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的流行病學研究

2020-12-20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居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腫瘤的首位,但其絕對發病率很難確定。一般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病率為5%~50%,可高達70%。發病率的統計與不同的檢查方法有關,也因子宮肌瘤大小差異甚大。

  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居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腫瘤的首位,但其絕對發病率很難確定。一般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病率為5%~50%,可高達70%。發病率的統計與不同的檢查方法有關,也因子宮肌瘤大小差異甚大,從顯微鏡下肌瘤直到如孕足月或更大,婦科檢查及一般的影像學檢查對直徑≤1cm的子宮肌瘤難以檢出,所以均影響發病率的統計。

  根據不同來源的資料統計如下。

  1.婦女總人數中4%~11%的婦女患有子宮肌瘤(張惜陰,1992年)。

  2.根據著名的婦科病理送檢標本統計20%~25%的患者被診斷為子宮肌瘤(ACOG,1994年)。

  3.根據女性絕育術回顧性合作研究報導,由於非惡性腫瘤指徵施行子宮切除術病例中30%術前診斷為子宮肌瘤,最後42%經病理診斷為子宮肌瘤。

  4.成年女性屍體解剖證實,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50%。

  5.國內婦科住院病例統計,子宮肌瘤的患病率為3.3%~13.5%不等,此與不同醫院(婦科專科醫院與普通綜合醫院)收治患者不同有關。1994年美國報導子宮肌瘤住院治療的臨床統計,其發病率佔育齡婦女的20%~25%。

  6.有症狀子宮肌瘤為10%~40%(ACOG,1994年)。

  7.美國通過盆腔檢查、B超和子宮切除或肌瘤剔除術而診斷子宮肌瘤者的概率,大約為每年2/1 000婦女(MarshaU LM和Brett KM,1997年)。

  8.20世紀70年代,我國各地開展婦科病普查,25~30歲婦女子宮肌瘤的普查發病率為0.16%~2.72%,普查中B超發現子宮肌瘤為5.1%。

  9.Navak等屍體解剖資料,30歲或30歲以上女性,約20%有大小不等的子宮肌瘤,每5個成年婦女中即有1個人患子宮肌瘤。

  其他如婦科病普查,單靠婦科雙合診檢查,雙合診檢查結合B超檢查,單純B超檢查,腹腔鏡檢查和(或)宮腔鏡檢查,盆腔CT、MRl,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和(或)雙重造影等不同的檢查方法均會有不同的子宮肌瘤發現率,對統計子宮肌瘤的發病率也有所裨益。上述資料雖有明確的流行病學資料來源,但均缺乏統一的標準和組織,有待今後有關人員共同探求更為科學和客觀的發病率。

  總之,子宮肌瘤的確切發病率難以定論,但它是婦科良性腫瘤中最多見者,人們對此均無異議。

  子宮肌瘤多見於中年婦女,我國子宮肌瘤患病高峰年齡為41~50歲,佔54.9%。現今隨B超診斷的普及,31~40歲組子宮肌瘤患病率也甚高。

  我國子宮肌瘤的患者年齡與義大利報導的統計數字接近。文獻報導,國外子宮肌瘤最小患者年齡為10歲,而國內為15歲,這與地區、氣候、發育早晚、卵巢內分泌功能有關。目前因營養、健康狀況、生活條件普遍好轉,少女發育提早、初潮年齡提前,故對少女也應重視子宮肌瘤的發生。

  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在30歲以後迅速上升。圍絕經期和絕經期子宮肌瘤的患病率並不低於絕經前婦女。國外曾有報導,間隔2mm的連續大切片,研究子宮肌瘤數量,其結果發現較常規切片所見高3倍,絕經後婦女子宮肌瘤體積較小,數目較少而已。所以對圍絕經期和絕經期婦女的子宮肌瘤仍應重視,在臨床和病理上還應注意有無惡變問題。

  小編推薦:各種致癌物質一旦進入人體,並不是直接地或立即使機體形成癌症。大多數情況下機體有能力將致癌物質排除至休外或將其吞噬、轉化成非致癌物質……[詳情請看>>>>致癌物質進入體內就會致癌嗎]

