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學泰鬥侯光炯誕辰百年——百萬「侯光炯基金」首次發放(組圖)
本報訊與袁隆平齊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學界泰鬥侯光炯,昨日誕辰100周年。在百年誕辰慶典大會上,按照侯老生前意願,百萬「侯光炯基金」,首次發放給科研拔尖人員及優秀學生。 侯光炯曾在西農任教,從事土壤學教學與科研工作達60年,1988年研究的自然免耕技術在南方13省推廣2200多萬畝,增產率在15%以上。
-
西南農大隆重集會紀念侯光炯院士誕辰百年(圖)
點擊進入>>> 西南農大隆重紀念侯光炯院士誕辰100周年 人民網重慶5月10日訊 記者張加林報導:昨日,西南農業大學與四川省宜賓市人民政府一道在此間隆重集會,紀念我國土壤科學的開拓者、奠基人——侯光炯院士誕辰100周年。
-
侯光炯
侯光炯 侯光炯(1905年—1996年),字翼如,男,上海市金山縣人,漢族,中共黨員,一級教授、顧問,國際土壤學會會員,名譽理事,宜賓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長、宜賓地區科技顧問團名譽委員、顧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五、六、七屆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四屆委員。
-
智慧農夫——侯光炯
他就是我國土壤科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中華土壤之光」的侯光炯。1905年,侯光炯出生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化系。畢業後,他投身土壤科學的研究,為研究工作嘔心瀝血,還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在研究土壤科學的幾十年裡,侯光炯始終堅持深入一線,他常年以農村為家,以土壤為友,將廣闊的試驗田作為學術研究的場所。
-
【方志四川•人物】蔣德均 ‖ 大地之子——記侯光炯院士(三...
23 侯光炯.自然免耕理論在水稻和小麥生產上的運用.四川農業科技,1982(4、5)24 侯光炯,周源芳.農業土壤基礎知識.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325 侯光炯.紫色土肥力研究50年.大自然探索,1983(4)26 侯光炯.大力推行"自然免耕"技術在經濟上和科學上的重大意義.土壤通訊
-
【方志四川•人物】蔣德均 ‖ 大地之子——記侯光炯院士(七...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侯光炯院士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侯光炯院士生病住院期間,省、市和學校黨政非常重視,張德鄰、蒲海清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學校各級領導、師生代表、社會人士絡繹不絕前往醫院看望。西南醫院還專門成立醫療小組為侯光炯精心醫治,但侯光炯年事已高,終因醫治無效而走完了他偉大的一生,永遠安息在大地母親的懷抱。
-
侯光炯生命融入紫色土 - 四川日報
———侯光炯《紫色土肥力研究五十年》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分布面積達7000萬畝之多,在農學家眼中卻一直是個謎,因為從土壤發生學角度看,人們很難從它的發育層次,看出它的地帶性特徵,也不知該把它歸進哪類。 這個問題始終吸引著廣大土壤學者。紫色土區域裡土壤種類多且複雜的宜賓長寧縣,因而迎來了侯光炯院士。 侯光炯院士的最後17年,是在長寧縣這片紫色土上度過的。
-
蔣德均 ‖ 大地之子——記侯光炯院士(四):精心教書 誠心育人
1946年,侯光炯離開了地質調查所。在摯友陳朝玉引薦下,侯光炯應聘到四川省農業改進所任技正兼土壤肥料系主任,同時兼任四川大學農學院土壤肥料系和銘賢學院土壤學教授。侯光炯在四川大學講授《土壤學》《土壤肥科學》和《農業地理》等課程。從此,侯光炯走上了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土壤學與農業生產直接聯繫的道路。1948年,侯光炯辭去了農改所的工作,到四川大學作專任教授並繼續兼授銘賢學院的《土壤學》。
-
能想到侯光炯院士這樣教育孩子嗎?兒子犯錯,他打自己
據悉,本次展覽從收集到的上千張圖片中,精選出160多張侯光炯工作、生活的經典圖片,通過「結緣土壤」「研究土壤」「傳授土壤」「紮根土壤」「奉獻土壤」「情系土壤」「魂歸土壤」7個板塊,全面展現了侯光炯的人生經歷、科研成果、卓越貢獻和感人故事。
-
文革後的侯光炯 - 四川日報
文革後的侯光炯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父親迫不及待地率西農部分老師來到簡陽鎮金鎮,建立了日思夜想的第一個土壤科學研究基點。
-
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百年 中科院過程工程所舉辦座談會
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論壇會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是享譽世界的著名化學工程學家、國際流態化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郭慕孫院士誕辰100周年,他生前長期開展科研、培養人才的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9日專門舉辦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論壇,緬懷郭慕孫先生熱愛祖國、執著科學的赤子之心;守正創新、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引領前沿、身正為範的學術風骨
-
五鄉中學頒發首屆周培良獎教獎學基金
前段時間,旅美企業家、89屆高中校友周培良先生重返母校五鄉中學,參加該校首屆「周培良獎教獎學基金頒發儀式」。現場,周培良先生與其老師一道給獲得特色貢獻獎、愛心服務獎、學業優秀獎70餘位學生和獲得先進教師、師德標兵、提名獎教師頒發獎狀和獎金。此前,周培良已捐資100萬人民幣在該校成立周培良獎教獎學基金會。 周培良是該校第一個以校友身份設立獎教獎學基金的人。
-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之遐思
