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變化。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些經典的學科可能沒有太多的變化。事實並非如此。過去,證明(推導)與實驗是科學發現中最重要的兩個方式,現在計算已經越來越成為科學發現的第三個重要途徑。計算機科學不僅作為工具為其他學科提供支持,而且它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在更深刻、更本質的意義上影響著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基本觀念的發展。計算機理論一般都處在這個交叉的前沿。比如有一個論斷是「NP完全理論是計算機科學對於其他學科最重要的智力輸出」。如果在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學等非計算機學科的文獻中搜索關鍵詞「NP完全」,我們就能搜到無數的論文。計算複雜性已經成為科學家看待很多自然和社會問題的一個新的重要視角。以自然科學中物理學和社會科學中經濟學為例看看它們與計算機科學是怎樣交叉的。
1. 物理學
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是物理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量子力學的理論提供了一個新的計算模型,看起來比經典的計算機更加強大。比較有名的例子是大數分解在量子計算機上可以多項式時間內完成,但是在經典計算機上,我們不知道這樣的算法是否存在。反之,量子計算機的發展也深刻影響著量子力學理論的發展。量子計算機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動機就是量子模擬,如果可以做量子模擬,科學家們就能更好地驗證和發展量子力學的理論。
還有一個和計算機科學密切相關的領域是統計物理。統計物理研究的基本對象是微觀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與系統宏觀性質(比如能量、熵等)之間的關係。這種結構在數學上與前面說到的約東可滿足問題框架是一樣的。比如,統計物理中最重要的概念配分函數是一個加權計數問題。統計物理中最重要的相變現象也與相應問題的計算複雜性有直接的聯繫。統計物理學中有很多的數學說明是不嚴格的。最近一些理論計算機科學家的工作就是對統計物理學家原來的猜想進行了嚴格的證明。同時,統計物理的一些觀點也被應用到計算問題的研究中,比如我們通過統計物理中相關性衰減的觀念來設計計數問題的近似算法。惠普實驗室研究員維奈·德奧拉利卡(Vinay Deolalika)在2010年曾經聲稱給出了P不等於NP的證明,用的就是統計物理加邏輯的方法。雖然最後被大家確認這不是一個合法的證明,但是,這也是曾經在一個多星期內引起學術界極大關注的事件,說明大家認為這個途徑有成功的可能性。
2. 經濟學
一方面,傳統的經濟形態和商業模式在網絡時代發生了許多變化,經典的經濟學理論需要不斷被檢驗和修正,從而產生新的經濟學理論;另一方面,隨著分布式系統、絡以及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一個計算任務的完成往往需要多方合作,使得計算機協議或算法設計不僅要滿足有效性、容錯性等傳統需要,還要考慮博弈論和經濟學的約束。所以,無論從經濟學還是從計算機學科的發展角度看,兩者的交叉和結合都呈現出不可阻擋的趨勢。近年來,學術界在這個交叉學科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些新的理論被發展並且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這兩個學科。隨著新的應用、現象和實踐的不斷出現以及理論的不斷深入,計算經濟學所包含的內容也在不斷擴充。
最優拍賣設計(Competitive Auctions)傳統經濟學的拍賣理論一般有個先驗概率的分布,但現實中這個分布是可獲得或者可估計的。理論計算機中的模型一般是分析一個算法在最壞情形下的性能。2002年,計算機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基於最壞情況分析的最優拍賣模型,並在論文中提出了一個常數近似的最優拍賣機制。在隨後的十多年裡,這個近似比被不斷改進。
拍賣和定價問題中的外部性(Pricing and Auctions for Markets with Externalities)人與人之間通過朋友關係與社會網絡相連,因此物品(如手機)對於某人的價值會受到他周圍朋友是否使用該物品的影響。傳統的經濟學比較關注不同貨物之間的外部性,而對人與人之間的外部性關注得比較少。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外部性使得傳統經濟學中關於定價和拍賣的理論不再成立。我和我的合作者們在這種新的語境下,重新構建了關於定價和拍賣的理論,設計出最優定價及拍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