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沙成塔,用學習成就優秀編輯

2020-12-17 人民網傳媒

摘 要:編輯,是文化的傳承者,是精神產品的鑑別者和把關者,是優秀作者的培育人,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的重要角色。編輯需要認識到職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長期地、持續地進行學習,促使自己進步和提升。本文作者從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三個方面分享自己從編輯「門外漢」到「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編輯」的成長經驗。

關鍵詞:學習;編輯能力;成長;經驗分享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8-0000-0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學才能上進。幹部要上進,黨要上進,國家要上進,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以學促能,以能促用,學習強國。

具有從實踐、研究、閱讀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的能力便是「學習」。《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總編輯、博士生導師楊煥章教授說:「編輯是策劃審理作品使之適合流傳的再創造活動。」[1]「策劃」「審理」「使之適合流傳」「再創造」每一點都離不開持續學習。隨著時代的發展,作者的文章立意、方向都在不斷創新,讀者的閱讀需求也與時俱進。編輯需要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跟上作者和讀者的步伐,通過自己的編輯加工,將作者的智力成果轉化為讀者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

莊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編輯要利用各種途徑來獲取知識,促進自我知識更新和能力提高。在現實生活中,筆者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通過日積月累、積沙成塔的學習,筆者從編輯的「門外漢」成長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編輯」。近日,在「學習強國」平臺閱讀多篇文章,受益匪淺,並有所感悟,特撰文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希望能與同道們共勉。

一、端正學習態度

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學習態度的好壞決定著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編輯是雜家」,要學習的領域廣泛,從文字知識功底到編輯行業規範,從學科專業方向到社會焦點熱點,編輯得樣樣都在行。文字知識學習無窮無盡、枯燥乏味;編輯行業規範細緻嚴謹、因時而變;期刊專業方向漫無邊際、廣闊無垠;社會焦點熱點百花齊放、層出不窮。只有端正學習態度,才能虛懷若谷。從編輯功底學起,從改錯別字做起,練好基本功。同時,虛心向老編輯學習,學習編輯技能、策劃意識和創新精神,學習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處理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編輯,需要練就過硬的業務技能,擁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克服困難,探索進取,多方面地提升工作自己,同時也能體驗取得進步的愉悅心情。

「業精於勤,荒於嬉。」 認識到編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長期地、持續地進行學習,孜孜不倦、勤勤懇懇、持之以恆,努力做到知業、樂業、勤業、精業,幫助作者提升文章質量,把「嫁衣裳」做好,提高文章的知識傳播力,這才是編輯自我價值的最好體現[2]。

二、培養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入門知識學習到喜愛學習行業知識,再到以學習行業知識為樂,這就是一個優秀編輯的成長史。

編輯不僅要發揮「工匠精神」「為他人做好嫁衣裳」,還要在工作中尋找自己的編輯專業樂趣。只有樂業,才捨得擠時間和花精力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才能在從業中得到內心的充實[3]。

大多數編輯在學校所學的專業並不是編輯學,筆者就是從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畢業,從事醫學期刊編輯工作。剛入職時,對行業了解甚少,按照老編輯的安排,從校對開始,逐漸深入。後來參加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和期刊編輯業務培訓班,系統地掌握編輯理論和熟悉編輯業務,真正實現了編輯角色的轉變。校對、編輯加工、審稿、選題開發、組稿、約稿……筆者已從業16年,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個具有無限發展力的行業,將工作中遇到的盲點和困惑轉變成成為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的動力,並樂此不疲。

培養良好學習的興趣,思考,探究,撥雲見日,懂其意、明其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很多娛樂活動無法比擬的。

(一)參與活動,激發工作熱情

除了業務培訓,編輯行業常有座談會和沙龍,變化多樣的形式可以讓參與者開拓眼界、擴展知識面、促進行業內的交流。近年來,各種編輯技能大賽層出不窮,而且主題和形式也富有趣味性。編輯們通過參與此類活動,不但能鞏固和實踐所掌握的知識、加深理解,還能發現樂趣,激發工作熱情。筆者經常參與此類活動,不但和同行們交流辦刊經驗、求解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還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談天說地、分享生活,為人生增添了很多色彩。

