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方法策略、實戰經驗和所需書單

2020-10-10 童書奧斯卡

海桐,孩子幾歲能自己讀書?

海桐,孩子已經7歲了,還是不願意自己看書,怎麼辦?

其實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還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今天這篇,咱們就把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這件事聊透。


什麼是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是指孩子在有了一定識字量和閱讀量的基礎上,能夠獨立積極的選擇自己愛看的書,並通過讀字來閱讀理解書中內容的行為。

自主閱讀和親子共讀有哪些區別?


_

親子共讀

自主閱讀

年齡

0-12歲

6-99歲

材料

繪本、故事書

都可以

基礎

0基礎

識字量、理解能力

目的

培養閱讀興趣

思辨能力、認知世界的方式

閱讀形式

父母陪伴讀書

自發自主閱讀

為什麼要推動孩子自主閱讀?

1、量變到質變。

初期親子共讀積累了這麼多年,推動自主閱讀後,孩子可以隨心選擇自己喜歡看的書,閱讀的範圍更為廣闊了。

2、閱讀帶來成就感。

當孩子能自主閱讀後,他能體會到用字閱讀帶來的成就感,以前只能聽爸爸媽媽講的書,現在都能自己看懂了,而且天文地理世間萬物,只要孩子感興趣,就可以自己找書研究相應的話題。

3、解放陪讀老母親。

很多媽媽跟我說:海桐,我讀夠了,中長篇真的讀到嘴巴禿嚕皮。哈哈哈,這話一點也不假,畢竟小妞小時候一本書一晚上要重複十多次。當孩子有了自主閱讀的能力,就可以自己擴大閱讀範圍,去讀那些文字多,內容複雜的書。

自主閱讀為什麼進展難?

有媽媽跟我說:自主閱讀真的太難了!這是為什麼呢?

1、孩子的聽力發展早於閱讀能力發展。

研究兒童聽力的專家表示,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聽力在八年級時會達到相同的程度,在這之前,孩子的聽力是早於閱讀能力的,孩子通過耳朵可以直接聽懂故事,讀過字再消化就沒那麼暢快了,因此,大部分孩子會喜歡聽故事。

2、孩子沒有體會到用字讀書的快樂。

圖畫書是圖和文字共同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不管有沒有文字,圖畫本身都在講故事。孩子只看圖畫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了,如果這本書之前爸爸媽媽陪讀過,那再拿起這本書時,孩子會翻著圖畫回憶起父母讀書的聲音,或者自己想像情節,相比讀字,看圖更暢快一些。

提高孩子的識字量,發展孩子用字讀書的能力,讓孩子體會到用字讀書的樂趣,順勢激發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

實現自主閱讀,只需這幾步。

第一步,親子共讀。

從孩子出生起就可以跟孩子一起看書了。

黑白卡,布書,紙板書,玩具書,小開本的書,圖畫書,這些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都可以慢慢提供給孩子。

每個年齡段的書單,可以參考:

0-1歲

1歲

2歲

3歲

4歲

5歲

6-8歲


(⬆點擊查看)

親子共讀時,孩子可以通過父母的語言和書上的圖畫,來理解和思考。圖畫書提供的世界,也非常符合學齡前孩子的認知能力,只看圖,就是一個精彩的精神世界了。

親子共讀是我們和孩子的親密時光,這種親密感是無可替代的,當我們聲情並茂的講述故事時,我們的狀態也在為閱讀代言,讓孩子感覺到讀書是非常愉悅的,這些閱讀時光會成為孩子童年的一道光,照亮人生路。

第二步,開始識字。

海桐,我家孩子3歲半,沒教過識字,只是平時我給讀讀繪本,已經認識400多個字了。

海桐,我家孩子出生就開始閱讀,已經7歲了,還是不怎麼識字,怎麼辦?讀繪本真的對識字有促進作用嗎?

美國成長發育心理學家和教育研究員Howard Gardener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指出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學習風格:聽覺型,視覺型和動覺型。

有的孩子是視覺型,在讀繪本時,不知不覺就會認識很多字,有的孩子是聽覺型,讀了很多繪本,可能也記不住幾個字。

網絡時代信息傳播快了,對比焦慮也隨之而來。

識字永遠都不晚,孩子感興趣再開始。漢字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觸,真的沒那麼難,只要保持閱讀興趣,認識字是隨著年齡增長水到渠成的事兒。

之前寫過的幾個識字帖子,把教孩子識字這件事說的清楚明白。

識字書

有趣的識字遊戲和識字方案

什麼時候開始識字,怎麼做最有效?


