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時,不要直接上鍋蒸,記住這3個訣竅,包子蓬鬆暄軟不塌陷

2020-12-22 閃電新聞

「想要獲取更多與美食相關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丨食小斯【蒸包子時,不要直接上鍋蒸,記住這3個訣竅,包子蓬鬆暄軟不塌陷】最近基本每天都吃包子,因為公司樓下開了新的包子店,雖然價格稍貴(3塊錢一個),好在方便,所以上周一整周,都在跟包子打交道。

包子的方便之處就在於有皮有餡,吃起來簡單省事,一步到位,而且什麼味道的都有,萬物皆可成餡兒,想放什麼就放什麼。但其實對於很多朋友而言,包子餡也好,餃子餡也罷,都沒什麼難度,真正難的是面。明明面起得很好,可蒸出來的包子要麼黑底,要麼塌陷,特別影響胃口,而外面買的包子,卻是又白又暄,很有食慾。

其實包子蒸不好的情況,幾乎誰都遇到過,興致勃勃的準備好一切,揭鍋的時候「滿面愁容」,到底是哪個步驟出了問題呢?在大廚的幫助下,終於揭曉其中「奧秘」,蒸包子時,不要直接上鍋蒸,記住這3個訣竅,包子蓬鬆暄軟不塌陷。

訣竅一、注意酵母粉的用量酵母粉發麵,確實比過去用鹼面方便、容易了許多,也不會因為掌握不好用量,出現鹼大鹼小的問題,而酵母粉的外包裝上,也有明確的標註了用量,多少面對多少的酵母粉,只要按照要求比例配好,是不會出現面發不起來的情況。

「但倘若一不小心,酵母粉的量放多了怎麼辦呢?加面中和嗎?」之前有朋友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答案是不必!酵母粉具有催促發酵的作用,放少了,發酵的速度慢,狀態可能達不到正常量的要求;放多了自然不會出現發酵不完全的問題,且反而會加快發酵的速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使用酵母粉發麵的原理:酵母粉的發酵,其實就是在周遭環境適宜的情況下,讓其與麵粉反映,促使其膨脹的過程。酵母菌與麵粉、水融合後的氧環境裡,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隨著二氧化碳氣體量的增多,麵團會逐漸膨脹,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發麵」。因此酵母粉的量,決定了麵團膨脹的速度,而且酵母粉本身是天然物質,本身還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增加用量,不會對我們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對於掌握不好酵母粉用量的朋友來講,多放一點會更好。

【小提醒】想要面暄軟蓬鬆,麵粉和水的比例以及水的溫度都要掌握好。大家在發麵的時候,不要一下子將水全部倒進面裡,可以慢慢的往裡「點」,並用筷子攪拌,等到面成絮狀,停止加水,改用手揉。水的溫度最好在25-30度之間(可以用手試),這樣能加快酵母粉的發酵速度。

訣竅二、包好的包子不能直接蒸很多朋友覺得,包好包子之後要立馬放在鍋裡蒸,這樣能防止包子變「軟」,但這種做法其實是誤區。因為面的發酵過程,通常分為三次:第一次是面發起的過程;第二次是面發起之後,排氣的過程(因為面發起之後,裡面有很多的氣泡,要通過不斷的揉,將裡面的氣體排出來,可以稍微多揉一會兒,這樣面會更勁道);第三次是包好包子(或饅頭)後,上鍋蒸之前(5-10分鐘),這三次發酵,每一步驟都能少。

訣竅三、包子關火後,不能馬上出鍋有的朋友是個急脾氣,包子、饅頭關火之後,立馬就要揭鍋看,這也是錯誤的方法,而且細心的朋友應該也有注意到,原本隔著鍋蓋看到的又大又暄的包子,在揭鍋的瞬間,一下子就塌陷下去,好似沒睡醒的狀態一樣。

