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芬頓郵報創始人致特斯拉CEO馬斯克的一封信(附英文原文)

2020-12-11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導語

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因為特斯拉私有化的事情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並且他在接受了《紐約時報》的採訪後導致特斯拉股價跌跌不休,此時,不乏冷嘲熱諷者、冷眼旁觀者,他還要為了Model 3的量產不分晝夜的工作——一周工作120小時。此時,他的朋友、赫芬頓郵報創始人Arianna Huffington給他寫了一封公開信,言辭誠懇,「特斯拉的未來由你的『傑作』來決定,而不是取決於你醒著工作多少個小時」,「每周120小時的超額工作並不能充分發揮你獨特的品質,相反,它會浪費你的天分」。按照中國人的說法就是,洗洗睡吧。

希望本文對年輕奮進的朋友們,有一定的啟示。

以下為信件譯文:

嗨 Elon:

我是你的一個粉絲,你的個人魅力和改變世界的成就都讓我十分的崇拜。特別是每次咱們碰面的時候你都會拿出手機,一臉自豪地給我看你們家孩子的視頻還有他們的成長。你的生活中會發生很多的事情,但是它們其實都源自於你。

你是一個有宏圖大志的人。你在創新和改變世界的能力上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天分和熱情,這些天分和熱情其實不止是由於你對家人和朋友的愛,更多的是來自於你之前所說的「人的思想格局(the scope and scale of human consciousness)」和我們對於「更大的啟示(greater enlighenment)」的渴求。你深信古希臘第一原則哲學(first principles),所以你會將一個問題分解成很多個基本部分來思考。

咱們回過頭來說,你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的時候說你有時候一周要工作120個小時,所以犧牲了看孩子和拜訪朋友的時間。甚至有幾天的時候你一直在特斯拉的工廠裡不出門。

你不休假,但是你想想,縱然你有驚人的創造力和眼界,但如果你一直禁閉自己不跟外界聯繫,又怎麼能獲悉外界的訊息呢?又怎麼能將創造力和眼界與之聯繫上呢?如果你不給自己時間,就無法將自己的身心和和那些你所熱愛的事情連接在一起,也沒時間將你非凡的智慧和你深愛的事業聯繫到一起。

你這樣已經不是努力工作的事兒了,當然你肯定特別努力。咱們現在說的是讓你做出最好的選擇的事兒。

你是一個科學和數據驅動的人。你沉迷於物理、工程,總是想知道萬物運行背後的秘密。你對於科學的熱情其實也應該分一部分出來關心你自身。人不是機器。對於機器來說,不論是第一次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宕機都是一個bug。但是對人來說,宕機叫做休息,它就是你生命中的一個合理而正常的過程,是人類的一個特點而已。科學說的很清楚,當人沒勁兒的時候是做不出來好的決定的。

舉個慄子來說,研究表明當我們17~19個小時不睡覺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有認知障礙了,這種認知障礙就像人體血液酒精含量在0.05%的時候一樣,這個酒精含量略低於合法的飲酒含量。你是個企業的領導,沒有哪個領導會僱傭喝酒上班的員工,所以別給你的員工起不好的示範作用。

特斯拉是一個革命性的公司,因為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最大效率的利用能量,它有著改變世界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Tesla Model 3市場重要的原因。你所面臨的是個嚴峻的挑戰,而你有能力也有信心通過最新的科技迎接挑戰。

但其實,你展示給世界的卻是一個過時的、反科學而又特別低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就好像試圖用燒煤蒸汽機的方式來帶領人類進入清潔能源的未來一樣,它很難成功呀。

咱們舉個新例子,美國歷史上的一位有遠見的領導人,富蘭克林羅斯福。1940年的時候,美國正處於歷史上的動蕩時刻。英國正陷於苦戰,在物資和金錢上都十分緊缺,他們急缺幫助。但是羅斯福知道美國國會不會輕易的向英國借款。

所以你以為羅斯福會每周工作120個小時拼命工作嗎?並沒有,他跑到了海軍艦船上休息了10天。這次的休假引起了外界的廣泛批評,但是羅斯福知道他在幹什麼——他需要時間和空間來給自己充電。作為結果,我們看到了500億美元的Lend-Lease計劃。這次計劃的成功被認為是羅斯福的政治「傑作」,他為美國國會在日後持續幫助英國人對抗納粹提供了一條道路。

