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家庭來說,孩子的出生無疑是一個家庭莫大的歡喜,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學步了,學步證明孩子可以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去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對於爸爸媽媽來說也是最有意義的時段。不但見證了孩子的成長,而且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情感。因此當寶寶有學走路的趨勢時,細心的媽媽們,總是會精心挑選一款學步車,以便孩子更快地學會走路。
近日網絡上一位有創新精神的爸爸,因為自家寶貝親手打造了一款學步車而走紅了網絡。事情的起因是媽媽看寶寶已經有了走路的苗頭,便讓爸爸去選一款學步車,誰知這位爸爸卻對市場的學步車嗤之以鼻,於是親自為孩子量身打造了一款豪華版學步車。這款爸爸牌學步車的材料是以實木為主,為了不傷害寶寶,還細心的把上面的刺磨平,刷上了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款學步車的車輪,材料並不是其他,而是寶寶喝剩的奶粉罐,看到這,媽媽不由得笑了,忍不住調侃:這四個輪子價值上千元。這一操作引來了網友們的紛紛誇讚:這真是送給孩子最有意義的限量版禮物了。有這樣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爸爸,想必寶寶的學步之路一定會很順利。
1、爸爸媽媽不要操之過急
一般建議首先從爬行開始,其次是站立,最後是父母攙扶著行走。從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來講,學走路不能操之過急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寶寶此時的骨骼,各方面發展的還不成熟,骨骼和肢體還比較稚嫩,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增加肢體的負擔,如果這時學習走路,恐怕會引起孩子脊椎和下肢方面的不適,這樣做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父母們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發育規律和時間,切勿操之過急。
2、應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
父母可以先用手扶著寶寶,慢慢地熟悉地面之後,再讓他們扶著東西,比如牆壁等堅硬物體一步一步挪動,在此期間,爸爸媽媽還可以拿著寶寶最喜愛的玩具逗寶寶,讓他一步一步向前挪動,也可以告訴他們一些簡單又有激勵性的話語,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也可以聽懂,甚至還可以給予一個鼓勵的眼神,讓寶寶知道他是可以做到的。
3、不要害怕寶寶摔倒
許多爺爺奶奶心疼孩子,看見孩子摔倒更是心疼的不得了。其實,只有經歷過磕磕絆絆,寶寶才能成功學會走路。沒有一個孩子在學走路時,不經歷摔跤的過程,其實這才是小朋友成長最好的見證,因此千萬不要害怕孩子摔倒。只有爸爸媽媽放手讓寶寶自由發揮,他們才能更好的找到自身的平衡,更快的學會走路。
4、在寶寶學走路期間要增加營養
在學走路期間,父母可以多給他們吃一些魚肝油,來增加鈣質的吸收,還可以準備一些容易吸收的肉類,蔬菜水果等食物來增加身體機能,平時也可以多多鍛鍊寶寶的小腿肌肉,比如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爬爬樓梯。儘量不要使用學步車,因為這種輔助工具不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走路姿勢,主要還是讓他們自己不斷的練習走路,從中獲得樂趣。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寶寶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肯定會產生恐懼感,但只要爸爸媽媽正確疏導,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學會走路也是指日可待的。
今日話題討論:您家孩子什麼時候學會走路的?遇到過哪些趣事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