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福進
昨日,一則有關鼓浪嶼「換帥」的消息,格外引人關注。
鼓浪嶼管委會原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調任海滄,任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海滄區委副書記;而鼓浪嶼的新任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則由思明區區委書記遊文昌兼任。
這則人事變動,之所以備受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讓人讀出了廈門在根治鼓浪嶼「二元體制」上所做的努力和決心。
眾所周知,鼓浪嶼這幾年人氣不斷暴漲的同時,「亂象」不斷。這其中,鼓浪嶼的「二元體制」更是被「千夫所指」,被認為是亂象的一大根源。
說起二元體制,我們還得把時間切回2003年。2003年10月18日上午,自1952年6月開始懸掛了半個世紀的鼓浪嶼區人民政府的牌匾被摘下,鼓浪嶼區的歷史畫上了句號的同時,一個新的機構誕生——鼓浪嶼管委會。
然而,這次撤區,也直接產生了現在飽受詬病的「二元體制」。一個「婆家」為鼓浪嶼管委會,一個「婆家」是思明區政府及其下轄的鼓浪嶼街道辦,景區歸管委會管,社區歸街道辦管。鼓浪嶼的管委會屬副廳級,和思明區政府平級,但它「先天不足」,不具備政府職能,沒有行政執法權,只能靠「協調」,涉及社區等許多問題還是思明區說了算。
這樣的「二元體制」,在鼓浪嶼旅遊格局日益生變的背景下,其所帶來的職能部門管理難以到位、缺位甚至推諉扯皮等弊端日益凸顯。而儘管歷屆市委、市政府對此也極為重視,但由於涉及人事、管轄等諸多敏感因素,「二元體制」遲遲未能得到理順。
在過去一年裡,在「二元體制」之外,市委專門成立鼓浪嶼工作組,不僅市領導直接「掛帥」,更是派出一市委副秘書長專門負責鼓浪嶼綜合整治等重要工作。這一用來幹事而不是協調的工作組,在過去一年裡在推動鼓浪嶼整治提升取得的成效,也恰恰印證了「一元體制」對於治理鼓浪嶼的重要性、緊迫性。
鼓浪嶼因人文社區而成為景區,這次,由思明區「一把手」兼任鼓浪嶼「一把手」,鼓浪嶼在逐步回歸思明這個大家庭的同時,可以想見,「二元體制」也自然而然將向「一元體制」過渡。
萬事開頭難。如今,根治「二元體制」走出「第一步」。接下去,權責明確,再加上思明區強大的財力資源,未來鼓浪嶼的整治提升,也給了大家更多的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