所以說,特斯拉的未來由你的「傑作」來決定,而不是取決於你醒著工作多少個小時。如果你有規律地休息、充電、加滿油,並且將你超凡的創造力和這個世界重新連接聯繫,那麼特斯拉、甚至是整個世界(更不用說你可愛的孩子們)都將會因此而更好。

每周120小時的超額工作並不能充分發揮你獨特的品質,相反,它會浪費你的天分。你不能硬扛,這根本不是我們身體和大腦工作的正常方式。你肯定明白,違反物理定律是上不了火星的,同樣的,違背了生活中的科學規律也是寸步難行的。

之前你在時代周刊的採訪中說,你在特斯拉工廠中度過了47歲生日,當天你24小時都泡在工作中(「整晚,沒有朋友,什麼都沒有all night, no friends, noting」)。我稱讚你的誠實,也同情你的脆弱,因為你意識到需要一個新的工作方法了。

48歲的你,我相信會是一個更歡樂,更健康,更有效率,也更有遠見的Elon。你需要一個這樣的Elon,特斯拉也需要,這個世界更需要這樣的你。

當你下一個生日到來的時候,我十分樂意負責舉辦這場聚會,隨時打電話聯繫!

譯者附:這篇文章發表在Thrive Global上,作者是Arianna Huffington,Elon的老盆友。這篇文章主要是回復Elon在Times上的採訪。Arianna是Huffington郵報的創始人、Thrive Global的創始人和CEO,寫了15本書,包括最近出版的Thrive和The Sleep Revolution。2005年她創辦了Huffington郵報,這是一個新聞博客網站,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2016年她又推出了Thrive Global。她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也進入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單。

信件原文:

Dear Elon,As you know, I’m a huge admirer of yours -- both of you personally and of all the ways in which you are changing our world. In particular, I』ve always loved how, whenever I see you, the first thing you do is whip out your phone to proudly show me videos of your adorable children and their latest exploits. Clearly you have much going on in your life, but it says a lot about you that this is what you lead with.You're a person of incredible big-picture vision. Your genius and your passion for innovating and changing the world have always been informed by your passion not just for your children and friends but for what you』ve called 「the scope and scale of human consciousness」 and our longing for 「greater enlightenment.」 And you’re a big believer in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of first principles, which encourages breaking a problem down to its fundamental parts.Please come back to that. As you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you』ve exhausted yourself working 120-hour weeks at the expense of seeing your children and your friends. You』ve had days-long stretches where you shut yourself inside the Tesla factory and don’t even go outside. You don’t take vacations. There’s no way you can connect with your amazing vision and creativity when you don’t give yourself time to reconnect not just with those you love but also with yourself and your wisdom.This is not about working hard -- of course you’re always going to work hard. It’s about working in a way that allows you to make your best decisions.You’re a science and data-driven person. You’re obsessed with physics, engineering, with figuring out how things work. So apply that same passion for science not just to your products but to yourself. People are not machines. For machines -- whether of the First or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variety -- downtime is a bug; for humans, downtime is a feature. The science is clear. And what it tells us is that there’s simply no way you can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achieve your world-changing ambitions while running on empty.To cite just one study, after 17-19 hours without sleep, we begin to experience level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equivalent to a blood alcohol level of .05 percent, just under the threshold for being legally drunk. No business leader would hire people who came to work drunk, so don’t model that behavior for your employees.Tesla is revolutionary because it’s all about how we can most efficiently use energy, which holds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the world. That’s why the mass-market Model 3 is so important. You』ve come up against incredible challenges, and you』ve met them by being ever more rigorous and determined about applying the latest science. But at the same time, you’re demonstrating a wildly outdated, anti-scientific and horribly inefficient way of using human energy. It’s like trying to launch us into our clean energy future (or into space) with a coal-fired steam engine. It just won’t work.So please take a page from another visionary American leader, FDR. In 1940, America was at a precarious moment in history. Britain was struggling in the war, with both supplies and money running low. They needed help, but Roosevelt knew Congress would never simply loan Britain the money. So instead of putting in 120-hour weeks, FDR instead took a ten-day break on a naval ship. The trip drew criticism, but FDR knew what he was doing -- he needed time and space to refuel. The result was the $50 billion Lend-Lease program, which has been described as his political masterpiece that provided a way for him to sell Congress on helping the Brits continue to resist the Nazis.So Elon, the future of Tesla depends on you coming up with your masterpiece. It doesn’t depend on how many hours you’re awake. Tesla -- and the world (not to mention you and your beautiful children) -- would be better off if you regularly built in time to refuel, recharge and reconnect with your exceptional reserves of creativity and your power to innovate. Working 120-hour weeks doesn’t leverage your unique qualities, it wastes them. You can’t simply power through -- that’s just not how our bodies and our brains work. Nobody knows better than you that we can’t get to Mars by ignoring the laws of physics. Nor can we get where we want to go by ignoring scientific laws in our daily lives.In your interview with the Times you mentioned that you spent your recent 47th birthday, all 24 hours of it, at work (「all night — no friends, nothing」). I applaud your honesty and vulnerability in realizing that you need a new way of working. Here’s to a happier, healthier -- and even more efficient and visionary -- 48th year. You need it, Tesla needs it, and the world needs it. And when your next birthday rolls around, I’m happy to host the celebration -- all work phones will be checked at the door!

