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情感共鳴和思維方式同步,自然有「靈魂伴侶」的感覺

2020-12-14 影子談情感

源姨 作者: 源靖

1

幾乎每個女生都期待過「心有靈犀」,宛若「靈魂伴侶」一般的愛情。

你喜歡的東西他也了解,你表達的觀點他都贊同,你唱著歌他都能自然地接下一段;

你的每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他都能捕捉到你的真實想法;

你在所有人面前都沉默寡言,但唯獨面對他,你酒逢知己千杯少,聊幾個通宵都不覺得厭倦和乏味……

浪漫嗎?期待嗎?嚮往嗎?

覺得這就是靈魂伴侶,命中注定嗎?

我也希望你真有這樣的幸運。

但事實是,你遇到的多半不是什麼「靈魂伴侶」,而是一個閱歷,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

你所認為的那些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瞬間,不過是他「向下兼容」的結果。

這就有點可怕了。

我想到了一部電影,叫《她》。

裡面的男主角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女朋友」,她可以全方位地滿足他的需求:

她擁有他最喜歡的,迷人的性感聲線,每個夜晚輕聲細語地陪伴他入睡。

她是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能幫他閱讀郵件,修改文稿。

她能陪他打遊戲。

她「善解人意」到,男主角的聲音裡一點點細微的情緒變化都能被她察覺,然後耐心地撫慰他,鼓勵他。

是不是聽起來就超級棒?

可惜,這個「女朋友」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她不是個真實的人,而是一串代碼寫成的高級人工智慧。

「女朋友」的背後,是龐大的資料庫,是萬能的搜尋引擎。

「她」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被定製,而且在「相處」的過程中,持續地採集用戶信息,以更加匹配他的喜好。

聽上去好像也沒什麼不好——只要能得到一個真正「懂自己」的伴侶,ta是不是真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可是,在電影的最後,「女朋友」向男主角坦白,自己同時在和8316個用戶聊天。

男主角瞬間慌了,質問她,和其中多少人戀愛。

「641人。」

反正人家是人工智慧,說話打字都快,多幾個男朋友也不是聊不過來……

2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生遇到所謂的「靈魂伴侶」之後,結局往往不盡如人意。

經過最初的驚喜之後,她們發現,自己喜歡的這個男孩子,不僅讓自己如沐春風,和其他女生聊天也是左右逢源。

他不僅看過你喜歡的電影,也聽過她們喜歡的歌,去過她們旅行過的地方,能接上她們感興趣的話題。

然後,你就會變得特別沒有安全感,就像是那部電影裡的男主角一樣,又憤怒,又恐懼,覺得怎麼也「抓不住」對方。

因為你發現,可能對你來說,他是唯一懂你的人,他無可替代。

但只要人家願意,他可以和每個和你一樣級別的人,都達到這種「心有靈犀」。

然而,如果你站在那位「靈魂伴侶」的角度想想,其實很正常不是嗎?

他可能是你接觸到的,唯一一個「懂得」你的人,所以他對於你來說才那麼珍貴。

但是,人家的心智水平已經到達了這個高度,人家的段位就是更高一籌,「懂得」你,對他來說,並不需要費什麼功夫。

他只要放下高傲和架子,願意試著跟你接觸,那「向下兼容」比他段位更低的你,就像大學生做小學試卷一樣。

有什麼難的?

那麼,必然的結果就是,他能做好你這份「試卷」,也就能做好所有和你難度差不多的「試卷」。

他能「向下兼容」你,就能同樣去「兼容」,和你差不多水平的所有女生。

你和她們,在他的眼裡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較特別。

當女生們意識到這個事實的時候,當然會感覺到嚴重的焦慮和不安。

3

毫無疑問,真正的「靈魂伴侶」不可能是這樣的。

其實所謂「靈魂伴侶」,用LAS模型來解釋,就是關於「共鳴」的部份,兩個人的情感共鳴多了,思維方式同步,自然就有「靈魂伴侶」的感覺。

同時,我們都知道,「共鳴」一定是相互的,平等的,而不是單方面的。

只有一個人感覺到「被懂得」,感覺到「被理解」,感覺到如沐春風,另一個人內心卻毫無波動,這一定不是合格的「共鳴」。

如果你想知道,你喜歡的人到底是你的「靈魂伴侶」,還是僅僅在對你向下兼容,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你們之間的每次交談,是賓主盡歡,兩個人都很開心,還是只有你一個人在自HIGH?

