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都說吼孩子會損傷大腦,但是不吼,我們的傷害誰來負責?

2020-10-01 mom看世界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寫公號這幾年,我被各種聲音質疑過。雖然心裡會不舒服,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笑置之,不會想著特別去回應。

但最近有一條讀者留言,真的讓我哭笑不得,覺得非常有必要澄清一下。


她說:「看文章覺得作者應該沒有孩子!」(說了你可能不信,原本這裡應該有個留言截圖,等我昨天去截時,發現竟然被對方刪除了)

太好笑了,千萬別懷疑,我真的是貨真價實的媽媽!而且不是一個娃,是兩個娃的媽媽!


不過,我也明白,她的質疑從何而來。我的文章屬於研究分析類型的,偏理性,很少煽情(也不太會煽情)。雖然克制了,還是控制不住老師的職業病,總想把所知道的都告訴大家,總想和大家一起更科學理性地變成更好的父母。


有時,明明知道怎麼寫文章會讓讀者看得更舒服、更輕鬆,但還是架不住內心的真實想法,寫一些「反潮流」的文章。


比如,這篇,在開學的大喜之日,在大家都為神獸回籠普天同慶之時,我卻偏要聊學校的「原罪」。


有時,即使知道寫某些文章,有「增加」爸媽心理壓力的可能,但因為覺得有必要、有用還是寫了。


比如,這個讀者留言的文章—>列舉PUA孩子的各種弊端,「警告」爸媽們不要被情緒所裹挾,不要恐嚇、威脅孩子要收回對他的愛。


所以,這位讀者懷疑我沒有孩子,不懂得父母的難處。


唉,大家的難處,我又怎會不知道、不理解呢?哪有爸媽想對孩子發脾氣、恐嚇他?還不是因為他實在太不聽話,快要被他氣死了!



當不論你說什麼,他脫口而出的只有「不行」這兩個字的時候;

當你已經反覆告訴他來不及了,但他依然還在慢吞吞吃飯的時候;

當你苦口婆心地給他講了一個小時,同一道題他還是會做錯的時候;

當你無論怎麼勸,他就是一口菜都不吃的時候;

當你剛把他看過的書收拾整齊了,轉眼間又被他弄得一地狼藉的時候;

……


此情此景下,任憑我們怎麼壓制內心的小火苗,它都會一直往上竄個不停,而且越燒越旺。最終,怒火中燒的我們就會亮出「河東獅吼功」(甚至一些威脅和恐嚇的話也會脫口而出)。


專家說孩子長期被大人吼,會損傷大腦。


比如,美國麥克萊恩醫院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基於大樣本研究發現,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結構會出現永久性的損傷。


他們發現,長期被吼的孩子,前額葉、韋尼克區(負責對語言進行處理加工的部分)出現縮減,海馬體體積(負責情感處理及記憶形成的部位)也變小了。


於是,長期被吼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以下狀況:


  • 智力水平下受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
  • 耳濡目染之下,情緒控制能力較弱;
  • 自卑、缺少自信,長期處於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中。

我們當然知道吼孩子不對,每次吼完孩子後,我們的心裡也不好受,會自責,會內疚。


但有時,我們心底也會另一個聲音:


那我們呢?誰又考慮過我們的感受?如果我們一味壓抑自己的情緒,憋出內傷,又有誰來負責?


相信我,我被娃氣死的次數肯定不比你少


大家遇到的情況,我都遇到過。

雖然,大寶算是很明事理的孩子,但他敏感高需求,遇上七八歲狗都嫌的年紀,又來一個「爭寵」的妹妹,現在絕算不上「聽話」的主。


這8個多月,我們24小時朝夕相處,一邊生活一邊學習,相愛相殺,「碰撞」出來的火花一定不比別人家的少。


說來也巧,每當我累得像狗的時候,他好像跟故意似的,非得跟我作對;每當妹妹哭著找「媽媽」的時候,他也必須擠進來,非要我陪他、幫他幹這幹那。


內心小宇宙實在壓抑不住要爆炸,我也會吼他。只不過,我已經很少會失去理智、純粹發洩情緒,而是理性地表達我的情緒,我對他的不滿和氣憤。



所以,雖然我吼了他,他並沒有因此受傷。很快,我們就恢復常態,又有說有笑、親密地玩鬧在一起。


當然,我也不是從一開始就能這樣理性地發脾氣,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吼孩子—後悔—復盤」的修煉中,逐漸摸索出一些情緒管理的方法。


