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周道模:廣漢詩人的國際範兒

2020-12-19 騰訊網

來源:微新廣漢

部分圖片來自周道模

攝影師:李寧

走遍中國大江南北

遊覽世界35個國家、地區

多次獲得國內外文學獎項

詩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在當地發表

與世界多個國家、地區的詩人交朋友

把自己的生活繪成了一部詩集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神仙體驗?

本期

由廣漢市委宣傳部指導

廣漢市文體旅遊局、市文聯、市新聞傳媒中心聯合策劃的

微·新廣漢「品讀廣漢」欄目

邀請了廣漢詩人周道模

為大家講述他的詩與遠方~

周道模 1957年生,四川廣漢人,學詩30餘年,在國內外文學報刊上發表漢語、英語和翻譯作品,獲「中國新歸來詩人優秀詩人」獎、獲32屆世界詩人大會「詩歌卓越和傑出貢獻獎」等國內外文學獎項,作品多次被選入《中國詩選》和《世界詩選》,詩歌在多國被翻譯、發表。現為世界詩人大會終生會員及中國辦事處副秘書長、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漢語詩集2部、漢英雙語詩集2部。

與周道模先生見面後,他將他的新作品《詩生故土》贈與新姐,並介紹說這是他歌唱家鄉廣漢的詩歌、散文詩合集,是在故土(金魚鎮)、工作地(松林鎮及連山鎮)、居住地(連山鎮)、租居地(雒城鎮)和浪遊地(北京、以色列等)寫的故鄉情懷作品。周道模喜歡寫新詩,因為新詩寫作比較自由,不會被平仄束縛,長短、分節都是由詩人自己決定,更能將自己真摯的感情融入進去。他表示,寫詩最重要的是找到意象,要把情思寄托在意象當中,勾畫出很美的意境,要讓讀者通過意象和意境,在腦海中再創作,感知詩人的情感和詩歌的思想,就像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房子一樣,光站在門外誇讚自己房子是不能引起觀眾共鳴的,要將他們引到房子裡面去,從家具、裝飾等感知主人想要呈現的風格與主題,這就是文學藝術的魅力。

人生「詩」路

在《詩生故土》的代跋(指不正式的後記)中提到,周道模至今還能背誦詩意課文《小河流過我門前》《春雨》等,可能那時候詩的種子就埋進了他的憧憬。初中時他將老師布置的作文寫成了一首詩交了上去,高中時他幾次在校會上朗誦自己的「詩歌」。二十餘歲時,受鞠鵬高、羅永成、藍幽、陳良藻等老師的教育和幫助,開啟了文學創作的大門。

農民出身的周道模渴望從農村中跳出來,在全國恢復高考後,服從調劑進入原廣漢師範學校學習,畢業後,他被分配到離縣城最遠的松林鎮教語文和歷史。那時,廣漢英語教育很匱乏,每天晚上他會用半小時時間跟著廣播學習英語,就連春節去同學家玩耍時都帶著收音機及教材,廣播時間一到就開始自學英語,1985年考入都江教育學院。大學畢業後,周道模被調到原廣漢三中教高中英語,後又擔任校務管理工作,儘管工作很忙,但他仍然堅持寫作。2006年後,由於工作的變動,周道模相對輕鬆一些,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迷戀的文學上更多些,近十年來,創作並翻譯了很多中英文詩歌,碩果纍纍

夢境與現實的交織

周道模認為世界上偉大的作家都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都寫過自己的家鄉,因為自己從小在那誕生並生活,了解很深,具有很深厚的感情,比如描寫江南水鄉生活的魯迅及講述湘西風情的沈從文。隨著歲月流逝,現在他常常夢見或回憶少年時與父母在金魚鎮老房子裡一起生活的場景,覺得過去很美好、值得回憶《我的夢不喜歡現在的故鄉》這首詩看似是周道模表達不喜歡現在的家鄉,實際上是採用反語的修辭方式來讚揚已經產生巨大變化的金魚鎮。他稱任何一種藝術都非常著重構思及新意,不同的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立意,這首詩摻雜了他複雜的感情,一方面讚美社會發展變遷,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他對童年的懷念。周道模把過去他所經歷的和現在的生活情境作對比,角度新穎,寫出了歷史的縱深感抒情也很真摯渺小與偉大的相遇

