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了,也考不了100分怎麼辦?」媽媽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2020-12-25 網易

  

  考100分,對孩子來說是件好事,但有時候卻是一個魔咒。

  前些天,四年級的兒子跟我說:「我發現三年級以後考100分越來越難了,我這個學期,還沒考過一次100分呢。」

  我沒多想就順勢鼓勵他:「如果你想考個100分,就努力試試看,說不定真能實現呢。」

  兒子平時英語成績比較差,他把目標放在英語上。

  第一次,英語測驗92分,「媽媽,這次英語90分以上,還不錯」;

  第二次,英語測驗96分,「媽媽,我又比上次進步了一點」;

  第三次,英語測驗98分,「媽媽,離我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第四次,英語測驗前,兒子格外緊張:「媽媽,我努力了,也考不了100分怎麼辦?」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這些天睡覺前總跟我念叨:

  媽媽,我害怕明天考不好。

  孩子學習進步,考100分自然是好事,

  但很明顯,分數已經變成孩子很大的負擔。

  

  當孩子說「我努力了,但怕考不了100分」時,

  他想說什麼……

  面對學習成績,孩子只是直觀感受到了一種壓力,

  因為受年齡和生理發展的限制,孩子通常很難表達清楚:這種壓力究竟是什麼?

  在孩子說出他的擔心,孩子的言外之意,和他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

  1.考100分太難了,不能錯一道題,可我要是馬虎了,審錯題了怎麼辦?

  考90多分時,我還有犯錯的餘地,但考100分,不能出一點錯,壓力太大了,我可能做不到。

  2.考100分給我了很大的壓力,我又擔心媽媽說我笨,我該怎麼辦?

  孩子沒有方法化解自己的壓力,又擔心媽媽批評說自己笨,「誰能幫幫我……」

  3.我知道媽媽希望我考高分,但我考不到怎麼辦?

  我不想讓媽媽失望,但我拼了全力,也做不到怎麼辦,我是不是永遠也考不了100分了。

  這件事後,我跟兒子解釋:

  「沒關係,媽媽知道你最近一直很努力,這就足夠了,你考多少分,媽媽都一樣愛你。

  

  有的時候過分在意分數,反而不容易達到理想值,

  就像你小時候玩沙子,手裡握著一把沙子,你越使勁想抓住沙子反而漏得越快。

  心理學上,有一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動機強度與效率的關係呈一條倒U型曲線,

  過高或過低的成就動機,會產生阻礙作用,那些中等強度的動機才能獲取最高效率。

  也就是說,要求自己一定得100分,或者對自己的成績毫無要求,都不利於孩子最終考出一個好成績。

  「這件事我努力做了,就會有進步」和「這件事我要努力做,要考100分才行」的壓力截然不同,

  一旦分數成孩子心裡的唯一稻草,壓力會呈幾何級增長,

  這種壓力和心裡的強烈恐懼,甚至會毀了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太看重分數的後坐力還在於:

  孩子把過多的身體能量消耗到對考不好的恐懼上,反而難以全身心投入學習,

  這也是對分數抓得越緊,反而越容易考不好的真正 原因。

  

  面對分數,我們缺少一種「柔弱教育」

  到了小學高年級,因為面臨著升學壓力,同學之間談論較多,孩子對分數也更看重了。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無論是哪種情況,家長也都會努力讓孩子維繫一種「成績好」的狀態:

  比如,不讓孩子玩遊戲、看閒書,怕耽誤了功課;不讓孩子周六日到處玩,而是抓緊時間上補習班;適當停掉一些孩子的興趣班,等考好了再畫畫、唱歌……

  孩子能感受到這種變化,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會在心裡默默責怪自己、埋怨自己,會主動對自己提要求。

  我通過這件事反思:在學習成績上,我們都願意給孩子一種「強者教育」,

  

  當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急於要求孩子去糾正他們的錯誤;

  當孩子考不好,總會鼓勵孩子,下一次再努力些,一定能考好。

  但我們迴避了一個問題:在我弱小的時候,我總是做錯事情的時候,我該怎麼面對?

