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陝西的小吃就不能不說油潑麵,肉夾饃,涼皮之類的,這些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就是西安的美食名片。不僅外地朋友來陝必吃,咱本地人也喜歡吃。油潑麵寫了太多了,今天專程來吃肉夾饃。肉夾饃用臘汁肉和白吉饃做成,餅酥脆肉香濃,二者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吃上一口香得人滿嘴留油。當這個樸實無華的肉夾饃上桌的時候,這個肉量我也是有點小小的吃驚。
有人說明明是饃夾的肉,為啥不叫饃夾肉呢?這叫法源自古漢語,不是病句,是一種賓語前置,大意就是「肉夾在饃中」。西安方言叫起來就像「沒夾肉」「沒夾肉」,那沒夾肉怎麼能行?老百姓可不用講究那麼多,再加上西安人性子急,直爽,一來二去就叫成肉夾饃了,這樣聽起來也順耳了。肉夾饃要好吃,餅一定要現打的,俗稱鐵圈虎背菊花心,饃的周圍被稱為鐵圈,烤得焦黃像虎皮,饃正面的紋理就是菊花心,如果再是炭烤出來的那簡直優秀的不行,可惜西安早就禁用炭火了。臘汁肉多用老滷和數十種調料做成,色澤紅亮,用料很講究。
吃肉夾饃一定要選肥瘦相間的帶皮五花,雖然純瘦夾饃要貴一塊錢,但是對於吃家子來說,最饞的是肥瘦連皮,軟糯糯油汪汪,香極了。這是普通肉夾饃十塊錢一個,對於這個夾到饃底的臘汁肉,肉量我是相當滿意的,沒有刺可挑。西安有相當多的肉夾饃店,臘汁肉只夾一半,大家都懂得,吃到饃底兒根本不見肉,吃到沒肉的部分,饃都剩下了。除非你多花錢要個優質的,才能一肉到底。
純肉夾饃十一塊,比肥瘦的要貴一塊錢,肉量也是夾了厚厚一層。臘汁肉燉得很酥爛,純瘦口感也不柴,但是我更喜歡肥瘦相間,咬一口在嘴裡化開的那種油潤的香。不過個人有個人的喜好,有人就愛純瘦,各自選擇就好。
在西安,肉夾饃和涼皮就是最佳組合,離了誰總覺得這頓飯差了點啥。米皮爽滑軟糯,每一根涼皮都裹滿紅紅的辣椒油,看著就食慾大開。涼皮的種類也有很多,好多外地朋友分不清,米皮,麵皮,擀麵皮,麻醬釀皮在西安都叫涼皮。米皮是大米磨漿做成,麵皮是麵粉做的,口感是不一樣的。據我觀察,身邊的女娃愛吃筋道的擀麵皮,男生則多喜米皮,不知道能不能代表大多數?
生氽丸子湯也是地道的陝西小吃,涼皮店裡很常見,也是必嘗的。骨湯打底,腐竹,木耳青菜,手工肉丸鮮香緊實,湯鮮味美。我最愛那口胡椒粉,太提味了,喝上一口回味老半天。趙亞東趙記臘汁肉豐登南路總店,西安老牌子,整體出品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