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鄭板橋,大家對他的印象最深得就是他畫的竹子。從他的畫上就能看的出他是一個,天生傲骨,不畏權勢,嫉惡如仇的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不僅畫怪,書怪,詩怪,人也很怪,喜歡謾罵別人,用現在的詞來說就是比較「毒舌」,不管是什麼關係,怎樣的人都不怕得罪。
鄭板橋書法詩畫聲名鵲起後,有很多人都找他題詞,作畫。曾有個富商找鄭板橋題字,他二話不說就題了兩個字「竹苞」,罵人家是草包。應邀揚州一位商人寫門匾,本來是要讓鄭板橋寫「雅聞起敬」,結果他卻讓油漆工把門匾弄成「牙門走苟」,也就是罵人家是「衙門走狗」。
或許是鄭板橋看不慣這些商人的行事作風,暗自嘲諷他們也就算了,他竟連自己的朋友也不放過。有一天一位有錢的故友請他寫詩,他寫了「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暗自嘲諷人家有錢缺德。包括一些文人生活拮据,給權貴題詩寫詞賺生活費,他也要罵一罵。鄭板橋畫畫累了之後,要罵人,不高興了,也要罵人。經常發脾氣說要我畫,我偏不畫,不要我畫,我就畫。
就是這麼一位有才情又別具個性的大藝術,他的一生卻是不幸的。鄭板橋出生在康熙年間的書香門第,在十歲的時候父親煞費苦心,翻閱古籍典故才給他取名叫鄭燮。在他出生時家道就已經中落了,生活拮据。當時家境貧寒,又屢遭變故,經常受到被人的嘲諷和白眼。
他考取過秀才和舉人,後又考取過進士。在京城待命,願能有個一官半職,結果等到皇上頒布的詔書裡卻沒有他,原因是他朝中無人,以他的經濟實力和耿直的性格,去走後門是走不通的。在他五十歲時才被任命為七品縣令,為官清貧,愛民如子。後來又因為自己私自開倉賑災,救濟災民被參奏,12年的為官生涯就此結束,從他考科舉到任職,讓他嘗盡了人間冷暖和辛酸,可以見得是受過多少的苦楚才使得他如此毒舌。
61歲的他,沒了官沒有錢,結髮妻子和兒子也早已離世。於是,他回到了揚州靠賣畫賺錢餬口,度過了他貧苦的一生。現在,我們在回過頭來看鄭板橋,為何如此毒舌的鄭板橋卻偏偏愛畫有氣節的竹子?當我們看到他畫的竹子時,竹林一片,竹子枝葉交錯,顯得格外有序而漂亮。這就像鄭板橋自己,不管世間多麼紛擾,他的內心像竹子一樣挺拔堅定,就像他所說的,我畫的不是竹子,我畫的是我自己。
在乾隆年間冬月,一生清苦的鄭板橋去世了。此刻,讓我們再用一分鐘的時間來感受一下鄭板橋的這首詩,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奇才,感受他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