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喜歡動漫裡的太宰,卻無法理解人間失格裡的大庭葉藏?

2020-12-11 不可說TZS

不久前,我在百家號發布了我的第一篇文章,推薦了2部我最喜歡的動漫。一部是《夏目友人帳》,一部是《文豪野犬》。這兩部動漫裡都有一個我最最最喜歡的人,夏目貴志和太宰治。不為別的,就兩個字:溫柔。

文章發布之後,看到很多人紛紛留言,表示對它們的喜愛。但這裡面有一個留言讓我印象深刻,引起了我的共鳴,並且激起了我的傾訴欲。

雖然知道太宰先生是溫柔的人,但是看他的人間失格就讓我很窩火,因為思想很消極,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真的讓我想揪著他領子告訴他,有那麼多喜歡你的人,你就不能別想難過的事嗎?害

我編輯了很長一段話把自己的理解發給了這位讀者,發現文字太多發不出去。於是我分成了三次分發,想把自己對太宰和大庭葉藏的理解傳達給她。

為什麼她喜歡動漫裡的太宰,卻無法理解人間失格裡的大庭葉藏?答案很簡單:經歷太少,只有認知。

01經歷太少

不可說還記得,當初第一次看《人間失格》的時候,跟這位讀者的想法是非常相似的。看到前半部分的時候都非常能理解,甚至可以說感同身受,因為那時候正值事業低迷期,自己也經歷了類似的事情,有過同樣的感受和想法,當時最大的感想就是:這完全就寫的是我啊!原來這個世界上不止我一個人有著這樣的經歷,原來還有那麼多人早已經經歷了這樣糟心悲慘的生活!

可是看到後面的時候,不可說就有點有一點不太理解了。我覺得《人間失格》裡面的主人公大庭葉藏真的太敏感太自卑了太喪了!明明有很多人都喜愛他,明明有好幾次機會他都已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是他生生的放棄了,最後選擇了繼續痛苦,繼續尋求死亡。就像《文豪野犬》裡面的太宰治一樣,明明那麼聰明,明明洞察一切,明明那麼多人都喜歡他在乎他,可是他還是一心看著那本自殺手冊。

當時我也覺得非常可惜,如果說看動漫的時候是純屬看太宰的沙雕和智慧以及酷帥等各種優勢而常常笑的像個傻子的話,那麼看《人間失格》就是感同身受+氣憤+惋惜。感同身受是那些走到低谷對人生的思考,氣憤是對大庭葉藏放棄人生的希望,惋惜則是覺得他明明可以得到幸福卻就是跨不出去,走不出來的悲憫。

因為經歷太少,受到的摧殘還不夠多,還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那些我當初所認為的絕望根本就不算什麼!因為在後來的生活中,你會發現,什麼叫真正的絕望,什麼叫真正的生無可戀。

02只有認知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陪伴我走過青春的人不是同學朋友或者父母兄弟姐妹,而是動漫

我從小就是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回家。早上父母比我早出門上班,晚上比我晚回家。而我一般是自己定好鬧鐘,洗漱好吃點早餐就去學校。然後晚上回家沒有家長來接,回到家我還要給爸媽做飯,我和父母也就吃飯那會時間待在一起,因為隨後我需要回到自己的房間寫作業。

那時候我九歲。

現在想來才發現,原來我九歲就開始過上兩點一線的生活了。因為和父母呆的時間少,所以爸媽很少跟我說一些人生道理,教我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我沒有說怪他們的意思,他們也教我的,叫我懂事,聽話,不要亂跑,女孩子就該有女孩子的樣子。

所以我一個辣妹子從老家來到浙江十餘年之後,變成了一個聽話乖巧的老實人。或許是因為環境所致,我跟父母總是不能在一起呆的太久,超過三天必定吵架,要不冷戰。因為習慣了一個人也是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我特別獨立,也特別早熟。

