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16北大學生年度人物宋雪洋

2020-12-15 北京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去年年底,學校舉辦「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6」評選活動,旨在樹立學生榜樣、明確價值導向和傳播正能量。活動受到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經過評選,艾文(Cody·Abbey)、司龍龍、朱詩優、孫玉潔、李梓維、汪定、宋雪洋、張月苗、陳嘉傑、邵子劍(以姓名拼音為序)等10名同學成功當選。日前,學生工作部對年度人物進行了專訪,在新聞網上設置學生年度人物風採專欄,集中報導他們的事跡和成長心得,激勵廣大同學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個領域奮發進取,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和北大夢貢獻力量。

宋雪洋,女,漢族,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3級本科生。她曾獲第14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被保送至北大攻讀物理學。在大學期間,她學習十分勤奮,成績特別優異,各科平均績點3.89,在強手如林的物理學院擔當學業領跑者,曾獲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在本科生科研和赴海外參加科研訓練中,她也積極主動,接連取得優秀成果。她品行端正、全面發展,團結同學、熱心公益,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和多個大型活動的志願者,曾獲評北京市三好學生、國家獎學金等,現已收穫美國斯坦福、哈佛、芝加哥等知名大學最高榮譽獎學金錄取通知。

熱愛源於興趣,努力造就傑出

宋雪洋自中學時代就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讀物理書、樂於解物理題,在以優異的競賽成績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後,她進一步加深了與物理學科的緣分和熱愛。她說,在中學只是初步了解物理學的基本規律,多停留在現象學的層面,而大學物理,特別是有著光榮傳統的北大物理學,讓她看到了天才大膽的構想假設與嚴謹抽象的數學論證相結合,產生的輝煌成果,解釋了與人類自身線度量級相差甚遠層次的物理現象,也創造出強大的事物、發明,深刻地影響改變了人類歷史文明進程。

在國際知名物理學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是很多研究生都不敢奢望的事情,但是宋雪洋卻以本科生的身份做到了。她憑藉的是勤奮刻苦,付出了大量辛勞。她說:「成功的秘訣主要是大學提供的紮實學術訓練和國內外導師、師兄師姐的悉心指導。」她認為,北大和海外開展科研訓練時的導師和青年研究者給了自己精神和學術上的許多鼓勵和幫助。

她積極參與本科生科研項目,研究成果聚焦於凝聚態物理,曾在美國、德國參加科研訓練時在海外導師指導下開展深入研究,以本科生的身份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在北大以及海外的多次科研歷練讓她明確了自己的學術道路。宋雪洋所研究的是一個活躍的前沿方向,理論凝聚態物理對學習者的理論基礎要求較高,且前沿發展日新月異,新概念、名詞和領域大量湧現,學術論文對初學者略顯艱深晦澀,入門壁壘高築,在北大的導師和師兄的指導下,她跌跌撞撞地摸索、學習,逐步找到感覺。

宋雪洋赴德國馬普所跟隨物理學專家參加科研項目留念

宋雪洋赴美參加boulder暑期學校科研訓練(前排左一)

2015年春天,一篇科普類型的文章將當時大熱的「外爾」半金屬中的物理深入淺出地透徹解釋,令她受益匪淺。進一步學習文章作者的其他工作後,宋雪洋被其到位的闡釋和獨特的角度深深吸引,鼓起勇氣給這位理論學家寫了信,教授出乎意料地回了信,於是催生了一趟美國科研之旅。導師毫無保留的知識傳授,以及在把握題目方向、遭遇研究瓶頸時曲徑通幽的開闊思路,讓她領略了大物理學家的風範和科研的樂趣。這期間,雪洋在參加組會及同其他教授、博士後研究員的交流請教中,接觸到凝聚態前沿的課題,初步體會到其中精妙的思想,出色的理論學家、青年研究者對科研的執著投入更深深感染激勵了她,回想起與教授、師兄討論,入迷地聽他們講解的一個個下午,歷歷在目,那是她最快樂難忘的時光,也承載印刻了她最多最快的進步。

宋雪洋赴美國kitp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宋雪洋在北大量子材料中心王垡研究員和張龍博士後研究員的指導下,輔助計算解釋了狄拉克半金屬和重費米子絕緣體在磁場下朗道能級量子化對電導等物理量的影響,並在《物理學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兩篇論文。隨後,她前往美國聖巴巴拉科維裡理論物理研究所,在該所永久成員Leon Balents教授和尤亦莊博士後研究員(現已獲UCSD教職)指導下,研究了Kitaev蜂窩模型的低能自旋動力學,成果再次刊登於《物理學評論快報》。2016年3月,她和張正興同學又在北大物理學院李智老師的指導下,研究表面等離激元單向激發裝置的性能,並在《納米尺度》(Nano Scale)雜誌中發表論文。同年暑假,她在德國斯圖加特馬克思-普朗克固體物理研究所進行科研實習,在該所研究員Andreas Schnyder博士指導下系統研究強電子相互作用對空間對稱性保護的拓撲絕緣體\超導體分類的影響,完成一篇論文並提交預印本網站(arXiv)。