你們的每一次約會,是你們兩個都有說不完的話,還是基本上是你在說,他只是微笑著傾聽著,偶爾冒出的一兩句話,也都是圍繞著你的話題?

或者,你還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認為他很懂你,那麼,你又「懂得」他多少?

你難過的時候,他會安慰你,他心情不好,遇到困境的時候會來向你求助嗎?你能為他做什麼?

你所有的愛好他都懂,還能陪你一起玩,他喜歡什麼你知道嗎?他的愛好你能插得上話嗎?

他給你提供大量情緒價值的時候,你能回饋他什麼呢?

事實上,很多女生面對「靈魂伴侶」的時候,之所以會沒有安全感,怕他和其他女生也這麼會聊天,是因為,她們心裡很清楚,自己只是單方面在「索取」對方提供的情緒價值,和「好像兩個人很有共鳴」的假象。

而如果她們也能回饋同等的情緒體驗,也能讓男生有「被了解」,「被懂得」的感覺,她們自然也不會不安了。

因為,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替代的「靈魂伴侶」。

——源靖——

被大家戲稱為「源姨

百合戀愛學院情感顧問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千聊年度情感課程獲獎者

《女生密碼》《LAS愛情模型》作者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真正遇到靈魂伴侶的感覺
    對於感情,相信你一定也經常都聽說過這麼一個詞,那就是靈魂伴侶。可以說,在尋找愛情之初,每個人心裡所渴望的,其實都是能夠遇到這麼一個人。因為如果一個人,他根本就沒有辦法走進靈魂,那麼你們之間就算也喜歡,相處的也還不錯,你終究還是難免會覺得,似乎始終都還是少了一點什麼。
  • 聊聊「靈魂伴侶」和「雙生火焰」
    然而,越來越多的人,被網上各種「靈魂伴侶」「雙生火焰」標題的佔卜、經驗分享所吸引,用別人介紹的經驗、方式套在自己身上,好像自己的感情生涯沒有遇到靈魂伴侶或者雙生火焰就是一件比較糟糕的事情,再或者自己經歷的情感對象如果不是兩者之一就沒有繼續的必要了。我想這些,並不是那些分享者的本意,所以特意寫個文章來簡短聊一下這兩個名稱。先聊「靈魂伴侶」,這個被普及的比較多的名詞。
  • 《親密關係》:精神需求與情感,你確定靈魂伴侶不是一種精神病?
    人終其一生離不開一個「情」字,伴侶之情最受注目和期待,人們希望在伴侶身上找到情感的深度需求,《親密關係》這本書通過諮詢案例,闡述了伴侶在情感中的深度需求和情緒已經生命存在感的交織命運,使得人們更清晰自己的情感需求。
  • 心理學:兩個人是不是靈魂伴侶,「同頻共振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而心理學家又賦予了同頻共振效應新的概念,往往指兩個人在思想、意識、言行、精神,觀念等方面的共鳴和協同狀態。同頻共振效應對於感情中的彼此其實存在一個引導作用,當兩個人在很多方面有相同點和共鳴點時,其實就證明了彼此之間的"共通性"。
  • 靈魂伴侶:現實淳樸的愛,超越一般關係,有這幾種「靈魂共鳴」
    什麼是「靈魂伴侶」呢?其實,說得複雜點,那就是你和他靈魂的相互融合,你是他的靈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得簡單一點,那就是你能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他也能明白你的如鯁在喉。徐志摩曾寫道:「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請記住,兩個人在一起,有這3種感覺,才能叫「靈魂伴侶」
    這就是愛的雙面,擁有著讓人堅強和柔軟的「魔力」。何謂靈魂伴侶?徐志摩說過:「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愛的旅途,有一人懂你,漫漫長路,不顯孤獨。靈魂伴侶的表現和特徵有人認為,一個人尋覓的靈魂伴侶不過是自己心目中的「小我」在現實中的反應。也就是說,最終找到的那個人是與你心靈相通、氣場相合。比如,兩個人在一起不會出現冷場與尷尬,不說話,只一個眼神或者微表情就能明白對方心底所想。
