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注意】6歲女孩遊泳後,全身脫皮一碰就掉!夏天遊泳這些事一定要注意!)
華龍網訊 夏天來啦,寶寶們是不是也跟龍哥一樣,
只想吃飽了泡在水裡?
因為泡在水裡真的很涼快啊!
而且還感受不到自己沉重的身~體~了~
但是!經常泡在遊泳池裡如果不注意
就會招惹上一些「遊泳病」......
今年6月,廣西一6歲的女孩小雅在和家人去某遊泳池遊泳後,進了醫院,嚇了家長一大跳。
6歲小女孩遊完泳全身脫皮
今年6月,廣西6歲的女孩小雅和家人去了某小區的遊泳池遊泳。遊泳後,當時並沒有什麼不適。
可第二天下午,即6月11日15時,小雅的媽媽突然發現小雅嘴角邊有幾個紅點。用手一摸,大家嚇了一大跳,小雅嘴邊的皮膚掉落一大片。
家人趕緊把小雅送到了醫院,確診為「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症候群」,又稱4s症候群,是一種皮膚病。
這種病由於不常見,很多家長誤以為是「燙傷」,往往會被誤診而延誤最佳治療時間。該病起病急,進展快,若不及時治療,易並發肺炎、腎炎、敗血症等,嬰幼兒病死率為3%-4%。
據醫生表示,小雅的病可能是因遊泳池的水不乾淨誘發。
遊泳後好好的皮膚變成這樣,
是不是覺得超級可怕?
此前有檢測表明,不少遊泳池尿素偏高!
那我們應該怎樣辨別遊泳池的水質好與壞呢?
龍哥來教你!趕快拿去活學活用吧!
簡單來說就是四個步驟:
第一步:看顏色:
如果泳池餘氯含量正常,水質優良,那麼池水呈現明亮的淺藍色;如果水發白,略帶渾濁,則可能是細菌數超標。
第二步:看水是清還是濁:
肉眼看池水應該是清澈透明見底,站在遊泳池的側邊穿過水麵能看到第四、五泳道線。若池底沒有沉澱物,池水泡沫消散時間在15秒內,表明池水經常換,比較乾淨。
第三步:貼近水面聞水的氣味:
如果能聞到淡淡的氯氣味道,是合格的。藥味過濃甚至嗆人,則可能有效氯濃度超標。
第四步: 感受水質:
優良則感覺軟,如果感覺硬、澀,甚至身上有瘙癢的感覺,水質可能較差。
看到上面的案例
是不是應該謹慎選擇遊泳的地方了呢?
不僅如此
還有這些「遊泳病」也要小心···
結膜炎(紅眼病)
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傳染病,大名「急性結膜炎」,一般叫紅眼病。症狀就是都會有眼睛紅、腫和分泌物多。
紅眼病發病急、傳染性強、傳播快。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得了紅眼病,他用過的毛巾、臉盆、門把手、電話啥的都會沾有這些病菌,其他人接觸到這些,再用手去揉眼睛,很容易就會被傳染。
如果遊泳池、水上遊樂場等場所的水被紅眼病人的眼分泌物汙染後,就容易感染遊泳池裡其他人。
防護辦法
遊泳時最好戴防水眼鏡。
遊泳後感覺眼睛不舒服,可用消炎眼液或0.25%氯黴素眼液進行預防。
不要用手揉眼或用不乾淨的毛巾擦眼睛。
紅眼病流行時,最好別去遊泳,以防傳染。
耳悶耳痛、中耳炎
外耳道一般都是幹的,遊泳時會變溼。有時外耳道內有較大的耳屎,耳屎遇水膨脹,膨脹的耳屎就會擠壓外耳道,導致耳鳴、疼痛等。
耳內進水後會出現耳內閉悶、聽力下降、頭昏的症狀。為了把耳朵裡的水排出來,有的熊孩子用火柴棒、小鑰匙、小手指等摳耳朵。這樣的話,會損傷外耳道甚至鼓膜,導致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等耳部疾病。
小孩嗆水後,因為鼻咽管平直,遊泳池的水容易通過鼻咽部進入中耳,把細菌帶入而引發中耳炎。
防護辦法
防止池水進耳,最好是戴耳塞。
如果耳朵進水,想將水排出,常見方法:
單足跳躍法:將頭分別側向兩邊,單足跳躍,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從外耳道流出。
外耳道清理法:用乾淨的細棉籤輕輕探入外耳道把水吸出。
專用工具取出法:如果耳朵裡進水後出現疼痛、耳鳴等症狀,應去醫院檢查,由醫生用專用工具取出。
耳朵有炎症的人最好不要去遊泳,容易因為嗆水和進水加重病情。
鼻竇炎
很多朋友喜歡從跳臺上往水裡蹦,入水一時爽,可是很容易嗆水。如果嗆入鼻竇的水質很糟糕,容易引起急性鼻竇炎。嗆水入鼻內,可能出現鼻塞、鼻痛、鼻流粘涕或頭疼等現象。
不少遊泳池的水質不佳,添加的漂白粉過多,導致水池有一股刺鼻氣味,這種水可相當不咋地了,很容易引起過敏。
防護辦法
為避免嗆水入鼻,小盆友最好不要玩跳水。
池水嗆入鼻後,不可用手捏緊兩鼻孔使勁擤,而應指壓單側鼻孔逐一輕輕擤,或內吸後自口中吐出。
如果泳池人太多,覺得池水不夠乾淨,或者感覺有強烈的漂白粉味道,最好不要下水。
皮膚病
如果遊泳池按照要求消毒,自己本身也沒有皮膚破損的話,絕大多數的皮膚病是不會通過遊泳傳染的。
夏天遊泳池裡的水含氯等化學消毒成分,如果氯濃度過高,有些對消毒劑過敏的人就倒黴了。如果遊泳池水消毒不到位,太髒,有的人也會出現皮膚瘙癢等問題。
在陽光強烈時遊泳,長時間的暴曬會引起急性日光性皮炎。一般在曝曬後數小時內於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有癢、痛症狀,嚴重的還會有水泡。
防護辦法
選擇衛生達標的正規泳池遊泳。因為遊泳池中的水都會使用消毒劑,一些敏感體質的人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遊泳時間不要過長、過於頻繁。
如身上有皮膚破損不要去遊泳,因為在水中長時間的浸泡,會使得角質層軟化,皮膚破損加重,細菌容易入侵,誘發一些皮膚疾病。同時,本身有皮膚病如足癬、皮疹、溼疹等,去遊泳會加重病情,不要去遊泳。
每次遊泳後,要用清水洗頭、洗臉,浴巾、毛巾及拖鞋專人專用。
為防止曬傷,建議不要在大太陽的上午11時到下午4時這段時間去遊泳,最好是選擇清晨和傍晚。
在陽光下遊泳,遊泳前最好擦上專用防曬霜。
胃腸疾病
學遊泳的人可能都會有嗆水的經歷,初學者和兒童吞進的池水會更多。當池水中致病菌數目較多時,吞入池水就有可能引起胃腸道疾病。如果池水「大腸桿菌」超標,泳後腹瀉的機率就更高。
防護辦法
喝飽了水再去遊泳。
找專業的教練學習換氣方法。
如果不小心喝下去之後,可以回家自製紅豆山藥慄子南瓜粥提高胃腸抵抗力。
總之,
龍哥還是希望大家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夏天~
喜歡遊泳的盆友一定要注意啦~
來源:華龍網綜合
(原標題:【注意】6歲女孩遊泳後,全身脫皮一碰就掉!夏天遊泳這些事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