(二)總結經驗,撰寫編輯論文

古人云:「登山則情滿於山, 觀海則意溢於海。」撰寫編輯論文可以使自己在一些感興趣的領域廣泛涉獵專業理論知識。通過查找論文的基本參考資料,並且對這些資料進行分類甄別,自己模糊的思路得到澄清,自己的觀點不斷升華、豐滿,在前人的基礎上實現思想的多方超越,這種價值感的體驗超越手機、電視等娛樂手段[4]。在寫作過程中,掌握學術動態,完善知識結構,並有所思索和創新,自己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而這又是繼續探索的動力。論文成型發表,有了自己的知識成果,並能與他人分享,這又是一種樂趣。筆者通常將工作中感興趣的研究方向記錄於冊,再安排合適的時間對這些研究方向進行篩選。在查閱資料後選定並撰文,目前已發表編輯類論文十多篇。

(三)深度探索,開展課題研究

撰寫編輯論文是對編輯工作的總結和經驗分享,開展科研課題是對編輯工作的深度探索。無論是總結經驗,還是研究問題,都屬於研究型學習,對提升專業水平、提高業務修養,具有顯著作用。開展課題研究是為了探索一些專業領域的未知,往往還有很多組織協調工作,是項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但這也更能激發職業興趣。通過課題研究,形成專業理論,可以增強自己的職業自信;將科研成果轉化為與同行分享的材料,參與交流、講座,可以更多地展示自己,增強職業自豪感。深度探索領域,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有利於提升社會價值感,激發再學習的興趣。

(四)吐故納新,融合新型媒體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勢不可擋。青年編輯伴隨著新媒體的成長,在媒體融合方面有著天生的熱愛。新時代的編輯需要有計算機操作、信息檢索能力和新媒體應用的能力。OA出版、微信、網站,這些「時尚」足以引起青年編輯的興趣,以樂在其中的態度處理工作。通過融合新型媒體對編輯流程吐故納新,提高編輯工作效率,增添刊物的發展活力。

三、提高學習能力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網際網路的發展和便捷化閱讀,讓信息、知識無處不在,每天都有各種知識和信息鋪天蓋地潮水般湧來。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盡力快速地提升工作能力?

(一)傳統學習方式不能丟

讀編輯學書刊和論文、讀專業書刊和論文、參加編輯業務培訓、參加專業學術會議、跟著老編輯學習經驗等等[5],這些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夯實專業基礎、擴展專業視野的必備學習方式。筆者從事醫學期刊的編輯工作,多年來一直訂閱《編輯學報》《中國科技期刊研究》,案頭長期放著《醫學文稿的常見問題及對策》《期刊編校規範選編》《實用保健醫學》《老年醫學》等,經常翻閱,可以核查一些信息,也可以得到一些組稿的啟發。

(二)新型的學習辦法要用上

「處處留心皆學問」。近年來新興起一種學習方式——碎片化學習,通過非正式化的、零星的、分散的學習,得到局部的知識和見解,再通過分析、甄別、整合,得到較為客觀、全面、真實的知識[6]。相對於傳統的學習方式,碎片化學習傳播快、內容新、信息散而小,更適合人們用碎散的時間、用樂於接受的新媒體獲取知識。網絡資料庫檢索、網站信息傳遞、微信公眾號推送、行業QQ群的群「策」群「議」,甚至微信朋友圈,都是學習的好地方。一篇簡短文章的傳播可能就觸及到學術領域的熱點,開啟專題策劃的方向。筆者曾受一條朋友圈的微信《藥物也有它的性格》的啟發,結合老年人往往多種疾病共存並服用多種藥物的實際情況,策劃了 「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藥」 專題,該專題發表後,作者收到了眾多臨床醫生的電郵諮詢,希望解答一些具體臨床用藥的困惑;該專題文章的網絡瀏覽量和下載量也相當可觀。

四、結束語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不斷湧現,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成果層出不窮[7]。編輯只有具備了與時俱進的信息存儲、敏銳的熱點追蹤,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的知識傳播給讀者,提升期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8]。因此,要成為一名優秀編輯,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9],以勤致學、積沙成塔的傳統要保持,同時,在學習和實踐中探索出自己樂於接受的學習方式,做到在學習中培養興趣、在工作中發現快樂,享受學習、享受工作。

參考文獻:

[1] 耿春紅.從編輯定義談編輯的重要性[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4):119-121.

[2] 程翠,王靜,胡世蓮.論青年科技期刊編輯如何實現自我價值[J].出版廣角,2018(321):53-55.

[3] 辛亮,黃雅意,黃鋒.論科技期刊新生代編輯的培養[J].編輯學報,2017,29(6):597-598.