   

想了解更多腫瘤的相關知識,請點擊>>>>  癌症頻道

(實習編輯:陳俊琦)

相關焦點

  • 子宮肌瘤的形成原因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並且近年來流行病學發現該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年齡也逐漸年輕化。根據肌瘤生長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子宮異常出血,疼痛、生育功能喪失等。
  • 第二節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目前分為四大類,即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實驗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和理論性研究(theoretical study)   一、描述性研究
  • 5 個女生就有 1 個查出子宮肌瘤,會變癌嗎?
    一旦查出子宮肌瘤 就會很慌張,甚至被騙 子宮肌瘤真的那麼可怕嗎? 今天 我們來好好科普一下 子宮肌瘤到底是咋回事?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陳翔牽頭制定《皮膚病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共識》
    《皮膚病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共識》。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嚴麗)近日,由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南大學)、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腫瘤研究中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腫瘤亞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制定的《皮膚病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共識》在《中華皮膚科雜誌》2020年第53卷第12期正式發布。
  • 如何在術前鑑別子宮肉瘤和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子宮良性腫瘤,可見於50%~80%的女性,因子宮肉瘤與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相似,兩者極易混淆。 基於人群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子宮肉瘤發病率為每年(1.55~1.95)/10萬。子宮肉瘤作為一類異質性的惡性腫瘤,可以起源於子宮平滑肌組織、子宮間質、橫紋肌等,而不同類型子宮肉瘤預後差異較大,總體上,子宮平滑肌肉瘤惡性程度高,極易發生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患者預後差。由於子宮肉瘤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可靠的影像學特徵和特異性的腫瘤標誌物,準確的術前診斷非常困難。
  • 《流行病學大講堂》第十二講:描述性研究(四)生態學研究
    2018年11月7日,經過精心地策劃、漫長的準備,《流行病學大講堂》宣布正式開課,同時,為了給SIFIC的粉絲們提供最優質的內容、最專業的知識,經過一個多月的慢慢沉澱,專欄第一期終於在2018年12月12日與大家正式見面,今天是該專欄得到第十二期
  • 臨床研究講座:流行病學數據分析基礎(2/6):數據分析
    第一節  概述第二節  流行病學專題研究數據的分析一、描述研究對象隨研究進程的數量變動二、對變量進行分類和整理
  • 《流行病學大講堂》第十講:描述性研究(二)個案調查與病例報告
    《流行病學大講堂》第十講描述性研究(二)個案調查與病例報告一、個案調查個案調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稱個例調查,是指對個別發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圍環境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二、病例報告病例報告(case report)又稱個案報告,是臨床上對某種罕見病的單個病例或少數病例進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病例報告通常是對單個病例或5個以下病例的病情、診斷及治療中發生的特殊情況或經驗教訓等的詳盡臨床報告。
  • 對新型冠狀病毒99例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研究
    我們旨在進一步闡明2019-nCoV肺炎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Methods 方法在這項回顧性的單一中心研究中,我們納入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20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診治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所有確診病例。通過實時RT-PCR確診病例並從流行病學、人口統計學、臨床、放射學特徵和實驗室數據方面進行對其進行分析。
  • 什麼是子宮肌瘤 這些是子宮肌瘤的症狀
    子宮肌瘤是婦科疾病常見的疾病之一,有些女性朋友就飽受著子宮肌瘤的困擾,那您知道什麼是子宮肌瘤嗎,子宮肌瘤有哪些症狀呢,您知道子宮肌瘤會給女性朋友的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呢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子宮內多見的非惡性腫瘤,根據其在宮體內肌肉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不過,肌瘤也可以同時在多種位置生長。
  • 健偉教育: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基本知識