這是因為鍋中的溫度比較高,此時的面正處於膨脹的過程,當鍋蓋掀起來之後,溫度瞬間下降,冷熱交替時,面會瞬間塌下來。

正確的方式是,關火之後,等5-10分鐘(我通常是等到熱氣徹底的消散)後,再去揭鍋。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蒸包子的時候,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包子受熱也會比較均勻,切記熱水下鍋,將直接導致包子底部的面被「燙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黑底子。

綜上:包好包子後,切記不能直接上鍋蒸,記住這3個小訣竅,蒸出來的包子又大又白,蓬鬆暄軟不塌陷,比外面買的還好吃,不信你就試試吧~

結語:我是食小斯,認真分享生活中烹飪技巧與美食經驗,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獨享不如眾享,喜歡可以【分享】【關注】。

相關焦點

  • 蒸包子,別直接上鍋蒸,記住這個小訣竅,包子蓬鬆暄軟,不塌陷
    蒸包子,別直接上鍋蒸,記住這個小訣竅,包子蓬鬆暄軟,不塌陷大家好,我是小小雯。今天給你們分享蒸包子的小技巧,又白又鬆軟,不塌陷不回縮,可好吃了。其實,如果想要包子好吃,在蒸包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這一個步驟。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蒸包子一定要做好的這一個步驟。蒸之前很多人在把包子包好之後,就直接放在鍋裡蒸了,其實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包子是需要二次醒發的,這個二次醒發是特別重要的。
  • 天冷蒸包子,最忌直接上鍋蒸,牢記3個訣竅,包子蓬鬆暄軟不塌陷
    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餐很重要,吃上2個熱乎乎的包子,有面又有菜,解飽又不失營養,再配上一碗小米粥,熱乎乎的全身都舒服。有的人就說了,你說的這個只能到外邊去吃,家裡根本做不出這麼美味的包子。包子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的主食,麵粉與水融合之後,形成麵團,經過發酵,包入各種餡料,然後上鍋蒸熟,就成了美味可口的包子。
  • 蒸包子,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3個小訣竅,包子鮮嫩鬆軟、不塌陷
    蒸包子,千萬別直接上鍋蒸,3個小秘訣,包子鬆軟不回縮,特好吃。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蛋糕麵包都吃膩了吧,一起來學蒸包子吧,還是大包子吃起來過癮,菜飯一鍋出,簡單營養美味,百吃不厭。
  • 蒸包子時,最忌直接上鍋蒸,記住3訣竅,包子暄軟蓬鬆不塌陷
    蒸包子時,最忌直接上鍋蒸,記住3訣竅,包子暄軟蓬鬆不塌陷我們早上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喜歡吃包子,包子的餡料豐富,吃起來口感鬆軟,特別的好吃,我們一次可以包出許多,多餘的放到冰箱冷凍,這樣隨吃隨拿特別的方便,有很多的小夥伴都說自己做的包子不好看
  • 蒸包子時,不要直接上鍋蒸,3個小訣竅,包子鮮嫩鬆軟,不塌陷
    蒸包子,不要直接上鍋蒸,3個小訣竅,包子鮮嫩鬆軟,不塌陷。大家好,我是閱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作為北方人,主食以麵食為主,像饅頭、包子每天都會吃,並且都是自己蒸,從不買著吃,特別是包子,蒸上一大鍋,菜飯都有了,吃起來非常方便。
