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媽媽都會犯的錯,這樣護理寶寶後悔一生

2020-11-07 好孕媽媽母嬰


生娃之前,女人最在意的是自己的臉。

當了媽以後,最用心、最燒錢、最焦頭爛額的,非寶寶的屁屁莫屬。

在我們的同預產期寶媽群裡,每天都能看到有媽媽慌慌張張拍照片給值班老師看:


我家娃屁股上這個紅點子是啥啊?

妞妞屁屁裡有白色分泌物,要不要掰開洗洗啊?

我兒子老揪自己JJ玩,是咋回事?


粗略看下來,最最嬌嫩的私處,是最讓新手爸媽心態崩潰的地方。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手父母最容易犯錯的那些「屁事」。


男寶

寶寶「小丁丁」上的白色汙濁是什麼?

不用慌張!這是皮脂和汙垢形成的包皮垢。

因為皮膚每天都會產生皮脂和汙垢,陰莖的皮膚也一樣,加上小便後會有尿液積聚在包皮口,如果清潔不到位,時間長了就容易產生包皮垢。

包皮垢是包皮產生的皮脂、汙垢、尿液的混合,容易引起包皮的慢性炎症感染。輕則引起尿路感染,嚴重的會引起睪丸炎症,影響成年後的生育功能。所以家長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及時給寶寶清洗私處。



但有些家長會發現,單純用清水衝洗、擦洗,清潔效果往往並不好,而且還會遭到寶寶的劇烈掙扎,把衝洗的大人也整得一身溼透。

很簡單,因為包皮垢屬於油脂類分泌物,不溶於水,但溶於油。

所以處理的時候要用油!用油!用油!


在包皮和龜頭處塗上橄欖油1~2分鐘,再用浸滿油的棉籤輕輕擦拭,就能比較容易地去除了。


包皮能翻開洗嗎?


不能。

非常理解家長們的「清潔強迫症」心理。尤其很多「潔癖」家長,容不得寶寶JJ裡「藏汙納垢」,每次清潔都會把包皮翻開,仔仔細細進行「大掃除」。


這就屬實沒啥必要了。3歲以下的男寶,包皮與龜頭是相粘連的,中間沒有縫隙,細菌也沒法進入。

如果經常上擼或翻起包皮,就會人為製造縫隙,給了細菌可乘之機,反而有可能造成感染。還會因為刺激而造成局部損傷,引起局部腫脹,寶寶身上難受,大人心裡更難受。


總結

1、私處清潔適度就行,不要翻開包皮清洗。

2、用橄欖油清除男寶的包皮垢,用棉籤輕輕擦拭,不要用手大力揉搓,小JJ不是鋼絲球。


女寶


女寶外生殖器離尿道和肛門很近,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清洗的時候要比男寶寶更細緻。換玩尿布、大便小便後都要仔細清潔,尤其要注意外陰部的清洗。

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兩句話:從上往下、從內到外、用流動的水輕輕衝洗。

分泌物要擦乾淨嗎?

女寶寶的私處有時會排出一些透明或白色的黏液(又稱為陰道分泌物),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平時護理的時候,用流動的清水擦拭或衝洗外陰就可以,千萬不要扒開陰唇內側仔仔細細全擦一遍。

寶寶私處的皮膚非常嬌嫩,這些分泌物是皮膚黏膜的一道天然屏障,能起到保護作用,過度清潔反而可能引起陰唇粘連。

但是如果分泌物越來越多,顏色呈黃色或綠色,並伴有異味,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了。


陰道出血是咋回事?


有些女寶寶的陰道會出現少許帶血的分泌物或粘液,稱為新生兒假月經。很多新手媽媽會嚇一大跳。

其實媽媽們不用緊張,這些分泌物是由於母體殘留的激素引起的,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就會消失。不會對寶寶身體有影響,也不用做任何特殊處理,新手爸媽們可以放心。


但如果分泌物持續數周還未消退,或者出血已經不是淡紅色,而是像皮膚破口流出來的鮮血,不要猶豫,立刻帶寶寶就診,很可能已經是陰道出血了。


為啥寶寶總「夾腿」?