(⬆點擊查看)

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認識很多字,同時看書,有的人看完了會心生感悟,洋洋灑灑寫一篇讀後感,有的人看完了會聯想到生活,有的人還沒看完就睡著了。

把眼光放長遠,不要糾結短期的識字量。

第三步,讀低幼繪本。

在孩子識字量有100多的時候,就可以同步閱讀低幼繪本。

先識字,再同步讀低幼繪本,識字可以和讀低幼繪本同步進行,並不衝突。

低幼的圖畫書,圖大字少,圖文結合,字也比較簡單,通過讀這些簡單的字就能讀到故事的樂趣,也能體會到用字閱讀的快樂。識字就像滾雪球,在積累了初期的識字量之後,用低幼繪本促進閱讀,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小妞是4歲多接近5歲的時候開始識字的,自主閱讀和識字是同步推進的,在她剛認識幾個字的時候,我就拿出小時候常看的《小熊寶寶系列》,裡面的字大多都是重複出現的,像吃飯,睡覺,這類的生活高頻詞,貼近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從閱讀中獲得識字的樂趣和成就感。

隨著識字量的增多,除了低幼繪本,還可以加入這類文字略多,情節有趣的套裝書,例如《深見春夫神奇幻想圖畫書》、《奇先生妙小姐》,這類繪本冊數多,超有趣,孩子讀起來就像追劇。

封面上這麼多重複的字,孩子看到就有一種親切感。

哈哈哈,畫面感好強,剛吃完又在惦記下一盤吃什麼。下一頁會是什麼呢?這種問句無形中吸引孩子翻閱,繼續讀下去。

第四步,引入橋梁書。

橋梁書是介於圖畫書(繪本)與純文字書之間的童書,圖畫比繪本少一些,文字比繪本多一些,文字大一些,而且簡單的重複字比較多,多以描述環境,敘事為主,是鼓勵孩子自主閱讀的好材料,用於學齡前後的兒童,實現從繪本向文字書的過渡,最終由「親子共讀」轉向「獨立閱讀」。

隨著識字量增多,文字感受力增強,可以引入簡單的橋梁書,見: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這份有趣有料有營養的書單,幫孩子輕鬆過渡!

有了前面的識字量和閱讀低幼繪本做基礎,推進自主閱讀也會很順利。

這類橋梁書大多字間距大,排行疏鬆 ,這個是《深夜放屁大賽》的內頁,圖文佔比很好,輕輕鬆鬆就能讀完,更容易獲得成就感。

哪些書可以促進自主閱讀?

從識字開始,逐漸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到字上來,慢引導,不強迫。識字同步進行自主閱讀的書,建議選:字大,情節有趣,簡短好讀的。

1、低幼繪本。

翻翻小時候讀過的書,任何一套都可以拿出來做促進自主閱讀的材料。這類書的字詞簡單重複,字間距大,一本書很快就可以讀完,輕輕鬆鬆獲得閱讀成就感,是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神器。

2、字大的繪本。

這類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情節有趣,字超級大,讀幾個字就能讓孩子體會到用字讀書的樂趣,識字的過程中,用這樣有趣的繪本來推動自主閱讀。

這個是《超人兔》的內頁實拍,這字號超適合自主閱讀,大多數都重複,形象也討孩子喜歡。

新的一頁,上面出現過的字又是加大字體,孩子一眼就認識,這種書對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成就感太有幫助了。

3、古詩詞、童謠。

童謠書從孩子的角度,用簡短的語言,描述身邊的事物,內容簡短,讀起來很好玩。

這類書的字排版很鬆,也是很好的自主閱讀材料。

4、故事類繪本。

這類繪本大多是套裝,挑字少的,孩子小時候又讀過,有一種親切感,讀起來就像在追劇,一本一本超有趣,閱讀成就感就這樣一點點的積累起來了。

如何推動自主閱讀?