就像我一直跟大家說的,不是說我們的情緒不重要,我也不贊同為了孩子,我們要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說,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妨礙了我們發現更好處理孩子問題的方法。


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口中孩子所謂的很多問題,如果在平靜的狀態下,只是小事情。


走進你心中的那座情緒冰川


不少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形:


帶娃出門玩,突然找不到他了,心急如焚,找遍了所有地方都不見他的身影,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就在這時候,他蹦蹦跳跳向你走來了,原來是被好看的玩具吸引了,多看了一會。


你看到他出現時,情緒會經歷怎樣的變化?


看到他的一瞬間,是不是會深深鬆了一口氣,但憤怒會馬上佔據心頭。「怎麼這麼不聽話,都和你說過幾百遍了,在外的時候要隨時跟著大人,為什麼老是亂跑……」免不了會訓斥他,甚至揍他一頓。


於是,孩子看到了我們的憤怒,但憤怒背後是我們深深的害怕和擔心,但他往往看不到。


如果把情緒比作一座冰山的話,那這個案例中,我們表現出、孩子看到的憤怒,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點尖角。真正重要的情緒,比如擔心、緊張、恐懼……都隱藏在冰山之下。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只把冰山之上,往往最具殺傷性的壞情緒展現在孩子面前,而絕口不提深層次、比較溫和的情緒。


如何調整自己,讓冰山之下的真正情緒慢慢浮現出來,及時紓解情緒,減少大吼大叫的概率呢?


這就是下面這個部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試試這幾種情緒管理方法


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幾個自己試過,比較實用、易操作的方法。


1. 及時覺察自己的情緒


一旦發現自己情緒出現不對的苗頭,就及時處理,不要等情緒的洪水要擊潰自己內心的堤壩時,才想起來要洩洪。


有時候,我們對孩子大吼大叫,可能根本上並不是孩子的錯,他的不聽話、任性只是壓倒我們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


工作上的不愉快,和老公拌了兩句嘴,情緒已經壓抑到了一定程度,孩子正好這時候撞到槍口上,白白充當了炮灰。


如果,我們能及時覺察到自己的不良情緒,及時紓解,再面對孩子時,會有更多一些耐心,減少大吼大叫的概率。


記錄,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覺察的方式。



在書寫時,你可以更誠實地面對自己,很多被鎖住的情緒,都會隨著文字流動開始呈現。回憶著,梳理著,內心或許就會升起一份輕鬆。


即使不寫下來,心裡回憶默念,回溯令自己情緒變壞、失控的過程,情緒也會得到一些舒緩。


2.和孩子聊聊我們的心情


我們的父母,也許是為了維持他們的權威性,他們很少袒露自己的心聲。我們只能從他們的表情、話語、肢體語言來了解他們的心情,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冰山上面的表象情緒,總覺得很難理解父母。


當我們成為父母,可以嘗試多跟孩子聊聊自己的心情。為什麼你走丟的時候,我會生氣,除了生氣之外,更多的是感覺擔心和害怕。


鼓勵孩子也和我們分享心情,但注意不是吐苦水、抱怨,要用積極的心態討論情緒,尋找合適的紓解情緒的方法。


之前跟大家提過,單從我所在的大學統計數據看,大學生心理問題真的越來越嚴重了。離開父母、開啟獨立生活,像個trigger,讓他們的問題暴露出來。但大多數父母對他們孩子的問題不但一無所知,甚至拒絕承認。認為他們只是任性、找藉口偷懶,或者把所有問題一股腦推給學校。


