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實沒有答案只有希望

2021-02-07 左岸讀書


                                   文/廖超國


年青的時候,我們總以為,生活就如小學時學的算數,像一列列算式,總會得出答案;人生則如我們中學所學的複雜的數學,似一道道公式,總可以推導出結論。後來,我們學了邏輯,掌握了因果聯繫,覺得萬事萬物都可以套用,再後來我們又聽說了人生算法,以為一切都可以通過公式、邏輯或算法的計算有答案。再再後來,傻傻地相信萊布尼茨所說的:世上只有兩門知識,數學和哲學,但這兩門知識沒有區別,數學是定量的哲學,哲學是定性的數學。除此之外的任何知識體系,都是用數學定量解釋、用哲學定性解釋的過程。但當我們經歷了生活的錘打,經過了人生的歷練,品嘗了塵世的酸甜苦辣,遭遇了人間的冷熱風霜,漸漸成熟起來時,我們會明白所有的認識都是片面的,一切論述都帶有論述者的主觀色彩。知識的局限便是偏見。任何公式、邏輯、算法都有自己限定的運用領域,而且必須有必要的前提條件。更為特別的是,這些公式、邏輯、算法於人生似乎不那麼有效。因為人的心理活動永遠沒有公式。終於悟出了,生活不是算術,人生不是數學,一輩子是算不出來的,很多時候人生沒有答案,有的只是希望。


每個人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極奇偶然的事,既是人造,也是神造。誰在這其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是你父母?是你?還是……?你的父母若沒有那一眼千年,沒有那關鍵時刻愛意的衝動,若沒有最初你的過關斬將的強大,和那上億的與你一樣具有原始生命活力對手競爭勝出,現實的你會在何方,沒有誰能說得清。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人,扯著科學的旗幟,也許會給出一些牽強附會的解釋,但那僅僅是他們的說辭,難以令人信服。其實生命的神秘讓科學也顯遜色。就像科學從來不去證明,上帝存在與否一樣,人生的神秘也由此展開,你的出生便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的開始。


隨著你的成長和成熟,一個又一個的沒有答案的問題會接蹤而來。


人們通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那人的性格怎麼形成,一些人將其歸結為環境所決定,說人是環境的產物,不否認環境對人的影響,但是那只是影響,而不是決定。同一父母,同一家庭的孩子,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撫育,為什麼又有不一樣的性格呢?甚至孌生的兄弟姊妹,性格也各異。也有人說,一個人的性格與其基因有關,那麼是誰在安排我們身上的基因排序呢?這也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答案的問題。


談到人的命運就更像一團迷霧了,命運究竟是什麼?就其本身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就詞本身的理解不難,命運就是宿命和運氣,是事物由定數和變數組合的一種模式,命是定數,運是變數。而命理學所說的命運相對複雜。命是先天所賦人的本性,運則是人生不同階段的窮通變化。命運是時間與空間之間的規則,命運是生命氣化運行的規律。宿命論則把命運定義為「人的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但我以為,還是北宋宰相呂蒙正,把命運說得明白曉暢,通俗易懂。你是懂了,但你仍然沒找到答案。


他在《命運賦》裡寫道:「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登科;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醜之婦。此乃命也。」「蛟龍未遇,潛水於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有先貧而後富,有老壯而少衰;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路人唾眾人欺,而及至遇行,腰懸調兵印掌天下,生殺大權,此乃時也,運也。」道及他本人,其結合自身實例,進一步把命運詮釋。先前「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而後來「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所能也」。他告訴人們,人不過是命運的產物,人由命定,運靠時變。人終究逃不過命運的魔掌。


無獨有偶,晚清名臣,堪稱人生導師的曾國藩,一生尊崇孔孟儒道和程朱理學,久經翻雲覆雨的官場和波序雲詭的戰場,想留給世人最後的僅是十二個字。他曾經對他身邊的吳敏樹和郭嵩燾兩位說:「我身後要撰寫碑銘必然是兩位的事。別的都任你們去寫,但是銘詞的結語,我想還是我自己來寫,就一句話:『不信書,信運氣,公之言,傳萬世』」。而命運是什麼呢?運氣由誰定?為什麼你有的好運別人卻沒有?有答案嗎?沒有!



