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網師 今天
審核 | 張明坤 劉鳳娟
編輯 | 張翠琴
共讀閱讀史文章:戴維•伯姆《論對話》
討論主題:「知性閱讀」如何做?
共讀時間:2020年7月23
參加人數:184
主持:王小龍
組長:李海波
採編:孫春雲
一、核心問題
「知性閱讀」 如何做?
二、解讀妙方
「知性閱讀」五步驟:
1.細讀,勤批註,多勾畫,有問題意識;
2.提取核心概念,反覆在語境下理解;
3.根據主要話題,聯繫教育教學生活反覆琢磨;
4.與其他書籍參讀,豐富或者修正自己的知識結構;
5.進行批判性閱讀是深入理解的必由之路。
三、學員心聲
199072伏莉莉
有了《教師閱讀地圖》,知道選擇閱讀哪些書籍,也要注意「反思自己的閱讀習慣」,在地圖的指導下,重新規劃自己的專業發展道路,努力構築合適的知識結構。也就是說,知道需要閱讀哪些書,只是我們成長的第一步,關鍵是要「知性」閱讀這些書籍,從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
想要全面成長,專業成長,惟有在「地圖」的指引下,「抬頭有方向,前方有引領,腳下有路徑,低頭紮實走」。感謝網師的啟發引領,讓我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前方雖路阻多艱,但我願長途跋涉,奮起直追。
199558王媛
學習和閱讀時,空杯心態,收穫更多。生活中與他人相處,尤其意見相左時,明確「對事不對人」,將思維與自我剝離,有利於真正對話的開展。
「知性閱讀」五步驟,自己明顯還是停留在感性理解的階段。這幾天的共讀也使我愈加明白:學習是繁瑣甚至「反人性」的,要獲得實實在在的專業提升,虛頭巴腦、熱熱鬧鬧、滿嘴口號全然無用,直面問題、理性態度、刻意練習才是正軌。
馬增信
我們就很難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這可能需要我們的思維方式的變化。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自我的角度反省我們的教學,我們的思維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對話,才可以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而不是一味抱怨環境,抱怨學生,甚至遷怒於家庭教育等外在因素。真正的對話,來自於內省,來自於對對方的接納。這是今天共讀最大的收穫。
熊君
面對不熟悉的事物,採取「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態度,讓思維聯繫更廣闊時空搜索,較為全面把握事物本質,不輕易形成立場,發表確切言論,只是呈現出事實,並依據事實陳述自己的傾向,這樣既客觀又謙遜,似乎也更容易形成對話。用蘇格拉底的方式,行成大家較為一致的觀念,在此基礎上繼續討論。
199365王萌萌
知性閱讀重在研讀、與書籍反覆對話,並將書中思想作用於實踐,對自己原有經驗進行反思和改進。學習《閱讀地圖》究竟學到了什麼?獲得的不僅僅是一份書單,更多的是對自己原有知識結構的思索,以及明確了自己接下來的閱讀方向,當然也學到了閱讀方法。提高專業能力絕不僅僅是靠一本書就可以,這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慶幸自己在路上了,不是嗎?
200842黃清華
讀書要讀進去,更要讀出來。讀進去是理解,是同化、順應,讀出來是反思、實踐,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甚至打破舊的結構重新架構新的知識結構,讓自己從一個平衡走向新的平衡。
198094楊麗麗
讀書學習是為了反思和實踐。教學中,我以後要謹防「我認為」這樣的思維假定,要遵循文本,尊重學生,走出自我意識,客觀性教學。在引導學生發言時,也要想,怎樣讓對話公正公平地開展,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參與者,都願意發表自己的想法。怎樣做?真難呢?先改變自己的思維吧。
199343吳亞萍
我怎麼成為了現在的我,我接觸的一切都潛移默化影響了我。因此,要警惕,經常問問自己,我的想法是正確的嗎?因此,要讓自己接觸高人,書中的高人,閱讀經典書籍;接觸生活中的高人,以此來豐富改變自己。
184061周娟
在四天的共讀中,越學習越覺察自己的無知,還需努力加把勁,就像目前這個假期就是充電賦能的好時光,在共讀中和學友們一起對話交流學習。同時還要記住郝老師的提醒督促「學習《閱讀地圖》究竟學到了什麼?應該學的是什麼?學了和不學的差別是什麼?學到了知性閱讀方法了嗎?提高教師專業能力了嗎?
四、結語
在閱讀中理解《對話》,在對話中理解「閱讀」。知性閱讀是指帶有鑽研性質的理解性閱讀。閱讀者憑藉邏輯和已有的經驗去理解書中的觀點,與書籍反覆對話,與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對話,與這個世界對話。讓我們借用「知性閱讀」的功力,與根本書籍對話,努力提升自己!
投稿郵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和照片
對已發其他公眾號的文章將慎重選稿
歡迎新網師學員踴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