生活豐富多彩,逐夢人生向前

生活中的宋雪洋,十分淡然低調。她說:「這些榮譽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但說到底都是浮雲。最重要的是認真對待身邊的人,做好該做的事,懷著最大的感恩和善意去探索、回饋世界。」她喜歡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後仍熱愛它。」她說自己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正身體力行地向之邁進,希望遇到的困難不會讓自己退縮或充滿抱怨,而是變得更強大、更柔和。

宋雪洋參觀古代學術聖地雅典衛城

在科研以外,宋雪洋還熱衷於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她曾參加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媒體中心接待服務工作;參加北京大學國際文化節中為牙買加大使的遊園導引活動。她說,在志願服務工作中,最大的收穫是同理心,服務別人是一種快樂。她願意用溫和的目光打量世界,用熱情的臂膀擁抱世界。

展望未來,宋雪洋希望自己能更加樂觀堅強。她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物理學的科研之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這是她的夢想,也是北大學子的應有擔當。

專題連結:學生年度人物風採

編輯:山石

 

相關焦點

  • 2018北大學生年度人物上線!
    在眾多優秀的北大學生中,每年會有十位脫穎而出,他們就是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近日,2018北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他們是第三臨床醫學院2011級八年制學生司高、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6級本科生吉如一、外國語學院2015級本科生向洋、法學院2018級碩士生劉繼、元培學院2015級本科生餘逸倫、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18級碩士生宋璽、光華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陳妍汀、數學科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趙朝熠、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碩士生郭季豪與第一臨床醫學院2014級博士生彭鼎。
  • 專注科研、熱愛公益,這個武漢伢入選北大2019學生年度人物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31日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劉江華)12月31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市武鋼三中獲悉,該校2016屆畢業生王逸軒入選北大2019學生年度人物,入選者本碩博共10人,本科生僅2人。
  • 北大年度人物、杭州小夥吉如一的春節怎麼過?學英語
    即便在大神雲集的北大燕園,這名來自杭州學軍中學的大二男孩,也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能夠擊敗眾多高手中的高手奪得「北大年度人物」的榮譽,這名典型的理工男孩還是覺得「有些激動」。那可是北大年度人物啊!每年只有10名學生當選不說,還要與眾多博士碩士生競爭,殊為不易。
  • 北京大學2019學生年度人物出爐:共10人,都是超級學霸,太優秀了!
    近日「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9」揭榜,經過院系推薦、師生代表投票、終評答辯分享,共有十位同學獲此榮譽。他們不僅深耕學科專業,更是心繫家國,勇於探索,在投身學術科研、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和文化傳承的過程中用一言一行,展示著北大學子的風採。一起走近2019年度「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看學霸們如何刻畫青春最美的姿態。
  • 北京大學「2019學生年度人物」名單揭曉:共10人,都非常優秀!
    長期以來,北大學子紮根祖國大地、勇擔初心使命在投身學術科研、社會服務、國際交流、文化傳承的過程中,書寫下熠熠生輝的青春刻度。近日,「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9」獲獎名單正式揭曉,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 北大校長寄語:寧可吃虧,也不能放棄堅守原則和底線
    」畢業典禮之後,作為畢業生學生代表發言的宋雪洋對澎湃新聞表示,她即將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成之後一定會回國, 「我希望大家記住,走出校門,我們就是北大,走出國門我們就是中國,請大家記住自己的身份,並且珍惜它。」校長:吃虧就是佔便宜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發表講話時強調「吃虧就是佔便宜」。
  • 「浙江學霸」吉如一:曾獲ACM金牌、北大年度人物,春節不忘學習
    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之間,總會流傳著一些「學霸」的故事,他們各方面都非常優異,能夠取得常人無法企及的好成績。然而能夠成為學霸也並不輕鬆,背後付出的努力往往也遠超常人。此次我們要說的這名學霸叫吉如一,他曾被保送北大,大二時就獲得了北大年度人物,更連續兩年代表北大參加AMC-ICPC全球總決賽並獲得一金一銀。即便是這樣優秀,他也沒有耽誤學業,還不忘在春節假期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吉如一出生於杭州,從小學習成績就一直很優異,更能夠超前學習。
  • 畢業生代表宋雪洋發言:在不可控中自然篤定地前行
    畢業生代表宋雪洋發言:在不可控中自然篤定地前行 石軼君 2017-07-04 09:10 來源:澎湃新聞
  • 王文霞、曾維林兩位教師榮獲 「2020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
    小編今日從河北教育發布獲悉,4月28日,河北省政府舉辦的新聞發布會,2020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新鮮出爐。據了解,4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記者見面會,河北衡水中學教師王文霞、河北美術學院教師曾維林榮獲「2020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
