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怪才鄭板橋那麼狂傲,為何破例給一個富商作畫?教訓深刻

2020-12-18 灞上松

1693年,明朝已經覆亡半個世紀,紫禁城裡的龍椅上安坐著康熙皇帝。

這一年的十一月,江蘇興化一戶姓鄭的人家喜添新丁,生了個肥嘟嘟的男孩兒。

主人鄭之本是個遠近有名的儒者,廩生出身。他在家裡開學習班謀生,日子雖然清貧,也還過得去。

鄭之本費了一番腦筋,給新出生的兒子取名鄭燮(xiè)。燮字的含義是諧和、調和。

鄭之本自己的學問不小,為了兒子更好地成長,後來還是把他送到了學校讀書。集體生活很重要。

鄭燮九歲的時候,在父親的指導下,已經可以寫文章,作對子。

後來,這個聰明、勤奮的孩子終成大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天下。人們渾忘了他的原名,叫他鄭板橋。

自古以來,越是造詣高的文人,越有個性。鄭板橋的成長環境和他的與生俱來的正直,讓他到老還是個憤青。

時代需要鄭板橋這樣的憤青。他不媚俗,不愛做官,恃才傲物,身上頗有一點「竹林七賢」那種氣質。

鄭板橋成名之後,他的另一個性情廣為人知,也有待商榷。他對富人有意見,不管對方人品好壞,他一概鄙視之。

用今天的話來講,鄭板橋似乎有一種「仇富」心理。他不愛財,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賣字畫成為富豪,可他偏不。

1723,鄭板橋的父親去世,他客居揚州十幾年,以賣字畫為生。

鄭板橋給人寫字作畫,一是看心情,二是對方最好請他吃狗肉。鄭板橋最愛吃的就是狗肉。

如果鄭板橋心情好,或者討字畫的人請他吃一頓狗肉,他的字畫往往不要錢。此外,鄭板橋免費送給平民百姓的字畫很多。

揚州是千載有名的煙柳繁華地,富豪雲集。其中最闊氣的當屬鹽商。

鄭板橋的名氣極大,很多人都以得到一幅他的字畫為榮。鹽商們有的是錢,如果自家豪華的廳堂掛一幅鄭板橋的字畫,那就更完美了。他們知道鄭板橋對富人有意見,仍是紛紛派人向他求字畫。出價甚高。

鄭板橋對富人下的訂單通常是斷然拒絕。不過有時候經不起對方的死纏爛打,他也偶爾出單。當然,這種情況下鄭板橋寫的字大都是羞辱對方,誰讓你們這麼煩人。

有人說鄭板橋是個天分極高的段子手,這話沒錯,鄭板橋罵人的功夫堪稱一流。

比如有一回,某個富商三番五次請鄭板橋書寫一塊門匾。富商想要「雅聞起敬」四字,鄭板橋卻故意拆字,寫成「牙門走苟」,嘲諷此人是官府的狗腿子。

即便是鄭板橋的朋友是個富人,也免不了被他搶白。他有個朋友做生意發了財,請他贈送一首詩。鄭板橋略一思索,揮毫而就,「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

毫不掩飾地罵人家德行不好,裝斯文。也不知鄭板橋的這位朋友作何反應。

就因為鄭板橋的個性太鮮明,曾有個富豪為了得到他的字畫,挖空心思,設了個騙局讓他上鉤。

一次,鄭板橋出門踏青,到了一處僻靜的地方。這裡風景甚好,泉水叮咚,水邊是碧油油的竹林。

鄭板橋酷愛竹子,走過一座石橋觀賞美景。不遠處有一座簡易的茅屋,還飄來陣陣誘人的狗肉香味。鄭板橋饞涎欲滴,不由得舉步走了過去。

進去一看,院子裡種著花草,非常整潔。一個鄉下人打扮的老頭迎了出來,身邊還有個童僕模樣的少年。

老人的衣著樸素,卻洗得一塵不染。鄭板橋暗暗點頭。老人很好客,招呼他進去歇息。

一番寒暄,老人說,貴客既然路過此處,不妨吃點家常便飯,家裡剛煮了一鍋狗肉。鄭板橋大喜,也不推辭。童子端來香噴噴的狗肉,鄭板橋狼吞虎咽大快朵頤。

吃完狗肉,童子又捧了茶水來。鄭板橋和老人閒聊,說老人家你的房舍這麼幹淨,廳堂的牆壁上卻空無一物,為何不掛幅字畫?

