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一飲一啄,事皆前定。有不少人,行善是為了追求善果,功利性很強,卻忘了初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試問蒼天饒過誰?試問蒼天又忘過誰?遵從內心,一切隨緣!
很久很久以前,山腳下有個米家村,村裡二十多戶人家,基本上都是米氏家族的。其中有一戶人家,生了個虎頭虎腦的兒子,取名米舉文。米舉文十歲的時候,家裡過年前殺年豬,他看見屠夫把刀子捅進豬脖子裡放血,覺得豬好可憐,從此不吃豬肉。任家人怎麼勸,他都不沾肉腥。
家人擔心米舉文不吃魚不吃雞,從此殺雞剖魚的時候,都要躲著他,不讓他看見。這一年,家裡養了一隻大公雞,米舉文和它成為朋友,它整天跟在米舉文的後面轉悠,能聽懂米舉文的命令,做一些簡單的動作,逗米舉文開心。
這一天,米舉文的父親病了,家裡想把大公雞殺了給他補補身子,和米舉文商量,米舉文不從。第二天早上,母親瞞著米舉文,悄悄地拿著菜刀,捉住大公雞到後門宰殺。
米舉文聽見大公雞的哀叫聲,騰地從床上跳起來,跑到後門,從母親手裡奪過大公雞。他不顧母親的呵斥,抱著大公雞跑到後山深處,把大公雞放了。
母親得知後,生氣地說:「小傻瓜,你把它放進深山裡,只會成為狐狸的食物,還不如給你爹補身子呢。」米舉文昂著頭說:「反正不準殺大公雞!」這事被米氏家族知道後,大家都稱呼他叫「雞痴」。
米舉文的所作所為雖然看起來有點傻,與世俗格格不入,但是他讀書很厲害,後來高中進士,點為翰林。有一次,幾位近臣和皇帝老兒閒聊,有人把米舉文「雞痴」的故事,當作笑談,講給皇帝老兒聽了。
皇帝老兒聽後,不但不覺得好笑,反倒認為米舉文心地善良,把他提為監察御史,鼓勵他為了天下老百姓,監督並彈劾百官。米舉文不負皇帝老兒的厚望,行事公正嚴厲,彈劾了不少貪贓枉法的官員。
米舉文的正直,觸犯了朝廷高官們的利益,他們聯合起來,說動皇帝把他調到地方去任職。米舉文帶著家眷啟程,這一天來到蜈蚣嶺,山路上站著一位道人,擋住去路。
道人大笑著說:「米舉文,我是鐵冠道長,朝廷高官們讓我取你性命。」說完,手中的拂塵一揮,成千上百條蜈蚣,從草叢中現身,衝向米舉文。
正在這千鈞一髮之時,忽聽得半空中傳來一聲嘹亮的雞鳴,飛來一隻大公雞,張嘴一吸,把所有的蜈蚣吸進肚子裡。鐵冠道人見勢不妙,慌忙逃竄,被大公雞從半空裡衝下來,張嘴啄在他的腦門上,倒地而亡,變成一隻野雞。原來他是一隻野雞精。
大公雞來到米舉文面前,身子一個旋轉,變成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雙手抱拳行禮,說道:「恩公在上,請受我一拜!」
米舉文猛地醒悟過來,激動地說道:「你就是我放走的那隻大公雞?」
少年說道:「正是在下。」原來,大公雞在深山裡遇到山神的指點,修煉成精了。他算出米舉文這次有難,特地趕來搭救。
兩人閒談一會,少年拱手告辭,說道:「恩公從此後仕途一帆風順,就此別過,還望多多保重!」
米舉文到地方後,勵精圖治,造福百姓。兩年後,皇帝老兒一命嗚呼,新皇帝繼位,將那些權臣貶的貶,殺的殺,把米舉文提拔到朝中任職,委以重任。米舉文後來官至尚書,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