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

2021-01-07 千家智客

2019年5月6日上午,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會議上,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發布了《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報告一大量數據展現我們在數字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以總結過去的堅實基礎,展望未來,進一步籌劃深入發展。

楊小偉表示,中國將深化開放合作,推動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共同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拓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積極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和網絡空間規則制定,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圖源:圖蟲創意

信息化發展成果具體體現

1、信息化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信息化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截止2018年底,我國網民規格達到8.2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9.6%,較去年提升3.8個百分點。網信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電子信息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通信業、大數據產業等保持較快增長。信息技術研發創新活躍,2018國內信息技術發明專利高達18.5萬件,同比增長10.8%。

2、信息化踐行新發展理念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引領創新驅動力。組織實施「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重大工程,帶動社會投資和企業數位化轉型。促進均衡協調。實施信息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行動,整體提升區域信息化水平。支撐綠色發展實施綠色製造工程,促進位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開放共贏。成功舉辦第五屆網際網路大會,共商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成果不斷增多。深化共建共享。加快彌合城鄉和區域間數字鴻溝,信息化成果更多普及民眾。

3、信息化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質量變革信息化改革提升傳統動能的作用日益凸顯,有效促進「三去一降一補」,支持建設工業雲、工業大數據、信息物聯網系統等一批技術支撐平臺,促進跨界融合、品牌樹立和質量提升。促進效率變革。信息化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先縱深推進,2018年,我國兩化融合指數高達53。比上一年提升1.2。促進動力變革。2018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9%。數據資源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發展核心要素。信息消費已經成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數據內容消費成為新的消費增長極。

4、信息化有力支撐重大改革實施

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運用信息化手段,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支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升生態保護監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效果明顯,32個生級政務服務平臺提供的省本級許可事項中,平均辦理時限壓縮30.7%。推進網際網路法院改革創新,杭州、北京、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加快建設,實現網際網路糾紛案件「在線開庭」「在線審理」。

5、信息化發展環境進一步發展

戰略規劃統籌實施。強化數字中國建設相關政策協同,31個省(區市)全部制定出臺本地化信息化或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依法建設紮實推進。《電子商務法》頒布實施,《個人新消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列入立法規劃。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逐步完善。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推動網絡正能量成為網絡空間鮮明導向。依法打擊網絡違法行為,網絡空間日益清朗。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網絡安全法》深入實施,網絡安全防護措施進一步完善,個人信息保護監督執法不斷加強,開展網絡安全應急培訓。

數字中國建設重大任務深入推進

截止2018年底,國家信息化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良好,5項指標提前完成。國內信息技術發明專利授權數、光纖用戶佔總寬帶用戶的比率、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以提前完成「十三五」末目標。

1、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寬帶網絡建設進一步拓展,IPv6規模部署全面提速。工業網際網路啟動建設,雲網端融合創新發展,為加快發展方式改轉變,支撐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信息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增強。

基礎研究和專利能力提升,人工智慧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取得突破。創新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截止2018年底,全國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3.53萬億元,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持續釋放。我國創新指數全世界排名上升至第17位。

3、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基礎數據資源建設取得重要成果。國家人口、企業法人,自然資源等基礎資料庫建成。自然資源實現「一張圖」監管,覆蓋5大類、23個子類、6992個圖層、58.3億個空間要素。政務信息共享取得重要進展。基本建成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71個部門、32個地方全面接入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和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據共享交換總量累計超過394億條次。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穩步推進。 重點領域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力度加大,201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庫總數據量達到1105.5萬筆,累計訪問量2.58億次。大數據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大數據產學研深度融合,行業應用逐漸深入,示範引領作用不加強。

4、數字經濟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2018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63萬億元,網絡零售額超9萬億元。農業數位化轉型穩步推進,網際網路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數位化新業態不斷湧現,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6億。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快速增長。

5、電子政務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水平明顯提升

電子政務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改善營商環境 。2018年我國在全球綜合營商排名躍升至第46位。新型智慧城市強化頂層設計、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和分級分類推進,不斷提高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6、網絡扶貧與數字鄉村建設接續推進

網絡扶貧五大工程縱深推進,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97%,納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的貧困縣網絡零售額超過1700億元。數字鄉村戰略部署實施,2018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2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38.4%,比2017年提升3個百分點。

2018年信息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信息服務應用重點評估要素: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政府網站運行、社會保障應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網絡扶貧、「網際網路+教育」 等,權重20%;信息技術產業重點評估要素:創新能力、信息產業佔GDP比重、大數據發展、信息消費等,權重20%;產業數位化重點評估要素:兩化融合、電子商務、網絡零售、數字鄉村等,權重20%;信息基礎設施重點評估要素: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移動寬帶用戶普及、IPv6規模部署、網絡速度、建制村通郵、15%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等,權重15%;網絡安全重點評估要素:網絡安全工作機制、網站安全漏洞防護、網民網絡安全意識等,權重15%;發展環境重點評估要素:政策法規、規劃布局、資金投入、人才隊伍、工作機制等,權重10%。

