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姨 作者: 源靖
1
幾乎每個女生都期待過「心有靈犀」,宛若「靈魂伴侶」一般的愛情。
你喜歡的東西他也了解,你表達的觀點他都贊同,你唱著歌他都能自然地接下一段;
你的每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他都能捕捉到你的真實想法;
你在所有人面前都沉默寡言,但唯獨面對他,你酒逢知己千杯少,聊幾個通宵都不覺得厭倦和乏味……
浪漫嗎?期待嗎?嚮往嗎?
覺得這就是靈魂伴侶,命中注定嗎?
我也希望你真有這樣的幸運。
但事實是,你遇到的多半不是什麼「靈魂伴侶」,而是一個閱歷,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
你所認為的那些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瞬間,不過是他「向下兼容」的結果。
這就有點可怕了。
我想到了一部電影,叫《她》。
裡面的男主角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女朋友」,她可以全方位地滿足他的需求:
她擁有他最喜歡的,迷人的性感聲線,每個夜晚輕聲細語地陪伴他入睡。
她是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能幫他閱讀郵件,修改文稿。
她能陪他打遊戲。
她「善解人意」到,男主角的聲音裡一點點細微的情緒變化都能被她察覺,然後耐心地撫慰他,鼓勵他。
是不是聽起來就超級棒?
可惜,這個「女朋友」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她不是個真實的人,而是一串代碼寫成的高級人工智慧。
「女朋友」的背後,是龐大的資料庫,是萬能的搜尋引擎。
「她」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被定製,而且在「相處」的過程中,持續地採集用戶信息,以更加匹配他的喜好。
聽上去好像也沒什麼不好——只要能得到一個真正「懂自己」的伴侶,ta是不是真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可是,在電影的最後,「女朋友」向男主角坦白,自己同時在和8316個用戶聊天。
男主角瞬間慌了,質問她,和其中多少人戀愛。
「641人。」
反正人家是人工智慧,說話打字都快,多幾個男朋友也不是聊不過來……
2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生遇到所謂的「靈魂伴侶」之後,結局往往不盡如人意。
經過最初的驚喜之後,她們發現,自己喜歡的這個男孩子,不僅讓自己如沐春風,和其他女生聊天也是左右逢源。
他不僅看過你喜歡的電影,也聽過她們喜歡的歌,去過她們旅行過的地方,能接上她們感興趣的話題。
然後,你就會變得特別沒有安全感,就像是那部電影裡的男主角一樣,又憤怒,又恐懼,覺得怎麼也「抓不住」對方。
因為你發現,可能對你來說,他是唯一懂你的人,他無可替代。
但只要人家願意,他可以和每個和你一樣級別的人,都達到這種「心有靈犀」。
然而,如果你站在那位「靈魂伴侶」的角度想想,其實很正常不是嗎?
他可能是你接觸到的,唯一一個「懂得」你的人,所以他對於你來說才那麼珍貴。
但是,人家的心智水平已經到達了這個高度,人家的段位就是更高一籌,「懂得」你,對他來說,並不需要費什麼功夫。
他只要放下高傲和架子,願意試著跟你接觸,那「向下兼容」比他段位更低的你,就像大學生做小學試卷一樣。
有什麼難的?
那麼,必然的結果就是,他能做好你這份「試卷」,也就能做好所有和你難度差不多的「試卷」。
他能「向下兼容」你,就能同樣去「兼容」,和你差不多水平的所有女生。
你和她們,在他的眼裡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較特別。
當女生們意識到這個事實的時候,當然會感覺到嚴重的焦慮和不安。
3
毫無疑問,真正的「靈魂伴侶」不可能是這樣的。
其實所謂「靈魂伴侶」,用LAS模型來解釋,就是關於「共鳴」的部份,兩個人的情感共鳴多了,思維方式同步,自然就有「靈魂伴侶」的感覺。
同時,我們都知道,「共鳴」一定是相互的,平等的,而不是單方面的。
只有一個人感覺到「被懂得」,感覺到「被理解」,感覺到如沐春風,另一個人內心卻毫無波動,這一定不是合格的「共鳴」。
如果你想知道,你喜歡的人到底是你的「靈魂伴侶」,還是僅僅在對你向下兼容,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你們之間的每次交談,是賓主盡歡,兩個人都很開心,還是只有你一個人在自HIGH?
你們的每一次約會,是你們兩個都有說不完的話,還是基本上是你在說,他只是微笑著傾聽著,偶爾冒出的一兩句話,也都是圍繞著你的話題?
或者,你還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認為他很懂你,那麼,你又「懂得」他多少?
你難過的時候,他會安慰你,他心情不好,遇到困境的時候會來向你求助嗎?你能為他做什麼?
你所有的愛好他都懂,還能陪你一起玩,他喜歡什麼你知道嗎?他的愛好你能插得上話嗎?
他給你提供大量情緒價值的時候,你能回饋他什麼呢?
事實上,很多女生面對「靈魂伴侶」的時候,之所以會沒有安全感,怕他和其他女生也這麼會聊天,是因為,她們心裡很清楚,自己只是單方面在「索取」對方提供的情緒價值,和「好像兩個人很有共鳴」的假象。
而如果她們也能回饋同等的情緒體驗,也能讓男生有「被了解」,「被懂得」的感覺,她們自然也不會不安了。
因為,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替代的「靈魂伴侶」。
——源靖——
被大家戲稱為「源姨」
百合戀愛學院情感顧問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千聊年度情感課程獲獎者
《女生密碼》《LAS愛情模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