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

2020-12-22 百家號

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

說起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哪樣文化最為瑰寶,當屬詩詞文化了。想必各位看官對於詩詞,並不陌生,下至黃口小兒都能吟兩句詩。詩詞可謂是涵蓋多種,最常見的唐詩,宋詞,元曲,絕句等。這其中更又衍生出多種形式的詩歌,可謂是花樣眾多啊。而在古代,眾多的文人更是憑藉著自身才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特殊的詩詞形式,迴文詩。早在唐朝,上官儀曾說:詩有八對,其七為回文對。究竟迴文詩有什麼特殊之處呢?為何古代文人多以能寫出好的迴文詩沾沾自喜呢?

迴文詩,可不是什麼少數民族回族特有的語言詩詞。迴文詩早在東晉時期就已存在,據說第一首迴文詩由漢朝蘇伯玉之妻所有,整首詩一共49句,186字,是由蘇伯玉之妻因思念丈夫久不歸家而作。而到了西晉之後,文字騷客更是以能寫迴文詩自傲,如白居易,王安石,秦觀等人,都是迴文詩大家,留下的詩詞至今也備受推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首迴文詩,也是後世中提及迴文詩必讀的經典,秦觀的《賞花》。

提到迴文詩,首先得介紹下迴文詩這種特殊的詩詞體裁。迴文詩,多數人常認為是詩詞通篇讀完後是一個「輪迴」,頭一句正好和最後一句對應相反。也正是因此,迴文詩多數讀起來朗朗上口,迴文詩也多做成詩歌廣泛吟唱。正是因為前一句,得和後一句對應,後一句還得用前一句做開頭。因此迴文詩對於詩人的文學水平要求甚高,畢竟要是沒兩把刷子,還真做不到既押韻通順,又不拗口難讀。

而秦觀的這首《賞花》,可謂是迴文詩的典範,全篇7字絕句可謂是朗朗上口,「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這首詩意思也不難懂,說的是秦少遊外出遊玩所見,說的是秦少遊一日騎馬外出,路過所見一片花叢,邊賞花邊飲酒的秦少遊便將所見此景記錄了下來;不勝酒力的秦少遊,微醉醺醺,便趁著天色漸黑回家。而最後一句,可謂是妙,酒醒後,天也黑了,人也已經賞完花回家,和第一句遙遙相應。全詩總共就用了14個字,後人也多精簡為: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

而這首詩更有意思的是,關於這首流傳千古的迴文詩經典,一直存在一個爭議。有人說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所做,也有人說是秦少遊所做。而秦少遊和蘇軾有啥關係呢?據說蘇軾和秦少遊,用如今的話說算是「郎舅」,蘇軾有個妹妹,人稱蘇小妹也是才女一枚。雖然後世多說此人不存在,但在蘇軾和佛印的交往信中,還是有這位蘇小妹的身影的。而這位秦少遊,據說就是蘇軾的妹婿,也就是蘇小妹的意中人。

一說是秦觀飲酒賞花後,將所見所思記錄下來寫了這首詩;也有人說是,是蘇小妹和蘇軾一次乘船遊玩,正在欣賞這美景,有人傳來了秦少遊寫的情詩,打開一看滿是對蘇小妹的一片痴情;蘇軾看完後便提筆寫下了這首迴文詩。但後世多認為,這首賞花由秦觀所作。但不管這首詩作者是誰?這首詩的確堪稱經典。