1、2018年信息化發展評價指數前10

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天津、重慶、湖北、山東等地方排名前十位。這些地區落實數字中國戰略,制定實施數位化規劃和行動計劃,整體推進信息化創新發展,信息化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2、各地區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

浙江、江蘇、北京、福建、廣東、上海、四川、江西、山東、安徽等地方位列各省(區、市)信息服務應用指數排名前十位。這些地區紮實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提高智慧城市建設質量,提升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3、各地區加快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

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重慶、天津、四川、山東等地方位列各省(區、市)信息技術產業指數排名前十位。這些地區大力發展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

4、各地區著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

浙江、上海、北京、廣東、江蘇、 福建、山東、天津、重慶、安徽等地方位列各省(區、市)產業數位化指數排名前十位。這些地區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電子商務提擋升級,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排名省份產業數位化指數得分浙江18.662、上海18.30、北京18.24、廣東18.09、江蘇17.50、福建17.14、山東16.85、天津16.619、重慶16.4510、安徽16.43。

5、各地區建設完善新-代信息基礎設施

上海、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福建、重慶、遼寧、湖北、寧夏等地方位列各省(區、市)信息基礎設施指數排名前十位。這些地區優化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提升網絡服務質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創新。

6、區域信息化協調發展亮點紛呈

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等區域信息化協調發展,區域數字經濟增長極正在形成,區域網絡信息技術創新體系逐步構建,區域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水平明顯提升。

長三角

長三角成立國家集成電路創中心。完成全國首個跨省四城5G視頻通話互聯,聚焦區域內重點園區、重點廊圈帶等載體建設與協同,促進產業資源跨區域流動。

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籤訂信息化協同發展協議,在信息基礎設施共建、數據共享等8個方面加強合作。雄安新區產業協調發展,吸引北京創新型、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疏解轉移,優化產業鏈協同格局。京津冀三地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完成對接。

粵港澳

粵港澳大灣區探索推進智慧城市群建設。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進粵港澳網間互聯寬帶擴容,推進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和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智慧城市合作。加強粵港澳智慧城市合作。

全力推進2019年數字中國建設

當前,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信息化加速邁向全面互聯、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產業生態尚不完善數字動力釋放尚不充分,區域發展不平衡,數字鴻溝依然較大,發展環境尚需進一步完善。

1、優化創新生態,增強網絡信息技術創新能力

加大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加快推進信息 領域核心技術創新突破,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加強網絡、技術、產業、應用協同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機制;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新支持政策體系。加快建立統一開放、 競爭有序的數字市場體系,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2、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

加快推動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加強統籌規劃 ,加快建設陸海空天融合、超高速寬帶、全面互聯、普遍接入的新型基礎設施。積極發展衛星網際網路,加快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和應用,進一步推動物聯網集成創新發展;加快5G商用部署步伐。完善系統、 晶片和終端等產業鏈,開展業務應用示範,打造完整產業生態;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全面推進接入網、數據中心、雲平臺等IPv6改造。

3、立足高質量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深化大數據、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網際網路+」,釋放實體經濟活力;持續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深入推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培育發展網絡化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雲製造等智能製造新業態新模式。

4、促進改革創新,推動電子政務發展與信息惠民

統籌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加快建成全國一 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改革行動,促進「放管服」改革;推進「網際網路+監管」。 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加強和創新"雙隨機、- 公開」等監管方式,促進政府監管規範化精準化智能化;促進信息惠民便民利民。實施「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計劃,加快構建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實「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措施。發展「網際網路+教育」, 深化「三通兩平設與應用,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深化開放合作,推動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深化數字絲綢之路建設。順應第四次工 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拓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積極參與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和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積極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和網絡空間規則制定,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相關焦點