敢情鄭板橋是吃人嘴軟,有點不好意思,已經有心贈送老人墨寶。

老人不動聲色說道:怪我眼界太高,普通的字畫我瞧不上眼。揚州鄭板橋的的字畫妙絕天下,可是聽說千金也難求他一字。

鄭板橋笑道:好巧,在下就是鄭燮,號板橋道人。在下性情怪癖,尋常百姓來求字畫,必定不讓他空手而去。只是在看不慣那些胡作非為、仗勢欺人的富戶。因此不給他們寫字。既然和老人家有緣,今天給您多寫幾幅字吧。

老者大喜,吩咐童子取來筆墨。鄭板橋當場揮毫潑墨,又是畫又是寫,忙活了半晌,幾幅上佳的字畫鋪滿了桌子。

老者一邊看一邊捻須微笑。臨別時,老者報出自己的名字,希望鄭板橋再把字畫批上贈某某。鄭板橋一定他的名字就愣了,這不是揚州著名的鹽商嗎?

老者笑笑說,天下重名的何其多,你誤會了。鄭板橋來不及多想,只好又往字畫上題了字。

次日一早,有人敲鄭板橋家的門,說大鹽商某某邀您參加宴會。鄭板橋滿腹狐疑,過去一看,席上果然是昨天那個老者,取出一幅又一幅的鄭板橋字畫向客人們炫耀。

鄭板橋很是驚愕,可是又作聲不得,只好悻悻離開。此後,鄭板橋自然多長了個心眼,再沒人能騙到他了。

相關焦點

  • 清代怪才鄭板橋的十二字對聯,道儘先被冷落再被尊重的世態炎涼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也是著名的怪才,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在民間流傳著很多鄭板橋的故事,這大概不僅僅是因為鄭板橋有才,更因為鄭板橋心懷百姓、憤世嫉俗、孤芳自賞的藝術型人格吧。關注小編,一起來看看鄭板橋是怎樣對待那些」冷眼待人「的趨炎附勢之徒。
  • 清代畫家 鄭板橋
    清代畫家 鄭板橋 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清代著名畫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江蘇興化人,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
  • 穀雨時節,賞析清代鄭板橋的《七言詩》
    《七言詩》清代·鄭板橋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賞析談到鄭板橋,就繞不開一個「竹」。鄭板橋的畫,鄭板橋的字,鄭板橋的詩,都離不開「竹」。就連寫穀雨,也要扯上心愛的「竹」,才好下筆。總共兩首,每首都寫「竹」。仿佛鄭板橋喜歡的松蘿茶,不是為好友準備的,倒像是為筆下的竹子準備的。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中國古代的文人裡,怪才有不少,比如詩鬼李賀,「吃貨」袁枚,皆是因風格自成一派,或是行事特立獨行,而被時人貼上了標籤。但數百年前,有一個名聲極大的怪人,怪得別具一格。他既能做官造福一方,受百姓愛戴;又選擇離官隱世,不理俗務。他雖性子恣意瀟灑,卻又沒落到窮困潦倒,沉溺酒色的地步。
  • 鄭板橋的糊塗人生
    當時,鄭板橋在範縣後被調配到濰縣,當然濰縣及其貧窮,但是再窮的地方也有富人,這些豪紳惡霸,將糧食囤積起來,並且高價出售,使得百姓無米可吃。而鄭板橋來了以後開始進行打壓,調動濰縣的經濟,使富商們把米平價出售。由於鄭板橋的這種做法損害了富商的利益,於是有人變出主意想把鄭板橋拉過來,和他們一起同流合汙。但是,怎麼拉攏呢?
  • 古詩詞賞析 |《竹石》鄭燮(鄭板橋) |【清代】
    (10)爾:你品鑑鑑賞: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題於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這首詩在讚美巖竹的堅勁頑強中,隱寓了作者藐視俗見的剛勁風骨。詩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鬆」,首先把一個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著青山巖縫的翠竹形象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一個「咬」字使竹人格化。」