其實,孩子的情緒問題早已出現,只是他們隱藏起來了,或者家長忽視了、沒看到。經年累月的淤積,遇到一個導火索就爆發了。


所以,常和孩子聊聊各自的情緒,不要一直忍著,某一天嚇倒對方。



3. 學會傾聽孩子,看到他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


如果真的是孩子的「錯」,我們也要有意識去探尋:孩子很多時候的無理取鬧,背後都是有因可循的。


大寶剛上幼兒園那會,每天早上穿鞋的時候,總會說鞋子不舒服,換了一雙又一雙,哪雙都說不合適、不舒服。我心中的小火苗蹭蹭地升起,最後總是以我憤怒、他委屈的局面收場。


後來,我慢慢覺察到,他在「刁難人」的時候情緒是低落和沮喪的,於是我試圖去傾聽他:「你好像很不開心。」「嗯」「是鞋子真的不舒服,還是有其他不開心的事情?」他點點頭。「你是不是捨不得媽媽,但又不得不去學校,心裡很難受,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隨著哇的一聲,大寶哭著撲進了我懷裡。


我們要善於觀察,積極傾聽孩子,讀懂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才能真正熄滅自己心中的憤怒之火,更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引導。



4. 堅持原則,溫柔而堅定


有些時候,我們情緒失控的根源在於:一開始沒有堅持原則,允許孩子不停試探底線,最後孩子徹底越線了,我們的耐心也被磨光了,於是爆發了。


最典型的例子:本來和孩子約好,去公園玩到10點就回家。到10點準備回家,孩子不想走,撒嬌了一下,再玩5分鐘,我們一心軟答應了。於是,第一個5分鐘,又第二個、第三個......孩子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而我們著急回家忙其他的事情。拖到10點半,孩子正玩在興頭上,我們著急回去,一拉一扯之間很容易就爆發了。


如果從一開始,就溫柔且堅定地遵守約定,久而久之,孩子不會出現拖拖拉拉的現象,我們也不會看著心裡著急發飆了。


5.要孩子承擔自然後果,不用懲罰威脅他


很久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幹擾說的就是這個觀點。


不要用懲罰威脅孩子,試圖消除他不好的行為。美國教育家簡·尼爾森在其著作《正面管教》中說:「孩子感到威脅時,是不會去判斷自己行為的對與錯的。」也就是說,孩子在那時弄不明白不良行為和壞結果關係的。


此時,不如用自然後果法。孩子的行為本身產生了不愉快的體驗,孩子從事情發展的結果中體驗後果,總結因果關係,從而自發修正自己的不恰當行為。


這時,不需要家長過多的幹預,更不需要大吼大叫來強調孩子注意後果,他自己能體會的到。


當然,自然後果法應該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當然,有些時候沒法等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再吸取教訓。比如刷牙,我們不可能放任孩子不刷牙,然後等他蛀牙了再學乖,每天早晚好好刷牙。


這時,可以讓孩子了解和認識刷牙的邏輯後果。如果你不好好刷牙,可預測的後果。給他看看蛀牙的照片或者髒牙的照片(孩子乖乖刷牙不難,只要給他看幾張圖片就夠了),不用親身體會他也能知道不好好刷牙的自然後果。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意思。我們和孩子都可以也應該,有和表達情緒。因為愛的產生和表達,自帶情緒。


但情緒把雙刃劍。也是通過它,我們有可能無意中傷害了孩子。


所以,我們和孩子都要修煉情商,管理好情緒,當它的主人,而不是被它所控制。


川媽說說


發現自己確實很反潮流,在喜迎十一前夕,其他號都在發攻略、發美圖,我偏要來一篇疏導情緒的文章。

我不是不懂大家,而是太懂大家了。經歷了史上最長假期之後,終於開學了,才一個月他又回來了。又得陪他出去玩,或者在家陪他玩,整整8天......今天的文章算是一個小提醒吧。放假啦,記得高開高走,一直高高興興的。實在不小心被氣到了,就瞄一眼這裡。


