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優秀的北大學生中,每年會有十位脫穎而出,他們就是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近日,2018北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他們是第三臨床醫學院2011級八年制學生司高、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6級本科生吉如一、外國語學院2015級本科生向洋、法學院2018級碩士生劉繼、元培學院2015級本科生餘逸倫、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18級碩士生宋璽、光華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陳妍汀、數學科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趙朝熠、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碩士生郭季豪與第一臨床醫學院2014級博士生彭鼎。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在國際舞臺扮演文化交流的使者,在遙遠的邊疆踐行立德樹人的理念……他們在各自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孜孜以求。
「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2014年起舉辦,每年通過院系推薦、初評投票和終審答辯評選出10名獲獎學生,在每年12月31日舉行的新年晚會上頒獎。活動通過微信平臺及時發布評選進度,並邀請師生擔任大眾評審,以幫助更多同學借鑑身邊榜樣經驗,實現自我提升。
第三臨床醫學院2011級八年制學生司高——練就仁心仁術的北大醫者
司高
關鍵詞:朝乾夕惕,潛研精思
司高,中共黨員,第三臨床醫學院2011級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作為一名臨床醫學生,司高現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外科輪轉。
臨床工作常常需要夙興夜寐,他每天的工作雖然細碎,但卻無比認真,他始終秉持著為患者解除病痛的信念。
除了繁重的臨床工作,司高一直致力於以臨床問題為中心的學術科研,在2018年共發表或已接收SCI論文4篇,中文核心1篇。
同時,司高還投稿參加全國脊柱脊髓學術會議、COA國際學術大會等,並於今年第十一屆中國骨科醫師年會作大會發言。
投身學生工作,司高積極盡職奉獻。他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生會主席和北京大學學生會副主席。
2018年5月4日在北大百廿校慶之際於百周年紀念講堂,司高獲頒北京大學首屆「高君宇獎」。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6級本科生吉如一——從選手到教練的算法競賽達人
吉如一
關鍵詞:競賽學術,雙軌並行
吉如一,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6級本科生。
現任北大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下同)代表隊學生教練,曾兩次代表北京大學參加 ICPC全球總決賽並獲得一金一銀。目前正在籌備北京大學算法協會。
雖然訓練與競賽活動花費了他大量的時間,但是他也沒有因此放鬆學業上的要求。
在科研方面,他跟隨熊英飛老師參與了缺陷修復、程序綜合方面的研究,工作已漸漸步入正軌。
在學業方面,他先後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兩次)、唐立新獎學金,兩年綜合GPA(平均績點) 達到了3.91,並成為了北京大學第一屆圖靈班的一員。
外國語學院2015級本科生向洋——會講希伯來語的文化使者
向洋
關鍵詞:潛心學業,投身外事
向洋,外國語學院希伯來語系2015級本科生。
2018年獲國家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綜合測評位列年級第一;曾任外國語學院學生會副主席,曾獲光華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優秀團員等。
向洋進入希伯來語系學習三年來,專業課平均績點為3.94(滿分4.00),在2018年的以色列希伯來語最高等級考試中,向洋取得了99分(百分制)這一罕見高分。
向洋在導師的指導下,研究並參與撰寫論文「以色列漢語教學的發展狀況及面臨的問題」。該論文入選《以色列藍皮書(2018卷)》,已於2018年10月出版。
2018年8月,在以色列暑期交流期間,她受以色列頂尖醫療公司Betalin的邀請,為以色列前任副總理埃利•伊沙伊先生及重慶市政府代表團翻譯,其出色表現受到高度讚揚。
向洋一直希望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從高一開始,她連續五年參加暑期支教活動。
2018年7月,她在北京七彩星球幼兒園志願教授英語口語,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近40小時的教學任務。