  • 鄭板橋送富商的四個字,讓富商直喊超值,幾天後被打臉,開倉放糧
    其實這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也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欠債還錢是應該的,就是因為中國人對於春節來講,有一種特殊的鐘愛,所以能不能過好年,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鄭板橋原先就為窮人還錢之後,不能好好過年而打抱不平。在乾隆十一年的時候,鄭板橋擔任山東縣令,在當地出現了大旱災,當時正巧趕上他上任,於是他只能積極的救災。
  • 同時代的鄭板橋與吳敬梓為何不相往來?
    他們曾是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幕賓,也曾得到鹽典富商的資助,周榘、李葂、江昱、程夢星等人又是他們共同的文友,他們為何彼此相識卻不相往來,這是一個令人納悶且有趣的話題,值得仔細玩味。近來研讀陳美林先生撰著的《吳敬梓評傳》、周積寅先生撰著的《鄭板橋》等讀物,探析和品味鄭板橋與吳敬梓不相往來的原因,有了較深的體會,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不僅善寫詩作畫,更是優雅罵人的高手
    關注小編,我們一起來聊歷史,談趣事「難得糊塗」的鄭板橋,不僅善寫詩作畫,更是優雅罵人的高手>鄭板橋,名燮,清代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一生只畫竹、石、蘭,擅寫詩作文,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縣令,因其「難得糊塗」的準則,又被稱為「糊塗縣令」。
  • 鄭板橋,一個被畫畫耽誤的段子手,罵人無數,卻被人這樣評價!
    一提到鄭板橋,大家對他的印象最深得就是他畫的竹子。從他的畫上就能看的出他是一個,天生傲骨,不畏權勢,嫉惡如仇的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不僅畫怪,書怪,詩怪,人也很怪,喜歡謾罵別人,用現在的詞來說就是比較「毒舌」,不管是什麼關係,怎樣的人都不怕得罪。鄭板橋書法詩畫聲名鵲起後,有很多人都找他題詞,作畫。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於是,這個號板橋的怪才,從這裡踏上了藝術的行程。中了進士之後,鄭板橋因為沒有背景和不擅交際,一時並沒有被授予官職。於是回到興化老家繼續作畫。然而他不知道,此時的他,已經在揚州名氣大增,成了名副其實的「八怪」之首。乾隆六年(1741),四十九歲的鄭板橋終於等到了做官的機會。在慎郡王允禧的推薦下,任命為一個小小的範縣知縣。這當然是朋友的力量。
  • 鄭板橋如此任性?「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鄭板橋聲名鵲起後,不斷有人上門訂書畫,但他總根據自己的好惡捉弄求書畫的人:曾有一位富商請鄭板橋題字,他竟然二話不說題了兩個字:「竹苞」,其意思就是「草包」。鄭板橋應邀給揚州一位商人寫門匾,本來商人希望鄭板橋寫「雅聞起敬」,鄭板橋卻暗自指使油漆工把門匾弄成「牙門走苟」,意思就是「衙門走狗」,嘲諷富商。
  • 歷史那些事,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畫家,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他在書法、繪畫、詩文、印石等方面均有建樹,其中成就最高的當數他的書法和繪畫藝術。他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1693年一1765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出身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名私塾先生。鄭板橋自幼聰明好學,興趣廣泛。他在父親的教誨下,3歲時開始識字和寫字;6歲時開始背誦詩詞和四書五經田歲時能寫詩作文。17歲那一年,鄭板橋離開興化老家,去真州(今江蘇儀徵縣)讀書。20歲時,他從真州回到家鄉,拜陸種園先生為師。