  •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紮實推動《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落地實施,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方面對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發展情況組織開展了調查研究,研究設計信息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並開展評價工作,編制完成《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
  • 《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發布
    原標題:《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媒體融合推進委員會近日發布《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該報告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
  •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14.5% 《浙江省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發布
    5月12日,由浙江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省經信廳和省通信管理局聯合編著的《浙江省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下稱「報告」)在杭州發布。《報告》從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網絡信息技術創新突破、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政府數位化轉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構建、網絡安全保障、網際網路區域交流與國際合作等7個方面,闡述了浙江過去一年網際網路發展的總體情況和最新進展。《報告》顯示,2019年,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6228.94億元,同比增長14.5%。
  • 烏鎮時間丨《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
    據發布會介紹,藍皮書系統全面客觀反映了過去一年來世界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情況,內容涵蓋信息基礎設施、網絡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電子政務、網絡媒體建設、網絡安全、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等重點領域。
  •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2019年課題中標情況公示
    2019年7月15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2019年課題公開招標公告》,接受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申報。課題申報截止後,按照公平公正、競爭擇優原則,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組織專家開展課題立項評審,確定課題擬承擔單位。
  •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最全信息都在這了!
    大會簡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戰略部署,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於2019年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
  •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8-2019)》在廈發布
    本屆大會以「創新數字經濟共享絲路電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相關部門、電子商務企業、跨境電商寄遞企業、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行業組織等在內的約1200人到場。會上,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8-2019)》。  全球電子商務大會作為「廈洽會」的重要活動,已連續四年在廈門成功舉辦。
  • 《2018科學發展報告》《2018高技術發展報告》發布
    》《2018高技術發展報告》正式發布。科學發展報告》《2018高技術發展報告》正式發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種業建設、後AR5(IPCC's Fifth Assessment Report)時代氣候變化主要科學認知、中國近海生態環境評價與保護管理等問題的院士諮詢建議,為國家促進科學發展的宏觀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際合作局局長祁小夏主持開場
    11月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浙江烏鎮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際合作局局長祁小夏主持開場。歡迎出席"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並再次相聚"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國際合作論壇。這是網際網路大會的一個傳統論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協辦。
  • 《2018全球大數據發展分析報告》在蓉發布 中國大數據產業人才佔比...
    論壇現場發布了「世界人工智慧智商測試暨智慧型手機智商評測成果」和「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成都分中心)獲批」的消息,並舉行《國際信息技術和決策雜誌》與《數據科學年鑑雜誌》兩大國際大數據知名學術期刊編輯部總部揭牌儀式。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成果,《2018全球大數據發展分析報告》在當天正式發布。
  • 2017~2018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網際網路發展報告
    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化部、流通分會和中國紡織服裝電子商務聯盟聯合對外發布了《2017~2018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網際網路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全面總結了2017年紡織服裝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狀況,重點闡述了紡織服裝產業網際網路的創新應用情況,分析了網際網路對紡織服裝產業的影響和發展趨勢。該報告的發布,將為行業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  《報告》指出,新時期,中國紡織工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科技、時尚、綠色」正在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產業新特徵與新標籤。
  •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9月7日發布《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接受採訪,就《規定》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規定》所要規範的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具體指什麼?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指數排名發布: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指數排名發布:美國第一、中國第二11月23日開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由《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組成的大會藍皮書正式發布。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2014年影響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大事件」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2014年影響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大事件」更新時間:2015-01-06 18:01:22   1月6日,2015(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年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2014年影響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大事件」,這些大事件如下: 一、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 2014年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指數排名發布: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11月23日開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由《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組成的大會藍皮書正式發布。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圖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當天下午,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撰,北京郵電大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的大會藍皮書正式發布。藍皮書由《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組成。
  • 聚焦|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權威發布《全球郵政快遞發展報告(2020年)》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是國家郵政局直屬事業單位,主要開展郵政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標準等綜合性研究,研究提出郵政信息化中長期規劃建議,承擔國家郵政局信息系統、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維護等。發布郵政業監管報告、郵政普遍服務監管報告、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郵政業社會責任報告、郵政業綠色發展報告、中國快遞物流發展報告等。聯合菜鳥網絡創辦「郵政業綠色創新實驗室」。聯合圓通速遞成功申報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快件物流資源共享服務應用示範」課題。聯合商務部投促局發布《「一帶一路」相關重點國別物流投資促進報告》。聯合順豐速運發布《中國快遞業發展年度報告》。
  • 《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英文版發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建勳 陳冠男12月28日,鄭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鄭州師範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推出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英文版正式發布。鄭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出席發布會。
  • 中國記協發布《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12月21日在官網發布《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這是中國記協自2014年以來發布的第五份有關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狀況的年度報告。面對全媒體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新聞事業加快由傳統媒體向全媒體新型平臺深度融合轉變,呈現一些新情況新發展。為此,中國記協聯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組織編寫《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對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狀況進行跟蹤記錄。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和部分新聞媒體為報告提供了2019年的數據材料。
  • 2019數字中國指數報告發布 浙江交出這份成績單
    報告凝練了數字產業、數字文化、數字生活以及數字政務四大板塊指數,全面刻畫了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351個城市的數位化發展趨勢,動態呈現數字中國版圖演進。報告中,浙江省表現如何?各地市在四大板塊指數中又排名如何?跟著小編來探究一番。
  • 《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發布
    《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發布 微信是未成年人獲取新聞的第一渠道 2018年09月11日 09:5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時曉莉 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