  • 精神伴侶和靈魂伴侶有什麼區別?男人和女人的意見完全不同
    其實精神伴侶和靈魂伴侶是有區別的,而在這兩個概念上,男人和女人的意見也是完全不同的。01精神伴侶的存在形式在網上看到有位女士發文,表達了自己的苦悶,得到幾千條評論,讓人印象深刻。很多情感會專家告訴我們,和另一半一定要有話聊,因為有話聊真的太重要了,它決定了愛情甚至婚姻可以走到哪裡。很多前輩會告訴我們,和另一半一定要志趣相投,因為只有當兩個人有相同的志趣時,他才能夠理解你的堅持和努力。
  • 現實生活婚姻和靈魂共鳴婚姻……(隨筆)
    在這部電視劇中,一個北大畢業生與自己的鄰居,一起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直到下鄉知青,最後再到返城,一直只是好朋友的身份相處,擦不出愛情的火花,用電視劇裡的一句話形容這兩個人叫做:如果我們兩個結婚,屁股總感覺欠缺一點什麼,是什麼呢,真的說不清,似乎是一種激情和浪漫,或許是我們兩個人太熟了的原因,沒有了陌生感和新鮮感」。
  • INFJ的靈魂伴侶探索之路
    如果能有一套靈魂伴侶尋找指南就好了。是的,現狀總是這麼尷尬,就像我們上了十幾年的學依然學不會該怎麼找工作一樣,怎麼談戀愛、怎麼找到最適合的伴侶更是沒人教,所以我們身邊才充斥著那麼多比狗血電視劇還要狗血的情感倫理劇每天都在上演。幸福在哪裡呀,幸福在哪裡?
  • INFP的靈魂伴侶探索之路
    靈魂伴侶,是個很深沉的概念。看起來卻又輕飄飄的,不能吃、不能喝,並不是大部分人所要追求的。有飯吃、能夠安定的生活、有人溫粥做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足夠了。確實,現在都9021年了,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離婚也更加自由,但仍然有人會困惑枕邊人非夢中人,會追憶茫然中錯過的昔日戀人,而離婚看似自由,實則無奈之舉,那麼,所謂完美的另一半、所謂的靈魂伴侶,到底該怎麼去找?
  • ISTP的靈魂伴侶探索之路
    他們思維活躍卻嚴謹、沉靜外表下有顆騷動不安的心、他們因時因事而動,隨時準備著用自己的身體、用自己可以操控的一切工具,去X翻這個世界,世界就是一個大的遊樂場,片刻等待都是對生命的浪漫,等待荒廢了青春,等待澆熄了激情(是的,他們永遠年輕,不僅僅是思想,更是有著一具不願老去的肉體,而不斷訓練帶來的自然更加強健有力、青春活力的正向反饋)。
  • 和靈魂伴侶在一起,才有的4種感覺,可惜,許多人都沒體驗過
    作者:新咖聊情感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人生若得一知己,夫復何求?知己不僅僅只能是朋友,同時也可以是戀人,伴侶。但實際上,你當時出現的那種感覺,僅僅只是感動,而並不是愛情,更不能保證他是真的合適你。其實想分辨對方是否是你的靈魂伴侶,很簡單。和靈魂伴侶在一起時,一定會有這4種感覺,可惜許多人都沒有體驗過。一旦發現對方能給你這些感覺,那麼你就應該明白,自己找對人了。
  • 摩羯座女生選擇伴侶的標準:正直,靈魂有趣,成熟理性思維的人
    摩羯座女生選擇伴侶的標準:1.正直直爽,靈魂有趣。2.不抽菸,有耐心喜歡成熟穩重成熟理性思維的人。3.有一定經濟基礎,對人有禮貌,有胸懷。摩羯座喜歡那種能力穩定,穩步增長,更新換代速度快,具有高度思維的人。摩羯座女生與之在一起開始可能不會太喜歡,但是慢慢的,心裡會很喜歡,因為她很優秀。4.責任心強,知道要保護好自己,顧全大局,能讓摩羯感覺到很安全。
  • 《奇葩說》靈魂伴侶之爭,儲教授觀點引共鳴,你可別被帶偏了