拓展閱讀


mom看世界:跟著二胎博士媽媽一起學育兒、看世界;這兒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還有獨家的科學課程、閱讀課程;來吧,養娃路上永遠缺個好朋友!。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布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爸爸,別吼我了」,大腦更容易記住壞信息,常被吼的孩子會變笨
    一旁的爸爸忍不住開始對孩子進行引導,孩子突然像是想要哭的樣子,學著爸爸的樣子安慰自己,想不出來沒事,不著急慢慢想,爸爸給你鼓掌。只要爸爸一開口,孩子就會可憐兮兮的看著爸爸:爸爸,你別吼我。孩子可憐的模樣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雖然視頻中的爸爸並沒有怎麼吼罵孩子,但是通過孩子的反應,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平時的學習有多壓抑。
  • 吼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智力,這樣做比吼100次都有效!
    每次輔導作業後都會這樣想,明天我一定耐心輔導孩子作業,不吼不罵,可是……這樣的場景熟悉嗎?很多家長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嘛很正常嘛,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呢,日子不是照樣過嗎?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大腦會真的受傷害,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記憶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
  • 你還吼孩子嗎?哈佛:永久性傷害孩子大腦
    父母帶孩子很不容易,每天家裡家外忙個不停,工作、輔導作業、洗衣做飯,人情禮往……所以有時遇到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我們的脾氣就上來了,對孩子吼叫! 哈佛醫學院長達十幾年的研究證明,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用於記憶和學習的區域會發生的萎縮,導致孩子智力會受損,記憶力逐漸下降,記憶力無法集中。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簡單5步,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吼孩子這事兒,和擠痘痘一樣,「明知不可為」但總是忍不住「為之」。 昨天我被糰子氣的眼冒金星,沒忍住吼了他。 有那麼一瞬間,我都想這破「皮夾克」我不要了,愛誰要誰要吧。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簡單5步,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吼孩子這事兒,和擠痘痘一樣,「明知不可為」但總是忍不住「為之」。昨天我被糰子氣的眼冒金星,沒忍住吼了他。有那麼一瞬間,我都想這破「皮夾克」我不要了,愛誰要誰要吧。我們在嘗過甜頭後很容易上癮,就會變成遇到問題「吼就對了」。大可愛們真別覺得孩子還小,吼完也不記仇。吼孩子,對他們的傷害也是很「立竿見影」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雖然我們吼孩子的理由有千千萬,但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他會覺得被吼的莫名其妙。
  • 孫儷吼孩子上熱搜:總是吼孩子,孩子可能會喪失這些能力
    每到晚上11點,鄰居家就會傳來咆哮:「選誰?你到底選誰?你說啊?」剛開始的時候,還會以為是家庭糾紛引起的爭吵,現在的我只會笑笑,因為我知道這又是一位掙扎在暴躁邊緣的同類人。果然,沒幾分鐘就聽見另一個聲音喊:「選B啊,選B!記住了沒?選B!」網上有這樣一句話說的非常形象:「不提作業母慈子孝,一說作業那絕對雞飛狗跳。」
  • 《爸媽學前班》:父母吼一聲,孩子毀一生!
    的確,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只能通過不斷「摸索」和「試錯」來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但是,實驗對象作為我們的孩子,萬一出錯,探索的代價未免太大了些,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軌跡。節目中,皇家育兒師的一個問題引起了熱烈討論,甚至我自己都拿小本本記了下來:你們能保證從來不對孩子大聲吼叫嗎?
  • 經常吼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學會「五步法」,教你不吼不罵管教孩子
    要說現在會讓家長們頭疼的事情,熊孩子可以排第一位了吧。小孩子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和已經有了成熟三觀體系的大人們很容易就仿佛不在一個世界裡。遇到不聽話的熊孩子該怎麼辦呢?那些還在採用「河東獅吼」的家長們快快看過來,在吼孩子的衝動變為現實之前,請大大地打上一個「No」!
  • 不吼孩子忍不住,吼了又後悔!如何治?
    超過90%以上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出現怒吼、發脾氣、打孩子的現象,就好像他們所說的:在那個氣頭上,不吼忍不住,吼了又後悔!吼娃很正常,不用過度自責1、大腦被激怒,導致情緒應急機制啟動之所以我們容易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大吼大叫,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被激怒了,而情緒的變化是與大腦的應激反應息息相關的,一旦被孩子的行為激怒,就容易使得我們的腎上腺素快速分泌,這個時候理智的情緒也被直接跳過,最後就變成了直接吼孩子...
  • 吼孩子真的會讓他受傷、變笨!這樣教,比吼100次更有效
    很多家長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嘛很正常嘛,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呢,日子不是照樣過嗎?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大腦會真的受傷害,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記憶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而且,你以為吼完、罵完孩子,再給他們安撫一下,傷害就消失了嗎?
