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學生免試高考上國內大學?外籍學生考大學政策真空如何完善?

2020-12-15 北京博飛外籍學生中心

據北京博飛華僑港澳臺學校外籍中心透露,最新的外籍學生政策已經於2020年5月份發布,主要是為了堵住高考移民。堵住「國際高考移民」,有兩個辦法。

其一,提高對 「原為中國公民、後加入外國國籍者」的資格條件要 求,將持有效外國護照的年限從4年以上調整為6年 以上,在國外實際居住時間從2年以上調整為4年以 上。我國在開放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時,有的省市為堵 住「高考移民,明確要求要有當地連續6年學籍(三 年初中加三年高中學籍),那麼,為何在招收海外留學 生時,卻只要求持有效外國護照4年呢?在招收海外 留學生時,有必要提高移民國外學生的資格條件要 求。原中國公民移民到國外,當然可以申請國內大學, 但是,這不應該成為海外留學生的主體,如果海外留 學生中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是原中國公民,那這樣的留 學生教育,對提高大學的國際影響毫無益處,也製造 新的教育不公平。

其二,提高招生海外留學生的審核標準、難度。當 海外留學生申請內地名校的難度和內地學生報考的 難度一致的時候,也就不存在「國際高考移民」的問題 To這是堵住「國際高考移民」的根本途徑,也是我國 留學生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內地名校對海外留學生的吸引力,是和這些大 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的排名很不相稱的。這十分值得內 地高校反思。像清華大學,在2016年QS世界大學排行 榜上,已經位列全球第24名;在2015年美國USNews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的工 程類專業力壓歐美知名理工院校(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學 院、史丹福大學等),位居第一。按照這樣的排名,清華的 海外吸引力應該很強,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本原因在於, 我國內地包括清華在內的名校,近年來是靠學術研究的 成果不斷提高大學排名的。雖然排名提升,可是,這說到 底是「論文中的大學」,而非具有一流人才培養質量的大 學。這是我國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軟肋」,即過分 強調學術研究,存在重研究,輕教學的問題。不要說這樣 的辦學無法吸引國外的一流生源,就是內地的一流生 源,都在考慮選擇國外一流大學。

表面上看,清華、北大等高校,每年還是會招收到 內地高考高分的學生,但是這不能說明清華、北大就 在內地擁有一流的生源,一方面,用考分評價生源質 量本身就不科學,另一方面,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國已 有一批優秀學生選擇出國留學,以及直接申請海外名 校。根據《2016中國出國留學發展趨勢特別報告》】 2015年,一共有52萬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相比上一年 增長了近14%。

從留學目的地來看,北美主要集中在 美國,歐洲主要流向英國,大洋洲主要聚集在澳大利 亞。2014/15學年留美的中國學生有304 040人,佔美 國全部國際學生的31.2%,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際學 生生源國;30多萬中國留學生中攻讀本科的學生最 多,佔比41%。就在清華大學校內,出國留學與吸引海 外優秀學生來華留學,也不均衡。根據清華大學頒布 的《2015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當年選擇出國留學 深造的清華畢業生,共1 059人,佔16.3%。而所有在 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海外留學生,總共才 1 319人。

所以,要提高海外留學生的生源質量,並吸引國 內一流生源選擇內地名校,就必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 質量,包括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這也是我國在「雙 一流」建設中特別重視的問題。而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進行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學校辦學制度改革。

在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要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 離改革,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只有擁有辦學 自主權,大學才能辦出特色;在學校辦學制度改革方 面,要切實建立現代大學制度,讓學校擺脫辦學的行政 化與功利化,尊重教育與學術發展的規律,從重視數 量、規模轉向重視質量、內涵。

