去探索。

這位媽媽還舉了一個例子。

女兒小時候上早教班,老師教捏小蜜蜂,很多家長都幫自家寶寶一起捏,捏出來和老師做到一樣好,而她決定不幫忙,只站在後面看。

結果當然是,她家寶寶做出來是最醜的,但她認為這樣的作品才是小朋友自己獨立做出來,這樣才是對孩子有益的。

她採用「往後站」方法的結果是,孩子長大後非常有主見。現在女兒特別喜歡自己在家搗鼓手工和畫畫,動手能力很強。

▲ 小朋友課間自己發明的藝術遊戲。圖@吃月亮藝術課

上圖是一位小朋友利用課間休閒時間,自己發明的藝術課。

將畫紙對摺再對摺,用剪刀剪出洞,然後打開畫紙,就會形成漂亮的對稱圖案。

因為是自己發明的,他非常喜歡,後來上課還玩過好幾次,我準備向他偷師,把這個玩法變成一堂真的藝術課。

▲ 小朋友自己發明的對稱剪紙玩法。圖@吃月亮藝術課

家長在陪畫過程中,也要記得這一原則,要給孩子繪畫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她去探索多過於你所教。

最好能夠充滿信任的告訴他:「現在是屬於你的自由畫時間,你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畫好了分享給我喲!」

原則三:以孩子更好理解的方式開展交流

班裡有個孩子老愛脫襪子,隨行的阿姨怎麼勸都不願意穿上。怎麼辦?

其實我們換個方式,孩子就會主動配合了。我拿起襪子,指著襪口說:「襪子呀,你嘴巴張那麼大幹嘛,你是想吃掉誰的腳嗎?」

襪子答(還是我在說):「不是,不是,我不是吃腳怪獸,我只是想讓寶寶的腳伸進我的肚子裡,這樣他就不會冷啦。」

坐在一旁的小夥兒聽得呵呵笑,然後很配合地把襪子穿上了。

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引導孩子畫畫的時候,同樣需要採用易於孩子理解的方式表達你想傳遞給他的內容。

想要孩子學會握筆,可以將正常說法「用兩隻手拿筆寫字」,改為「你的手指變成了小夾子,你能用你的小夾子夾住畫筆嗎?」

想要孩子學會洗筆沾顏料畫畫,如果用正常的說法,孩子很快會忘掉,不如改成:「先給筆洗澡,再用海綿為它擦乾身子,最後乾乾淨淨地找小紅(紅色顏料)到紙上玩。」

這個原則非常好用。

▲ 使用顏料時,把黃色叫做小黃,紅色叫做小紅,

孩子聽課會更認真喲。圖@吃月亮藝術課

如果你跟孩子說了半天,他仍然提不起興趣,不是內容的問題,也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你和孩子之間溝通上的存在差異。

按照我的個人經驗,三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基於孩子已有經驗去解釋,比如上面提到洗筆變成給筆洗澡,孩子很快就能記得怎麼使用顏料的順序;

🔵把要傳遞的內容和道理,變成故事。現在很多的繪本,大部分就在做這件事情;

🟡有身體互動和參與性的遊戲。想讓孩子畫出頭髮,不如先讓他摸一摸、聞一聞媽媽的頭髮。

這大概也是現在流行「遊戲力」養育法,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溝通,事半功倍

後來發現,知識儲備才是王道,當科學的教育知識在手,自然就不會焦慮,也很清楚該做什麼以及怎麼做了。

關於藝術啟蒙的知識儲備,浪花推薦這兩本書:

從一幅作品漫步到另一幅,思緒可以隨著藝術家,飛越萬千世界。

作者設計了一個雙線故事,把畫廊的展覽空間變成了一個冒險遊樂園,使現代藝術這一令人望而卻步的領域變得更加有趣、迷人。更重要的是,書中包含著很多關於藝術的問題與思考,啟發閱讀者自己獨立思考、探尋答案。

《這些顏色是香蕉的》

📖

《這些顏色是香蕉的》打破了固有思維,提供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新方式,而且是一本孩子都會喜歡的童書。《這些顏色是香蕉的》分別介紹了蘋果、草地、雲朵、玫瑰、香蕉等11種事物,每種事物都展示出25種顏色,讓小讀者感受到色彩的多樣性。

吃月亮的柯柯:前建築師 / 藝術教育者 / 童書翻譯 / 吃月亮藝術創始人,致力於 兒童藝術課程研發 & 家庭藝術啟蒙推廣。轉載自公眾號:吃月亮( ID chiyueliang-kids)