    另外,他對於靈魂伴侶的概念也進行了誤讀。伴侶是什麼概念?至少是在一段相對穩定的時間內,與你在精神上、思想上能夠產生共鳴或者相互包容與陪伴的人。人在小時候,自主意識還沒有發展完成,所以父母也談不上是你的靈魂伴侶。你的同事也許是做事風格與你契合,所以你們合作愉快,但這不能就稱為靈魂伴侶啊。
  • 靈魂有共鳴的人,才能產生「心靈感應」
    在這個偌大的人世間,我們都是孤獨的靈魂,渴望有相同的人能夠陪伴自己,渴望有一個靈魂伴侶,能夠溫暖這漫漫人生路,讓人不那麼孤單。但這種靈魂伴侶何其難尋,如果你有幸遇到,那一定要好好珍惜。《我們仨》寫於楊絳先生的晚年,那個時候,他們仨已經走散了,錢老和圓圓都已經離開,只剩她一個人回憶「我們仨」。可是,看完這本書,你卻會覺得很溫暖,每一個細節,都是他們深愛的證明。
  • 感情的最高境界是靈魂竊合:但你知道遇到一個靈魂伴侶感覺嗎?
    什麼是伴侶,伴侶就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人,一個人是沒有任何的辦法去走進我們的靈魂的,這就好像是兩個人在一起了,他們雖然很和睦,你喜歡她,她有喜歡你,你們在一起很快樂,但是如果沒有成為感情裡靈魂的伴侶,那麼你們就會覺得你總是缺點什麼東西的。
  • 聽說,真正的靈魂伴侶,是會有「心靈感應」的
    可見,和靈魂伴侶在一起,是一件讓人十分愉悅的事情。互為靈魂伴侶的兩個人,做什麼都會掛念對方,能夠在生活中做到說話有回應、做事有迴響,即便是兩人坐在一起,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在抬頭看向對方的時候,都會落進對方眷戀的眼神中。正如李商隱所說:「身舞彩鳳雙飛翼,心中靈犀一點通。」
  • 一本書開啟了靈魂伴侶的愛情,寶黛共讀西廂,來自另一半的共鳴
    上面這句話出自孟京輝的話劇《柔軟》,人類總是被那些和自己特質相同的人深深吸引。寶黛愛情展示的就是彼此尋找靈魂伴侶的過程,共讀西廂標誌著寶黛二人思想上的高度共鳴,追求自由奔放的靈魂,在性靈上的高度統一。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寶黛相識,初次見面即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劇情老套,但這幾乎是所有愛情的正確打開方式。相比現在的偶像劇,女主摔一跤正好倒男主懷裡,或者摔出個一吻定情,那高級太多了。而更高級的是,他們還有前世的緣份,那緣份易不落俗套,一位滿懷愛心的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了一顆不為人知的絳株草,從此,他們有了木石之緣。
  • 高冷、理性、特立獨行的NT性格,如何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
    直覺型(N)偏好使他們信賴直覺,喜歡談論抽象話題,類似於政治熱點、國際事件、經濟發展趨勢、認知層提升、科技創新和思想理論等,和他們聊天經常是乾貨滿滿,平時不關注這些話題的人們可能會覺得實在難以消化。同時,理性型(T)偏好的他們對於這些熱點話題,通常不容易被社會輿論給帶跑,而是會更加理性的角度思考,以正反面思維進行邏輯分析。
  • 靈魂音樂讓歐巴馬淚奔,沒有靈魂伴侶不重要,有它就夠了
    大家都知道靈魂伴侶,每個人都希望在人生當中遇見自己的靈魂伴侶,不知道大家是否找到了呢?如果沒找到也沒有關係,因為除了靈魂伴侶,我們還有靈魂音樂(soul music)。靈魂樂被認為是福音音樂的世俗化,它延續了福音音樂呼應式的唱法,但歌詞不再與神聖的教堂有關,取而代之的是兒女情長的下凡生活,並且用熱情的唱腔激發情感上的共鳴。雖然當時創造這種音樂的靈魂歌王Ray Charles受到許多人的譴責,但好在他並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也正是因為他的堅持,靈魂樂才得以發展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