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蔡仁厚先生

2021-03-01 國學天地O朱子春秋

蔡仁厚,臺灣東海大學教授,北京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生於1930年,雩都縣梓山鎮固院人。1942年告別鄉村小學,考入雩都中學初中部,1945年入雩都中學高中部,1948年雩都中學畢業後由江西省教育廳保送到廣州大學讀書。次年,蔡仁厚告別家鄉親人,隻身一人去臺灣。

1953年,蔡仁厚任職於臺灣基隆水產職業學校,開始一邊教書,一邊扎進圖書館博覽群書,從此「心胸器識,大為開擴」。

1955年,蔡仁厚投身於臺灣哲學大師牟宗三門下,成為牟氏弟子。牟宗三,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其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有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

牟氏稱蔡仁厚:「吾觀足下,沉潛有穎悟,盼能立志,順路前進,不負此生」、「努力向學,無論為國家,為自己,皆是大事業」,並欣慰地說:「得吾棣,亦足慰也」。

1960年,而立三年的蔡仁厚,經過幾年的潛心研究,開始正式出版專著、論文,遊歷、講學於臺灣各地以及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

出版專著有《孔孟荀哲學》、《中國哲學史大綱》、《宋明理學》、《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儒學的常與變》、《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墨家哲學》、《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孔子的生命境界》、《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王陽明哲學》、《論語人物論》、《孔門弟子志行考述》、《牟宗三先生學思年譜》、《中國哲學史》等三十餘種,論文無數。

蔡仁厚數十年潛心於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認為:「中國文化是自本自根生長發展的文化,在演進發展的過程中,有開有合。」

「我關心中國文化,關心儒家學術,所以數十年來本乎一己學知之所得,心不容己地發為議論,撰為文字。」

「我自己寫文和宣講,大體不脫三個範域,一是中國哲學思想的表述,二是儒家心性之學的講論,三是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問題。」

「儒家在中國文化中的主位性,乃是歷經千百年相磨相盈、相融相攝而自然形成的,這是歷史文化的事實,也是哲學思想的真相」。

正是對中國文化的關心,蔡仁厚在學述上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研究、為文、宣講,始終堅持致力於闡發弘揚中國文化。

蔡仁厚雖身居臺灣,但始終不忘故鄉的親人、故鄉的山水,不忘自己的根在大陸。

1955年作長篇散文《羅田巖之憶》,對雩都中學校歌記憶猶新;

1985年,蔡仁厚賦詩《自南洋書勉江西老家諸弟》;

1989年,已屆花甲之年的蔡仁厚,終於踏上闊別四十年的故土,親人久別重逢,歡慰無限並賦詩;

1998年,蔡仁厚應邀赴日本京都出席「國際陽明學會議」,寫了一首京都會詩,因而觸發鄉思,又回憶起羅田巖來,乃追和周濂溪與嶽武穆兩賢之詩,藉抒感懷。  

蔡仁厚非常關心家鄉的文化建設。1999年,得知家鄉圖書館籌建「於都籍人士著作庫」的消息,蔡仁厚親自挑選其著作十六冊捐贈圖書館,並親書:「雩都是贛南也是江西大縣。大縣應該出人才,出人才要靠教育。教育固然靠學校,也要靠社會。動態的社會教育是風俗教化之改善促進,靜態的社會教育便是圖書館之廣為設置與充分利用。我認為『圖書館發達與文教活躍之地,必出人才』。這句話,願與鄉親父老共勉之」。

2004年春,雩都重建濂溪閣,欣喜作《重建羅田巖濂溪閣序》。

2009年底,雩都成立理學文化研究會,蔡仁厚親任研究會顧問,應邀為濂溪書院、濂溪閣、山門牌坊撰寫楹聯四副,為重刻《愛蓮說》賦詩一首,給古老的羅田巖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正如天津南開大學李海翔《蔡仁厚儒家思想述評》:「經過幾十的的辛勤耕耘,蔡仁厚已經建立了一個規模相當宏闊的學理系統。從對儒學三期發展的傳承及其思想系統之釐清,到對儒學的現化意義與未來意義之闡釋;從對儒家內聖之學的紹述,到對『新外王』的方方面面之具體構想,皆有論列。」