相關焦點

  • 拒絕高考狀元白湘菱的北大,免試錄取外籍學生,努力卻比不過國籍
    外籍學生鄭楒婷被北大免試錄取網友們對於白湘菱一事一紙國籍,用錢砸出來就好了我們都知道,國內的很多名校,對於外籍學生都是免試錄取的,只要他們的漢語水平和一些相關要求達到就行,這樣的要求讓很多有錢人看到了機會,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孩子改了國籍,沒有什麼是錢不能解決的。
  • 清華大學招生宣布,外籍學生無需參加高考,即可申請免試
    高考如果考的好,就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所以學生也是拼了命的去學習,即便如此,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的學校更是千萬考生中可望而不可得的,但近期清華大學在2020年招生簡章中稱,外籍學子無需高考,可以申請免試入讀,這個消息一發布令我國考生寒心。
  • 清華免試錄取外籍學生,遭網友質疑,校方回應:不佔用國內名額
    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惹爭議,外籍學生可免試錄取,校方:很公平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對於大學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作為國內最好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早已是無數中小學生心目中關於大學的「圖騰」一般的存在。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清華大學卻頗受爭議,甚至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 政策研究:華僑港澳臺學生和外籍留學生一樣嗎?有何不同
    第二,入學途徑不同:港澳臺學生一般通過教育部的港澳臺聯招、兩校聯招、港生免試、臺生免試等多種途徑,都是要通過一定的考試直接或者間接才能入學,留學生就不同,中國的大部分高校是免試入學,基本上沒有任何門檻,不過北大、清華等知名大學還是有一定的門檻的。
  • 清華大學2020招生簡章:外籍學生免試
    清華大學2020招生簡章:外籍學生免試 清華大學是我國乃至世界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令無數考生心向神往。在人們眼中,考上清華大學往往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好、更多的就業機會,從此就可以走向人生巔峰。但是,每年我國有數百萬乃至上千萬考生,清華大學卻僅錄取三四千人,能考上清華大學的考生無一不是各自省份內最出類拔萃的學霸。
  • 北大、人大、復旦:外籍護照學生免試申請中國大學資格條件
    外籍學生入讀中國的大學,大部分的大學是免試申請,門檻相對的較低,但是免試並不意味著沒有門檻,有的門檻並不低,我們根據北京博飛華僑港澳臺學校外籍學生中心提供的數據,就外籍學生入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三所學校所需要的條件作了對比:
  • 聚焦青島外籍學生:進不了名校 就回國上大學
    原標題:聚焦青島外籍學生:進不了名校 就回國上大學青島「小留學生」分布現狀  中國高考堪稱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升學考試,2013年青島的中高考中,都出現了外籍考生的身影。這些洋學生如何在異國他鄉開展求學路?又想通過中國學習經歷獲得什麼?
  • 外籍學生考國內高校門檻提高?家長們要慌了!
    近日,教育部修訂出臺《關於規範我高等學校接受國際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國際學生申請門檻。針對父母是中國人的外籍學生,要求申請者必須最近4年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否則只能參加高考。01哪些學生適用國內名校目前招收的海外學生分三類,分別是華僑生、港澳臺生和外籍學生。無論孩子是屬於哪一類,都比在參加高考更容易進到國內名校。
  • 北大拒絕高考狀元卻免試錄取外籍留學生,一紙國籍比努力還有用?
    然而,北大校方在拒絕這位「高考狀元」後的幾天卻直接免試錄取了一位叫做鄭楒婷的外籍留學生,這位學生她雖然被稱之為外籍留學生,但是這只是她的父母在她小時候就給她轉好的國籍,她出生的時候還仍然是一位中國人。那麼,這兩位學生的經歷又是如何呢?
  • 清華、北大對外籍學生免筆試,對國內考生公平嗎?
    其實,網友的心情能理解,尤其是我們國家高考競爭激烈,想考清北這樣的名校,更是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現在外籍學生不需要通過考試僅僅憑面試就有機會進入清華、北大就讀,怎麼能讓大家心裡不起漣漪呢?那麼平靜過後,我們再來看看,這麼做真的對國內考生不公平嗎?
  • 外籍免試考清華!2020清華國際生招生簡章公布!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高考,清華大學理科錄取分數線分別是: 對於大多數學子來說,想進清華可謂難於上青天。但是有一條這樣的蹊徑,那就是「外籍免試上清華」。