  • 別再吼孩子罵孩子了,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變形
    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嘛很正常啊,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誰長大了沒有被老闆吼過,日子不是照樣過嗎?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腦子會長得和一般孩子不一樣,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記憶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
  • 別再吼孩子、罵孩子了,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變形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家長几乎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而我們的社會似乎也對這種言語暴力不加重視。許多人都認為,吼兩句很正常啊,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誰長大了沒有被老闆吼過,日子不是照樣過嗎?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腦子會長得和一般孩子的不一樣,並且他們的語言和記憶能力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
  • 別再吼孩子罵孩子了,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變形
    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嘛很正常啊,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誰長大了沒有被老闆吼過,日子不是照樣過嗎?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腦子會長得和一般孩子不一樣,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記憶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再者,你以為吼完罵完孩子,再給他們買點東西,多說幾句好話,傷害就消失了嗎?不要太天真了。
  • 我也不想吼,可好好說他「聽不見」啊|越吼越不聽,耳邊風怎麼治
    可孩子就是欠,好好說他「聽不見」啊!有時候就算吼了,娃也根本聽不進去。Teicher更證實了:經常遭受父母言語暴力的人,腦結構會受到損傷。誰願意把孩子吼成窩囊廢呢?第一次做媽媽,我們也是從零學起,要學習的還很多。只要遇見問題時,我們能每一次比上一次進步一點,孩子就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孩子也會感知到母親的愛與付出。
  • 被吼後,孩子不說話,我們就要注意了
    但是,卻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了很大的隱患。特別是對於那種「打不哭罵不語」的孩子,其心理傷害更是難以估量。從心理學上來說,「吼」本身就是一種不好好說話的表現,屬於語言暴力的一種,會對人造成精神傷害。公益短片《Remove》中的小女孩,也是「吼」的受害者。
  • 孩子不聽話總靠吼?家長可嘗試「低聲教育」,說比吼更有效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通過對著孩子大吼大叫來讓孩子乖巧,是很多父母認為的最佳選擇。對著孩子大吼大叫雖然能夠讓孩子聽話一點,但是這種聽話,是一種短暫的聽話,孩子變乖也是一種假象。並且,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這種傷害表現在心理上,很多父母可能感受不到這種傷害,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大吼大叫是一種噩夢。如果想要讓孩子遠離這種噩夢,父母就要學會&34;。
  • 別再吼孩子罵孩子,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變形(深度好文)!
    人類的大腦生來更關注危險和消極的事物。這點對孩子和大人都一樣。許多家長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而我們的社會似乎也對這種言語暴力不加重視。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很正常啊,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誰長大了沒有被老闆吼過,日子不是照樣過嗎?
  • 原來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大腦竟會有這些變化,太驚人了
    ,孝敬了土地爺;飯不吃就算了,一看時間不早了趕緊叫娃洗澡,孩子卻像沒聽見似的,只顧著低頭玩玩具……腦海裡不斷對自己說「不生氣,不生氣,是親生的」,一邊假裝很有耐心地想給娃講講道理。不料,娃就像開啟信號自動屏蔽模式,你不吼都要嚴重懷疑這娃的聽力是不是出問題了。
  • 總想吼孩子是一種「病」,家長越早重視越好,不然大人孩子都遭殃
    我的鄰居常說,他家孩子太調皮,不讓人省心,總是製造各種各樣的麻煩。比如,孩子經常把廚房的食材當玩具;把衣服亂扔亂放;玩水龍頭,浪費水等等,所以他忍不住去吼孩子。但是,每次吼完孩子,看見孩子瑟瑟發抖,可憐兮兮的樣子,又有點後悔了。教育孩子,總忍不住想吼孩子怎麼辦?
  • 各位爸爸媽媽:別再吼孩子罵孩子了 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變形
    許多家長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而我們的社會似乎也對這種言語暴力不加重視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嘛很正常啊,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誰長大了沒有被老闆吼過,日子不是照樣過嗎?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腦子會長得和一般孩子不一樣,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記憶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