[4] 潘正安.出版人為什麼要寫業務論文[J].中國編輯,2017(88):26-28.

[5] 陸宜新.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成長過程中要做到有「心」有「意」[J].編輯學報,2015,27(1):92-93.

[6] 鍾曉紅.碎片化學習:學術期刊編輯素養提升的新途徑[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4(3):261-264.

[7] 單凝.科技期刊編輯繼續教育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70-376.

[8] 張永生.做學習型編輯,打造精品高職教材[J].傳播與版權,2016(5):64-68.

[9] 餘茜,杜新徵,葉文娟.科技期刊編輯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重要性[J].編輯學報,2014,26(S1):162-164.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積沙成塔
    積沙成塔 領域:機器人
  • 2016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積沙成塔,集腋成裘
    孔子沒說什麼,自己彎腰撿起了馬蹄鐵,用它在鐵匠那兒換來3文錢,又用這錢買了十七八顆櫻桃。出了城,二人繼續前行,經過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厲害,就把藏在袖子裡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子路一見,趕緊撿起來吃。  孔子邊走邊丟,子路也狼狽地彎了十七八次腰。最後,孔子笑著對子路說:要是你剛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了。小事不幹,將來就會在更小的事上操勞。
  • 積沙成塔,點滴努力成就曠世天才
    一個人如果只安於現狀,不想去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與事物,遲早會被「新人」所超越,被社會所淘汰,像「前浪」一樣被狠狠的拍在沙灘上。完善和提高是每個人的「必修課」,且需要時刻提升,才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如何提升和完善自我呢?以下幾點是最重要的。一、勤奮和珍惜時間。愛因斯坦曾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由此可見,勤奮的重要性。老話說:勤能補拙。
  • 積沙成塔 踐行於思——2020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成功...
    他對在線學者的出席表示感謝,並預祝暑期學校圓滿成功,希望同學們能在暑期的學習中研究精進,滿載而歸。關於如何撰寫好的引子,王老師認為,通過閱讀優秀期刊發表文獻可以從中獲取靈感,並建議同學們在平日的積累討論中要養成記錄思考過程的習慣,自我梳理研究想法的問題、假設與方法。關於如何選擇研究方向,王教授講述了他選擇信息披露方向的原因,並鼓勵同學們若有志於研究西方問題要多注意積累文獻,若有志於研究國內問題則要多用心關注時事。麻志明教授也就研究問題的選取分享了他的看法。同學們收穫頗豐。
  • 新教師成長之路:向優秀的人學習,成就優秀的自己
    時間過得真快,新教師兩天的培訓學習就結束了。我覺得這次新教師培訓的開班儀式是非常成功的。經過這兩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現在我來談談自己學習後的一些感受和體會吧!首先,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新教師,一定要做到立德樹人,為人師表。
  • 星火燎原,積沙成塔——甲殼蟲英語外教班(暑期&秋季)招生簡章
    星火燎原,積沙成塔       ——甲殼蟲英語外教班(暑期&秋季)招生簡章
  • 郝建平:四套教材成就我25年的編輯生涯
    七十年來,人教社編輯出版了眾多教材,在一本本教材背後,是人教人的艱辛與擔當。今天為大家帶來郝建平老師的《四套教材成就我25年的編輯生涯》。看看她在人教社工作的25年,從編輯、編者到主編的專業成長曆程。四套教材成就我25年的編輯生涯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語室 郝建平本人於1991年7月調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語編輯室至2015年9月退休。這25年,我主要從事小學英語教材的研究、編寫和培訓等工作。
  • 承認別人的優秀,成就更好的自己
    意思是: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要虛心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性地會拿自己和別人作比較,往往做的不如別人好的時候就會找各種藉口,承認自己的不足往往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即使是孩子。媗媗每周末都會同小閨蜜朵朵一同去遊泳,相對於媗媗的謹小慎微,朵朵則敢於嘗試、勇於創新。
  • 分享經驗 成就夢想!正陽縣召開優秀學子學習經驗交流會
    ,會議邀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責任編輯李中華、中國作協會員張運濤、駐馬店市驛城區雙語學校校長鄭啟敏、清華大學新生魯上上等優秀學子和成功人士匯聚一堂,與寒凍中心校100多名師生一起探討國學知識、學習經驗、寫作知識以及個人成長經歷,李中華、張運濤、魯上上等嘉賓分別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個人成長經歷
  • 郝建平:四套教材成就我25年的編輯生涯