  • 中國同性戀歷史源遠流長 鄭板橋曾養過多個男寵
    原標題:中國同性戀歷史源遠流長 鄭板橋曾養過多個男寵   2010年6月27日,冰島頒布相關法律,承認同性戀合法。同一天,冰島女總理約翰娜?西於爾扎多蒂和相戀多年的同性伴侶、女作家喬尼娜?萊奧斯多提爾結為合法「夫妻」,成為全球首個公開同性戀身份的國家領導人。
  • 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 鄭板橋(1693-1765),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清代江蘇興化縣人。 作為清代中期頗具影響的著名的書法家,鄭板橋在藝術上反對墨守成規,刻意創新,敢於衝破「館閣體」的藩籬,領異標新以「怪」獨步書壇,學古而不泥古,在繼承的基礎上,獨闢蹊徑自樹一幟,形成了「隸、楷參半,有時雜以行草,亦間以畫法行之」。在章法上大小相間,濃淡並用,「亂石鋪街」般錯落有致。
  • 鄭板橋的判詞
    鄭板橋是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這爺仨一個個躺下去,鄭板橋卻一步步爬上來。   只可惜,雖然當了進士,卻不走官運,年過半百,才到山東做了小縣令。鄭板橋一生窮困,他的父親是餓死的,兒子也是餓死的。   即使當了縣令,也還是窮。可在那個時候,當個清官,就這待遇。   鄭板橋是個倔脾氣,孤傲、清高。
  • 搞文藝需要有錢有閒,清代揚州的文化圈和藝術圈,就是最好的例子
    鄭板橋當時的開價是:大幅作品六兩,一個扇面五錢銀子。對鹽商來說,是很便宜的,為了家庭裝潢而養一批畫家,不是什麼大問題。不只藝術圈,學術界也是如此。在清中期,揚州本地形成了著名的揚州學派。清代學術界有「吳學最專,徽學最精,揚州之學最通」的說法。對揚州學派的學者們來說,除了富商的資助,這裡還有鹽商馬氏兄弟這樣全國聞名的大藏書家,能為他們提供研究資料。
  • 原來都是著名大畫家,其中一位是鄭板橋
    大家在平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醜八怪這個詞,醜八怪代表著長相奇醜的人,是個貶義詞,那麼大家肯定會有疑問,為何叫做醜八怪呢?是從哪流傳下來的說法?醜八怪究竟是哪八怪呢?醜八怪醜八怪這個詞來源於「揚州八怪」,分別是:楊法、金農、鄭板橋、汪士慎、李蟮、高翔、黃慎、李方膺、羅聘、高鳳翰、華巖、閔貞等,有人發現並不是八個人,其實這裡的「八」是虛數詞,指的是數量很多的意思
  • 在清代,鄭板橋生性狂放不羈的性格,給社會帶來了什麼影響?
    鄭板橋曾說過他的畫好於詩,詩好於字。當然,對鄭板橋詩文評價很高的也不乏有人,柳詒徵在《禺餘軒存稿序》中評價鄭板橋道:「竹泓,故鄭克柔授徒之地,文採風流,蟬嫣數百年不替,他邑鄉鎮弗能逮。」鄭板橋自認是個俗人,所作詩歌也是寫時事、俗事。他不堆砌空洞的辭藻,而是用淺白的語言書寫普通百姓的生活,表達自己真摯的情感。
  • 鄭板橋:學不泥古,自成一家
    鄭板橋(1693—1766年),原名鄭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清代傑出的書畫家、文學家。作為「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以其詩、書、畫「三絕」而蜚聲於世。觀其治學,不苟同俗,不泥古法,為文作畫能自樹其幟,自成一家,表現出強烈的創新精神和人民情懷。鄭板橋的這種治學精神,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