「在第三代新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中,從宏觀到微觀而能具體論列中國現代化之方方面面的,首推蔡仁厚。在一定意義上,蔡仁厚的新儒學思想,對於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對於對治西化派的民族文化虛無主義,對於推進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世界化,都有積極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沉痛悼念鄭張尚芳先生
    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鄭張尚芳先生2018年5月19日仙去,萬分悲痛,深切悼念,先生走好!
  • 訃 告 | 沉痛悼念易玉麟先生
    玉麟先生的警政工作生涯,曾擔任臺灣省警察大隊警長、區隊長,臺東縣警察局寶桑派出所主管、刑警組長,高雄市警察局科員、副主任等職,公元 1980 年退休。     玉麟先生退休後創辦公益事業,致力於文化傳承,曾獲選模範老人。
  • 沉痛悼念李碩豪教授
    蘭大教授李碩豪老師昨日因意外原因不幸辭世,有幸與先生會面五六次甘肅省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指導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第六屆學術委員會人文社科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文科類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學風建設專門委員會委員《中國高教研究》雜誌編委《高等理科教育》雜誌編輯部主任隴原泣淚失驕子蘭大不幸折棟梁沉痛悼念李碩豪老師
  • 沉痛悼念我院教授、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若莊先生
    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20年10月12日上午9點在八寶山殯儀館竹廳舉行,僅邀請先生親屬和少數在京的學生及同事代表參加劉先生的遺體告別。各位如想表達哀思,可掃描二維碼加入追思群;若想敬獻花圈(輓聯),可與北師大化學學院李品廉老師聯繫(電話:010-58807843, 手機:13331091888),並告知詳細單位名稱和姓名。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劉若莊先生!劉若莊先生千古!
  • 忻州市音樂協會 沉痛悼念 我國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先生
    1954年,劉德海拜琵琶演奏家林石城為師,得到了林先生的真傳。1957年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他在浦東派演奏技藝的基礎上廣採博納,以後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先生、上海汪派的孫德裕先生和平湖派代表人物楊大鈞先生等學習請教,採各家之長,兼收並蓄,大大發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並具備了深厚的傳統音樂修養。
  • 《緬懷追憶 沉痛悼念》——沉痛悼念畫壇巨匠劉文西大師
    《緬懷追憶 沉痛悼念》沉痛悼念畫壇巨匠劉文西大師文/王文緒
  • 沉痛悼念 | 朱小蔓: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
    沉痛悼念 | 朱小蔓: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這位可親可敬的教育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所熱愛並為之奉獻一生的教育事業。著名教育學家朱永新老師發微博沉痛哀悼:#日有所記# 沉痛悼念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原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教授!小蔓大姐的教育情懷與道德文章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小蔓大姐近年來一直頑強地與病魔鬥爭,從不言棄,讓人感佩而心疼。願一路走好!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說:「我們失去了一位很有思想、非常勤奮的教育學家。」
  • 胡氏宗親沉痛悼念胡耀邦夫人李昭
    燭光裡的媽媽 - 毛阿敏3月12日,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故居,五嶽控股集團主席胡鎮已從信陽來京沉痛悼念胡耀邦夫人李昭
  • 沉痛悼念文昌榮老先生!
    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裡舉行告別儀式,深切悼念我校退休老教師文昌榮先生。文昌榮先生是中學語文研究會會員,仙桃市詩詞學會會員、仙桃市民間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仙桃市書法學會會員、曾任仙桃市楹聯學會副秘書長、湖北省民間文化叢書主編。
  • 詞壇聖手拂雲去,瀚海文林失俊雄 ——沉痛悼念夏永奇先生
    詞壇聖手拂雲去,瀚海文林失俊雄——沉痛悼念夏永奇先生作者:江其田    2021年元月4日,正當我伏案整理撰寫大安市政協原委員、安廣中學教師李治安先生的文章時,手機裡傳來了一條微信,是《大安日報》社原總編姜豔林老師發過來的
  • 訃告 | 沉痛悼念張乾二院士
    張乾二先生1928年8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先後在集美中學、廈門大學化學系就讀,1954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他歷任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務委員。
  • 悼念沈昌文先生
    悼念沈昌文先生 2021-01-16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2020-12-21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風詩社微刊】第109期||悼念李昌邦先生
    前言沉痛訃告我詩社常務理事李昌邦先生因病於十月三十日仙逝。詩友悼念詞                                              李昌邦老師一路走好(龍麗芬、李平華、青松)李昌邦老師安息吧 (鄭建華、蘇平峰)昌邦老師一路走好   (湖南寧遠李再興)沉痛悼念昌邦先仙逝
  •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
  • 悼念顧自忠先生專題
    顧自忠先生曾任學校老師,威縣文聯主席,威縣政府縣長。前幾年開設詩詞講座,給大家講格律與創作經驗。悼念顧自忠先生專題        悼念顧自忠先生孫麗珠蒼天垂淚撒梨花,大地傷悲掛白紗。贈送專刊成憾事,仙魂已去化雲霞。
  • 沉痛悼念會寧二中令君鵬老師
    師魂不朽,風範永存——悼念會寧二中令君鵬老師        雪花飄零紫薇山下灑清淚,音容寂寥祖厲流水放悲聲。沉痛,沉痛,沉痛。今天寫下此文,慰以告別我們曾經的老師令君鵬老師。幽室千年靜,漆燈萬古明,2017年10月4日與世長辭。
  • 沉痛悼念著名紅學專家孫遜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紅學專家孫遜教授 2020-12-14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會各界沉痛悼念演講泰鬥李燕傑大師
    所以,為了謀生,李燕傑解放前做過報童,賣過報紙,當過學徒工,在:為悼念演講大師李燕傑先生,特地在此重發本人在2015年創作的《李燕傑賦》,以表示對我們敬重的演講泰鬥李燕傑先生的一種懷念追思之情!《我想叫您老師》         ——沉痛悼念共和國演講家李燕傑教授他是一位戰士,為中國的演講事業奮鬥到了最後一刻!
  • 『沉痛哀悼』我國著名社會學家、社會學界泰鬥鄭杭生先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