一般來說,小寶寶撫摸私處和夾腿等行為都是正常現象,跟家長們腦補的那些事情無關。《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一書中說,「這一行為可能在嬰兒期就開始了。」

對於寶寶來說,私處和手、腳、眼睛、鼻子一樣,都是自己的器官,觸摸身體器官的過程就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過程。摸私處和吃手、啃腳丫一樣,都是他們認識自己的一種方式。

只不過私處的神經相對其他器官比較豐富,而且非常敏感,受到刺激就會感覺「愉悅和舒服」,寶寶有這種愉悅的感覺之後就想多體驗一下,也就這樣了。

當然,大多數時候夾腿是正常的,但也可能由一些外界原因引起:

  • 私處疾病或刺激,如溼疹、炎症、內褲過緊;
  • 被忽視或精神壓力過大,經常被指責,可能會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安慰自己,逃避壓力。



最後多跟爸媽們嘮兩句,咱們平時如果看到孩子揪JJ玩,或者撫摸私處的時候,不要用一種驚訝、羞恥的態度對待。

寶寶這時候正處在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的階段,無聊的時候吃手指頭、摳鼻子、摸耳朵,再常見不過。正常探索身體的過程不會對寶寶產生任何不良影響,真正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是家長強烈的負面情緒。

家長的態度應該是淡定而自然的,不要咋咋唬唬地說「髒!不要摸!」或者聲色俱厲地把孩子手拍掉。這種反應要麼會讓孩子充滿負罪感,覺得自己這種愉悅的感覺是不正當的,是錯誤的,要麼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興趣,找機會背著你偷偷撫摸。

對寶寶來說,撫摸私處這個行為不存在任何倫理、道德、性……這些複雜含義,家長也不要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與其糾結,不如好好想一想,寶寶最近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或者壓力有點大?還是感覺自己被忽視了?

如果實在拿不準寶寶到底是什麼原因,或者覺得不知道如何引導寶寶,諮詢兒科醫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溫暖的陪伴和正確的引導,就是咱們家長能給孩子做的最好的家庭教育啦。