人的命運沒有答案,那人的姻緣有答案嗎?


人從動心的初戀到鎖情定身,從定下終生到步入婚姻的殿堂,從戴上結婚戒指到白頭到老,其背後由一根什麼樣的紅線在牽連著,又是哪一位神秘的紅娘為相愛的一對男女牽線搭橋。傳說中故事,讓人既信又不信。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降生之時,完整的一個人被雷神一劈兩半撒到人間。婚姻便是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己先前的另一半。不幸的是,很多人歷盡千辛,度卻萬難都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合體的另一半。最後不得不屈於現實,向婚姻低頭。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沒人能告訴你,而且你自己也迷惑不解,終其一生而無答案。


愛情婚姻之迷讓我們茫然,那我們一生從事何行當有說法嗎?


每一個人離開校門,都是懷揣著夢想,憧憬著美好,志得意滿踏上社會的。人生海海,世界大大,天闊海寬,鳥飛魚躍。鮮衣怒馬風華茂,一日看盡長安花。以為有自己理想的工作等著自己,可以仗劍走天下。但社會不是你的爹媽,不會順著你。它用特有的方式給你補課,讓你明白社會這張試卷,不像學校的考試那樣,有標準答案,用分數來衡量。博士賣肉不稀奇,碩士快遞小哥也常有,藍翔畢業好就業。你的工作在哪裡?心裡無數到處尋。找份工作比較難,自己創業會更難。減人減薪很常見,跳去跳來入中年。你會端著哪個行當的飯碗吃到退休,你能告訴我嗎?即使你想好了,但最終也不是你能說了算。誰說了算?不知道,沒答案。


如果說人的出生是偶然的話,那人要死去則一定是必然。周國平在《偶然的機會決定了你的命運軌跡》中曾說:「在人生中,只有死是必然的,其餘一切均屬偶然」。有生有死才是人生,沒有人會不死。生不由己,死能由己嗎?排除自殺之外,一個人死於何時何地,以什麼方式結束生命,離開這個世界,了此一生?誰也說不清,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雖然人生存在著種種疑團,但我們為什麼並不絕望呢?因為人們對人生充滿著希望。人是靠希望活著的,希望人人都有,而且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有。希望讓我們知道很多問題,雖然目前難以找到答案,但我們相信總有一天人類會弄清其中的原因,還原真相。


我不是有神論者,不會陷入人生不可知論。堅信人生是可知的,也是有答案的,只是當下的科技生產力的水平制約著我們對複雜神秘的自然界的認識,人類對神秘的自然的認識僅僅才冰山一角,我們只對二維空間有了一些膚淺的認知。多維空間的存在,我們還不曾涉及,就像電波及其wifi信號一樣,雖身體無法感知,但它確實存在。


近年來,科學家探索著的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正成為攪亂世界的3項科學成果,也向人們揭示著,宇宙存在著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歷史的進步,特別是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的手段的豐富,很多問題都會逐步解開神秘的面紗,真相顯露,迷團散開。真理有時也會穿著為迷信的外衣,但它不會永遠穿著,人類有智慧幫它脫掉。


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今日簡史》中寫到:「宇宙有三個基本現實:一切事物都會不斷變化(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都沒有永恆的本質(諸法無我),沒有什麼能永遠令人滿意(諸漏皆苦)。就算你能夠探索銀河系、探索你的身體、探索你的心智,即使你探索得再遠,也無法找到永不改變的東西、永遠固定的本質,更無法得到永遠的滿足。」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的規律當然也適用人生。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這個世界真得很奇妙,有太多的原因沒有結果,有太多的結果沒有原因。人生更是如此。人生沒有答案,也許過程本身就是答案,也許希望才是答案。


                                                   2020年8月2日

                                             寫於南湖之畔水域天際



左岸記:絕大部分人能夠得到的絕大部分東西,一定是接近和相同條件,相同境遇的人的中位數的。如果你想擺脫這一點,得到的特別多,那就需要運氣。但如果不想靠運氣這種小概率事件,那該靠什麼呢?只能是預期。管理好自己的預期,把每一手牌按大概率的方向把每一把牌都做精準化的決策。人生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完成人生有好的方法和決策。