    這七套教材記錄了我在人教社25年的足跡,其中前四套教材成就了我25年的編輯生涯。成就我編輯基礎的第一套教材我參與的第一套教材是1991年-1994年我社與新加坡泛太平洋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實驗本)英語》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簡稱為PEFC)(共四冊),供小學最後兩個年級使用。
  • 三步幫寫作,積沙成塔
    今天就說觀察力的培養,即怎樣培養觀察力,讓孩子的寫作積沙成塔。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要像童喜喜說的那樣,要進行藝術的觀察,以藝術的角度去觀看體察事物,從而豐富而精確地儲備素材,高效完成寫作的前期準備。具體操作起來,需要做到如下三步。
  • 陳昌文:用自己的優秀成就學生的未來
    陳昌文廉潔從教,嚴於律己,注重思想道德修養,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品德言行來教育影響學生。他強烈的責任感不僅表現在平時,在自己的身體及家庭出現困難時更是有所體現,即便是在他的母親和妻子都身患癌症的情況下,仍然每天都堅守在管理、教學崗位上,從未耽誤學生的一節課。在教學上,陳昌文用自己獨到的方法取得了優秀的教學成效。
  • 助力優秀校長,成就教育夢想
    ,成就教育夢想!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形式,自身就蘊藏著一定的文化要素,通過時間的累積形成獨有的文化積澱,我們助力校長挖掘學校文化靈魂,形成獨具特色的、完整系統的文化理念體系,從而點燃優秀校長的教育夢想,推動學校的蓬勃發展。
  • 育英優啟教師錄:汪淑紅——積沙成塔,每天都讓孩子進步一點點!
    汪老師善於因材施教,引導其樂於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講授和探究兩方面找到適度的結合點,通過不斷完善教育,使學生實現最大限度的自我發展的自我完善。在數學教學方面汪老師堅持不斷學習,她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
  • 致願意成就優秀孩子的父母
    因此,要想孩子優秀,父母必須好好學習。一個善於學習的父母就是孩子前行的明燈,引領孩子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您是一個什麼樣的父母?您願意做成就優秀孩子的父母嗎?
  • 「學而不厭」的開拓進取精神成就了清真寺教長教學阿訇的優秀
    教長教學阿訇的優秀張金勇遵循經訓,虔誠信仰,「學而不厭」的開拓進取精神,成就了每一所清真寺教長、教學阿訇的優秀。(2:269)「你應當奉你的創造主的名義而宣讀,他曾用血塊造人。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96:1-5)先知穆聖說:「求知從搖籃至墳墓」。真主賜予穆斯林的最大恩典,就是給予穆斯林一種奇妙的稟賦,他能夠尋求真理,看見真理,愛真理,為真理而犧牲自己。每一個穆斯林都要明白: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獲得更加可貴,因為只有追求真理之人,方能獲得真理。
  •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Medature攜手北京《瑞麗》雜誌社為武漢醫護...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如今疫情防控工作進入了重要的決勝階段,防疫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果。為了進一步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健康保衛戰,Medature品牌表示,將會以更加積極的面貌繼續響應疫情防控的號召,願為疫情防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提供具有顯著修護效果的產品,為共同抗擊疫情而努力。
  • 學習實踐優秀案例、優秀學習組織獎、優秀學習供稿獎...
    12月11日,靜安區召開處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交流會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進工作總結表彰會。會議對榮獲2020年靜安區處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實踐優秀案例的單位以及2020年度靜安區「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進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
  • DNF:邊緣問題積沙成塔,對玩家流失不管不顧,解決無望!
    地下城這個遊戲一直以來都是有非常多的問題的,舊的問題可能還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就出來了,有些問題是容易引發玩家公憤,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一些則是比較邊緣化的問題,這些問題大概就是一直都存在,一直在優化,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總是在影響著玩家們的遊戲心態,可能不那麼嚴重,但是積沙成塔
  • 發表SCI論文、拿下N多獎學金……她說,「堅持」成就優秀的自己!
    回首備賽的那段時光,王宗緹坦言:「那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學習編程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學習掌握寫論文的方法。」一張白紙最為可貴的,就是擁有寫就華美篇章的可能,而汗水灌溉的花朵一定是絢爛奪目的。除了積極參加科研競賽,王宗緹的專業成績也十分優秀,連續榮獲校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