三星堆古遺址景區 圖/李寧

夕陽西下,周道模與廣漢作協名譽主席陳修元、江蘇詩人沙克一同參觀三星堆古遺址景區,他有感而發,創作出了這首《殘堆上的殘陽》。整首詩用了大量的擬人與比喻,用詞新穎,因三星堆文明與巫文化相關聯,所以將「殘陽」比作巫師,「青絲」既是頭髮又指人類渺小的生命,寓意著每個人的生命在時間面前都會被「收割」。上世紀八十年代,三星堆遺址迎來了大規模連續發掘時期,出土了大量有別於其他古文化的物品,三星堆文明被正式命名,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周道模對此很驚奇,認為自己短暫生命與永恆的三星堆文明打了個照面,給自己的生命帶來了濃厚的一筆!同時,他也感慨人類生命在巨大的時間和空間面前,顯得十分的短暫與渺小,所以這首詩也帶有悲壯的味道。

敬畏自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舉國悲痛,各地詩人都紛紛用文字來表達內心的傷感,但周道模遲遲不下筆,因為他認為不能憑著新聞報導,就用詩歌來表現這種濃烈的情感,應該深入實地了解災情,這樣才能寫出具有長時間生命力的詩歌。所以在地震發生的幾天之後,周道模跟隨朋友驅車前往受災十分嚴重的綿竹市漢旺鎮及附近山區,看到連片倒塌的房屋、緊張有序的救援隊伍,他切實體會到了地震帶給人類的浩劫。經過二十幾天的琢磨推敲,這首《自然之殤》始出來,周道模將汶川地震、印尼海嘯、維蘇威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聯繫在一起,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思考地球是個怎樣的存在。在詩的結尾,周道模希望這首詩能給人類帶來信心,在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在耶路撒冷代父親禱告

周道模在耶路撒冷哭牆前禱告

結束教育工作的周道模在北京租住了一段時間,跟北京的詩人交上了朋友,在偶然的機會下走向了世界,並應邀參加多屆世界詩人大會,於2013年成為這個組織的終身會員。這首《在耶路撒冷的哭牆前我默默地祈禱》是他2012年應邀隨團去以色列參加第三十二屆世界詩人大會,在耶路撒冷哭牆前,他思念起了已經逝世的基督徒父親,並聯想到人類命運的殘酷,希望世界能早點擺脫戰爭的陰霾,走向和平。這首詩感動了以色列詩人,有人將其翻譯成希伯來語發表在以色列的雜誌上,在國際上反響較好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設計者、以色列著名建築詩人渡堂海與周道模相遇相知

周道模稱他現在工作的著力點在於翻譯,將外國優秀英文詩歌翻譯成中文,同時又把中國優秀詩人、詩歌翻譯成英文介紹出去,目前他將十多位來自北京、江蘇、香港等地的好朋友詩人的概況及著作翻譯出來,編成了一本書,待校對後進行出版。

在聊天中新姐真切感受到周道模這位廣漢詩人對詩歌、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努力生活將自己的人生過成詩一般熱愛家鄉在北京聽到布穀鳥的聲音以為是家鄉派來的鳥兒催促他回去人生苦短願大家不負韶華像周道模一樣在歷史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相關焦點