法學院2018級碩士生劉繼——深入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支教者
劉繼(後排左四)
關鍵詞:志願西行,奉獻南疆
劉繼,中共黨員,法學院2018級碩士生,北京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團成員,2017年本科畢業後赴新疆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2018年3月,聽說南疆小學教師資源緊缺,他主動向北京大學團委提出申請,跟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委南疆支教工作隊,前往和田縣塔瓦庫勒鄉巴克墩村小學進行扶貧支教,成為支教團歷史上第一個下沉南疆支教的隊員。
該村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西南腹地,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劉繼克服生活、工作種種困難潛心教研,根據村小實際情況,制定了「六個一」教學工作常態化制度。
同支教團其他成員籌措資金,陸續向學校捐贈學生字帖、新華字典等教學物資;推廣「中華古詩詞」立體學習體系,成為校本特色課程的核心;編寫了《巴克墩教學手冊》,為後來的教學管理者提供經驗和範例。
在他所帶領教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村小學生統考成績在一學期內從全鄉倒數躍居全鄉第二。
今年9月,結束一年新疆支教生涯的劉繼回到燕園。
他加入了北大團委新成立的研究生支教團管理辦公室,為正在支教地服務的第20屆支教團提供後勤保障,並為第21屆支教團的組建和培訓工作獻計獻策。
元培學院2015級本科生餘逸倫——發現恐龍化石的古生物研究者
餘逸倫
關鍵詞:古生物學,鑽研創新
餘逸倫,元培學院2015級本科生,專業為古生物學。
他2015年隨中科院、香港大學的考察隊赴內蒙古二連浩特考察,並找到較為完整的恐龍股骨化石。
之後進入元培學院學習古生物學專業,並獲得地質獎學金、五四獎學金及學習優秀獎。
2018年暑期,他參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以及雲南大學聯合組織的在雲南省進行的野外考察,並找到保存較為完整的原蜥腳類恐龍化石和鱷形類化石。
2015年6月,在國內核心期刊《古生物學報》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
2017年8月,在第77屆北美古脊椎動物年會(SVP)發表其對於山東一竊蛋龍新屬種的研究,進一步研究成果於2018年3月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IF 4.122)上。
2018年10月,在第78屆SVP上發表其關於獸腳類恐龍手部功能與樹棲行為相關性的研究。
在熱衷科研之餘,餘逸倫在會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志願活動,並積極參加科普工作。
2018年5月,他與組內師兄共同撰文在果殼網上發表科普文章報導了自己關於諸城竊蛋龍類的研究工作。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18級碩士生宋璽——為《紅海行動》演唱推廣曲的「最美軍人」
宋璽
關鍵詞:海軍故事,時代新人
宋璽,中共黨員,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臨床心理學專業2018級碩士生。
現任軍事理論課助教和心理學院團委副書記、兼職輔導員。
2017年9月從海軍陸戰隊退伍返校後,宋璽的參軍故事受到廣泛關注。
在成就自己的軍旅夢之餘,她也希望公眾更多地了解新時代中國海軍,所以她在課餘時間接受多家媒體的採訪報導,同時遠赴新疆、上海、大連等地進行徵兵宣講,鼓舞激勵更多青年學子參軍,爭做「圓夢新一代」。
今年,宋璽被評為首屆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北京市優秀大學生士兵、北京市徵兵形象大使、北京大學共青團標兵。
並獲北京大學學生五·四獎章提名、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兩岸大學校園歌手大賽和北京大學校園歌手大賽十佳歌手。
在不斷體驗更豐富生活、塑造更成熟自我的過程中,宋璽也在今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與北大師生的座談會上許下了爭做時代新人的承諾。
光華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陳妍汀——鑽研學術、全面發展的西洋棋手
陳妍汀
關鍵詞:科技創新,馳騁棋壇
陳妍汀,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專業2016級本科生,數學與應用數學雙學位在讀。
現任北京大學學生西洋棋協會會長、北京大學西洋棋隊隊長、北京大學團委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帶班輔導員,並創建北京大學國際跳棋協會。
具有棋協大師、國家二級運動員、教練員稱號。曾榮獲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工商銀行獎學金優秀獎、新生二等獎學金、五四獎學金。