  • 蒸包子時,別直接上鍋蒸,多加3個小技巧,包子暄軟蓬鬆還不塌陷
    導語:蒸包子時,不可直接上鍋蒸,多加3個小技巧,包子暄軟蓬鬆不塌陷我特別喜歡吃南瓜餡的包子,尤其是用其做素餡,經過蒸製,南瓜變得綿軟清香,包子的口感特別棒,完全不輸肉餡的,南瓜餡的包子我家早餐經常吃,次次出鍋的包子都能暄軟蓬鬆,吃著好、看著也美觀,其實想要將南瓜餡包子保證顏值和口感俱佳,我們便需要做到不能將其直接上鍋蒸
  • 蒸包子時,不要直接上鍋蒸,3個小秘訣,包子鬆軟好吃、不回縮
    導語:蒸包子,記住不要直接上鍋蒸,訣竅告訴你,包子鬆軟好吃,不塌陷 今天是老公的生日,我們膠東人有個習俗,過生日要蒸包子吃,並且還是一種獨特的包子餡,估計很少人吃過,那就是排骨包子,排骨家家戶戶經常吃,排骨包子您吃過嗎?這是剛出鍋的包子,白白胖胖的很誘人吧,一看就鬆軟好吃。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蒸包子的小訣竅,怎樣才會鬆軟不塌陷,比飯店做的還好吃,蒸包子,切記不要直接上鍋蒸,訣竅告訴你,包子鬆軟好吃,不塌陷,學起來吧。
  • 新手蒸包子做法,不用提前發麵,省時省力,個個蓬鬆暄軟,不塌陷
    包子是我家的常客,一周必有那麼兩三天是吃包子的,老媽也最愛做包子了,一鍋出,既是主食,也是菜,好吃還簡單。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包子的做法,半個小時就能讓你吃到美味的包子,而且味道不比經過二次醒發的差。下面我就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喜歡吃包子的朋友可以進來學習一下。新手蒸包子做法,不用提前發麵,省時省力,個個蓬鬆暄軟,不塌陷。
  • 包子蒸多少分鐘才能熟?掌控好時間是關鍵,出鍋後蓬鬆暄軟不塌陷
    包子有大有小,有肉的也有素的,該蒸多少分鐘呢?我們在製作包子的時候,不管是發麵時間,還是蒸製時間,都是製作包子的關鍵,只要我們掌握好時間,再運用以下這些小技巧,出鍋後的包子才會蓬鬆暄軟而且不塌陷。三、包子怎樣才能蓬鬆暄軟1、配方比例。500克中筋麵粉加入5克的酵母,550克的溫水。包子想要蓬鬆暄軟,首先就是它的配方比例,水多包子就會軟,用溫水和面激活酵母菌,可以提升發麵速度。
  • 蒸包子,牢記「3竅門」,包子蒸好個個飽滿暄軟,比買的都好吃
    對於蒸包子,現在我覺得挺簡單的,可追溯到幾年前,我還是個外行,有時做得好,有時做得爛,對比好壞,做好的次數並不多,出現這種情況,那都是因為沒有掌握訣竅,只會一味蠻幹,其實蒸包子也有技巧,懂得了這些便能少走彎路,次次都可以做成功。蒸包子不懂技巧可不行!分享經驗:蒸包子,牢記「3竅門」,包子蒸好個個飽滿暄軟,比買的都好吃!
  • 不管蒸包子還是饅頭,和面時多加1勺它,出鍋蓬鬆暄軟,還不塌陷
    不管蒸包子還是饅頭,和面時多加1勺它,出鍋蓬鬆暄軟,還不塌陷!大家好,我是廚娘小寧,今天分享大家如何蒸出蓬鬆暄軟不塌陷的包子,當然饅頭、花卷也是一樣可以的!附贈超級好吃的醬肉包配方,喜歡的記得提前收藏哦!
  • 蒸包子時,是用冷水還是熱水?選錯了水,難怪包子變形,不暄軟
    包子,在北方是很受歡迎的,我家就是在北方,每次蒸包子的是時候,都會製作很多,多餘的放到冰箱裡儲存起來,包子的餡料隨著時蔬的變化而變,包子是我們早餐的首選,在配上一碗粥,一點小鹹菜,這樣一頓簡單又美味的早餐就製作完成了。
  • 蒸包子,不要再直接上鍋蒸了!3個小訣竅,包子個個白胖又多汁