  • 四川省廣漢中學
    四川省廣漢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百年名校,學校地處三星堆的故鄉廣漢市主城區。老一輩革命家曹荻秋,老校長、省老領導楊柝綜、著名學者葉至善等都曾在這裡工作,為優良校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廣漢中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校園綠樹成蔭、景色宜人、環境幽雅。
  • 德陽推動廣漢撤市設區,廣漢回歸成都希望渺茫!
    市域總面積538平方公裡廣漢硬實力經濟:2019年廣漢GDP約434億元,常住人口約60萬人.廣漢目前與青白江同城化很快,已經接近融城狀態了,目前S11線也將通過廣漢境內,成都地鐵三號線有消息延伸至廣漢,地處成都北部,整個成都北部發展的都不算好,相對南邊的仁壽,廣漢除了房地產、地理位置都強於仁壽,未來依託青白江(經開區)廣漢還能分到很大部分產業,劃出德陽基本沒有可能了,德陽將會力推廣漢撤縣設區,也利於整個廣漢發展,設區後 德陽資源也會傾斜到廣漢。
  • 廣漢還有機會回歸成都嗎?
    1988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轉報,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廣漢縣,設立廣漢市(縣級),由省直轄德陽代管廣漢三星堆與成都金沙遺址是一蜀同源廣漢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遺址都是古蜀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上廣漢與成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2019年廣漢的交通發生了這些變化!
    小編與您一起回顧 2019年廣漢交通建設及利好回顧 廣青城際公交 2019辭舊迎新之際,廣漢迎來了成德同城化首條城際公交——廣漢至青白江城際公交正式開通運行
  • 廣漢和青白江兩地青少年暑假共赴「科普之旅」
    四川新聞網消息(袁郗 孔繼紅 記者 周鴻)8月19日,為期兩天的「體驗科學魅力、共度歡樂暑假」廣漢市、青白江區「科普之旅」主題活動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圓滿結束為助力廣漢、青白江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兩地科協以本次暑期科普活動為契機,走出了協同合作開展工作的第一步。此次活動由廣漢市科協、青白江區科協主辦,廣漢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科普共享基地、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民航科普實踐教育基地、廣漢市菁苗科普協會、成都市青白江區榮軒社會服務中心協辦,來自廣漢、青白江地區的40名青少年學員參加了本次活動。
  • 廣漢新鷗鵬教育小鎮樓盤巴川學校怎麼樣小學中學招生
    廣漢高新區新鷗鵬教育小鎮佔地4700畝位於核心區域中,是未來成都北部新城區,廣漢高新區位置正好,與青白江鳳凰湖公園隔街相望,是成德一體化的發展區域。    廣漢高新區新鷗鵬教育小鎮目前已經擁有京昆、二繞、等高速組成的立體交通,走京昆高速到成都北站僅需30分鐘車程;
  • 撤市設區對廣漢歷史文脈有無影響?廣漢有無可能劃入成都?
    【解疑釋惑】撤市設區對廣漢歷史文脈有無影響?廣漢有無可能劃入成都?作者:微新廣漢攝影:好攝之圖問:撤市設區對廣漢歷史文脈有無影響?答:廣漢,秦朝稱「雒縣」,漢朝為廣漢郡(治地在今遂寧市境內),唐時置漢州,民國時改廣漢縣,1950年屬綿陽專區,1953年改屬溫江專區,1983年3月劃入成都市,同年8月劃屬德陽市,1988年撤縣置廣漢市(縣級),從歷史沿革可見,千百年來,包括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漢的名稱、區域範圍、歸屬地域根據需要一直在不斷變化。
  • 深圳詩人唐成茂榮膺「國際桂冠詩人」
    【深圳商報訊】4月23日至24日,西班牙塞萬提斯世界讀書日暨西班牙伊比利亞國際詩歌節、西班牙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詩人出席了讀書日活動。據悉,深圳詩人唐成茂等7位詩人獲得伊比利亞「國際桂冠詩人」稱號,唐成茂同時獲得西班牙伊比利亞國際詩歌獎。
  • 川籍詩人唐成茂西班牙獲頒「絲綢之路國際桂冠詩人」
    在塞萬提斯的家鄉西班牙馬德裡,每年都會在此期間,舉辦隆重的世界讀書日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詩人、朗誦家來到西班牙,參加讀書、朗誦活動,用各囯的語言朗誦詩文,閱讀經典,向先哲和全世界的詩人、作家致敬。2018年4月23日至24日,在西班牙伊比利亞國際詩歌節、西班牙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上,包括川籍詩人唐成茂、西班牙的胡斯託.豪爾赫.帕德龍在內的1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因「在絲綢之路地域文化與生態和平詩歌寫作傳播方面的卓越探索與突出貢獻」,被組委會獲得「絲綢之路國際桂冠詩人」榮譽稱號,受到大會的隆重表彰和獎勵。唐成茂同時還獲得西班牙伊比利亞國際詩歌獎。