相關焦點

  • 人生其實沒有答案只有希望
    終於悟出了,生活不是算術,人生不是數學,一輩子是算不出來的,很多時候人生沒有答案,有的只是希望。每個人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極其偶然的事,既是人造,也是神造。誰在這其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是你父母?是你?還是……?
  • 人生沒有答案,也許過程本身就是答案,也許希望才是答案
    更為特別的是,這些公式、邏輯、算法於人生似乎不那麼有效。因為人的心理活動永遠沒有公式。終於悟出了,生活不是算術,人生不是數學,一輩子是算不出來的,很多時候人生沒有答案,有的只是希望。每個人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極其偶然的事,既是人造,也是神造。誰在這其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是你父母?是你?還是……?
  •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你我無需設限
    其實,比人生高度更可怕的是「心理高度」,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會在不知不覺中消磨你所有的自信。或許大多數人的確沒有阿基米德、牛頓優秀,但這不是逃避的理由。很多人都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可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希望。我們也無需突破誰,突破自己就可能創造奇蹟。
  • 古訓: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齡
    其實,最好的年齡,就是現在。往事不可追,過去的日子不會重來;人生多坎坷,來日不一定可期,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我們的祖先極具智慧,用哲理性的語言概括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告訴子孫後代: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正當最好的年齡。
  • 人生沒有地圖,只有指南針
    你必須學會於人群中保持自我,必須要學會於雜亂紛繁之中,建立起自己不充足條件下的認知體系。(01)奧數風行時,曾出現過許多怪奇坑爹題。 如果有奧數坑爹排行榜,下面這道多半會入圍: 有隻可愛的小熊,走路時不小心,失足掉進一個大坑。
  • 人生沒有倒退只有前行,人生路上沒有對錯只有經驗教訓……
    原諒可以原諒的錯誤,忘記該忘記的得意,人生不能倒退只有前行,人生路上的對與錯,都是人生前行時甩在身後的風景。我們的人生也不僅僅是表象,人生的道理只有時間、地點、對象這三者對了才是正確的道理,所以,我們得有雙辨別的眼睛,如果這三者不對,它就成為仿佛是道理的道理。人生路,是將人生比作世間,我們用腳走在的路,人生,不真是一條路。我們的腳走在世間路上,那只是動作,向前走還是向後走,由我們自己掌握。
  • 飛馳人生:張弛的最後活下來麼?答案其實就在這句英文中
    韓寒拍攝的《飛馳人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有著韓寒執導+喜劇明星沈騰+實力派演員尹正這樣的黃金搭配,上映後在電影的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是一部笑中帶淚的追夢片,主要講述曾經冠軍車手張弛,為了重返車壇發生所發生的趣事。
  • 希望的人生?幻滅的人生?
    遺書顯示,他生前沒有遭遇暴力侵害,沒有失戀,也沒有遭遇導師壓榨。不可否認,人生有不同的真相,有的人看到的是希望,而有的人看到的是幻滅;人生有不同的需要,有的人需要希望,而有的人需要幻滅。因此,討論希望還是幻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讓活著的人安心地活下去。
  • 對不起,你的人生沒有「正確答案」
    其實,人生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我們只不過是靠努力,來使當初的選擇顯得正確。大四上學期快結束時,北方的冬天乾冷乾冷的,教學樓的大理石地板上結了一層冰,我和好朋友從自習室出來,雪花落在身上,那個場景至今記得很清晰,我們不禁感嘆了一下,大學四年過得真快!
  • 人生沒有正確答案,你的選擇就是答案
    【人生沒有正確答案,你的選擇就是答案】高考放榜,有人欣喜,有人失意,無論結果如何,只要奮鬥過,就青春無悔。高考能改變人生,但不會決定人生,發條微博,分享你的2020高考記憶,只要你不停止努力,就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很多問題其實沒有答案
    心靈絕症都是毒藥吃多了,而且自身還是解毒功能缺陷,再說說人類「安慰」這個詞,其意思是安頓撫慰,用歡娛、希望、保證以及同情心減輕、安撫或鼓勵人老拿現今的答案去定義他實際沒有做到的標準,就定義是墮落消極懶但是人們張口就來,「你太消極了」「你想多了」「你是懶」「你在怨天尤人」「你怕吃苦」「你不努力」怨你M的人,怕吃你M的苦,你怎麼知道他內心不是特別討厭自己這樣
  • 人生,只有回不來的過去,沒有過不去的當下