1、打造一個閱讀環境。

大部分家庭都有書架,把書收納擺放整齊,在書架跟前放一個小墊子或者小沙發,讓孩子拿到書就能坐下看書,這是一片寬鬆,自由,以孩子為主體的小天地。

2、挑選孩子感興趣的書。

這裡是海桐全部的書單,這幾年積累了80多個書單,精彩紛呈,按照這些書單選書,孩子都愛看。


來源:繪本媽媽海桐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書單推薦--親子共讀走向自主閱讀
    但是眾多書單中,哪些更適合自己的孩子呢,購物車裡的書單都適合自己的孩子嗎?今天我們來個逆向思維,給大家提供一個「小學生不必讀書單」,以便孩子們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更有價值的閱讀,把假期更多的時間騰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1. 玩陰謀詭計之類的書,不必讀2.
  • 「寒假親子閱讀書單」重磅出爐
    家長和孩子現場與專家精彩互動近年來,各種營銷書單漫天飛,讓家長們不知如何取捨,也出現一些困惑,比如,面對層出不窮的書單,如何為孩子挑選適合的書?時間有限,經典書讀不過來怎麼辦?怎麼平衡個人喜好和讀經典的要求?
  • 讀《兒童和家庭閱讀報告》有感之親子共讀
    我們經常在美國的閱讀指南中看到強調read aloud,以前一直覺得應該是朗讀。但從這份報告來看,這裡的調查指的是親子共讀,也就是父母為孩子朗讀。現在中國的父母對閱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早就開始囤一堆書讀給孩子聽。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們似乎越來越在乎孩子多大能自主閱讀,能讀多難的書,閱讀量有多大。
  • 盈媽分享2-18個月親子共讀經驗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這段經驗.根據寶寶的視覺發育特點,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裡是看不見顏色的,從最初的看不看,看見輪廓,到看見漸進清晰的黑白世界、彩色世界,這樣一個過程.儘早讓寶寶通過適當的視覺刺激和訓練,可以有效地促進大腦發育.下面我按月齡發展詳細說明我的操作:一、第一步:在1.5-2.5個月期間可以啟動第一步,實際意義的最早接觸親子共讀,給寶寶看黑白卡,只有黑色和白色呈現圖案的卡片.
  • 親子共讀策略——那些美好溫暖的親子時光
    親子共讀策略——那些美好溫暖的親子時光 2019-11-26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親子閱讀和自主閱讀,90%的家長都弄錯了
    而自主閱讀卻不同,它更強調「自主」,它不來自於老師或父母的要求,而是完全憑著自己的需要來選擇閱讀,讀什麼,怎麼讀,都由孩子自己來決定,這才是自主的意義。所以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之間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不是孩子學會了拼音,認識了一些字就能馬上進入真正的自主閱讀。
  • 關於親子閱讀和自主閱讀,90%的家長都弄錯了
    親子閱讀是為了幫助還不識字的孩子建立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等孩子上了小學,有一定的識字量後就能開始自主閱讀,同時父母也可以放手了。自己閱讀只是一個形式,是孩子不依賴家長自己讀書的一個過程。而自主閱讀卻不同,它更強調「自主」,它不來自於老師或父母的要求,而是完全憑著自己的需要來選擇閱讀,讀什麼,怎麼讀,都由孩子自己來決定,這才是自主的意義。所以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之間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不是孩子學會了拼音,認識了一些字就能馬上進入真正的自主閱讀。
  • 親子共讀你讀對了嗎,不然讀了上千本也培養不出孩子的閱讀思維
    文/小當家育兒經近幾年繪本童書在媽媽圈大熱,「親子共讀」被界定為媽媽是不是「高意識媽媽」,孩子是不是「讀萬卷書孩子」。有的家裡為了孩子,購置了上萬元的繪本,有的媽媽每天給孩子講故事雷打不動。很多人認為和孩子一起閱讀,會培養出會閱讀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論壇預告|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如何抓住成長關鍵期
    如何指導孩子從親子閱讀順利過渡到自主閱讀?親子共讀中,家長應起到怎樣的作用?怎樣抓住孩子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指導孩子開展有效的閱讀活動?對於共讀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惑,我們希望幼兒園代表給出合理建議,家園攜手挖掘多方資源,讓閱讀真正成為孩子的一種美好生活方式。
  • 媽媽網讀書月重新定義「親子共讀」的新型親子閱讀理念