這首迴文詩,要是沒點水平的人,還真的看不懂,多數人看後都犯暈懵圈,沒點文化還真看不懂。各位看官,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迴文詩,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就是正著讀倒著讀皆成詩文,往往是拼揍而成,沒什麼驚豔之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因為迴文詩是一門對文學素養要求非常高的學問,其用韻、形式十分嚴苛,若是只為回文而隨意亂用辭意,那誕生的作品必定無色無味、無生無氣,沒有美感。
  • 迴文詩的結構
    有的人越不懂得越不學,只是侈談內容,不計形式,這便斬去詩詞的一支「翅膀」。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結構分析去探索迴文詩(類似「文字遊戲」,饒有趣味)的基本特點,幫助學習詩詞格律。 蘇軾有《題織錦回文》詩曰:①春晚落花餘碧草,②夜涼低月半梧桐。③人隨雁遠邊城暮,④雨映疏簾繡閣空。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這首連環詩,原銘於一把清代同治年間御窯所出的小茶壺上,呈循環圓形。這首詩的讀法變化多。可以從任何一個字讀起,不論是順讀還是倒讀,都能讀成一首五言絕句,這樣一共可以讀成四十首詩,令人嘖嘖稱奇。迴文詩在創作手法上,突出地繼承了詩反覆詠嘆的藝術特色,從而達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產生迴環疊詠的藝術效果。有人曾把迴文詩,當成了一種文字遊戲,而實際上,這是對迴文詩的一種誤解。
  • 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有的人越不懂得越不學,只是侈談內容,不計形式,這便斬去詩詞的一支「翅膀」。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結構分析去探索迴文詩(類似「文字遊戲」,饒有趣味)的基本特點,試圖幫助青年讀者學習詩詞格律。 蘇軾有《題織錦回文》詩曰:①春晚落花餘碧草,②夜涼低月半梧桐。③人隨雁遠邊城暮,④雨映疏簾繡閣空。
  • 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
    導語: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誰說打油詩不是詩。蘇軾雖然仕途不順,但他生性豁達,所以很多時候,他並不像一些愛抱怨詩人一樣,碰到不順的事情就寫詩詞發牢騷。而蘇軾的詩詞中很多既經典,又好玩有趣的作品。比如蘇軾所作的幾首迴文詩詞,就很有趣一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是一樣的。
  • 浙江大學學霸用摩斯密碼寫首情詩,只有3行,沒點水平還真看不懂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先來看幾首三行情詩:一:浙大學霸用摩斯密碼寫情詩這是浙江大學官方公布的一組三行情書,是18級機械與材料的一位同學所寫,全詩只有3行,一個文字都沒有,看起來就像是隨手的塗鴉,但沒點水平還真看不懂,只能說工科男生確實腦迴路不同。
  • 蘇軾這首詩正著讀是經典,倒著讀還是經典,文字駕馭能力無人能及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論是他詩歌,還是他的詞,那都是中國古典文學裡的經典之作,而且他還寫過一些非常有意義的迴文詩,可能有的朋友對於迴文詩,不是太懂,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詩體,只有駕馭文字能力較高的人,才能夠寫成,通常我們說到迴文詩
  • 翻譯技巧 | 回文看英漢語言的差異
    回文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學現象,它是一種獨特的修辭手段,在詩歌或文章中巧妙地用上回文,可以使句子讀來趣味無窮。回文並不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只是漢語所獨有的,英語中也有不少回文的例子。在英漢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當中,回文展現出了不同的魅力,而從它的特點可以發現英漢語言的差異。將相同的詞彙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首尾迴環的文體,叫做回文,也叫迴環。
  • 宋朝有一首絕世情詩,順著讀是男人犯相思,倒著讀是女人犯相思
    「相思」二字包含的情感極其豐富,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以「相思」為題創作了大量經典作品,比如王維的《江上贈李龜年》:「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詩簡單又通俗,上過小學的人基本都能讀懂它。
  • 李白罵人最狠的詩,不帶髒字還很高雅,沒文化根本看不懂是在罵人
    有意思的是,生性豁達的李白,就連罵起人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首李白的作品,這是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通篇不帶髒字還很高雅,沒文化根本看不懂是在罵人。《嘲魯儒》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
  • 史上最誇張的詩,其中10字「大義滅親」,詩人的解釋令人哭笑不得
    這是一個問題。詩壇有不少「即興」之作,比如李白當年已名滿天下,在湖州偶遇一位湖州司馬,對方居然不認識自己,問他是誰,於是李白當即寫下了首「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可謂十分有意思了。如果覺得這首還不夠驚豔的話,那崔護當年題在別人家牆上《題都城南莊》,就可謂十分經典了。當年崔護遍尋昔日的佳人而不得,隨手寫下的「人面不知何處去?
  • 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蘇軾氣憤不已寫詩回懟,沒點水平還真看不懂
    就說他懟王安石這事,大家對於王安石最深的印象應該就是王安石變法了吧,其實對於王安石的變法蘇軾是反對的,並多次上書請求廢除新法,奈何那時候自己人微言輕,也沒有辦法和王安石抗衡。又或許是因為二人都太過出色,看對方不順眼?
  • 10首迴文詩詞:永夜寒燈寒夜永
    迴文詩詞有很多種形式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下面分享十首經典迴文詩詞。這首迴文詩順讀倒讀皆成詩。詩中記述的是蘇軾在大雪初晴的時候做夢夢見的景象,記述下來為詩。詩中的「紅焙」「淺甌」等都可想見烹茶時的閒適生活。
  • 《國學小名士》戰況升級挑戰「迴文詩」
    國內首檔名校國學少年競技節目《國學小名士》第三季,於本周日晚21:10在山東衛視播出第二期。首期「人類最長飛花令」視頻讓節目未播先火,本期節目精彩繼續,導師酈波提出讓小名士們挑戰古典詩歌中的獨特體裁——迴文詩。導師酈波和蔡天新再度助陣,現場炫技。
  •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今天跟朋友們分享幾首經典的「迴文詩」:《菩薩蠻·夏閨怨》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上片,情景交融,寫閨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
  • 李商隱這首誇人的詩堪稱經典,最後一句無人能比,不懂的趕緊收藏
    五年之後,李商隱返回長安,看到侄子所寫的詩詞感慨萬千,隨即揮毫潑墨,寫下了兩首詩作為答謝。這首詩也被後世人作為誇獎別人的經典,被千萬人在生活中引用。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以詩相警,讓人更易銘記於心。譬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警示人們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勸人讀書學習是勸誡詩詞吟詠最多的題材。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學士都曾作詩勸誡家族子弟讀書勉學。這些「讀書」詩在今日讀來,依然對我們有警示作用。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沒錯,這是一幅「迴文聯」,順著讀倒著讀句子都沒有發生變化。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大文豪蘇軾的「迴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這首詩名為《題金山寺》,通篇為「回文體」: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天亮了,倒著讀天黑了
    沒錯,這是一幅「迴文聯」,順著讀倒著讀句子都沒有發生變化。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大文豪蘇軾的「迴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這首詩名為《題金山寺》,通篇為「回文體」:
  • 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編輯寫詩二十多年,卻看不懂舒婷這首詩
    這一命名過於主觀而不準確,讀不懂就視之為「朦朧詩」,那為何不把能讀懂的詩稱為明朗詩或者透明詩呢?章明那篇文章中用來指摘「朦朧」的思考,透露出了作者思想的呆板和僵化,如今看來是非常可笑的,但在當時卻有不少人認同。對「朦朧詩」進行口誅筆伐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