🎨練習畫畫,從家庭藝術啟蒙開始

相關焦點

  • 教孩子畫畫是在害孩子?真相是……
    繪畫這麼好,然而怎麼教孩子卻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孩子畫畫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怎麼教、什麼時候教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運筆意識,不再是用拳頭握著畫筆,而是像大人一樣持筆作畫。
  • 真的,不要教孩子畫畫!
    孩子畫畫受限於自身的大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畫畫特點。日本畫家與兒童教育專家鳥居昭美,在《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裡,詳細介紹了孩子畫畫的發展規律:1 歲:純粹是手的運動。3 歲左右:有意識地畫畫。在畫畫之前,就已經決定了畫什麼,會用畫出來的東西講故事。
  • 真的,別再隨便教孩子畫畫了......
    還有這麼長的假期,除了看書看動畫運動做遊戲學習,還有啥最簡單也最方便的活動能讓孩子放放電呢?畫畫啊!最近叮噹閒在家,我陪他一起畫畫,也是一天一幅大作的節奏。有讀者問到怎麼教孩子學畫畫問題,其實孩子畫畫真不能隨便教。
  • 教孩子畫畫也能教錯?你可能沒做好正確啟蒙
    2歲10個月,能看出教過的痕跡2.這3個常見誤區,90%的家長都入坑雖然畫畫很重要,但大部分家長都在用錯誤的方法束縛孩子,剝奪他們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下面是3個最常見的誤區,如果你也在坑裡,趕緊跳出來吧。(1)教孩子畫形象很多家長覺得,教孩子畫畫誰不會啊,簡單。「來,媽媽教你畫蘋果,先畫一個圓,再加兩筆,畫好了,你也照著畫一個。」但其實,這樣的簡筆畫,根本不是真正的兒童畫,不是孩子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而且教過一次後,孩子筆下的蘋果,永遠都只有這一個模樣。
  • 教孩子畫畫,不如讓孩子自己來畫畫
    現在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自己畫的不好的時候。就會覺得焦慮,甚至會大肆評價孩子這是畫的什麼呀?一點兒都不好?於是有一些家長就會自顧地拿起筆教孩子一筆一筆的畫。殊不知這在無形之中抹殺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創新力等。
  • 提前教孩子畫畫的弊端,為什麼不要隨便教孩子畫畫?
    我兒子牛大力從小就愛拿著筆亂七八糟的畫畫。許多朋友建議我送他去美術興趣班培養。我都拒絕了他們的建議。我認為在畫畫這件事上,是要遵循孩子的規律和水平,揠苗助長反而對孩子不好。它們被剪去了翅膀後,和地上的鵝有什麼區別呢?」「我為我女兒來打這場官司,是因為我感到我的女兒變成了那隻天鵝。他們剪掉了我女兒的想像力,他們把我女兒儘早的投入到只知道abc的池塘裡!」當然這都是題外話,我不反對我們的孩子早點學習書本裡的知識,這是大的趨勢,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提早學是好的。
  • 你還在「教」孩子畫畫嗎?勸你看完這篇文章,再教孩子畫畫也不遲
    要不要教孩子畫畫?怎麼教孩子畫畫?孩子對畫畫不感興趣,該怎麼辦?孩子畫得不像,要不要緊?畫畫班,要不要報?孩子的作品為什麼總是千篇一律?孩子畫畫這件事,父母真的是稍不留意就會踩坑。1 孩子的畫和成人的畫是完全不一樣的。孩子的畫反映了孩子內心真實存在的東西。
  • 教孩子畫畫的關鍵:把畫畫當作遊戲,讓孩子畫得開心畫出自我
    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畫畫是不需要「教」的。如果一定要被冠以「教」之名,也不是教技巧,而是教孩子多觀察多嘗試,教孩子自由隨性地表達自我,,教孩子樂觀積極地成長。這種想法更多的是把畫畫作為一種技術活,一種讓孩子學了就想讓孩子可以成為美術特長生的功利心。但其實,畫畫可以是一種親子互動遊戲,孩子不需要畫得多好,只要他喜歡就夠了;爸爸媽媽也不需要有多麼高超的教畫畫能力,只需要陪著孩子畫畫,在孩子想要介紹畫作內容時成為聽眾並及時給予肯定就夠了。
  • 親子陪畫就是教孩子畫畫嗎?它比教孩子畫畫要重要一百倍
    「龍老師,您是線上教孩子畫畫嗎?」「龍老師,我不會畫畫,我怎麼陪孩子畫畫?」……很多媽媽在諮詢課程時都會問我這兩個問題。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倍感無奈,我想說的是我的親子陪畫課比教孩子畫畫要重要一百倍。為什麼這麼說呢?
  • 到底怎樣教孩子學畫畫?很多家長都誤解了
    原來很愛畫畫的小朋友,為什麼現在越來越不敢畫了?這恐怕是很多爸媽的共同疑問。家有兒女的一般都會發現,塗塗畫畫簡直是小朋友們的最愛!那種用色彩、線條肆意塗抹的快樂和成就感,恐怕我們成年人已經很難體會。怎麼才能保護好孩子對畫畫的熱情,避免它被破壞呢?1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畫家。