  • [年報]北大醫藥:2016年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 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 04月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2、出售重大股權情況□適用 √不適用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 七、主要控股參股公司分析√適用 □不適用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淨利潤影響達 10%以上的參股公司情況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 單位
  • 新海園2016年度人物(團隊)
    他們就是新海園2016年度人物(團隊)——新海園2016年度人物(團隊)頒獎詞:以苦為樂、以校為家的最美校工—單秀業、王長霞、徐恆桂、武光春、王豔芹每天星曳餘光,是他們第一個叩開新海園的大門在「家」記新海,離「家」念新海,他們人雖退休,心卻未休,心心念念記掛著新海園的發展。劉永昇老師退休後擔任離退休黨支部書記以來,一心一意,全心服務離退休黨員,黨費分毫不差,體現了對黨的忠誠。伏慶德老校長,潛心續編校史,多次到老校區考證老校舍,修訂「修舊如舊」的方案;為充實百年中國語文人研究院的資料,將一生從教的語文教材捐了出來。秦丕蘭老師,退休後潛心創作詩畫,將書畫日曆無償捐給母校每一個教職工。
  • 2016英國GQ年度人物盛典精彩回顧
    那麼,2016年英國GQ年度人物各大獎項究竟花落誰家呢?>年度體育人物安東尼·約書亞 Anthony Joshua年度政要薩迪克·卡恩 Sadiq Khan年度突破藝術家傑克·加拉特 Jack Garratt年度新媒體明星
  • 8位北大學霸、校友分享:在北京大學物理專業就讀是種什麼體驗?
    曾耀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專業2016級本科生在物理學院,老師和同學一對一交流的綜合指導課,各個專業和研究方向的講座,以及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融入的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和理解,都能讓學生對學院裡不同系所的教授們在幹什麼
  • 中國網2016年度中國好教育盛典完全榜單(組圖)
    2016中國好校長」、「2016中國好教師」、「2016年度助力教育熱心公益」、「2016年度中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年度人物年度中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年度人物 2016年度中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年度人物獲獎名單:2016
  • 2018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2018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揭曉來源:「清華小五爺園」微信公眾號新年晚會上,校領導剛剛為2018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頒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一睹年度人物們的風採吧!溫家星2016年組織成立「天格計劃」學生興趣團隊,2017年帶領「天格計劃」學生興趣團隊獲得清華大學第三十五屆「挑戰杯」特等獎。2018年10月帶領「天格計劃」載荷技術團隊將「天格計劃」首顆實驗衛星發射入軌並上電成功測試。
  • 北大畢業典禮實錄:這裡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
    典禮在上午舉行,雖然陰雨連綿,但學生們參與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學位服加身的燕園學子對於自己四年大學生涯的這場隆重告別禮頗為興奮,合影、拍照成為他們此刻最重要的表達心情的方式:自拍、自拍、自拍,合照、合照、合照,典禮正式開始前體育場內滿是閃光燈和自拍杆。
  • 聊城美女博士獲評「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
    在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首次評選中,畢業於聊城三中的張杰鈮憑藉過硬的綜合實力當選。  4月19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張杰鈮,這個長相甜美的姑娘是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2013級博士生,也是「北京市優秀學生幹部」獲得者,曾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
  • 中國海洋大學學生馬貝獲評「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1月10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馬貝(左)和果農交流種植情況  日前,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評選結果公布,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2016級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馬貝獲評
  • 關於推薦「2016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十大 新聞人物」候選人的函
    ,中國網和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決定共同舉辦「2016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十大新聞人物」評選活動。由專家和媒體代表組成的評審團將於2017年3月評選出2016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十大新聞人物,主辦方將對新聞人物和作者進行嘉獎。請各地、各單位積極推薦本地區、本單位2016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候選人。
  •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潘建偉事跡及頒獎詞 簡介照片
    2月8日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中國科大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作為「量子通訊的領跑者」成為「2016年感動中國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2016年8月16日,由潘建偉擔任首席科學家、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