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母親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2020-12-27 放牛娃看世界

衰敗的農村老家

孩童時,跑到山裡捉蝴蝶,

哭累了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是母親聲聲呼喚我的乳名,

我牽著母親的手,才回到了家。

少年時,幾間茅屋炊煙掛,

一灶紅通通的柴火,

母親烙出一鍋香噴噴的苞谷粑。

倦了,就躺在母親的懷抱裡,

一張破床,一條爛棉絮,

也是我溫暖的家。

長大後,讀書,工作,娶妻,生子,

牲口般的勞作,

為了命運苦苦掙扎。

城市裡的鋼筋水泥禁錮了靈魂,

不知何處是我家?

我忘記了母親倚在村口大樹旁那久久期盼的目光,

忘記了母親那風中飄揚的白髮。

也忘記了家鄉山坡上盛開的山茶花。

如今,我已滿懷疲憊,滿頭白髮,

母親的家已經是一抷黃土,

墳頭上長年開滿野花。

到現在我終於懂得了,

有母親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母親的家在快樂的天堂,

天堂才是我最後的家。

生命本是一趟旅程,

終點就是母親的家!

相關焦點

  • 有母親的地方,那才是家
    ,或者寫一篇有關母親共性的話題。那麼今天,就來說說母親。👩 我想,今年大概是我畢業這麼多年以來待家裡時間最長的了一年了。那天我在家,舅爺爺問我媽:小香在家裡,你們開心吧?我媽說:開心,以前她上學,一個月回來一次。後來上班了,一年才回來兩三次,每次的時間都很短。這兩年工作忙,有時候就順道回來看下,吃飯好就走了。言辭裡,聽出了媽媽的一點點抱怨,更多的是不舍。
  • 有母親在的地方,才有家的溫暖
    「小葉衷心祝天下所有母親說聲節日快樂,願您健康長壽」在外追夢的我們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他鄉容不了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而我們心中最大的地位 >「 家 」 不管我們有多麼的忙,在外吃了多少苦、凌晨才能到家,也許我們也五十中年了;當我們回到最溫暖港灣時,總會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拽著父親等候著自己的兒女,在父母的眼中我們此中是小孩,在夜色灰暗時也總會為我們留一盞燈照亮著回家路,當我們打開家門,看到親切的笑容,瞬間融化了外頭的苦
  • 四川男子在監控中,目睹家中母親從樓梯摔下,有母親的地方才是家
    成年人的崩潰其實就在這一瞬間,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疼痛,叫無能為力。有母親在的地方才是家,這對於常年在廣州打工的馮師傅來說,更能體會其中滋味。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為疾病離開了,是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養大,在那樣的年代裡,馮師傅很清楚是母親一邊賺著工分,又如何艱辛的養大他。
  • 感恩母親的偉大有母親的地方家是溫暖的
    「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義」都說養兒為防老,母親辛苦懷胎十月生下我們,帶我們來到人世間,給了我們生命,為我們遮風擋雨,養育著我們,我們應該感謝母親的偉大,使她晚年過得開心幸福,也不枉我們來世上走一遭。
  • 留守兒: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愛,不要成陌生媽媽
    我是你親生母親啊!你為什麼要躲你媽媽的擁抱啊!看著寶寶眼中那想要親近卻又不敢的眼神寶媽留下了眼淚!最後在寶媽和姥姥的解釋與溫言細語中,寶寶終於走進了媽媽的懷抱裡。這一幕直叫人直接淚奔!作為母親你是十月懷胎孕育了寶寶,但是你卻沒有在他最需要你的時候一直陪在身邊。你雖然是為了他打工但是他感受不到。
  • 母親病逝之後,才懂得:母親在的地方,才叫家
    文文從小就知道母親並不受奶奶的歡迎,甚至奶奶還曾有過搬著凳子在村口指桑罵槐的豐功偉績,但是這一切都不影響董阿姨事業風生水起,董阿姨和丈夫都在做裝修,一個女人幹著只有男人才幹的裝修活,甚至比男人還辛苦。但是她好像得不到所有人的理解,文文也經常向我們抱怨,媽媽管她管得太嚴,不能晚歸,不能考試差,甚至還必須學會做家務。
  • 母親節特輯|「永遠的避風港」,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四)
    母親節特輯|「永遠的避風港」,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山東戒毒特別推出「我和我的母親」專輯今天推出第四季永遠的避風港你眼中家是一個地方媽媽眼中
  • 母親在的地方,家就在
    平時工作忙,偶爾去一趟母親的家裡,也是匆匆去了匆匆回。心裡總是惦記著自己的那個小家,忙碌著自己的生活,顧不上與母親多待幾個小時,也沒有耐心聽母親嘮叨家長理短。母親的個子越來越小了,一生的勞累使她的脊椎明顯彎曲,肺心病使她的皮膚變得紫中帶青,走起路來氣喘籲籲。
  • 有你的地方才是家。娘,中秋咱就這兒過了!
    父親用沉默如山、母親用萬般叮囑給予孩子所謂之家庭溫情。每個人提到自己的母親,都會想到那句:有你的地方才是家。談及母親,或是幸福開心;許是飽含深情;也有的是心疼不已,想要多多孝敬;而我,卻想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來表達我對娘的感情。