  成年人的強者教育,其實把那個弱小的孩子給消滅了。

  把錯誤給消滅了,他就不能犯錯,把壞成績消滅了,孩子只能考好成績。

  我們其實缺少給孩子一種「柔弱教育」。

  

  事實上,童年是我們人生中一段非常特殊的時期,兒童相對於成年人,無論是力量、心智或者心理狀態都相距甚遠,

  他們沒有成人那種強有力的掌控環境的能力,在面對外部世界時,他們總是顯得很「弱小」、很「脆弱」,

  當孩子考不到好成績時,父母要做的恰恰是接住孩子的「脆弱」——

  一方面幫助他們分析出錯的原因,或者是粗心,或者是不懂,是前者以後細心一點就好了,是後者,把相關知識弄懂就好了;

  另一方面安慰孩子,可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你考多少分,我都可以接受。

  看到過一篇介紹芬蘭教育的文章,

  芬蘭老師在課堂上會拿出三份題目,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當孩子輕鬆地完成了一份簡單的之後,還可以自己去選擇難度更高一些的。

  也就是說,通過孩子自己對自己的檢測,來真實地了解孩子的水平。從而,針對每個孩子的情況,進行分組的學習,布置不同的任務。

  最後的目的,就是幫助每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不斷提高。

  比起考試分數,這一點顯然更重要。

  

  高分不「捧」,低分不「摔」

  那次兒子特別緊張自己考不到100分時,我問了他一個問題:

  你覺得自己能考多少分?

  他說:「90分」,

  我跟他說,正常情況下你的預期是90分,最終考到95分或者85分都是合理的,

  結果那次英語測驗,他考了92分,我又跟他說比預期多了2分,已經不錯了!

  雖然他還是有點不高興,但起碼不那麼糾結了。

  

  從那以後孩子跟我說他的考試成績,我都會問他:

  你對這個分數滿意嗎?你覺得哪三樣做得特別好,哪一樣做得差一些?

  孩子會更認同自己的努力,同時發現學習中仍然存在的問題。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他這段時間學習情況的真實反應,但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狀態。

  讓孩子把精力放在學習本身,而不是分數,孩子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向上的動力。

  分數是捨本逐末的末,學習的本,才是最重要的。

  凡是立於本的,沒有不成功的,凡是逐於末的,孩子可能在恐懼和壓力之下,達到某個成績,但是由恐懼和壓力驅動的,孩子背著一個大大的負擔在前行,會非常辛苦。

  更重要的絕對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孩子對於學習的感覺,對於學習的信心,對於學習的專注。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理察?墨菲博士,與德國經濟研究所費利克斯·溫哈特曾博士為了研究成績排名對於孩子的影響,曾經進行過一項研究。

  研究小組追蹤了英國公立學校小學畢業年級到中學畢業年級,共計225萬名學生的數據。

  研究有一條重要的發現,學習的自信對於孩子的影響才是最為深遠。

  2016年河南省語文高考作文,是一組改編漫畫:

  

  第一幅漫畫,一個男孩得了100分被親了一口,另一個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

  而第二幅漫畫中,原來得了100分的男孩考了98分,竟挨了一巴掌;另一個之前考了55分的男孩卻被親了一口。

  很諷刺的一幅畫面。

  比起這幅畫面,我更認同高分不「捧」,低分不「摔」,

  優秀的父母都會明白,分數絕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自己的節奏裡, 愉快地、主動地、努力地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更自信地面對學習, 才是父母真正所追求的。