獨立是因為環境所逼,而早熟是因為動漫。

那時候,父母經常不在家,但是他們又不讓我到處亂跑,於是我愛上了電視。還記得那時候,早上上學之前大概六點多的樣子,我會邊洗漱邊放一會兒電視裡的早間音樂。有時候也會看一會兒網球王子,貓眼三姐妹,Q版三國或者其他的早間節目。

看過日漫的大概都知道,人性和現實是日漫的一大特點,它們把人性的黑暗毫不掩飾的展現出來,但是最後還是會給你一些光明,畢竟還是熱血番居多。也因此,我比更多人看懂人性,於是逐漸變得冷漠,理性。

很多時候我遇到事情都非常冷靜,好像什麼都不在意的樣子,和朋友看一些感人的電影電視,我也幾乎沒有真正哭過。導致我在父母和朋友眼裡都留下了個沒心沒肺的人設。久而久之,我自己也真的以為,我就是那樣一個冷血動物,以為自己的心真的心若頑石。

但是後來踏入社會之後,我才發現,沒有真正經歷過那些事情,懂再多道理也是白搭!人是那種要真正去撞一下南牆才會回頭,真正感受到疼痛才會長記性的動物

03結語

步入社會摸爬滾打幾年後,碰了不知道多少的壁,走了不知道多少彎路,也不知道去衛生間偷偷哭過多少次......但終於,再次看人間失格的時候,再次看文豪野犬的時候,不可說能夠理解文豪裡的太宰,也能與大庭葉藏共情了。

倒也算是一種收穫。但我依舊為太宰和葉藏感到遺憾和惋惜,卻不再氣憤。因為看開了。為什麼他們就能那麼消極那麼自卑那麼敏感呢?為什麼不走出來呢?因為放棄了。

後來,我看開了。雖然依然沒什麼希望,但想著還有那麼多在乎我的人,還是僥存著一絲幻想,世界上還有讓我眷念的東西,我有走出黑暗的理由。但是太宰那時候應該是已經放棄了,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所以才把本來到手的幸福丟掉了。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他覺得自己之前的放縱不可原諒,他不配得到幸福,唯有悲苦才能讓他有些許心安,那是對自己放縱沉溺的懲罰。因為不可說便是如此,想著既然能從文字裡找到共鳴,想必葉藏也是如此想的吧。

有些人,雖然看似什麼都無所謂,其實內心裡有著自己的堅持和原則。比如不可說自己,我認為只要自己做了錯事就一定要受到懲罰才能心安,若是做了不可原諒的事情,那麼自己也是不可救贖的。

但是親愛的朋友,不要想太多了,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雖然殘酷,但也非常寬容。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你會發現,人間失格不是一本致鬱書,而是一本治癒書。它給了你錯誤的示範,讓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圖源網絡,聯繫侵刪