    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做一種北方的傳統麵食—包子,不僅口感鬆軟,餡料也特別豐富,熱騰騰香噴噴的,怎麼吃都吃不夠。不少人喜歡做包子,但是總是做不好,面明明發得很成功,但是蒸出來的包子表皮發硬,一點兒也不蓬鬆。準備餡料時,菜和肉要先分開放在兩個容器裡,不然菜容易出水,拌出的餡料水分太大,一定要擀皮之後再把菜和肉拌在一起,這樣做出的包子又多汁,皮還不會破。面擠子分好之後先不要直接擀皮,把所有擠子再揉一次,也就是再次醒發,使面擠子更加細膩。包子放進鍋裡之後先蓋上蓋子,讓包子再醒發一次,包子完全發起來再開始蒸,這樣出鍋的包子個個白白胖胖。
  • 蒸饅頭時,直接上鍋蒸就錯了!牢記3訣竅,饅頭暄軟蓬鬆不塌陷
    其實我們在製作的饅頭的時候,很多人在蒸的時候,是直接上鍋蒸的,這一點就完全錯了,新手在製作饅頭的時候,要更加的細心一些,今天分享我的做法,只要掌握3個小訣竅,這樣你製作好的饅頭是送鬆軟軟
  • 蒸包子是冷水上鍋還是開水上鍋?這步做對了,包子飽滿蓬鬆不萎縮
    蒸包子是冷水上鍋還是開水上鍋?這步做對了,包子飽滿蓬鬆不萎縮!作為北方人來說,麵食就是平日裡的主食,麵食包括饅頭,包子,各種餅,餃子,麵條等等,可以說花樣多多,每天換著吃一個月都不重樣。但是我家最常吃的最喜歡的就是包子,包子一次做一大鍋,早餐,晚餐,或者便當都很適合,有肉有菜,暄軟好消化。
  • 為什麼你蒸的包子總是塌陷和回縮?原來問題出在這,看完就明白了
    原來問題出在這,看完就明白了北方人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各種麵食,雖然我們平時是以吃饅頭為主的,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嘴也是越來越挑了,連續吃不了幾天饅頭,就有種吃膩的感覺,所以在許多朋友家裡,隔三差五還會蒸一鍋包子代替饅頭吃。包子外皮蓬鬆暄軟,內餡鮮嫩多汁,咬一口那是滿嘴留香,特別是剛出鍋的時候,我一個小女生都能吃三四個呢。
  • 蒸包子時,別直接上鍋蒸,多加「這一步」包子香軟好吃還不塌餡!
    蒸包子時,別直接上鍋蒸,多加「這一步」包子香軟好吃還不塌餡!中國的麵食文化,可謂是歷史悠久,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麵食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包子,花卷,饅頭,烙餅…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飲食生活中經常吃的麵食。
  • 蒸包子時,記住這三點,包子出鍋後鮮嫩多汁,不塌陷
    舅舅告訴小編,蒸包子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細節的,如果細節沒有注意到,包子蒸出來不僅容易塌陷,餡也會不好吃。蒸包子時,記住這三點,包子出鍋後鮮嫩多汁,不塌陷做包子時不僅要注意麵粉的發酵時間以及包子做好之後醒面的時間,在蒸的時候更是要注意很多現象,小編按照舅舅說的三個地方之後,蒸出來的包子是鮮嫩多汁,而且完全不塌陷的。
  • 包子包好後,不能直接上鍋蒸,外婆教我一招,包子又大又軟不塌陷
    包子包好後,不能直接上鍋蒸,外婆教我一招,包子又大又軟不塌陷小時候,一到秋天,我最期待的就是外婆給我做蒸包子,無論素包子肉包子,蒸好後熱乎乎的,鮮嫩多汁,湯汁直流,香軟好吃。現在我也很喜歡吃包子,天冷時最喜歡熱包子,不僅能吃還能暖手。
  • 無論蒸饅頭還是包子,都要記住「3醒面」,否則不蓬鬆還塌陷!
    無論蒸饅頭還是包子,都要記住「3醒面」,否則不蓬鬆還塌陷!愛吃麵食的北方人非常熱衷於吃饅頭和包子這類美食,香軟蓬鬆,營養又美味。因為它們都是用小麥麵粉製作而成的,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主食,裡面含有碳水化合物,能夠補充我們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