  *作者:智慧主創團蜜蜂。來源:智慧父母V(ID:zhfm831),智慧父母是木棉說旗下的親子教育號,關注0-15歲孩子的成長教育,旨在幫助有遠見的父母養育終生成長的孩子!*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我再努力也考不了100分怎麼辦?」媽媽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考100分,對孩子來說是件好事,但有時候卻是一個魔咒。前些天,四年級的兒子跟我說:「我發現三年級以後考100分越來越難了,我這個學期,還沒考過一次100分呢。」我沒多想就順勢鼓勵他:「如果你想考個100分,就努力試試看,說不定真能實現呢。」
  • 孩子跟你說媽媽我考砸了,媽媽要這樣回答,才能讓孩子不難過
    最近在學校住宿的孩子,每次用公用電話打電話回來,都會簡短跟我說說他的考試成績。一般都是傍晚晚修前打。昨晚竟然在晚上10點幾分鐘打來,我嚇了一跳,因為還有十分鐘左右宿舍就要關燈,怎麼還在外面宿舍外打電話。他的聲音聽起來有點低沉,我的心就提了起來,儘量讓自己的聲音溫柔點,他停頓了一會說:「嗯,媽媽,我這次數學成績考砸了怎麼辦?」
  • 「媽媽我沒考好……」這位猶太母親的回答堪稱經典,值得家長借鑑
    家長對待成績的態度,究竟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新聞網曾報導過這麼一件事。當重點小學老師的媽媽從兒子5歲起,對他的標準就是100分,如果沒有達到,就會斥責、埋怨,"別人都能考100分,為什麼你不行"?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不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
  • 知愈心理:「媽媽,老師好像不喜歡我!」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媽媽,老師今天又批評我了!」「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當孩子說這些話時,你的第一想法是什麼?立刻質問孩子,是不是做錯什麼惹老師生氣了?跑去質問老師,為什麼總是針對自己的孩子?
  • 「媽媽,我再玩5分鐘」!父母此時的回答,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走向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父母平時勤儉持家,給孩子最好的,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偉大而不求回報。不過,調皮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做事不小心,不免惹父母生氣。特別是他們在做功課的時候,磨磨蹭蹭,還貪玩。有時候他們還會試探地問:「我再玩十分鐘行嗎?」只要手機一到孩子的手中,就很難讓他放下手機。
  • 當孩子說「媽媽,我沒考好...」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只因成績不理想,媽媽連把孩子帶回家都不肯,調侃之餘,讓人揪心與不安。期中考試漸進尾聲,每一個孩子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如果考試成績出來了,家長們會作何反應呢?在網上看見一張「考試成績決定了回家敲門的姿勢」的圖片,很形象地體現了成績對孩子的影響。
  • 孩子,你不需要考100分
    今天放學,你高高興興的,把數學試卷交給我,說:「媽媽,這是我連續考的第5個100分了」我贊道:「真厲害,想當年,你媽我都不及格」睿睿信心滿滿的說道:「七班有個小孩連續得了7個100,我還得繼續努力」看到你躊躇滿志的樣子,我不想破壞他的上進心,
  • 「媽媽,我又考砸了」,這位媽媽的回答,贏得無數掌聲
    過去兩個月,孩子的努力,我看在眼裡。然而,作為媽媽,當孩子考砸了,我首先給予的,竟不是鞭策與鼓勵。,不要抱怨養孩子累人,用不了幾年,他也許就不在你身邊了。媽媽拿起試卷,沒有否定兒子的努力,反倒鼓勵道:「這麼難的題能考70多分很了不起了。」
  • 孩子說「太難了」,怎麼辦?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寫字課上老師質問「你怎麼寫幾節課都寫不好」,一個孩子低聲回答:「這實在太難了」。另一個孩子本來搭了很高的積木,由於一塊沒拼好,結果全部倒下,他一邊用勁地扔出積木,一邊帶著哭腔叫喊到:「這太難了,我不玩了。」
  • 「媽媽,我又考砸了……」這位媽媽的回答,贏得無數掌聲
    我恍然驚覺,孩子內心的糾結與難堪。 過去兩個月,孩子的努力,我看在眼裡。 然而,作為媽媽,當孩子考砸了,我首先給予的,竟不是鞭策與鼓勵。 而是藉機發洩自己內心的憤怒。