相關焦點

  • 青之文學,人間失格,影響大庭葉藏的三位女性角色
    青之文學的推出是藉由太宰治誕辰一百周年而作,重新動畫繪製了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坂口安吾這幾位日本著名作家的原作:《人間失格》、《跑吧!梅樂思》、《心》等。這股文學漫改風潮在當時獲得極大好評,其聲優陣容也十分強大,有我們熟知的堺雅人、宮野真守、水樹奈奈、小山力也等。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史鐵生曾說過:「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
  • 能夠讀懂《人間失格》的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大庭葉藏
    在我所讀過的書籍當中,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是最特別的存在。它昏暗、壓抑、喪到極致,卻真實到毫無保留。我始終覺得,讀書就是尋找認同的過程,讀書就是讀自己。而每一個讀懂《人間失格》的人,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大庭葉藏,只是程度不同,深淺不一罷了。
  • 「我終於喪失了為人的資格」——大庭葉藏
    上回我們說到《人間失格》中的大庭葉藏形象,他消極頹廢、敏感多思,但是又深得身邊好友喜歡。即使深得身邊人的喜愛,他還是感到孤獨無助,一次又一次尋求死亡,並且感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只好把書又看了又看了一遍,重新了解了一遍大庭葉藏。
  • 超火動漫「男生頭像」,網友:忍得了前四款,最後太宰治忍不了
    很多人喜歡換頭像,其實就是在換心情,每天大家都會經歷不同的事情,也就會有多種心理變化,不過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喜歡「新鮮感」。那今天萌萌準備了幾款最近很火的男生頭像,新鮮不重樣哦~   超火動漫「男生頭像」,網友:忍得了前四款,最後太宰治忍不了
  • 文豪野犬:太宰的異能不僅是人設,從細節體現,官方設定具有深意
    太宰先生卻恰恰與之相反,過早的看透世間的陰暗,卻無法對世間抱有惡意,試圖用微笑偽裝自己卻逐漸身心崩潰,作為「完美主義者」的太宰先生看透了人與人之間的本質,但卻無法忍受來自他人的一丁點拒絕與反感,最後變得同世俗隨波逐流。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都會包含著「利益」與「爭鬥」。
  • 文豪野犬:淺談太宰的內心世界,這個始終如一追尋生命意義的男人
    熱點事件前段時間有過一個事件,就是一位中學學生觀看《人間失格》這本書,被自己的老師懟了。個人認為兩個人的出發點都沒有錯,學生因為喜歡太宰治這個人物,去讀他的作品;老師因為《人間失格》傳遞的價值觀與學生現階段的認知水平有差異,所以不建議看。
  • 開播時間已定,Q版萌系人物來襲,太宰太萌了!
    中島敦 被稱為【月下獸】的中島敦,在《文豪野犬》系列動漫作品中作為武裝偵探社的新成員之一,一直以來都被太宰等人戲弄。 太宰治 《文豪野犬》系列動漫作品的主角之一,擁有奇怪的異能【人間失格】,而太宰治在動漫中的表現非常的不錯,相信有不少人都是因為太宰治的某個動作畫面而看完了整個
  • 理解日本動漫的密碼:為什麼那麼多「卡哇伊」?
    身為讀者的我們有沒有深想:為什麼5歲的小新更讓人喜歡?為什麼17歲的柯南始終是7歲的模樣?  經常看日本動漫的朋友最熟悉的一個詞或許就是「卡哇伊」了,它的中文意思是「可愛」。這個詞就像日本動漫的一張名片,經常在動畫片裡出現,片中的角色面對小玩具、小飾品、小孩子或喜歡的人時,就脫口而出這三個字,以至於後來當你看到一個可愛的人或物時,也會情不自禁地喊出這三個字。
  • 《人間失格》與一生都在求死的太宰治
    理解這一點,是閱讀太宰治,乃至所有以自縊、投河、服藥、剖腹等方式選擇自殺的作家,如北村透谷、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有島武郎的作品的一個基本的前提。這種相似性讓《人間失格》幾乎成為太宰治的一份自傳,這也是這個作品被頻繁提及的原因。2、如果把《人間失格》看作是太宰治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選擇的和盤託出,我們會發現這就是中國古話說的:「天命不由,惟人所召」。即便再不被家庭接受和理解,憑藉著聰明和近乎機敏的偽裝自己的本領,大庭葉藏也是可以過一種很體面的生活的。
  • 《人間失格》——喪失為人的資格,滴血靈魂的自白!
    《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 。主角大庭葉藏的人生遭遇,投射出的是作者現實之中的經歷與思想。小說於1948年在雜誌《展望》上作為全三回的連載小說發表,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動漫?動漫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