相關焦點

  • 選擇寶寶米餅,99%媽媽都會犯的錯
    如今市場上的嬰兒米餅越來越多,極大地豐富了寶寶的飲食結構。 寶寶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們自然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塞給寶寶。有些嬰幼兒米餅或餅乾為了聞起來香、吃起來有味道,添加了糖、鹽、無法判斷質量的香料及色素等。可是,大多數人成人早就適應了重油、重鹽、重辣、重甜等刺激性的口味:給寶寶選擇米餅千萬不要從大人的口味來做決定。
  • 只因為媽媽犯了這個錯,導致寶寶牙齒問題伴隨一生!後悔已晚!
    但有件事編編我就想不通,既然你們這麼在乎這一口牙齒,為什麼不從孩子小時候開始護理呢?何必等孩子長大後每天到醫院牙科排長隊……可一說到這件事,許多問題就來了:寶寶牙齒護理應該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才能給寶寶使用牙膏?寶寶多大以後才能使用電動牙刷?…………媽媽們不要心急,護牙是個長期工程~馬虎不得!
  • 新手媽媽抱寶寶,姿勢很重要,醫生:這幾種錯誤,很多人都會犯
    作為一名新手媽媽,最感動的莫過於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把寶寶帶到了這個世界,聽到寶寶第一聲嘹亮的啼哭,看到這個溫軟可愛的小人在你面前綻放,你的心在瞬間就會融化。 閨蜜泡泡剛卸貨,她這幾天沉浸在誕育寶寶的巨大幸福中,但是煩惱正在悄悄來臨,泡泡就要迎來護理新生兒這個艱巨且困難的任務。
  • 寶寶痱子護理,爸媽都犯了哪些錯?
    夏天高溫的天氣很容易導致寶寶起一身的痱子,但是有很多爸爸媽媽因為缺乏經驗或者輕信民間偏方而陷入誤區,下面盤點的這幾點誤區,爸爸媽媽們以後可不要再犯了哦。1、寶寶出汗後立即用溼冷毛巾給寶寶擦拭寶寶出汗後身上的汗腺毛孔是張開的,如果立即用溼冷毛巾給寶寶擦汗就會刺激已經張開的汗腺加快收縮,導致汗液不能及時排出,反而更容易起痱子。爸爸媽媽們應該在寶寶出汗後,立即用柔軟的紙巾給寶寶擦拭乾淨。
  • 給新生兒洗澡,二胎媽媽也會犯的5個錯,你做對了嗎
    寶寶出生以後,面對孩子嬌嫩的皮膚和弱小的身體,手忙腳亂應該是每一位新手父母的真實寫照。第一次抱娃,第一次餵奶,第一次換尿布,新手父母都會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傷到寶寶。在給寶寶洗澡這件事,很多媽媽犯得不是技術性的錯誤,而是觀念上的錯誤居多。
  • 給新生兒洗澡,二胎媽媽也會犯的5個錯,你做對了嗎
    寶寶出生以後,面對孩子嬌嫩的皮膚和弱小的身體,手忙腳亂應該是每一位新手父母的真實寫照。第一次抱娃,第一次餵奶,第一次換尿布,新手父母都會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傷到寶寶。
  • 心理學家:每個人都會犯一種錯,卻又都會視而不見
    然而,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們都會犯一種錯,那就是:很容易發現別人的錯誤和失誤,卻對自己的失誤與錯誤視而不見。這種基因型錯誤無關道德品行,它的名字叫認知偏差。  人人都會有的「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是指人們在認知和覺察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環境因素,使得認知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
  • 99%的媽媽給寶寶護膚都會犯這種錯誤
    乾燥的秋天已到來,寶寶嬌嫩的皮膚開始變得乾燥,肌膚變得通紅、皴裂、甚至脫屑,渾身不舒服。此時,媽媽們拼命尋求護膚要領,不斷給寶寶塗抹護膚品,可還是很難恢復到原來超級白嫩的肌膚。寶寶容易乾燥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寶寶皮膚薄嫩寶寶皮膚發育還不完善,角質層厚度是成人的1/3,調節能力和抵抗力都還十分弱,因此任何一點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寶寶皮膚的不適,如氣候的變化、衣服厚度及材質的改變等等,都會使寶寶的皮膚受傷。
  • 寶媽這樣做導致寶寶患了甲溝炎,醫生的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醫生說指甲兩側的角剪得太深,這樣會容易讓長出來的指甲嵌入軟組織內,成為嵌甲,損傷指甲周圍的皮膚,造成化膿性感染,引發甲溝炎或其他炎症。而且對於女寶來說,經常這樣剪指甲,孩子長大以後指甲還是短短的,很不好看。所以以後在給孩子剪指甲的時候千萬不能剪的太深!
  • 7個育兒誤區,99%的父母都會犯,這有你嗎?
    這8本日記主要記載了其中內容包括飲食、睡眠,甚至更細緻一點的大小便、喝奶情況等,父母這樣的精細照顧固然到底有沒有把寶寶照顧好呢?這是還真是個未知數。  在生活中我相信像「劉璇」這樣的目前很多,總是要把最好的留給寶寶,殊不知這些可能並不是寶寶所需要的,今天,小編總結了一些在照顧寶寶過程的七大誤區,99%的父母都會犯,這有你嗎?
  • 哺乳期媽媽吃辣對寶寶的影響