  • 「媽媽,為什麼別人能插隊,我不行?」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導讀:「媽媽,為什麼別人能插隊,我不行?」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為什麼別人能插隊,我不行?」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媽媽的回答影響了孩子一輩子!
    學生時代,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很多孩子就會問這樣的問題:媽媽,你老是說要我努力讀書,這是為什麼啊?相信所有的家長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但是怎麼回答卻實實在在是一個需要我們斟酌的一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家長的一些話會讓孩子認為,他讀書就是為了家長,而不是為了自己!以前也有同學問我:老師,讀書有什麼用?
  • 媽媽,如果我考不上100分,你還愛我嗎?
    100分,回家以後就必須寫檢查!即使考了90多分也不行!家長關心孩子的考試分數,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只是一昧地關注孩子的分數,就有些不應該了。正因如此,孩子們領通知書那天,往往都會「膽戰心驚」,害怕考到一個不理想的分數,進而看到家長陰沉的臉色。看到孩子的分數以後,有些家長也是焦慮萬分,礙於自身因素,不懂得如何幫助孩子,進而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
  • 親子教育丨「媽媽,要是我考不好怎麼辦?」你的回答是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爸爸媽媽和孩子開始陷入同步焦慮,孩子總擔心自己考不好,怕被爸媽責怪;家長覺得苦惱自己的孩子平時學習態度端正,基礎也紮實,就是一到考試,就發揮失常,成績總是不理想。假如你的孩子,在考試前對你說:「媽媽,要是我考不了高分,你會不會不高興?」孩子的臉上充滿擔心。遇到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呢?
  • 孩子帶有歉意的「我沒考好」,媽媽的態度和回答,兒子考上清華
    當孩子拿著成績單帶著歉意小心翼翼地說:「媽媽,考試成績已經發下來了,對不起,我沒有考好……」家長如何回答孩子呢?有些家長表面強顏歡笑地安慰:算了,以後努力學習爭取考好!有些家長裝作沒事:不錯不錯,說明你的進步空間很大;有些家長惱羞成怒:你平時不努力,考試能考好才怪,我那麼辛苦掙錢養家,你倒是上點心學習,讓我省點心呀!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成長比學習更重要。孩子的心智、情緒、社會化程度等的發展,比考試成績重要得多。
  • 中考前孩子問「我考不好怎麼辦」,家長如何回答?
    子總問「我考不好怎麼辦」?家長如何回答?你什麼事都不用管,只管複習考試再堅持下,咱們就都解放了......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高級別的正規考試,出題是比較嚴謹認真的,反而不會出現有時在學校考試出現的怪題、偏題,不會讓你看到題摸不著北。
  • 考了99分,兒子說:越接近100分,越難過
    有時考了100分,他會非常開心地說:媽媽,今天有個好消息。有時沒考到100分,就會很難過,有的時候說著說著就自己一個人激動起來。特別自責和難過。今天他特意總結了一下心情,他說:「媽媽,我最近考試都是95分以上,可是越接近100分的成績,越讓我難過。」
  • 模擬考了100分,家長只高興了一會兒!怎樣和孩子交流成績,卻決定著孩子的生活
    隔著鐵柵欄牆,看到孩子出來了,我小跑了幾步,拐個彎,到學校門口迎她了。「爸爸,我數學...100分!」「哦,又考試了?」,「太好了!」我應著。寒風中等孩子,站了很久,爸爸此時還是有些小激動。我記得,這是寶子上小學,第一次正式考試的100分!這是一個像模像樣的數學期末模擬卷,是區裡的往年卷。
  • 「媽媽,我又考砸了……」你的回答,或許會改變孩子一生 | 伴讀
    然而,話剛說出口沒幾秒,我就後悔了。只見兒子一邊哭一邊猛地和我道歉:「對不起媽媽,我又考砸了.」一張小臉緊繃著,手指不斷擺弄衣角,頭埋得更低了。眼淚吧嗒吧嗒順著臉頰滾下來。我恍然驚覺,孩子內心的糾結與難堪。想起網上一句話:「不管孩子考得好不好,請記得都要抱一抱他。」那個考砸的孩子,其實最希望媽媽這樣想、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