由於這個話題過於寬泛,那麼,下面筆者就從我教過的一些文章擷取一篇正與我的意願相扣,那就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本文出處這篇課文選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聞佳作》。本文主題這篇新聞所報導的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的具體情況。文中詳細列舉了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同時也明確了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地點等等。表達了作者對獲獎者高度的讚揚,也激發人們熱愛科學、發明創造的科學精神。寫作借鑑這篇新聞事實準確,內容詳略得當,是新聞中的佳作。(1)短小精練:用客觀事實說活,簡明扼要。
-
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活動—新聞—科學網
11月21日,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深切緬懷他為我國中醫學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和高尚的醫德風範,以激勵後學更好地繼承並發揚他豐富而深刻的學術思想
-
雷鳥科技首屆全球合作夥伴大會 天籟K歌榮獲最佳應用獎
11月23日,TCL旗下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品牌雷鳥科技在三亞召開了首屆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雷鳥科技匯集了全球各領域合作夥伴的中堅力量,打造了跨業務、跨地域、無邊界的未來合作模式。在大會上,雷鳥科技還對有突出貢獻的合作夥伴頒發了2018年度「雷鳴獎」,並啟動「關愛自閉症兒童,雷鳥公益在行動」公益項目。
-
科右前旗人民教育基金會頒發首屆「育才獎」
為獎勵先進,激勵全旗各校進一步推進學本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科右前旗人民教育基金會本著「獎學助教」的宗旨,啟動科右前旗人民教育局基金會首屆「育才獎」項目,對第一中學等10所學校在中高考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予以獎勵。 9月19日,人民教育基金會在2020年度秋季教育工作會議上頒發了「育才獎」。
-
第24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暨南國農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在西北師大舉行
第24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暨南國農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現場。(魏怡 攝)人民網蘭州9月15日電(魏怡)9月14日,由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學會主辦、西北師範大學承辦的第24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暨南國農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在西北師範大學開幕。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主席黃榮懷在致辭中回顧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的發展歷程。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在『停課不停學』中取得顯著成效,對全球教育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
廣外劉波教授優秀成果榮獲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
3月30日,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頒獎典禮暨外國文學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廣外劉波教授的優秀成果《波德萊爾:從城市經驗到詩歌經驗》榮獲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一等獎。彭龍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強北外「雙一流」建設和外國文學學科的發展,更為了弘揚北外老一輩學者的優秀治學傳統,學校於2016年紀念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之際,成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設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彭龍指出,我們要弘揚王佐良先生的學術精神,並以獲獎學者們為榜樣,潛心研究,奮發進取,為我國外國文學和文化研究做出應有的貢獻。
-
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舉行黃震中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會
西工大新聞網12月3日電(程鈺 李婭)12月1日下午,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在學院東配樓組織舉行了黃震中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會。黃震中教授是水中兵器總體及力學家、教育家,創建了我國高校唯一的水中兵器學科,是我國水中兵器教育事業奠基人之一,為我國國防科技和教育事業做出貢獻,曾獲得「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書、「從事高教科技工作40年成績顯著」榮譽證書、「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等多項榮譽和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