— Published on August 17, 2018

相關焦點

  • 《赫芬頓郵報》創始人:馬雲的建議改變了我的職業道路
    近日,據美國消費者與商業頻道報導,《赫芬頓郵報》創始人阿麗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是馬雲的建議促使她離職,創辦了專注於提供健康和保健內容的新媒體公司Thrive Global。馬雲和蔡崇信還對該公司進行了投資。
  • 《赫芬頓郵報》創始人:馬雲是我去辦新媒體的指路人
    【編譯/觀察者網史雨軒】 《赫芬頓郵報》是一家美國評論性媒體,阿麗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在2011年成為總編輯,同年流量一度超越《紐約時報》,2012年榮獲普立茲獎。由於過度操勞,阿麗安娜2016年8月離職。
  • Uber兩名董事離職 包括赫芬頓郵報創始人
    《赫芬頓郵報》、健康護理創業公司Thrive Global創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騰訊科技訊 7月24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三,網約車巨頭Uber宣布,兩名董事會成員離職。
  • 《赫芬頓郵報》招中國編輯:熟悉生活娛樂新聞報導,懂中英文
    《赫芬頓郵報》進入中國市場的帷幕似乎即將拉開。他們已經開始招中國編輯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5日發現,《赫芬頓郵報》紐約區總部登出招聘中國編輯(China Editor)的消息。
  • BuzzFeed收購《赫芬頓郵報》:二者內容相似度很高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BuzzFeed周四宣布,該公司已同意以股票形式收購Verizon Media旗下的《赫芬頓郵報》(HuffPost)。BuzzFeed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喬納·佩雷蒂(Jonah Peretti)與該公司的前總裁肯·萊勒(Ken Lerer)也是前《赫芬頓郵報》的聯合創始人。2005年,他們創辦了《赫芬頓郵報》。隨後,他們辭職又創辦了BuzzFeed,而《赫芬頓郵報》則在2011年以3.1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AOL(後者之後又被Verizon收購)。
  • BuzzFeed收購赫芬頓郵報,其CEO曾與他人聯合創辦了赫芬頓郵報
    【文/觀察者網 陶夢】遣散身價高昂的新聞記者「夢之隊」、關閉核心競爭力的博客自媒體撰稿平臺……曾被譽為美國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報紙」的《赫芬頓郵報》(HuffPost)在這兩年頻頻受挫,自去年傳出要被威瑞森媒體(Verizon Media)變賣的消息,更於昨日(11月19日)被坐實,數字媒體巨頭BuzzFeed將以全股票方式對其進行收購。
  • 挑戰訂閱模式,美版「今日頭條」BuzzFeed收購《赫芬頓郵報》
    早在2005年,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和喬納·佩雷蒂(Jonah Peretti)等人創辦了《赫芬頓郵報》。2006年,喬納·佩雷蒂在《赫芬頓郵報》工作期間創辦了BuzzFeed,並成功將其發展成美國新聞媒體界的流量擔當——目前每月的網絡頁面瀏覽量達到了12億。
  • 媒體不是卑鄙生意同義詞 赫芬頓郵報要做正能量
    差不多10年前,她一手創辦了世界第一份純粹意義的網絡報紙:赫芬頓郵報。支撐該報的兩大要素是:優質的網絡博客寫手以及新聞聚合,從政治到流行文化,幾乎無所不包。有著多年媒體從事行業和寫作經歷的赫芬頓現在卻開始反思長期以來關於新聞的定義。在過去不久的達沃斯論壇,她向全世界宣布了赫芬頓郵報新的方針,專注於「正能量」新聞,也就是她所說的「What’s working」。
  • 【美示威者衝進佩洛西辦公室擺拍】美國赫芬頓郵報消息,大批川普...
    文 / 冷靜2021-01-07 19:34:21來源:FX168 【美示威者衝進佩洛西辦公室擺拍】美國赫芬頓郵報消息,大批川普支持者6日衝進美國國會,導致國會辯論進程中止,人員緊急撤離。
  • 「媒界鐵娘子」赫芬頓推Thrive,專治「手機成癮」患者!
    驅動中國2018年2月12日消息  在近期的杜拜全球政府峰會上,《赫芬頓郵報
  • 馬斯克就是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他一句話回應:絕了-馬斯克...