  • 廖冰兄|有關教孩子畫畫的話
    不過這些東西並不是所有孩子的畫裡都有,只有在孩子的好畫裡才有。孩子的好畫便是在好的教法之下產生的。我們也常會看見使人生氣的壞的兒童畫。不過,我不是生孩子的氣,而是生教孩子的成人的氣。曾經有個相當長的時期,大人教孩子畫畫,總是叫小孩依樣畫葫蘆,不注意發揮個性和啟發獨立思考。這樣教法,豈但孩子畫不出好畫,連愛好畫畫的天性都給扼殺了。
  • 一個孩子對繪畫的厭惡,從手把手教他畫畫開始
    這些畫,無一例外,都是父母畫出形狀,然後孩子填色。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有一位媽媽說:「孩子不太會畫,不想畫,於是我就抓著他的手隨便畫下。」這位媽媽的做法是個例嗎?不是的,這個問題還挺普遍的。有一次我家3歲小貓咪說想要畫畫,那會他正在奶奶房間玩,奶奶說:「你先畫,畫完奶奶手把手教你畫。」我連忙說:「媽媽,讓他自己畫吧,畫成什麼樣就什麼樣,千萬別手把手教他畫畫喲。」想像一下,當2歲多3歲的孩子,興致勃勃地拿起畫筆想要畫畫,大人肯定是支持並很開心的。
  • 說真的,別再隨便教孩子畫畫了
    我小時候也喜歡畫畫,但大人經常在耳邊叨叨,別把衣服弄髒了,別把書本弄髒了,要保持書面整潔……聽多了,就不敢輕易下筆了。然後書面乾淨了,做事更「磨蹭」了。早期畫畫,孩子敢於把紙弄髒,敢於想到什麼畫什麼,沒有心理壓力和條條框框的束縛,是最難能可貴的。
  • 為何孩子老是不聽話?爸媽必學!教孩子規矩,把握3大原則
    很多父母習慣用威脅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但除了害怕,孩子知道為什麼要放下玩具、不能動嗎?專家教你掌握這些技巧,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式,讓孩子乖乖聽話! 你有想過為什麼孩子總是『講不聽』嗎?其實孩子不聽話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聽不懂或誤解父母講話的意思、不知道父母正在對他說話,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做。
  • 用寫數字教孩子畫畫,這種方式超讚!
    偶然在網上看到了這篇用寫數字的方式教孩子畫畫的文章,感覺超讚!相信你家的孩子會喜歡這種數學。
  • 還在手把手教孩子畫畫?快打住吧!
    奶叔有個同事,最近比較上火。  原因是她為了讓3歲閨女愛上畫畫,專門花大價錢買了一堆工具。    但讓她頭疼的是,孩子好像沒有這方面的天賦:  「天空明明是藍色的,她非要用紅色塗鴉;小鴨子的模型已經有了,讓她照著畫一遍都做不好;最可氣的是,手把手教她畫,人家還不幹了,真是白白浪費票子!」
  • 畫畫對於孩子大腦的發育有積極的作用
    畫畫對於孩子早年大腦的發育是有極為積極的作用的,因此,我和橙子的媽媽極力鼓勵孩子畫畫,但我們又有另外一個原則,不報班學習。因為重點不是孩子畫得怎樣,而是孩子嘗試把他大腦裡面的圖案以他特有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有目的的學習畫畫,特別是報班學習那種,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 這樣對待1-3歲孩子畫畫,比報班更強
    當寶寶拿起筆,準備留下他的創作的時候,你會不會趕緊跑過來說,寶寶,爸爸(媽媽)教你畫畫。到這裡我就想說了,千萬忍住。不要去硬教你家1-3歲的寶寶畫畫,他們天生就是「靈魂畫手」。我們這一代的寶寶爸媽,除非有從事藝術專業的,其實很少受到很系統的美術教育,但是你會想啊,我畫不了國畫油畫,畫個小人兒總是沒問題的,畫個小貓小狗也不在話下啊,甚至網上流傳的大量的簡筆畫的教程,真的很簡單,一學就會,學來了教出個小畫家來不好嗎?
  • 清華美院畢業的王昱珩從不教孩子畫畫,「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清華美院畢業的王昱珩從不教孩子畫畫,「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2020-08-29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讓孩子把時間花在畫畫上,到底有用沒用?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發現在五歲左右兒童在畫畫方面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個階段兒童使用工具來畫畫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更讓人驚喜的是他開始關注繪畫對象的細節和特徵,而且畫的也有了情景,畫的越來越像樣子,其實這就意味著孩子開啟了繪畫敏感期的第二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