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資本成本的概念
關於資本成本的概念在理論界已經達成共識。「資本成本是指企業為籌措和使用資本而付出的代價,包括籌資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如股票,債券的發行費用;在用費過程中支付的報酬,如向股東、債權人支付的股利,利息,這是資本成本的主要內容」(《財務管理學》,荊新、王化成主編)。但企業在實際的操作中有一定的錯誤。
二、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資本成本常用相對數來表示,即支付的報酬與提供的資本之比。其計算公式如下:資本成本=支付的費用/可用的資本=資金使用費/(籌資總額-籌資費用)。
三計算公式的說明
1、資本成本是企業在一定時間內使用資金支付的報酬,它本身包含了時間因數在內。放棄
現金折扣機會成本的計算可用來說明這個問題。
假設企業在賒購交易中發生的應付帳款為100000元,信用條件為「2/10,n/30」,這是企業應於第10天付款,享受2%的現金折扣,還是放棄折扣,延遲到30天付款,取得20天的資金使用權?這類問題我們常常要計算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即佔用20天資金的資本成本。根據上述公式,佔用20天的資本成本為:2%/(1-2%)=2.04%.
可以看出,資本成本這一概念本身包含了時間因素在內,我們常常會用年率來表示資本成本,這樣上式轉換為年率為:2%/(1-2%)X360/20=36.73%,與其他籌資方式成本比較,決定是否放棄現金折扣。
2、資本成本是企業使用一定資本實際負擔的成本,而不是名義上的成本。企業支付的報酬與可用資本之比真實的反映了使用單位資本所付出的代價。因此,在具體的計算中,我們不僅要把籌資費用從其籌資總額中扣減,因為其不是可用資本,還要考慮其他影響成本的因素。如借款的抵補餘額,債務資本的節稅作用等。
抵補餘額是銀行貸款時,通常要求借款人將貸款中的10%-20%的平均存款餘額保留在銀行。抵補餘額無疑使企業所貸款項的可用資本減少。為真實的反映所用款項的實際成本,在計算成本時,也要將其從籌資總額中扣除。債務資本由於其所支付的利息一般作為
財務費用列支,可以抵扣企業的所得稅,所以企業實際負擔的支出應從所付報酬中扣除減少的所得稅額。因此公式分子中的支付的報酬是企業實際負擔的支出。
綜上所說,資本成本是企業籌措使用資本實際負擔的成本而非名義上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