    影視就像是人們的精神糧食,有人看了勵志電影會感覺生活又充滿了希望,有人看了抗戰電視劇又回想起自己當兵時候的那群老戰友、會緬懷老前輩們的堅強意志為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有人看到婚後生活的電視劇會思考自己結婚後為啥活成了這樣,需要做些什麼改變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所以不論看電視看動漫還是看電影,都是對精神的一种放松一種精神寄慰。
  • 《人間失格》觀後感
    《人間失格》,就是喪失了成為人的資格,更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太宰治的最後一部作品,相當於他的自傳,並且,成書之後,他就像書中的主人公葉藏一樣,與愛自己的女人投水自盡。《人間失格》的主人公大庭葉藏,出身富裕家庭,但是卻從未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孩童時代起,他就充滿了對「人」的恐懼,無法與他人完成正常的交流。為了掩飾自己的這種恐懼,他練就了一種偽裝的本領,那就是:在人群中扮演誇張的小丑。葉藏十幾歲後,獨自到東京求學。離開了家庭的約束,他開始加速自己的墮落。
  • 《人間失格》讀後感
    我在所謂的人類世界裡,過著如阿鼻地獄般痛苦煎熬生活的日子,我感到唯一具有真理的話就是這句話了。 —摘寫《人間失格》 作者:太宰治(1909-1948)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本書呢?高三那年,和朋友吵架吵得最厲害的一個月,努力而頻頻沒有結果的那個月,開始慢慢了解到自己是個孤獨者的那個月,偶然看到微博裡有人轉發了關於此書的句子:「身為人類的自己,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會毫無自信,然後會將自己的懊惱偷偷收藏在胸口小小的空盒裡。將那份憂鬱、神經質一個勁兒地隱藏起來,努力地偽裝出天真無邪的樂天,因此逐漸成為一個娛樂他人的怪胎。」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但看完太宰治的也《人間失格》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我告訴朋友說,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好像表達不出具體的感受。5.我多想擁抱你,可惜時光之裡山南水北,可惜你我之間人來人往。有的事情,一輩子堅持那麼一次,就已足夠,比如我愛你。所謂世間,不就是你嗎?6.從孩提時代起,我就一直在討好周圍的人,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 什麼是動漫,什麼是動畫,為什麼國內爭議這麼大還是有人分不清?
    如此看來,雖說喜歡二次元的朋友對於這兩個詞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什麼是動漫、什麼又是動畫,為什麼經常看到有人在這兩者之間相互挑刺?甚至是藉此嘲弄對方?又或者是昨天阿宅菌寫的不夠詳細讓部分網友甚至產生了某種誤會?
  • 動漫情頭:有些心動從一開始就覆水難收
    人間失格裡有這樣一句話:「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判若兩人」你相信嗎?總有一個人自人山人海中來,來時攜風帶雨,無處可避,這時亂了四季,已久病難醫.
  • 沒有人間失格的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
    太田靜子回「瑪利亞很純潔,她根本不理解我們做的事情。」純潔的愛情值得讚揚,墮落的戀愛就不值得存在了麼?為什麼戀愛就是壞的,愛就一定是好的?這我不明白,我根本不明白什麼是愛,雖然結過婚,我還是不明白。帶我去的有人可能就是矢代靜一及其文學夥伴後來夭折了的原因吧,這我也記不太清楚了。我多半是身穿碎白道花紋的和服和褲裙,平日不穿和服的我之所以著這身打扮,是充分意識是造訪太宰治,誇大些說是一種懷裡揣著匕首出門的恐怖主義者的心境。地點好像是在一家鰻魚鋪的二樓,登上昏暗的樓梯,一打開隔扇門,之間在昏暗的電燈下,十二鋪席寬的客廳裡已經坐滿了人。
  • 你為什麼學日語?是因為喜歡還是因為動漫?
    親愛的各位寶寶們,你們是因為喜歡動漫而喜歡上日語?還是喜歡日語而喜歡動漫?日語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情節呢,為什麼學日語?那麼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理由吧。動漫日本確實有很多經典勵志動漫,而且現在二次元很流行,動漫裡的各個人物很有特色,記載了很多人的期許。從好看的人物塑造加上唯美的畫面和甜美動聽的日語,我們能看到很多正能量。比如我給大家推薦幾部我心目中好看的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