陳妍汀自主研究課題《基於三期迭代模型的人口撫養比對儲蓄率影響機制探究》和《打造千億產業鏈基地,實現新能源汽車「贛州造」——贛州市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調研報告》均獲得「挑戰杯」五四青年科學獎三等獎。
在課餘時間進行發明創造,設計了一種環保垃圾桶,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陳妍汀在2018年全國大學生西洋棋賽中作為隊長帶領北京大學代表隊經過三天九輪慢棋的激烈爭奪,獲得總團體冠軍和棋士組團體亞軍。
她更是以9局7.5分一場不敗的優異表現,戰勝戰和多位大師強手、運動健將、體育特長生等,奪得女子等級組個人亞軍,這也是北京大學近6年來的最好成績。
數學科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趙朝熠——學科交叉的數院大牛
趙朝熠
關鍵詞:勤奮學霸,服務師生
趙朝熠就讀於數學科學學院金融數學系。雖然面臨數學學科繁重的學習壓力,但除了本專業的課程之外,他還同時修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位。
他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涵蓋數學、金融、計算機三個方面,多個學科交叉是他對自己的要求與目標之一。2015年入學以來,他共選修172學分的課程,成績超過95分的課程有17門,其中4門為100分,上學期GPA達到3.93。
發展全面的他在2017-2018學年綜合素質測評中排名年級第一,學習成績專業第二。
他曾獲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H獎。目前,趙朝熠已經推免為數院2019級統計學專業直博生。
趙朝熠大一時加入了數院學生會,隨後大二又在愛心社做了支教項目的負責人,大三時他在數院的團委擔任組織部部長,目前擔任數院團校秘書長。
趙朝熠目前擔任數院2017級5班帶班輔導員,協助班主任老師的工作。他還連續兩年擔任本科新生訓練營輔導員。
趙朝熠曾在愛心社做明圓陽光英語支教項目的負責人,每周六去圓明園學校教英語;他也曾隨臺灣研究會去臺灣對臺灣亞文化現象進行調研,並獲得北京大學「優秀寒假實踐個人」的稱號。
此外,他還熱心參與學校的招生諮詢工作,為即將高考的學子加油打氣。認真地去幫助關懷每一個人是他一直堅持的信念。
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碩士生郭季豪——腳踏實地、因材施教的理想踐行者
郭季豪
關鍵詞:支教邊疆,敬業奉獻
郭季豪,中共黨員,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碩士生,學院研究生會主席,博雅教育學會會長。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赴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支教一年。
「寶日勿蘇、西拉沐淪、索博日嘎、巴彥琥碩、幸福之路……」在郭季豪的筆記本裡畫了一張巴林右旗的行政區劃圖,上面這些,都是他已經跑過的鄉鎮。
為了了解自己學生最真實的情況,針對不同孩子制定教學方案,他把課堂搬到了學生家裡,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利用支教工資,租車去學生家裡家訪,和家長交流。
郭季豪再回到北大已經是研一的學生了。擔任過學院學生會主席的他,又繼續承擔了研究生會的工作。憑著對教育的熱情,他承擔了招辦指導的社團博雅教育學會的工作。
平時學習再忙,他都會每天點開「巴林右旗青年」公眾號看一看,在他心裡,大板四中的那群孩子,是難以割捨的情愫。
第一臨床醫學院2014級博士生彭鼎——不忘初心 厚道前行的北大醫者
彭鼎
關鍵詞:健康所系,性命相託
2014年,彭鼎進入北京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泌尿外科,師從周利群教授。
作為北大醫學生,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他曾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學術類創新獎、北京大學進知德善獎學金、北京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等榮譽。
博士生期間,彭鼎先後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0篇,累積影響因子36分,中文核心論文1篇,包括著名生物醫學雜誌EMBO Reports以及表觀遺傳學領域經典雜誌Clinical Epigenetics和Epigenomics。
他還先後在國際泌尿外科年會(SIU)等全國及國際學術會議中作成果展示。
作為臨床科研型研究生,彭鼎每周都要跟隨導師周利群教授出門診,導師豐富的學識和高尚的醫德使他受益匪淺。
在工作中,他始終為病人著想,從來都是儘自己最大努力為患者解答疑惑,直到患者理解、滿意為止,得到了患者和上級醫師的好評。
在學習工作之餘,他積極參與學生工作,擔任了醫學部研究生會外聯部部長和第一醫院研究生會組織部長,積極參與了北大生物醫學論壇等活動。
(以上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
編輯:山石
責編: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