  • 「有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  「我爸嫌我媽有病,老打我媽,後來他倆就離婚了,我和我弟都跟著我媽。」張旦(化名)的聲音清澈平靜。  姥爺一家無力照顧病重母親,大二那年,張旦將母親接到自己讀書的中州大學(現更名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宿舍,邊讀書,邊打工,邊照顧她。為治病,母子三人花光了積蓄。
  • 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有句話說得特別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間最大的愛,莫過於父母之愛。有父母的地方,才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溫暖。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
  • 母與女:我為被拐母親找到家
    ,李豔桃覺得自己才真正認識母親。長久以來,那個叫「餵」的外鄉女人,那沒人能懂的古怪語言,終於有了答案。李豔桃記得回家那天,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都坐在她家的院子裡,事無巨細地問著,「你們怎麼找到的,花了錢沒有?」「你媽家怎麼樣,都是吃白米飯嗎?」「你們是怎麼去的,這次回來了還會去嗎?」
  • 我的母親
    現在我母親還記得她們村裡只有誰誰誰,幾個人從村裡走出來。十六歲那年,縣裡有廠子來村裡招臨時工,我母親有幸被招上了。據她說,剛開始一個月工資只有十八元。她還要寄回家裡十二元補貼家用。因為她踏實肯幹,做了兩年臨時工,後來就轉正了。她們廠子是林業系統的,工作的地方,就我知道也是換了好多個地方。本來在廠子裡,後來有一個上衛校的機會,是想讓我母親去的。
  • 當母親問我要不要買菜的時候,我才明白母親的不容易
    母親有六十多歲了,可她還是沒能歇下來,總要去田地裡面幹活。這些年下來,一雙手早已變得粗糙。當我每次看著她用那雙手數著錢的時候,她都苦笑地說道,要給人家找錢的時候,這雙手都不敢拿出來給人家看,生怕他們說笑。我便說道,誰叫你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她便在一旁嘆氣起來。
  • 文學大賽一等獎:《家有母親》
    我一聽就跟她急了,那平臺, 一米多高 ,那袋面,六七十斤,身高不足 一米五,體重不足90斤的母親,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我衝她大喊,你怎麼弄上去的?那麼沉,閃著腰怎麼辦?砸著你怎麼辦?出點兒什麼事怎麼辦.一連串地兇她。她卻只是笑,圍著圍裙站在那裡,等我發完脾氣,小聲說,這不沒事嗎?直到母親向我保證,以後不再幹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氣。
  • 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那個溫暖的家!
    後來,我們經歷了中考,高考,終於邁進了大學的校門,我仍然記得前一天晚上,我在收拾行李,媽媽在一旁看著我,說:閨女長大了~~說完她就去客廳了。我看著她輕輕抬起右臂,好像是想偷偷的擦掉想要下落的淚水,而此時的我,早已紅了眼框。上大學,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一個人。我知道媽媽的不舍與不放心,但我還是想再堅強一點,好讓她放心。
  • 母親是家的借代詞
    不過,我從來沒見過母親的錢,她一直把它存在銀行裡,走親戚、隨禮都是用父親掙來的碎銀子。母親告訴我,存摺裡的錢是家裡的本錢,以後我上學、成家都要靠它呢。而她沒有說的是,一家人的生老病死,也都合在了那小小的存摺裡。第一次用到這個錢,是在小升初。我靠著搖號,碰運氣才進入了市裡的初中,但因為不是憑實力考上的,所以要交一大筆錢。
  • 有娘就有家,有娘才是家:《娘//家》
    母親既要照顧我們姐弟,家務,地裡活一樣都不落下。還養了好多豬牛羊和幾十隻雞,一刻也不閒著。又和父親種了一大片新品種桃園,早早上市賣個好價錢。就這樣靠著父母的勤勞,我們家在村子裡第一個蓋起了平房,買回了長虹牌大彩電。
  • 孩子滿月,嶽母送紅包,母親送鞋子,我把母親攆走,回到家我愣了
    我是個倒插門女婿,因為老婆是家裡的獨生女平時嶽父嶽母都視她為掌上明珠,所以不想讓老婆受苦嫁的太遠,然後就讓我入贅過去了。我家有三個孩子,因為都是兒子要娶妻所以父母的負擔壓力都很大。但是在嶽父嶽母家我過得也並不是很好,老婆從小嬌生慣養的有些驕縱,平時做什麼事情也不和我商量獨斷專行的,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還總拿我是上門女婿說事。嶽父嶽母也是打心眼裡看不起我,平日裡在鄰裡鄰居親戚朋友面前逮住機會就一個勁兒的貶低我,說我高攀他們家了。
  • 文學大賽一等獎:家有母親(看完淚奔)
    有事就晚了!我還是後怕,但更多的是心疼。直到母親向我保證,以後不再幹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氣。        母親來後不久,有天對先生說,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學回家來吃飯吧,我都來了大半個月了,沒見他們來過呢。先生是在鄭州讀的大學,本市同學的確很多,關係也都不錯,起初還會在各家之間串門,但現在,大家都已習慣了在飯店裡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