    流行病學基本概念流行病學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並研究防治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流行病學的基本內涵1.研究對象是人群,是具有某種特徵的人群2. 不僅研究各種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狀態和事件3.
  • 【專家論壇】流行病學的新定義、新使命與新應用
    該定義依然強調研究傳染病的傳播過程決定頻度和分布的因子和條件,但由研究疾病狀態的人群擴大到生理狀態的人群,對傳染病流行病學的認識深入了一大步。1970年MacMahon提出流行病學是研究人類疾病頻率的分布及疾病頻率決定因子的科學。這一描述中的"人類疾病"顯然不局限於傳染病,也包括了非傳染性疾病,反映了流行病學劃時代的進步。
  • 子宮肌瘤是怎麼引起的?子宮肌瘤不能吃什麼食物
    而子宮肌瘤就是最常見的一種。其實子宮肌瘤,這是一個概括的說法,往往形容的是女性生殖器官中,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來說,子宮肌瘤只要及時的發現治療並不會對生命造成很大的危害。不僅僅是這樣,子宮肌瘤還分為多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子宮肌瘤是什麼引起的?子宮肌瘤不能吃什麼食物,一起來看一看吧。子宮肌瘤(Hysteromyoma)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症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症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腫瘤。
  • 子宮肌瘤是怎麼引起的 三種因素引起子宮肌瘤
    女性難免會出現一些婦科的疾病,子宮肌瘤及時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那麼在子宮肌瘤的產生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在出現子宮肌瘤的時候會出現哪些症狀?那我們生活中又應該如何去預防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子宮肌瘤是怎麼引起的一、一般因素1、年齡:年齡是子宮肌瘤形成的關鍵,而這種情況很多的時候都是發生在已經生過孩子的女性身上,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多見於30-50歲女性,很少見於青春期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絕經後子宮肌瘤發生萎縮或者消退。
  • 子宮肌瘤多大需要手術 三種因素引起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這種疾病相信很多人都很擔心,因為這種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的話會給大家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那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就是子宮肌瘤在多大的時候需要進行手術,什麼樣的原因會引起子宮肌瘤的發生,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哪些食物要注意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面對子宮肌瘤,我該怎麼辦?
    雌激素:子宮肌瘤是公認的激素依賴性腫瘤,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是肌瘤生長的主要促進因素,臨床上青春期前極少發生肌瘤,肌瘤隨妊娠長大,絕經後縮小,由此證實雌激素在子宮肌瘤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肌瘤生長的主要促進因素。 2. 家族聚集:子宮肌瘤的發病常有家族聚集現象,在我國有家族中母親、女兒以及姐妹同患子宮肌瘤而行手術的報導。投胎是個技術活!
  • 中國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流行病學現狀:多中心回顧性觀察研究
    文章翻譯自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篇文章,內容是關於中國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流行病學現狀的研究。然而中國VAP的流行病學臨床數據非常局限。   方法:   本研究為多中心、縱向、觀察性研究,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回顧性收集每個VAP患者的數據。尤其納入了有創機械通氣超過48小時的患者。研究測量了具體病原菌的分布情況,並計算了VAP發生率。
  • 子宮肌瘤會癌變嗎
    因為是常見病,所以很多患者對子宮肌瘤沒有足夠的警惕性,殊不知有一類特殊的子宮肌瘤—富於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它是發病高的特殊類型子宮肌瘤,臨床治療中常忽視其作為交界性腫瘤的性質,致其快速復發、甚至惡變。鄭州東方女子醫院也在不斷增強富於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病理、生長特點、生長機制的認識,做好術前評估,結合手術及藥物制定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爭取好的治療效果。
  • 子宮肌瘤怎樣治 這四種方法讓您遠離子宮肌瘤
    女性的身體健康一直是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的,尤其是近年來,子宮肌瘤的患病率增加,很多的女性患上了子宮肌瘤,雖說早期這種疾病不會致命,但是,還是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那麼,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子宮肌瘤怎樣治?子宮肌瘤怎樣治關於子宮肌瘤的治療,怎麼樣治?
  • 子宮肌瘤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據統計在30~55歲的女性中發病率高達40%以上。關於子宮肌瘤大家都很好奇,什麼原因導致子宮肌瘤如此高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