    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人生沒有一勞永逸的開始,也沒有無法拯救的結束。我們或許改變不了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人生多艱,但是只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輕易認輸,敢於面對,成功遲早會笑臉相迎。人生,只有回不來的過去,沒有過不去的當下。失意並不可悲,失敗也並不可怕,只要能夠坦然面對、頑強拼搏,失意也會變成得意,失敗也能帶來成功。有得意就有失意,有成功就有失敗。
  • 上遊評論 |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莫以分數論成敗
    男生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讓人忍不住跟著開心,真希望每一位學子都能像這位考生一樣滿臉寫著喜悅,但高考的故事並非皆大歡喜,而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考出了理想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院校,也有人發揮失常成績不佳,面對未來有些迷茫和沮喪。如何看待高考成敗,是每一位學子的必修課。春風得意者值得祝賀,成績不佳者也不必沮喪。
  • 丁克族人生的重大缺陷是什麼?答案只有四個字
    丁克意指夫妻兩人具備生育能力,卻主動放棄生育,沒有子女,享受二人世界的生活方式。到了90年代,在中國的各大城市裡,丁克家庭的數量正在穩步提升。而如今隨著養育孩子的成本提升,生活壓力的劇增,年輕人更注重自我意識和發展,丁克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推崇,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 人生的意義與如何過得圓滿:給你確切的答案
    最近不知道是什麼情況,知乎裡的推送問題都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能否歸零,人生沒有意義怎麼辦,人生充滿遺憾怎麼辦,人生的希望在哪裡,怎樣才能過上圓滿的一生......人生的希望和意義人生的意義對每個人都不相同,但人生的希望往往來自於對自己人生意義的確認。人們總會因為覺得自己活著有意義才充滿了對人生未來的希望,想去看看更偉大的明天和未來。
  • 填志願就像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最近刷知乎的時候,看到了他們家的商業廣告《答案剛剛高考完的孩子們,現在正在面臨著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選擇——填志願,對未來的憧憬與糾結,挺難的。今年的應屆生們,在畢業季的關鍵時刻,沒有了最後的告別,甚至沒有了拍畢業照的機會
  • 《飛馳人生》張弛最後到底有沒有死?結局那句英文早已給出答案
    ,來自主角張弛的獨白,其實就是韓寒的直抒胸臆的感概。那一年,他32歲(主角張弛達到人生巔峰,被禁賽時也是32歲)。   《飛馳人生》是韓寒人導演的第三電影,他的前兩部電影也很好,這對每個人的期望都是真實的。《飛馳人生》的故事情節也非常簡單,講述了曾經全能的冠軍車手 張弛想要捲土重來的故事。影戲的主演是觀眾都熟悉的笑星沈騰,另有尹正,兩人的搭檔也是非常讓觀眾喜歡,因為兩人之前還曾搭檔出演過經典的《夏洛特煩惱》。
  • 《活著》:若人生本無希望,那向死而生會不會就是唯一答案
    我想肯定有人說為了家人,也有人說為了夢想,還有人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在活著……也許這本書可以給你答案。這本書的作者餘華,相信很多的朋友知道他,他還有《兄弟》《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等多部作品,也獲得了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等多種獎項。
  •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莫以分數論成敗
    男生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讓人忍不住跟著開心,真希望每一位學子都能像這位考生一樣滿臉寫著喜悅,但高考的故事並非皆大歡喜,而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考出了理想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院校,也有人發揮失常成績不佳,面對未來有些迷茫和沮喪。如何看待高考成敗,是每一位學子的必修課。春風得意者值得祝賀,成績不佳者也不必沮喪。
  • 今年高考作文,其實講了9個人生哲理
    當我們從心底問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小時候,家人希望我們能考上好大學,以為這就是未來想要的;畢業了,我們希望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以為人生從此安穩;後來我們覺得,等一切穩定了,我們又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似乎從前的「追求」,是人們希望我們成為的樣子,那……我們自己究竟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