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龍遊,金村。
位於龍遊羅家鄉,從龍遊縣城向南約13公裡,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隱藏著的古樸美好村落。
布袋狀的地形,使在碧水青山、蒼茂翠竹映襯中的金村,更添幾分神秘幽靜,這裡是浙西的生態秘境,散布於此的古民居嫋嫋的炊煙已經走過了多少個輪迴。
據《龍遊縣誌》記載;芰塘金村金氏元末明初由蘭溪遷居桃源裡。查《芰塘金金氏宗譜》有載,孝公之後裔則良公,明正德年間(1505-1521)攜子文十三公自金華東宅來龍,素號桃源之地,見其山明水秀,田卒汙萊,居民稀少,可以開闢而成家,爰棄舊族挈家小而播遷茲土。金氏始祖初傍小溪而作室,取名桃源裡溪灘金,之後向艾塢山坳擴建,建金氏祠堂,號「樹德堂」。
500年風風雨雨,芰塘金村從歷史長河中走來。至今村裡仍保留明清古建築30餘座。金氏祠堂「樹德堂」居村中心,明代建築,坐西朝東,面積276平米,三進三廳堂二天井,50柱落地重,開間宏大,氣勢非凡,現為縣級文保單位。祠堂大門之門聯「艾塢家深遠,芰塘世澤長」,寓芰塘金金氏歷史悠久之意。
自古芰塘金村崇尚讀書,重教興文,「讀書為第一要務」,在村民心底生根發芽。這裡流傳著一句古話「空無隔夜糧,也有讀書郎」。父母教育子女,「吃得苦中苦,才有人上人。」
從村中心往北走一裡之地,鳳凰山麓,橫源溪畔,有一地名稱「曬書崗」。曬書崗為一小高地,居高臨下,地勢開闊,四面採光,是村裡日照時間最長之地。
早年,金氏一族耕讀傳家,敬書重讀,蔚然成風。江南山區多雨潮溼,書籍極易受潮發黴生蟲腐爛。於是每逢農曆六月初六那一天,金家書生都會把一箱箱書籍抬出家門曬曬太陽。如今傳統依昔,當地人六月初六,都會把一箱箱書籍抬出家門外小山崗翻曬,曬書地便叫「曬書崗」。
另外,芰塘金村600年的大水碓是龍遊縣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水碓,它也是全省僅存為數不多的依舊在碾米的古水碓之一,以它獨特的方式展示著這兒的人文。
這個儒雅古樸的芰塘金村,滿帶書香的桃源勝地,處處可見文化韻味。老宅、深巷、天井、石子路、雕花格子門,略微傾斜的門洞,還有許多通古達今的長者。徜徉於村莊,可以感受時光的久遠和文化的流長。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