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去臺灣探親半個月,臺中、臺北大部分地方都有去。普通階層的工作工資一半都是120-150臺幣/小時,像什麼一間小小的奶茶店、便利商店、小飯館、牛扒店、肯德基之類的服務員都是這個工資。RMB和臺幣目前比例是1比5 8小時制一天就是1000左右臺幣 折合人民幣200塊,一個月就是6000元,不高啊! 圖為基隆夜市。
有人說:作為一個交換生告訴你,這邊人工成本高,超市裡面一個大點的陶瓷碗,就一個合人民幣六十幾塊,普普通通超市裡一拖鞋大陸30塊3雙,這邊都得四五十一雙。不過化妝品便宜很多,但過日子不可能指望這些化妝品啥的吧。圖為臺北西門町區。
有人說:臺灣消費水平真心不高。呆了半個月 就拿臺北高雄說 一頓牛肉麵不到20人民幣 那牛肉簡直多的大的不敢想 我反正某些方面覺得還沒有成都高,當然房價不在討論之列。圖為臺中的獨特文化夜市。
也有人說: 哪有這麼算薪水的,拿時薪的都是打工族,工時既短也沒保證,只能靠相對較高的時薪來吸引僱員。 正式工在臺灣起薪低,加薪幅度低,所以年輕人現在多數都希望去大陸的大城市工作。而且臺灣大學生普遍競爭力較低,金融IT之類高薪行業沾不上邊,到了大陸除了少數從事藝術設計類工作,大多數只能往本身比較發達但實際低端的服務業扎堆。圖為臺灣花蓮市夜市。
也有人評論說:臺北租一個單間月租16000。放學好多孩子在便利店打工貼補家用,晚上還要上補習班。 我表姐生孩子之前,一個月要打三份工。臺巴子普遍愛賭,家破人亡的根本不算新聞。 圖為臺北士林夜市。
有人對比說:說消費水平貴的也該醒醒了,大部分東西比我們貴一兩成,但是人家房價多低啊,高雄折人民幣才一萬一平,普通百姓生活壓力小啊!
還有一說法:我有個臺灣同事,他說了,集團內董事長的公司和清潔工的工資差距不會大於5倍。這也導致很對高級人員北上大陸發展。他們只是起薪很高。但是絕對高層工資並不高至少不如大陸這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