  • 北京大學也對外籍學生免試入學,網友:北大清華還是中國的學校嗎
    在2019年的招收簡章上,取消了筆試,直接申請制度。對待國外留學生和本地學生的不公平待遇,讓中國不少學生和 家長怨氣橫生。可是清華大學的風波還沒有過去,北京大學宣布了2020年的對外籍學生招收方式的更改通知,其中很明顯的提出取消筆試,直接選擇遠程面試。這一通知的公布,讓廣大中國國民的心再次疼了一下—就連北京大學也「免試」入學了。
  • 清華大學修改外籍學生入學標準 以後上清華更容易了
    最近各大高校又準備開啟招生模式了,作為國內最高學府的清華當然也不例外,這不,剛透露出來的清華大學招生要求也公布了。外籍學生以後進清華更容易了,今年可以免除筆試通過審核即可被錄取了。那審核的標準是什麼呢?
  • 聊聊「外國國籍學生參加國內高考」那些事
    外籍身份學生指的是持有外籍護照的國外學生,這類群體是不能參加國內高考的,目前我們國內的高校對於外籍學生來華留學的政策還是相對的比較寬鬆,一般是入學考試和免試申請相結合:一、入學考試主要針對於在國內就讀的外籍學生,學習的是國內普通高中的課程體系,有國內的學籍,可以有高中畢業證書,和國內學生沒有任何的區別,對於這部分群體,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是要考試的,設置了一個基本的門檻。
  • 北大等名校國際生免試入學!10年寒窗恐難比外籍身份
    十年寒窗的學生,網絡配圖考上清華、北大是10年寒窗學子的最高目標可以毫不誇張地說,99%的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大學從小孩上幼兒園開始,大部分家長都會對孩子強調考上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是孩子在學習階段需要為之奮鬥的目標。還有很多的家長含辛茹苦,想盡千方百計地提高孩子們的考試成績。無它,每年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名額就只有那麼多,只有足夠優秀,才能擠過獨木橋。
  • 拒絕文科狀元的北京大學,卻免試錄取福建外籍女孩
    但其實她一直在國內接受教育,卻憑藉著外籍的身份,享受外國留學生競爭小、考題簡單、甚至免試錄取的優勢,參加了2020年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生入學考試,最終順利被北京大學法學院錄取。同樣是遵守「規則」,只不過一個是是政策的受益者,一個是政策的失落者而已。縱觀每年的高考放榜,像鄭楒婷這樣的外籍學生有很多。人大附中國際班曾經創造了高考的奇蹟:全班35名留學生,32人考入清華北大,3人考入人大,名校錄取率100%。這35個留學生雖然是外國國籍,但都是中國面孔。在國際班,留學生們說著全球通用的漢語,溝通無障礙。
  • 海外身份學生如何申請國內大學
    許多擁有外國籍或綠卡的同學,不知道能否申請國內的大學,也不知道如何申請。這篇文章統統告訴你!
  • 外籍學生免試就能入學清華北大,家長的身份規劃很重要
    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各大高校的招生工作紛紛陷入停擺或轉戰線上,繼藝考和研究生面試都選擇視頻及網上面試後,多所名校今年的外籍學生入學筆試也已確定取消。4月27日,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一則通知顯示,受疫情影響,決定取消2020年本科生留學生入學考試項目筆試環節,並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進行遠程面試。
  • 清華北大對國際生「免試」,外籍華人躺著能進?專家:想得簡單!
    清華大學也曾公開表示,「免試」入學,學校對國際生的選擇面更廣招生門檻實質更高,競爭更強。外籍華人需持《外僑居留證》參加高考 據了解,對國際生(本科)招生的「免試」制度並非今年首創。網友認為,這樣一來,外籍華人「躺著就能進清華」,對國內高考生不公平。還有網友質疑,在就學壓力下,「免試」可能促使更多人赴美生子,獲得美國國籍後通過「申請—審核」制,輕而易舉進入國內名牌大學。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上述招生簡章中,也對這類群體有明確規定:「對原為中國公民、後加入外國國籍者,執行教育部教外來(2009)83號文。」
  • 理性看待外籍學生免試中國大學,外籍護照免試清華大學不是真的
    據北京博飛華僑港澳臺學校外籍中心介紹:攻讀學位的國際生比例是評 價一所大學辦學質量、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根據 2015-2016年的統計數據,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國際生比例達到58.69%,卡內基梅隆大 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國際生比例達到 51.66%,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國際生比 例達到48.84%,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