  • 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拉開大幕 天府之國迎來世界多國優秀詩人
    本土詩人李永才:通過詩歌讓世界了解成都  四川詩人李永才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他說:「成都要建世界文化之都,需要有世界元素的國際化文化活動為載體,詩歌周就是很好的文化載體。通過前兩次成都國際詩歌周,我接觸了更多的世界詩人,了解到更多的世界文化。
  • 創新包容 開放進取 這就是廣漢
    東西南北來到廣漢的人們,最「安逸」的感覺就是這座城市的包容友善。廣漢人友好、率真、熱忱。大家都能在這裡找到回家的感覺,找到成長的舞臺。  以史為鏡,廣漢的包容,讓它與一些歷史名人間產生了偉大的互動。歷代文人騷客,過境廣漢,留下不少詩詞歌賦。  遊漢州西湖(節選)  宋·陸遊  畫船載酒凌湖光,想公樂飲千萬場。
  • 廣漢松林,從偏遠小山村到旅遊目的地的驚世...
    廣漢人始終是歷史變遷中的弄潮兒 近年來,通過整合旅遊優質資源,搭建旅遊活動載體,松林舉辦了桃花節、柚子花養生季、生態品果美食節、「九大碗民俗活動」、「松林帳篷音樂節」、「國際地攤par」等活動,不斷擴大對外影響力
  • 廣漢石油機械利鑽正掘「深井」
    近10年來,廣漢的石油機械產業發展迅猛,現有從事石油機械生產的專業企業12家,且形成了品種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的大好局面。石油機械生產企業除了稱譽行內的宏華,川油井控、華通機械、石油鑽採等一批後起之秀也頗具聲名。去年12月10日,四川石油管理局生產基地落戶廣漢,進一步為廣漢石油機械產業增添了「元氣」。
  • 專訪85後女詩人安然:書寫動人而充滿能量的作品,亦參與抵抗災難的...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12月10日,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成都繼續舉行。上午,詩人們就「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和「成渝詩歌沙龍」為主題,展開研討和交流。
  • 德陽廣漢團市委「四個精準」提升展會和賽事志願服務水平
    廣漢團市委圍繞廣漢創建打造天府旅遊名縣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在推動志願服務工作中聚焦「四個精準」,提升大型展會和賽事服務工作水平,展示青年積極奉獻的志願精神。
  • 高校畢業舞會學生著晚禮服走紅毯秀出國際範兒
    高校畢業舞會學生著晚禮服走紅毯秀出國際範兒毛成山 攝 發布時間:2017-06-20 16:16:04 【編輯:楊彥宇】 高校畢業舞會學生著晚禮服走紅毯秀出國際範兒
  • 近距離體驗三星堆、鐵路港,廣漢青白江青少年共赴「科普之旅」
    為助力廣漢、青白江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兩地科協以本次暑期科普活動為契機,走出了協同合作開展工作的第一步。此次活動由廣漢市科協、青白江區科協主辦,來自廣漢、青白江地區的40名青少年學員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第一天,以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為起點,學員實地參觀、學習三星堆青銅器和青銅鑄造相關知識,並通過親手澆築、製作、上色等一系列操作流程
  • 「探地飛天」廣漢延展優勢做「加法」
    「探地飛天」廣漢延展優勢做「加法」     油氣裝備製造及服務業: 多出不僅僅是「服務」二字   進入廣漢高新區,道路旁一塊顯眼的牌子陳述著這片土地的成就:「中國·廣漢石油裝備製造基地」。
  • 航拍四川「空降」廣漢 帶您探館2019四川航展
    /items/201909/190927183015829000052846.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趙開力)2019四川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將於2019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廣漢機場舉行,本次航展是以航空展覽和特技飛行表演為主要內容的大型航空會展活動。
  • 海峽兩岸(臺北/廣漢)雙城腎病學術論壇在廣漢舉行
    海峽兩岸(臺北/廣漢)雙城腎病學術論壇在德陽廣漢市舉行,論壇舉辦期間,臺灣新光醫院和上海市臺商協會向廣漢市第二人民醫院捐贈了價值10萬元血液透析器材。 8月17日至18日,由德陽廣漢市臺辦牽線搭橋、廣漢市第二人民醫院承辦的「海峽兩岸(臺北/廣漢)雙城腎病學術論壇」在廣漢市西園大酒店舉行。來自臺灣新光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醫護專家、上海市臺商協會代表以及廣漢市各醫療衛生單位的醫護人員共計98人參加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