    日前,有外媒報導稱,SpaceX前實習生Sahil Gupta認為,Space X創始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是傳說中的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 馬斯克女友懷孕連發孕照逼婚 特斯拉CEO尚未求婚
    馬斯克女友懷孕原標題:埃隆·馬斯克31歲女友連發孕照,官宣懷孕,億萬富翁尚未求婚當地時間1月9日,據《每日郵報》報導,特斯拉CEO、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女友懷孕用手託著自己隆起的腹部,看起來是懷孕了。不過她的肚子上有幾道紅色的劃痕,看起來很行為藝術。
  • 本周人物 | 特斯拉CEO馬斯克_易車網
    這也許就是馬斯克的個人魅力。試想如果放在一家中國上市車企掌門人身上,他可能會被投資者的唾沫星子淹死,視為「大逆不道」。在超越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後,他直追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暫列世界第二富豪。
  •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當獵頭的故事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賈伯斯和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都曾經親自出馬做過「獵頭」工作,有趣的是,他們兩個都曾經挖過同一個人 —— 喬治· 布蘭肯希(George Blankenship)。
  • 特斯拉CEO馬斯克小兒子出生!名字「一言難盡」,引發網友猜想
    當然還有各種各樣其他的解讀 ——馬斯克本人並沒有真正解釋名字的由來,不管這個名字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都是希望這個小傢伙兒可以健康長大吧。嚴格意義來講,這是馬斯克的第7個孩子。2000年1月,馬斯克與第一任妻子加拿大作家賈斯汀·威爾遜(JustineWilson)結婚了。
  • 2017年伊隆馬斯克聖誕卡內容曝光(賀卡英文原文、中文翻譯)
    ­  一位匿名的知情者最新公布了2017年伊隆馬斯克的聖誕卡內容,讓我們有幸一睹為快。馬斯克在賀卡中這樣寫道:­  「地球眾生都是以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周期作為一年的計量,但是我總是與時間有著不同的關係,而且並不僅僅因為我是火星人。(這只是開玩笑,你不必當真。)但即使是我也無法否認時間正向前發展。
  • 馬斯克健康或有隱患 特斯拉董事會讓他養精蓄銳
    據《紐約時報》採訪馬斯克的文章稱,馬斯克在哥哥的婚禮開始前兩個小時匆匆到達現場,婚禮結束後立即又回到了特斯拉工廠。馬斯克自己也哀嘆,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享受這樣重要的時刻。   這樣的描述符合馬斯克在特斯拉的角色。在特斯拉,他是聯合創始人,是CEO,也是最大的股東。
  • 李小龍設計的截拳道核心標誌(附英文原文)
    原文/李小龍官網翻譯/南京原本截拳道館李小龍設計的這個標誌,代表了他要追求的武學修為的至高境界。附英文原文如下:BRUCE LEE』S CORE SYMBOLBruce Lee created this symbol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ulmination of his own self cultivation.
  • 【雙語財經】馬斯克自曝當好CEO秘訣
    Musk's advice for CEOs馬斯克自曝當好CEO秘訣[重點詞彙]presentation: 展示,演示(n.)spreadsheet: 電子表格,企業報表(n.)特斯拉和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有一些建議要送給執行長(CEO)們:做更好的產品,尋找負面反饋信息,拋棄PPT。馬斯克12月8日在WSJ CEO峰會上表示:「美國公司的CEO們足夠專注於改善產品了嗎?我認為沒有。」但是馬斯克認為,這至關重要,所以CEO們應該在財務等事情上少花些時間,把更多時間用於「完善你的產品」。
  • 馬斯克「超級高鐵」時速示意圖 膠囊組成分布圖曝光
    馬斯克「超級高鐵」時速可達每小時1207公裡,高鐵示意圖及膠囊組成分布圖曝光,從美國洛杉磯到舊金山只要30分鐘,而從北京到紐約僅需2小時。  當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第一次提出要用真空管道以光速運送乘客時,這一概念被認為是個大膽而瘋狂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