    你還在做狹義的親子閱讀嗎?現代很多家庭都認識到了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各個年齡段的兒童書單在網絡上被家長們瘋傳,家長會虔誠地按著書單目錄下單買書,按著書評的重點,要求孩子一本一本閱讀,更有「勞模式」的媽媽或爸爸挨著一本一本讀給孩子聽。
  • 專家解讀早期閱讀與親子共讀對兒童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例如:兒童可以通過閱讀蝴蝶媽媽的卵變成毛毛蟲、毛毛蟲在變成蝴蝶的繪本故事,形成他們對於生物發育過程的認知,而這種認知是兒童在他們當前的日常生活中難以在短時間內觀察到的,閱讀則可以大大縮短這一認知過程所需的觀察時間,使兒童可以通過較短時間的繪本閱讀而了解這一較為漫長的過程。
  • 共讀簡報(4)| 知性閱讀 實戰演練
    共讀閱讀史文章:戴維•伯姆《論對話》討論主題:「知性閱讀」如何做?199365王萌萌知性閱讀重在研讀、與書籍反覆對話,並將書中思想作用於實踐,對自己原有經驗進行反思和改進。學習《閱讀地圖》究竟學到了什麼?獲得的不僅僅是一份書單,更多的是對自己原有知識結構的思索,以及明確了自己接下來的閱讀方向,當然也學到了閱讀方法。
  • 從親子閱讀到讓孩子自主閱讀,父母只需這樣做
    圍繞閱讀所產生的對話,賦予了親子共讀以力量,讓孩子在故事和自己的現實生活間架起一座橋梁。親子共讀正好彌補了這個空隙,可以幫助孩子建構理解世界的背景知識,學習新的詞彙。當孩子對知識或世界的渴求,家長無法用共讀滿足時,自主閱讀就開始了。國外主流理論認為,小學3年級以前是孩子學習如何閱讀的階段,而從4年級開始孩子通過閱讀了解更廣闊的世界。這跟我們中文母語閱讀的情況很相似。
  • 我總結了0-12歲的英語學習方法,從零基礎進階到自主閱讀
    很多人都會認為,閱讀需要大量的單詞支撐,才能讀得懂。因此總覺得要先教孩子認識單詞,等單詞量足夠多了之後,再開始分級閱讀。 其實,學習單詞和學習句子並沒有衝突,也沒有先後之分。你想想,孩子學中文,你有先給他積累足夠的詞彙量才開始跟他說句子嗎?NO,孩子是在每天你跟他的日常對話中,學到單詞的。
  • 乾貨與數據:專家解讀早期閱讀與親子共讀對兒童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例如:兒童可以通過閱讀蝴蝶媽媽的卵變成毛毛蟲、毛毛蟲在變成蝴蝶的繪本故事,形成他們對於生物發育過程的認知,而這種認知是兒童在他們當前的日常生活中難以在短時間內觀察到的,閱讀則可以大大縮短這一認知過程所需的觀察時間,使兒童可以通過較短時間的繪本閱讀而了解這一較為漫長的過程。
  • 臺灣閱讀推廣第一人的親子閱讀實戰經驗!
    作品曾獲臺灣「金鼎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獎」「讀書人年度好書獎」等多個大獎。曾擔任小學教務主任、輔導主任、美術教師,客串臺灣公共電視「童詩之旅」節目主持、慈濟大愛電視臺「小書迷」節目顧問及導讀老師。自1999年起,在各地以「兒童讀書會」「親子讀書會」「手工書與閱讀之搭配應用」等為題演講培訓,推廣親子閱讀和手工書十多年,被臺灣媒體譽為臺灣「手工書女王」。
  • 親子共讀: 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成長
    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量,買書無疑是不少家長首選的「六一」節禮物,但家長們開始頭疼另一件事,「我們畢竟已經長大,游離在孩子的世界之外,如何介入孩子當下的生活?」面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是每位父母都明白如何讓孩子在成長中培養閱讀興趣,而親子共讀無疑是絕佳的選擇,因為它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家長時間哪去了?
  • 親子共讀——開啟兒童王國的鑰匙
    怎樣將我這3年來的親子閱讀實踐經驗分享出來,鼓勵更多的爸爸媽媽們和我一起,我們低下身子,和孩子們平視,手牽著手進入兒童的奇幻王國。其實,你知道嗎?「兒童王國」有嚴格的門禁,當王國裡的子民們認為「你不是他們那一路的」,他們就會關閉「心之城門」,將你阻擋在外。
  • 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這三個技巧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前幾天我們在公號發布了一篇文章<關於親子閱讀和自主閱讀,90%的家長都弄錯了>,主要針對一個常見問題:「孩子上小學了,還需要親子閱讀嗎?」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在文章底下的留言中,有讀者問了我們另外一個問題:從小就在進行親子閱讀,但孩子三年級了仍然喜歡依賴家長,不願意自己讀書,這種情況該如何引導?
  • 親子共讀|慢慢來,不設限才能享受高質量的親子閱讀時光
    文|桃小真今天來跟大家說說關於親子共讀那些事兒。有時候明明已經讀完一本書,又在某個時間重新拿起再次讀起來,因為喜歡啊,所有有興趣再次去讀,也是一種選擇自由啦。所以跟孩子一起能有共讀時間時,陪著孩子讀各自喜歡的書籍,不規定時間和目標。純粹為了喜歡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