    之所以分享這篇文章,是因為剛剛我犯了這樣的錯,也希望寶媽們能有所幫助……剛剛過完新年,今天是正月初四,我家寶寶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吃一次120ml奶粉,其它時間都是母乳餵養。結果讓醫生看了之後說是嚴重上火導致的,我當時一下懵了,看著小小的他那麼難受,總是去用小手揉眼睛,後悔死我了,當媽的應該都能理解我有多後悔。
  • 新生兒護理很重要,新手媽媽別犯這幾條,有科學依據在裡面
    有部分新手媽媽因為經驗不足所以很容易輕信這些傳聞,最後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不要像小故事裡的粗心媽媽一樣給孩子捏鼻梁後鼻子會更挺?結果被醫生數落,這樣帶娃不靠譜!下面這些常見的傳聞,不知道你是否也曾相信過呢?
  • 寶寶感冒護理,媽媽常犯的錯,你對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寶寶高燒的護理技巧吧。寶寶高燒真的不好嗎?高燒,是寶寶身體和病毒戰鬥的證據。身體溫度上升,我們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就被提速,開始和侵入人體的病毒進行你死我活的戰鬥了。發燒是人體一種自我保護功能,讓細菌和病毒失去生存和繁殖的環境。
  • 新生兒的護理誤區,很多新手媽媽還在犯,今天一次性理清!
    當新寶寶降生在家裡時,全家人都會感到非常的開心。開始全心全意地照顧寶寶,很多新手媽媽第一次照顧新生兒,沒有經驗,難免就會手忙腳亂。對於一些照顧新生兒的事項,也不知道是對是錯,就很容易會走進一些誤區。有些新手媽媽對於這些情況不知道怎麼處理,會很慌張。還有些新手媽媽都不知道寶寶出現了問題。所以,在如何護理照顧新生兒這一方面,一定要早早就了解清楚。誤區一,給孩子枕著枕頭剛剛出生的寶寶骨骼各方面還比較柔軟,滿月就開始枕著枕頭的話,就會讓脖頸容易出現彎曲,影響生長情況。
  • 想要寶寶沒蛀牙,聰明家長這樣做,全面護理指南
    如今各種各樣的甜食琳琅滿目,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吃,這也使得寶寶的牙齒最容易遭遇。牙齒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牙齒的護理工作,應該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就應該開始,聰明的家長都是會這樣做的,牙齒的護理指南需要深入了解下。
  • 6月齡寶寶腳趾發腫住院,只因媽媽不懂指甲護理,很多寶媽愛犯
    為了把寶寶打扮得清清爽爽,媽媽們隔三差五就會幫寶寶剪指甲,而且寶寶指甲長了也容易傷到自己,所以剪指甲是媽媽們的必修課,可這個看似簡單的護理細節,卻難壞了不少新手媽媽們。6月齡寶寶腳趾發腫住院,只因媽媽不懂指甲護理芮芮的寶寶剛剛半歲,寶寶在發育過程中,不僅身高體重長勢喜人,就連指甲都長得飛快,芮芮看著寶寶長長的指甲,總覺得不衛生,拿起指甲刀就給孩子剪起了腳趾甲。
  •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怎麼處理?"高情商"的媽媽都會這樣做
    小姑娘平時做某件事的時候,一般會徵求媽媽的同意。一天媽媽帶琪琪去表姐家玩,剛進門琪琪就開始到處亂竄,把媽媽臨走前給她說的禮儀全都拋之腦後了。在這一點上,上面的琪琪媽媽就做得很好。在孩子犯錯時,我們對孩子嘮叨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會產生以下幾點弊端。首先給孩子嘮叨,孩子不會清醒地認識自己的錯誤。
  • 2歲的寶寶患上雙腎結石,媽媽後悔不已,泡奶粉「泡」出的問題
    2歲的寶寶患上雙腎結石,媽媽後悔不已,泡奶粉「泡」出的問題有了孩子的家庭會充滿許多歡樂,當然孩子會被家人捧在手心,孩子出生之後,特別是老年人寵著孩子,生怕有個什麼閃失。這不就有位婆婆犯了錯誤,用不正確的方法餵養孩子,導致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後果。2歲的寶寶患上雙腎結石,媽媽後悔不已,泡奶粉「泡」出的問題。筱珍跟她的丈夫已經結婚五年了,她和丈夫一直在城裡打工拼搏,終於他們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並且半年之後有了他們的女兒,如今筱珍的女兒已經三歲了。
  • 3個月寶寶得了頸椎病:大多數新手媽媽都會犯的錯
    家有寶寶 無疑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是那麼的小巧玲瓏。沒經驗的寶爸寶媽們都是不知道怎麼抱寶寶,生怕傷到寶寶。我們來看看大家都是怎麼抱娃的。偷地雷式抱娃!當然啦,因為豎著抱的時候寶寶的視線比較開闊,他能看到的東西更多,所以一般超過一個月的孩子他就會要求家長讓他豎著抱。這樣子他能觀察到的視野更廣了,不願意躺著了,那過早豎抱是不是每個寶寶頸椎都會受傷?當然不是!其實只要我們在豎抱的時候保護好這個寶寶的脊柱,正確的抱姿,以及每次豎抱時間不早超過十分鐘就可以了。那我們如何正確豎抱寶寶呢?
  • 冬季寶寶護膚,盤點家長常犯的錯
    寶寶皮膚嬌嫩,需要家長細心護理,稍有不慎,就會給寶寶的皮膚帶來不小的傷害,比如發紅、發癢、脫皮。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寶寶護膚方面容易犯錯,一起看看你有沒有。,大人常犯的錯1.用力擦拭寶寶皮膚很多家長喜歡用力擦拭寶寶皮膚,以為這樣就能讓寶寶乾淨,但其實只會讓寶寶皮膚變得粗糙、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